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

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
定價:680
NT $ 378 ~ 612
 

內容簡介

台語片如何崛起、何以衰敗?
台語片紛雜又深具開創性的美學風格從何而來?
台語片在全球電影史的語境座標何在?
台語片與台灣早期整體社會如何互為文本

  台語片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它是195、60年代重要的民間活動、是國家意識形態鬥爭的場域、是電影跨國╱境交流的產物,也在於它為台灣電影整體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對當代電影產生了具體的影響。但是,在威權時代,由於主政者的意識形態影響,台語片的歷史長期被忽視,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早已忘記這段豐富而重要的史蹟。

  1989年,井迎瑞教授擔任國家電影資料館(國家電影中心前身)館長時,成立了「台語片小組」,眾人以幾乎是拓荒的方式從一片歷史廢墟中清理出台語片的輪廓,將我們從被迫的遺忘中喚醒。不過,台語片小組至今已將近二十年,相關研究雖然是按轡徐行,卻仍顯稀薄。《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將近年來散見於國內外各處的研究論文集結成冊,冀望此書成為開創「台語片研究」這個新學門的第一步。

  《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所收錄的文章雖然沒有共同的理論框架或研究方法,但都回應了研究台語片的幾個共同關注,包括:台語片如何崛起、如何衰敗?台語片紛雜但深具開創性的美學風格從何而來、又是如何座落於全球電影史的語境?台語片與當時台灣整體社會如何互為文本?本書各章雖是各自針對不同的主題書寫,但彼此之間有著互為補充,或互為辯證的對話關係。透過這些書寫,原本形貌模糊的台語片得以被以不同的角度進行批判性地重構。期待這本書提供答案也帶出問題,以吸引更多後起研究者一起同行。

  《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企圖兼具歷時性及共時性,一方面串連跨時二十餘年來的著作,另一方面也橫通不同學界的研究,盼能在描繪出研究方向拓進的輪廓之餘,更收拋磚引玉之效,激發更多具有開創性的台語片研究。本書分為五大部,第一部的論文分別從社會史、文藝史、科技史的脈絡探討台語片的發展歷程並對興衰提出解釋。第二部的論文則是聚焦於台語片的類型發展與美學風格。在台語片的眾多類型當中,產量最豐、也最為後人所知的類型,便是帶有悲情色彩、並在當時多被以「家庭倫理文藝」等關鍵字進行宣傳的通俗劇類型。是故,本書在第三部收錄了三篇與台語片的悲情特色有關的論文。台語片一直以來在電影實踐上試圖與全球電影接軌之餘,又加以在地轉化的主要趨勢,在第四部的幾篇論文裡被充分展現。要理解台語片,除了在文本及史料上進行分析之外,更需要回到歷史現場。本書的最後一部重新收錄了石婉舜早期所發表有關玉峰影業與湖山製片廠的文稿以及林摶秋導演生前的訪問稿,以及陳幸祺以第一手訪談資料所梳理出有關台語片經營模式及演員制度的文章,這兩篇文章可與前面幾篇有關台語片產業發展的文章遙相呼應。此外,第五部也納入三澤真美惠與曾在台拍攝台語片的日本導演小林悟的訪談,在訪談中小林悟提及自己當年向台語片取經學習,他的見證更是推翻台語片拍攝技術欠佳的第一手資料。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王君琦


  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美國南加大電影電視批判理論研究博士。研究領域為媒體文化研究、性/別研究、華語電影及台灣電影研究。相關論文發表於《藝術學研究》、《文化研究》、《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等期刊及其他中英文專書。

作者簡介

施如芳


  1968年生於彰化,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現為劇場編劇,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助理教授級專技教師,作品有京劇《快雪時晴》、歌仔戲《燕歌行》《桂郎君》、崑曲《亂紅》、豫劇《花嫁巫娘》、音樂劇《大國民進行曲》、舞台劇《孽子》等二十餘部,曾出版劇本書《黃虎印》、《願結無情遊》、《孽子》。

鍾秀梅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台文系副教授,澳洲雪梨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博士。研究領域為第三世界女性主義、族裔研究、另類全球化研究等。專書有《發展主義批判》、《台灣客家族群史專題:美濃中、宋兩屋家族婦女生命史為例》、《西螺大橋推手:李應鏜與他的年代》。編審《孔邁隆教授:美濃與客家研究論集:客家的法人經濟、宗教、語言與認同》。

蘇致亨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國家電影中心助理研究員。碩士論文《重寫台語電影史:黑白底片、彩色技術轉型和黨國文化治理》曾獲頒若干論文獎,台語片研究專著將在2018年由衛城出版社出版。

洪國鈞

  出身台灣花蓮玉里鎮。2004年取得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修辭學博士,現為美國杜克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系副教授,以及動態藝術研究中心主任。著作與研究範圍包括台灣與華語電影,電影理論與電影史學,音影文化,類型電影以及紀錄片。

陳龍廷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法國國立高等實踐研究院(E. P. H. E.)宗教科學與文化人類學博士候選人。現任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台灣文學史、台灣戲劇史、台灣歌謠與文化研究、台灣口頭文學研究、文化人類學等。主要著作:《台灣布袋戲的口頭文學研究(上)(下)》、《台灣布袋戲創作論:敘事‧即興‧角色》、《聽布袋戲尪仔唱歌:1960-70年代台灣布袋戲的角色主題歌》、《庶民生活與歌謠—台灣北海岸的褒歌考察》、《發現布袋戲:文化生態‧表演文本‧方法論》、《聽布袋戲:一個台灣口頭文學研究》、《台灣布袋戲發展史》。

施茗懷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東亞語言文化博士候選人,研究領域為台灣與韓國的文化研究,比較文學,電影與媒體研究,冷戰與後殖民研究,華語圈文化流,喜劇美學。

蔡玫姿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現任成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2004年獲國科會千里馬計畫補助,赴美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研習文學理論。曾獲府城、竹塹、南瀛、教育部文藝獎,著有小說集《指染女身》(2001)。為成功大學性別與婦女中心副研究員,2013頂尖大學聯盟選赴美國柏克萊大學訪問學人,專著《從性別觀點閱讀類型文學》(2009)、《親臨陌異地—五四作家跨國經驗形構的文學現象》(2010)、《不安於室:成功大學的人文景觀》(2012),主編《反思身體:跨領域教學實踐與研究誌要》(2013)、《跨國─1930─女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7)。

沈曉茵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西洋戲劇、電影研究。合編有《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及《戲夢時光:侯孝賢電影的城市、歷史、美學》。近期論文發表於《藝術學研究》、《台灣文學研究學報》、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等期刊及其他中英文專書。

張英進

  美國聖地亞哥加州大學文學系系主任,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傑出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訪問講席教授。英文書籍包括《中國比較文學論文集》《華語電影百科全書》《民國時期的上海電影與城市文化》《華語電影史》《當代中國的另類電影文化》《全球化中國的電影,空間與多地性》《華語電影明星研究》《世界華語電影指南》《民國時期的上海視覺文化與都市現代性》《華語新紀錄片》《中國現代文學指南》等十三部。中文書籍包括《審視中國》《電影的世紀末懷舊》《中國現代文學與電影中的城市》《影像中國》《多元中國》等十部。

蔡明燁

  高雄市人,英國里茲大學傳播學博士,現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台灣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以及歐洲台灣研究協會祕書長。研究領域以華語電影、媒體、科學與文化傳播為主,中文著作包括《媒體世界》、《危機與安全:安全批判、民主化與台灣電視》、《界定跨科際》、《看見,台灣電影之光》等;最新英文作品有《勞特里區華語傳媒研究手冊》(Routledge Handbook of Chinese Media)以及《台灣電影:國際評價與社會變遷》(Taiwan Cinema: International Reception and Social Change)。

王君琦

  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美國南加大電影電視批判理論研究博士。研究領域為媒體文化研究、性/別研究、華語電影及台灣電影研究。相關論文發表於《藝術學研究》、《文化研究》、《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等期刊及其他中英文專書。

林奎章

  1979年生,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學士、戲劇學研究所碩士,現任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約聘規畫師。致力於文化行政工作,曾服務於宜蘭縣政府文化局、統一蘭陽藝文股份有限公司等,承辦第49屆金馬在宜蘭、第35屆金穗獎暨短輔成果展宜蘭巡迴、電影《大稻埕》傳藝中心行銷活動等。碩論:《尋找台語片的類型與作者:從產業到文本》(2008)。

林芳玫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授。專長領域為媒體社會學、通俗文化、女性與媒體 、性別與國族 、文化認同與民族主義。1992年至2000年任教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同時參與婦女運動,創辦「女學會」、擔任「婦女新知」監事。2000年至2006年任職於政府單位,推動婦女創業、青年志工、非營利組織與公民社會發展等議題。2006年迄今任教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著有專書《解讀瓊瑤愛情王國》(1994),獲聯合報年度十大好書獎;《跨界之旅》(2005),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獎。近期將出版施叔青研究專書。

王俐茹

  現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博士候選人。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碩士,研究領域為台灣古典文學與通俗文學。目前於華夏科技大學擔任通識兼任講師。發表論文包括:〈「忠義」的重製與翻譯:黃得時水滸傳(1939~1943)的多重意義〉、〈彌合歷史的艱難―以作家龍瑛宗、楊雲萍戰後初期(1945~1949)的「中國」歷史敘事為例的探討〉等研究論文。

梁碧茹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文化研究博士候選人。

陳幸祺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班畢業。因父親陳義為台語片製片,曾在台灣影人協會協助行政庶務,並嘗試進行台語片研究。2005年起從事公職,先後服務於臺東縣政府文化局;臺北縣政府文化局;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藝文設施管理中心;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14年辭職。嘗試轉業中。

林慧羚

  現任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專技助理教授,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專長領域電影文本分析、影視企劃與編劇、跨媒體整合企畫。2016年文化部指導、世新大學《2016廣播電視電影經典人物口述歷史》專書及網站計畫協同主持人。2014年國立故宮博物院《送不出去的國書》專案顧問,該專案獲第49屆休士頓國際影展新媒體網頁類銀牌獎。2014年以「文化與創意產業」獲「教育部103年度甄選全國技專校院通識課程」績優通識「跨領域課程」獎項。2011年以《皮尺》企劃採訪台灣電影攝影師獲文化部高畫質紀錄片補助。著有專書《2016廣播電視電影經典人物口述歷史》(合著)、〈尋找何基明:台灣第一部正宗35釐米台語片導演〉(2017)、〈乾隆潮,潮什麼?:從媒介化觀點試論新媒體體感互動〉(2014)等單篇論文。

石婉舜

  1966年生,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專長領域為劇場史學、現代戲劇、台灣戲劇與劇場。2010年以〈搬演「臺灣」:日治時期臺灣的劇場、現代化與主體型構〉獲博士學位。著有專書《資深戲劇家:林摶秋》(2003)與〈展演民俗、重塑主體與新劇本土化——1943年《閹雞》舞台演出分析〉(2016)、〈尋歡作樂者的淚滴——戲院、歌仔戲與殖民地的觀眾〉(2014)、〈高松豐次郎與台灣現代劇場的揭幕〉(2012)等單篇論文。曾獲K氏台灣青年獎(2005)、行政院優良電影劇本獎(2005)。

三澤真美惠

  1999年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2004年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後期課程學分修畢,2006年取得東京大學博士(學術)學位。曾任早稻田大學演劇博物館二十一世紀COE事業客座研究助理,現為日本大學文理學部中國語中國文化學科教授。著作包括《殖民地下的「銀幕」―台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年)》(2002)、《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台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2012)。

譯者簡介

何曉芙


  國立政治大學英國語文學系文學組碩士,曾為自由譯者,現從事電影相關工作,翻譯仍是最美好的興趣與調劑。

王念英

  中興大學外文系學士,中央大學英美文學研究所碩士,甫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英語所博士班。

卓庭伍

  紐約大學電影研究博士候選人。自由撰稿、翻譯。研究主題包括跨國電影、亞洲電影與類型片發展史。

張玄竺

  英國愛丁堡大學英國文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視翻譯為一輩子的志業及身心靈的形而上搖滾。

譯稿審訂者

蔡巧寧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

柯昀青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碩士,自由譯者。譯有《女性主義改變科學了嗎?》。
 

目錄

回探與展望:台語片六十年來的出土、口述與研究出版
國家電影中心執行長陳斌全

批判性的重構:台語片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主編王君琦

第一部 數載春秋不是夢:台語片的起落與產業變遷
第一章 歌仔戲電影所產生的社會歷史
施如芳
第二章 1960年代台語片與大眾文化的流變
鍾秀梅
第三章 重訪台語片的興衰起落:黑白底片進口與彩色技術轉型
蘇致亨

第二部 國族、類型、美學:混雜身分的在地認同
第四章 類型與國族的糾葛:台語電影二十年(1955~1970)
洪國鈞著、何曉芙譯、蔡巧寧審訂
第五章 台語電影所呈現的台灣意象與認同
陳龍廷
第六章 「串」住最後一笑:晚期台語片的戲曲傳承、喜劇與敢曝的魅力
施茗懷著、王念英譯、柯昀青審訂

第三部 悲情、性別、現代性:台語片戀愛敘事
第七章 「運河殉情記」:台南安平的羅曼史敘事與影像(1926-1956)
蔡玫姿
第八章 錯戀台北青春:從1960年代三部台語片的無能男談起
沈曉茵
第九章 悲情表述與性別空間:1960年代台語片的政治與詩學
張英進著、卓庭伍譯

第四部 不只是地方:台語片的跨國性
第十章 台語電影:國家vs.市場、國家文化vs.跨國文化
蔡明燁著、張玄竺譯
第十一章 台語電影與日本電影的親密與殊異:以電影通俗劇的比較分析為例
王君琦
第十二章 1960年代中後期的台語片混種現象:以台語西部片為例
林奎章
第十三章 從英文羅曼史到台語電影:《地獄新娘》的歌德類型及其文化翻譯
林芳玫、王俐茹
第十四章 辛奇電影中的地理參考與次帝國意識
梁碧茹

第五部 重返歷史現場
第十五章 1960年代台語片演員與影業之關係
陳幸祺
第十六章 尋找何基明:台灣第一部正宗35釐米台語片導演
林慧羚
第十七章 玉峯精神:林摶秋的電影志業與湖山製片廠(附林摶秋訪談錄)
石婉舜
第十八章 日本人拍攝台語片的視角:訪日籍導演小林悟
三澤真美惠
 



台灣電影史裡的遺珠:台語片的出土、修復和研究
國家電影中心執行長 陳斌全


  1956年是台灣電影史上重要的一年,從前一年《六才子西廂記》問世到這一年《薛平貴與王寶釧》廣受歡迎,台語發音的電影,也就是人們習稱的「台語片」,正式進入廣大群眾的視線之中。此後,一直到台語片產業在1970年代因多種原委而衰落前,台語片的總產量高達一千餘部,其全盛時期的年產量高達百餘部,使台語片無疑地成為台灣電影史上重要的文化現象。

  這千餘部台語電影,歷經1990年代起,在時任「國家電影資料館(現國家電影中心)」館長的井迎瑞教授搶救與保存後,目前僅蒐藏有170餘部在國家電影中心的片庫裡。這些影像文化資產如何被活化使用?是否還有更多台語片膠捲遺落在世界的某個角落?以上這些提問,有賴更多電影與文化工作者、研究者的投入,而國家電影中心亦責無旁貸。

  從第一部台語片問世到現在,已經過一甲子,隨著時光推移,曾經參與過台語片全盛時期的觀眾和電影工作者,對這些電影的記憶,因為年歲增長而逐漸淡去;然而,新一輩的電影學者與文史工作者對此時期的研究,卻是逐年展開,有不同程度與面向的挖掘和探討。

  電影學者湯普森和鮑威爾(Thompson and Bordwell)在其論著《電影百年發展史》中指出,建構電影史的方法之一,即是仰賴「電影作品」本身做為媒介,提供電影史學家由不同角度切入,建立史觀,詮釋電影本體的歷史。在經歷1990年代台語片的出土與保存後,2014年起,國家電影中心藉由電影數位修復技術的應用,開始持續地修復台語片。1數位修復過後的經典台語片,能呈現更多電影原初的細節,為建構電影史提供更多的佐證素材,也讓新世代的電影愛好者,於今得以重新認識險些佚失的台灣電影文化瑰寶。

  《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的出版,是配合電影數位修復過程,建構整體台灣電影史與台灣電影文化論述下的一項計畫。本書承繼早先台語片史料訪查與整理者的心血,也納入最新的台語片研究方向,期待在更多台語片被數位修復後,提出台語片研究的其他可能性;更進一步地,可以涉入與充實華語電影研究的廣大範圍。

  我們相信《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在深度與廣度上,可以補過去台語片論述之不足,在電影和文化研究領域亦能展現其重要性。感謝本書主編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王君琦教授的參與,以及書中惠賜大作的19位學者專家。本書分別就五個不同面向,進行邀稿、編集與整理,本書的出版,將是台語片研究方興未艾、開拓其他領域的領頭羊。

  期待未來有更多電影愛好者投入台語片研究與推廣的領域,讓台語片為不同世代的觀眾所熟悉,也讓這個台灣電影發展史裡重要但險被遺忘的文化現象,能發散出宛如珍珠般溫潤的光澤,回饋到台灣電影史、乃至於華語電影論述的整體光譜。

主編序(節錄)

批判性的重構:台語片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王君琦


  在戰後蓬勃發展產量高達千餘部的台語片,無疑是台灣電影史及文化史的重要資產,然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台語片因為受到黨國意識形態影響導致檔案保存闕如,無論是膠捲底片本身的保存或是相關的文字論述都寥寥無幾,這樣的狀況一直到1980年代末期才開始出現轉變。國家電影資料館(現改制為國家電影中心)前館長井迎瑞教授於擔任館長任內開始對台語片進行系統性地蒐集、整理,並舉辦台語影展、進行台語片影人口述歷史。同時,國家電影資料館機關刊物《電影欣賞》於第47期刊出電影學者李泳泉所策劃的「台語片整理」專題,隔年第53期則將之後數期與台語片研究計畫相關的文章及工作紀錄集結為「台語片特輯」(即為專書《台語片時代(一)》)。此後,有關台語片史料的專書相繼出版,包括資深影評人黃仁的《悲情台語片:台語片研究》和電影史學者葉龍彥的《春花夢露:正宗台語電影興衰錄》等。有關台語片歷史資料的回顧和書寫讓我們得以從宏觀的角度走過台語片從興發到沒落的二十年,以更多的歷史細節構築出台語片的樣貌。

  台語片的學術論述也是自1990年代開始起步。如果說國家電影資料館的台語片小組為台語片研究打下了基礎,那麼電影學者廖金鳳於2001年所出版的《消逝的影像:台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一書,無疑是銜接檔案史料與電影研究的重要樞紐。該書以電影符號學為方法探討台語片美學發展與文化意識形態,其最大貢獻在於將研究視野從台灣本土脈絡拉升至全球電影並與之接軌,並提供了後續台語片研究可以推進的方向。《消逝的影像》一書所提及好萊塢類型挪用、台語片與台語流行歌曲的互文性等等,皆在國家電影資料館於台語片五十週年時所舉辦的「春花夢露五十年:台語片學術研討會」中有了更深化的討論,該次研討會也提出了以後現代惡搞文化思考台語片美學、探討台語片如何運用東方電影類型如武俠片等嶄新的分析角度。從五十週年的研討會到本書出版之際又經過了十年,這期間隨著台灣文學與文化論述的日漸豐沛,與台語片相關的人物傳記、報導與研究論文也陸續問世,雖稱不上是雨後春筍的盛況,但持續拓邊的能量不墜,新的問題意識不斷被提出,將既有的歷史或研究論述進一步多邊化與複雜化,展現出巴赫汀式的眾聲喧嘩(heteroglossia),也突破過去意識型態先行所產生的侷限。本書除了收錄國內出版的文章之外,亦有多篇翻譯自英文期刊的研究論文。美國電影學界對於台語片的關注,與對「中國(/華)電影」(Chinese cinemas)一詞的反思有關。電影學者葉月瑜在1998年刊登於《跳接》(Jump Cut)的一篇書評中指出,1990年代末期的美國電影學界仍傾向將中港台兩岸三地電影視為單一國族電影,但台灣和香港的本地學界卻已經開始以「華語電影」(Chinese-language cinemas)來強調歷史所造成無法被均質化的差異。英語電影研究學界對包括台語片在內的所謂「方言電影」(dialectic cinema)的關注,即是在反思國族電影侷限性的批判意識中展開。例如在魯曉鵬與葉月瑜在共同主編的《華語電影:編史、詩學、政治(暫譯)》(Chinese-Language Film: Historiography, Poetics, Politics)一書中,台語片便被認為是示範了以方言鞏固區域主義、並表述與國族論述之間矛盾關係的一種型態。此後,史書美提出「華語語系」(Sinophone)概念,旨在將視野置於中國以外使用各式華語的社群、以及中國境內被迫使用漢語的少數民族,在大中國中心主義以外另闢蹊徑。台語電影在包括北美學界在內的電影研究領域愈來愈受到重視,也與這個視野轉向多少有關。
 

內容連載

第十五章 1960年代台語片演員與影業之關係
陳幸祺
 
臺語片最興盛的時期,電影公司多不勝數,但可持續經營者並不多,多數是所謂的一片公司。論者在此僅討論能夠持續經營者的產業規模,就其預算結構中片酬支出比例,看見演員在產業中的地位。
 
可以持續經營產製臺語片的電影公司,製片預算通常在三十萬元上下,重要的電影公司中,以永新電影公司製片戴傳李,願意投資三十五萬元拍攝時裝片最高。在1962年到1965年間,由於臺語片票房好,製作費節節上升,從1962年約二十五萬,上升到三十萬,最高可達三十五萬。票房最好的台語片約可分得一百萬至一百二十萬的票房,在票房外尚有賣斷拷貝影片所得收入。
 
在三十萬元上下預算的正規製作外,尚有較低成本的製作模式,這類製作在1962年到1965年間,也有製作費上漲的情況,約從十二萬漲到十五萬之間,最高到二十萬。這種製作通常從小鄉鎮開始上映,配合隨片登台,有時候會巡迴到較小的城市放映。與規模大的電影公司,通常從臺北、臺中、嘉義、臺南、高雄等五大城市開始排片上映 大異其趣。這個規模的製作頗多一片公司,難以長久經營,他們多半不被製作規模較大臺語片人認同,不被認同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們的製作規模較小,而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行情,無法長期經營 ,在《春花夢露─正宗臺語片興衰史》的口述收集中,有一人提及三環影業公司 ,恰好是「每部電影只花十幾萬」的案例,這間公司僅拍七、八部電影,就因無法獲利解散。在他們的製作中,演員的片酬每部只有五百到一千元,至多兩千元。
 
臺語片並無共通的製片預算模式,臺語片的製片都沒有受過專業教育,他們依靠經驗摸索,找到一套可以運作的方法,持續複製相同模式。因此成本相當的製作,在同一間電影公司,不同製片人,規劃預算的方式都不盡相同,不同的電影公司之間自然也會有所不同。無論是三十萬元上下的製作或十幾萬元的陽春製作,可能都各有好幾種不同的估算方式,不過本文研究對象不在製片結構而在於演員和產業的關聯,由於演員行情固定,且明星的號召力可以明顯表現在票房上,於是片酬支出在相同成本的不同製作中,所佔比例相近,而片酬外尚有演員在外住宿、飲食、交通等各種延伸費用,可見與演員相關的支出,在臺語片的製片預算中佔有重要位置。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56
    $378
  2. 新書
    68
    $463
  3. 新書
    79
    $537
  4. 新書
    79
    $537
  5. 新書
    79
    $537
  6. 新書
    85
    $578
  7. 新書
    85
    $578
  8. 新書
    9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