戰國之世,墨家與儒家並為顯學,然後世研究者甚少,本書對於墨子政治思想有深刻研究,內容據墨子著作與後人墨學論著,並參酌諸子之書、西方學者相關著作,融會並陳,實為墨學不可多得專著。
本書特色
本書為墨學不可多得專著,內容據墨子著作與後人墨學論著,並參酌諸子之書、西方學者相關著作,融會並陳。
目錄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墨子之生平及著作
第一節 墨子之生平
第二節 墨子之著作
第二章 墨子政治思想之哲學立場
第一節 人性論
第二節 實利主義
第三章 墨子政治思想之基本精神
第一節 平等精神
第二節 群體精神
第三節 救世精神
第四節 擇務精神
第五節 創造精神
第六節 力行精神
第二篇 本論
第一章 政治起源與政治理想
第一節 政治起源
第二節 政治理想
第三節 結論
第二章 政治組織與賢人政治
第一節 政治組織
第二節 賢人政治
第三節 結語
第三章 國際關係(和平主義)
第一節 攻戰根源之探討
第二節 非攻之基本理由
第三節 國際間之正常關係
第四節 結語
第四章 國民經濟(物質建設)
第一節 節約
第二節 生產
第三節 分配
第四節 結語
第五章 社會道德(倫理建設)
第一節 兼愛
第二節 貴義
第三節 結語
第六章 國民宗教(心理建設)
第一節 天志
第二節 明鬼
第三節 非命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篇 結論
I.就論理觀點檢討
II.就心理觀點檢討
III.就麗史觀點檢討
第一章 墨子之生平及著作
第一節 墨子之生平
第二節 墨子之著作
第二章 墨子政治思想之哲學立場
第一節 人性論
第二節 實利主義
第三章 墨子政治思想之基本精神
第一節 平等精神
第二節 群體精神
第三節 救世精神
第四節 擇務精神
第五節 創造精神
第六節 力行精神
第二篇 本論
第一章 政治起源與政治理想
第一節 政治起源
第二節 政治理想
第三節 結論
第二章 政治組織與賢人政治
第一節 政治組織
第二節 賢人政治
第三節 結語
第三章 國際關係(和平主義)
第一節 攻戰根源之探討
第二節 非攻之基本理由
第三節 國際間之正常關係
第四節 結語
第四章 國民經濟(物質建設)
第一節 節約
第二節 生產
第三節 分配
第四節 結語
第五章 社會道德(倫理建設)
第一節 兼愛
第二節 貴義
第三節 結語
第六章 國民宗教(心理建設)
第一節 天志
第二節 明鬼
第三節 非命
第四節 結語
第三篇 結論
I.就論理觀點檢討
II.就心理觀點檢討
III.就麗史觀點檢討
序
自序
戰國之世,墨子之說,與儒家並為顯學。戰國而後,儒家衍盛,墨學則衰;自秦漢以至於清初,歷二千年,研究墨學者,僅二三人而已。逮乎有清乾嘉道光之間,研究者漸聚,墨學遂得復興。至於今日,有關墨學之著作,可謂汗牛充棟。然其中屬於註釋考據者多,關乎思想者少,而專對墨子政治思想作研究者,尤不可多得,本書之作,意在對此偏缺或有少補焉。
本書所採資料,約可為四類。曰墨子書,曰後人研究墨學之著作,曰諸子書,曰西方學者有關之著作。墨子書,以之為根據;後人研究墨學之著作,以之作參考;諸子書與西方學者有關之著作,則以之供對照比較。根據,所以述其本旨;參考,所以發其義蘊;對照比較,所以明其異同而顯其特點也。
本書所用之方法,要者有三。一為介紹,二為比較,三為批評。所謂介紹,乃由節錄、轉述、整理、申釋,以明其學說之本來面目也;所謂比較,乃以其對某問題所作主張,與他人論及該問題而有相似或相反之意見者,相互對比參照也;所謂批評,乃就其對某問題之主張,依理論與事實,加以權衡估量也。
本書內容,共分三篇。第一篇為緒論,又分三章。第一章考究墨子之著作,以確定所應根據之資料,並考究墨子之生平,以期對其著作有確切之悟解。第二章討論墨子之人性論及實利主義,以明其政治思想之哲學立場。第三章則論述墨子政治思想所表現之平等、羣體、救世、擇務、創造與力行等基本精神。第二篇為本論,又分六章。第一章論述墨子對政治起源之看法,及其所懷抱之政治理想。第二章論述墨子為實現其政治理想所設計之政治組織,及為運用其政治組織而設計之賢人政治。第三章論述墨子對戰爭根源所作之探討,對非攻所持之基本理由,以及其心目國際間應有之正常關係。第四章所論節約、生產、分配,為墨子關於國民經濟之主張,亦是實現其政治理想之物質基礎。第五章所論兼愛、貴義、為墨子關於社會道德之主張,亦是實現其政治理想之倫理基礎。第三篇為結論,不分章節,僅就倫理觀點檢討,以見其學說雖有矛盾與疏漏之處,然仍可成一完整之體系;就心理觀點檢討,以見其主張多違背人之心理,不合人之常情之處;就歷史觀點檢討,以見其學說之盛衰與時代環境大有關係。至於墨子之時代背景與思想淵源,則於各章節隨機論述,故不設專章討論也。
本書寫作期間,蒙先師鄒文海先生指導批閱,至為感激,值此付梓之際,謹向先生在天之靈,致至誠至敬之悼念與謝意。又搜集材料之時,多蒙前輩周紹賢先生提示,並得呂實強先生協助,亦並致謝。
戰國之世,墨子之說,與儒家並為顯學。戰國而後,儒家衍盛,墨學則衰;自秦漢以至於清初,歷二千年,研究墨學者,僅二三人而已。逮乎有清乾嘉道光之間,研究者漸聚,墨學遂得復興。至於今日,有關墨學之著作,可謂汗牛充棟。然其中屬於註釋考據者多,關乎思想者少,而專對墨子政治思想作研究者,尤不可多得,本書之作,意在對此偏缺或有少補焉。
本書所採資料,約可為四類。曰墨子書,曰後人研究墨學之著作,曰諸子書,曰西方學者有關之著作。墨子書,以之為根據;後人研究墨學之著作,以之作參考;諸子書與西方學者有關之著作,則以之供對照比較。根據,所以述其本旨;參考,所以發其義蘊;對照比較,所以明其異同而顯其特點也。
本書所用之方法,要者有三。一為介紹,二為比較,三為批評。所謂介紹,乃由節錄、轉述、整理、申釋,以明其學說之本來面目也;所謂比較,乃以其對某問題所作主張,與他人論及該問題而有相似或相反之意見者,相互對比參照也;所謂批評,乃就其對某問題之主張,依理論與事實,加以權衡估量也。
本書內容,共分三篇。第一篇為緒論,又分三章。第一章考究墨子之著作,以確定所應根據之資料,並考究墨子之生平,以期對其著作有確切之悟解。第二章討論墨子之人性論及實利主義,以明其政治思想之哲學立場。第三章則論述墨子政治思想所表現之平等、羣體、救世、擇務、創造與力行等基本精神。第二篇為本論,又分六章。第一章論述墨子對政治起源之看法,及其所懷抱之政治理想。第二章論述墨子為實現其政治理想所設計之政治組織,及為運用其政治組織而設計之賢人政治。第三章論述墨子對戰爭根源所作之探討,對非攻所持之基本理由,以及其心目國際間應有之正常關係。第四章所論節約、生產、分配,為墨子關於國民經濟之主張,亦是實現其政治理想之物質基礎。第五章所論兼愛、貴義、為墨子關於社會道德之主張,亦是實現其政治理想之倫理基礎。第三篇為結論,不分章節,僅就倫理觀點檢討,以見其學說雖有矛盾與疏漏之處,然仍可成一完整之體系;就心理觀點檢討,以見其主張多違背人之心理,不合人之常情之處;就歷史觀點檢討,以見其學說之盛衰與時代環境大有關係。至於墨子之時代背景與思想淵源,則於各章節隨機論述,故不設專章討論也。
本書寫作期間,蒙先師鄒文海先生指導批閱,至為感激,值此付梓之際,謹向先生在天之靈,致至誠至敬之悼念與謝意。又搜集材料之時,多蒙前輩周紹賢先生提示,並得呂實強先生協助,亦並致謝。
五九、一一、二一、孫廣德識於臺北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277
-
新書79折$277
-
新書85折$298
-
新書9折$315
-
新書9折$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