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雖然是西方的發明,但在其誕生第二年已傳入東方。回望120年的發展,電影在亞洲地區與在歐美一樣有着深厚綿長的軌跡。然而,現時的電影教科書通常只側重西方,在講述世界電影的發展史時,亦少論及東西方電影之間的關係。
《東西方電影》第一版在2014年7月出版,目的就是彌補現有電影史和教科書中這經常被忽視的內容,並探究電影技術相對滯後的發展中國家出現的電影「新浪潮」,以及電影史中經常遺漏的各國先鋒女性導演的貢獻。
這本增訂版在上一版的基礎上,進一步補充各國重要的女導演及她們的作品,並納入到電影發展的表述之中,同時深入探討紀錄片發展中的大事件對於劇情片風格的影響。
本書文字上力求通俗易明,內容不拘一格,包含鮮為人知的電影大師、電影運動、片廠制度背後的傳奇故事,讓讀者不會再把電影看成是孤立的、只為教化或娛樂為目的的媒體。對於初次接觸電影歷史的學生和電影愛好者,本書是一個入門讀本。而電影與人類的社會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透過電影發展史,讀者更能了解東西方文化的相互影響與滲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魏時煜
於2002年獲得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電影學博士。2001年起在香港城市大學任教,業餘從事電影創作,電影劇本作品包括《明明》(2007)和《五顆子彈》(2007),導演作品包括音樂記錄短片《崔健:搖滾中國》(2006),以及獲得海內外媒體好評的紀錄長片《紅日風暴》(2009)。
她在2014年完成的獲獎紀錄片《金門銀光夢》,應邀參加了十多個國際電影節和十多個國際會議,受到《荷李活報導》等報刊雜誌的好評,以及電影研究、女性主義研究等領域學者的讚賞。
在學術研究方面,魏時煜出版了專著《女性的電影:對話中日女導演》(2009,與楊遠嬰合著)、《開始學動畫》(2010,與梅凱仁合著)、《東西方電影》(2014,第一版)以及《霞哥傳奇:跨洋電影與女性先鋒》(2016,與羅卡合著)。從2013年9月起,魏時煜還在《明報》世紀版開設「光影筆記」專欄,主要撰寫關於女性電影和華語紀錄片的文章,多為各大電影、評論網站轉載。
魏時煜
於2002年獲得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電影學博士。2001年起在香港城市大學任教,業餘從事電影創作,電影劇本作品包括《明明》(2007)和《五顆子彈》(2007),導演作品包括音樂記錄短片《崔健:搖滾中國》(2006),以及獲得海內外媒體好評的紀錄長片《紅日風暴》(2009)。
她在2014年完成的獲獎紀錄片《金門銀光夢》,應邀參加了十多個國際電影節和十多個國際會議,受到《荷李活報導》等報刊雜誌的好評,以及電影研究、女性主義研究等領域學者的讚賞。
在學術研究方面,魏時煜出版了專著《女性的電影:對話中日女導演》(2009,與楊遠嬰合著)、《開始學動畫》(2010,與梅凱仁合著)、《東西方電影》(2014,第一版)以及《霞哥傳奇:跨洋電影與女性先鋒》(2016,與羅卡合著)。從2013年9月起,魏時煜還在《明報》世紀版開設「光影筆記」專欄,主要撰寫關於女性電影和華語紀錄片的文章,多為各大電影、評論網站轉載。
目錄
第一章 搖籃期的電影實驗
第二章 電影業的誕生
第三章 早期歐洲電影的潮流
第四章 蘇、中默片的鼎盛時代
第五章 荷李活的黃金時代:1929-1945
第六章 從起步到黃金時代的日本電影
第七章 華語電影的發展與分流
第八章 二戰後的電影新浪潮
第九章 華語電影新浪潮
第十章 獨立電影的時代
第二章 電影業的誕生
第三章 早期歐洲電影的潮流
第四章 蘇、中默片的鼎盛時代
第五章 荷李活的黃金時代:1929-1945
第六章 從起步到黃金時代的日本電影
第七章 華語電影的發展與分流
第八章 二戰後的電影新浪潮
第九章 華語電影新浪潮
第十章 獨立電影的時代
序
序
我大學讀的是科技英語專業,到讀博士的時候才專攻電影。加拿大的冬天十分漫長,每年有八個月下雪,我就是在這樣的天氣裏,有四年的時間,一面讀電影史、一面看電影。那時 DVD 都還沒有流行,我每個星期到暖和的電影院裏觀賞六、七部電影,有新上映的荷李活和歐洲藝術電影,但也有不斷重映的經典老片,讓我在聲光電影中度過了很多精彩的時日。2001 年到香港以後,自己竟能夠製作電影,卻是以前不敢想的;但是香港的確給了我很多機會。我憑着最初的興趣和後來的迷戀,跟着在香港城市大學教電影的同事們,從攝影到剪接,慢慢學會了做電影:除了三部電影的編劇,還製作和導演了兩部受到很多好評的紀錄片。
最早教授電影歷史,是 2003 年在香港科技大學,開設了一門叫做「電影中國」的通識課。科大請我去教課的高辛勇教授,原來是我在阿爾伯塔大學讀博士時候的教授,他說原來有訪問教授開過一門叫做「荷李活征服世界」的通識課,很多人選讀,科大學生很喜歡電影課,希望我也能開一門電影課。那是我第一次完整地教授中國電影史。雖然我博士論文做的是當時風靡世界的中國第五代電影,但是為了備課,還是重新讀了一次中國電影史,重看了各個時期的經典作品。我記得我的課有 134 位學生選讀,當時在科大讀研究生、現在已經很有名氣的作家鄧小樺,是我的兩位助教之一。因為學生反應極好,後來科大還幾次邀請我再開那門課,可是因為我自己開始拍紀錄片了,又要全職教書,未能分身再教科大的課程。
再後來我在香港城市大學教過這門課,也受到學生歡迎。2006 年城大開始規劃新的通識課程的時候,我應邀提交了「電影中國」的課堂文件,但是通識委員會鼓勵我更新課程、加入西方電影的內容,於是我發展、設計了「東西方電影」這門課,它是城大最早開設的五個通識課目之一。從我 2007 年第一次教授這門課以來至今,不論是我教授的四年,還是匈牙利電影人、創意媒體學院的訪問助理教授 Gyorgy Palos 教授的四年,一直受到學生的歡迎。2013 年我接受城大出版社的提議,開始把課堂內容整理編寫成書,《東西方電影》第一版於是在2014 年 7 月出版。到今年,竟然可以有機會出增訂版,我很高興可以把這兩年來新的研究和學生的反饋也納入其中。
本書旨在彌補現有電影史和教科書中經常忽視的內容。首先,通用的世界電影教科書常常只重視西方、而不重視東方。講述世界電影發展的書籍,其章節內容則往往各不相關,很少論及東西方電影之間的相互影響。第二,雖然電影十分依賴科技,而發展中國家的電影技術會相對發達國家滯後很多年。但像中國、伊朗等國家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電影「新浪潮」時,首先會在西方被認同和欣賞,其中文化的原因值得探究。第三,因為大部分電影史似乎總是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女導演,本書會自覺地把各國重要的女導演及她們的作品,納入到電影發展的表述之中,補充大部分電影史中常遺漏的女性導演的貢獻。最後,本書亦會討論紀錄片與劇情片之間的關係,探討紀錄片發展中的大事件對於劇情片風格的影響。事實上,因為書中除了東西方交替出現的電影運動史這條主綫,還有相當完整的華語電影歷史介紹、女導演和女性電影的脈絡、以及從早期到今天的紀錄片發展等內容,我教授的兩門本科課程(東西方電影、紀錄片)和兩門媒體文化研究生課程(中國獨立電影、大眾傳媒中的性別)的部分學生,都曾以這本書為入門讀本,並且給我不少反饋。
我從 2002 年開始教授電影歷史、文化與製作,從 2003 年起開始紀錄片製作,在過去的十多年裏,也一直專注於電影研究,在女導演和女性電影、華語獨立紀錄片兩個領域出版了專著和論文。本書文字上力求通俗易明,內容不拘一格,包含鮮為人知的電影大師、電影運動、片廠制度背後的傳奇故事,同時討論促成各種電影運動的藝術、經濟、社會要因,讓讀者能夠做到諸類旁通,不會再把電影看成是孤立的、只為教化或娛樂為目的的媒體。電影與人類的社會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這本《東西方電影》也可以看成是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入門讀本。
我大學讀的是科技英語專業,到讀博士的時候才專攻電影。加拿大的冬天十分漫長,每年有八個月下雪,我就是在這樣的天氣裏,有四年的時間,一面讀電影史、一面看電影。那時 DVD 都還沒有流行,我每個星期到暖和的電影院裏觀賞六、七部電影,有新上映的荷李活和歐洲藝術電影,但也有不斷重映的經典老片,讓我在聲光電影中度過了很多精彩的時日。2001 年到香港以後,自己竟能夠製作電影,卻是以前不敢想的;但是香港的確給了我很多機會。我憑着最初的興趣和後來的迷戀,跟着在香港城市大學教電影的同事們,從攝影到剪接,慢慢學會了做電影:除了三部電影的編劇,還製作和導演了兩部受到很多好評的紀錄片。
最早教授電影歷史,是 2003 年在香港科技大學,開設了一門叫做「電影中國」的通識課。科大請我去教課的高辛勇教授,原來是我在阿爾伯塔大學讀博士時候的教授,他說原來有訪問教授開過一門叫做「荷李活征服世界」的通識課,很多人選讀,科大學生很喜歡電影課,希望我也能開一門電影課。那是我第一次完整地教授中國電影史。雖然我博士論文做的是當時風靡世界的中國第五代電影,但是為了備課,還是重新讀了一次中國電影史,重看了各個時期的經典作品。我記得我的課有 134 位學生選讀,當時在科大讀研究生、現在已經很有名氣的作家鄧小樺,是我的兩位助教之一。因為學生反應極好,後來科大還幾次邀請我再開那門課,可是因為我自己開始拍紀錄片了,又要全職教書,未能分身再教科大的課程。
再後來我在香港城市大學教過這門課,也受到學生歡迎。2006 年城大開始規劃新的通識課程的時候,我應邀提交了「電影中國」的課堂文件,但是通識委員會鼓勵我更新課程、加入西方電影的內容,於是我發展、設計了「東西方電影」這門課,它是城大最早開設的五個通識課目之一。從我 2007 年第一次教授這門課以來至今,不論是我教授的四年,還是匈牙利電影人、創意媒體學院的訪問助理教授 Gyorgy Palos 教授的四年,一直受到學生的歡迎。2013 年我接受城大出版社的提議,開始把課堂內容整理編寫成書,《東西方電影》第一版於是在2014 年 7 月出版。到今年,竟然可以有機會出增訂版,我很高興可以把這兩年來新的研究和學生的反饋也納入其中。
本書旨在彌補現有電影史和教科書中經常忽視的內容。首先,通用的世界電影教科書常常只重視西方、而不重視東方。講述世界電影發展的書籍,其章節內容則往往各不相關,很少論及東西方電影之間的相互影響。第二,雖然電影十分依賴科技,而發展中國家的電影技術會相對發達國家滯後很多年。但像中國、伊朗等國家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電影「新浪潮」時,首先會在西方被認同和欣賞,其中文化的原因值得探究。第三,因為大部分電影史似乎總是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女導演,本書會自覺地把各國重要的女導演及她們的作品,納入到電影發展的表述之中,補充大部分電影史中常遺漏的女性導演的貢獻。最後,本書亦會討論紀錄片與劇情片之間的關係,探討紀錄片發展中的大事件對於劇情片風格的影響。事實上,因為書中除了東西方交替出現的電影運動史這條主綫,還有相當完整的華語電影歷史介紹、女導演和女性電影的脈絡、以及從早期到今天的紀錄片發展等內容,我教授的兩門本科課程(東西方電影、紀錄片)和兩門媒體文化研究生課程(中國獨立電影、大眾傳媒中的性別)的部分學生,都曾以這本書為入門讀本,並且給我不少反饋。
我從 2002 年開始教授電影歷史、文化與製作,從 2003 年起開始紀錄片製作,在過去的十多年裏,也一直專注於電影研究,在女導演和女性電影、華語獨立紀錄片兩個領域出版了專著和論文。本書文字上力求通俗易明,內容不拘一格,包含鮮為人知的電影大師、電影運動、片廠制度背後的傳奇故事,同時討論促成各種電影運動的藝術、經濟、社會要因,讓讀者能夠做到諸類旁通,不會再把電影看成是孤立的、只為教化或娛樂為目的的媒體。電影與人類的社會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這本《東西方電影》也可以看成是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入門讀本。
魏時煜
2016年4月於香港
2016年4月於香港
內容連載
從電影1895年出現至今,電影的製作技術不斷進步,藝術表達亦趨多元。現今的觀眾能選擇各自喜歡的故事類型、明星組合,體驗日常生活以外的人生可能,並且在豐富的視像中尋求感官刺激、精神寄託、以及價值觀的認同。電影是一項結合很多科技元素的藝術,製作時需要一些技術上的準備,包括能夠製造聲音、光影、動感的機器,以及較為成熟的照相技術。本章從電影的誕生開始,回顧早期觀眾如何看待電影,先驅們如何展開電影實驗,還有電影這個「西洋玩藝」如何傳入東方並在此紮根,從此展開東西方無窮的互動。
一、活動影像史前史
電影誕生之前,19世紀的工業革命十分蓬勃,縫紉機(1846)、電話(1 8 7 6)、留聲機(1 8 7 7)等自動化、半自動化的設備和工具都已發明。在人們還未發明電影攝影機前, 就已經有不少人對如何創作具有動感的圖像作了許多嘗試。1 8 3 2年發明的費納奇鏡(Phenakistoscope)和1833年發明的西洋鏡(Zoetrope)被視作電影攝影機的雛形。
電影機的雛形
1829年,比利時人約瑟夫•布拉圖(Joseph Plateau)父子從數學家歐幾里德(Euclid)與牛頓(Isaac Newton)的研究中獲取靈感,於1841年發明了費納奇鏡。這種裝置包含一個安裝在手柄軸上的圓盤,圓盤均分成16個扇形區,在每個扇形區內按順序畫上有舞蹈動作的系列圖案。
每個圖案的邊緣均有相同的裂縫,沿盤周呈放射狀排列。觀看時,讓圓盤的圖案面對着鏡子,轉動圓盤,人們便可以在圓盤背面的裂縫中看見鏡子裏連貫的舞蹈動作。這個裝置還可由兩個圓盤組成,一個圓盤上是系列圖案,另一個圓盤上是裂縫。這種雙盤裝置在觀看的時候不需要鏡子,只需從裂縫那一面,盯住一個裂縫觀看。
1833年,英國數學家威廉•喬治•霍納爾(William George Horner)發明了西洋鏡。它是一個鼓狀的圓桶,桶內有一組事先排好序號的連續圖像,圖像之間也有裂縫。這個鼓狀的裝置會被安裝在一個可以旋轉的底座上,底座旋轉時,從旁邊看去,就會產生動畫效果。通過調節底座旋轉的速度,可以形成快速或慢速的動畫效果。西洋鏡和中國古代的走馬燈有相似之處。走馬燈是中間有燈,外罩上有圖案;圖案本身不動,但隨着外罩旋轉,便會投射出有動畫效果的光影。所以說,走馬燈與電影的類似之處,不在於影像本身的活動,而在於光影的投射。
一、活動影像史前史
電影誕生之前,19世紀的工業革命十分蓬勃,縫紉機(1846)、電話(1 8 7 6)、留聲機(1 8 7 7)等自動化、半自動化的設備和工具都已發明。在人們還未發明電影攝影機前, 就已經有不少人對如何創作具有動感的圖像作了許多嘗試。1 8 3 2年發明的費納奇鏡(Phenakistoscope)和1833年發明的西洋鏡(Zoetrope)被視作電影攝影機的雛形。
電影機的雛形
1829年,比利時人約瑟夫•布拉圖(Joseph Plateau)父子從數學家歐幾里德(Euclid)與牛頓(Isaac Newton)的研究中獲取靈感,於1841年發明了費納奇鏡。這種裝置包含一個安裝在手柄軸上的圓盤,圓盤均分成16個扇形區,在每個扇形區內按順序畫上有舞蹈動作的系列圖案。
每個圖案的邊緣均有相同的裂縫,沿盤周呈放射狀排列。觀看時,讓圓盤的圖案面對着鏡子,轉動圓盤,人們便可以在圓盤背面的裂縫中看見鏡子裏連貫的舞蹈動作。這個裝置還可由兩個圓盤組成,一個圓盤上是系列圖案,另一個圓盤上是裂縫。這種雙盤裝置在觀看的時候不需要鏡子,只需從裂縫那一面,盯住一個裂縫觀看。
1833年,英國數學家威廉•喬治•霍納爾(William George Horner)發明了西洋鏡。它是一個鼓狀的圓桶,桶內有一組事先排好序號的連續圖像,圖像之間也有裂縫。這個鼓狀的裝置會被安裝在一個可以旋轉的底座上,底座旋轉時,從旁邊看去,就會產生動畫效果。通過調節底座旋轉的速度,可以形成快速或慢速的動畫效果。西洋鏡和中國古代的走馬燈有相似之處。走馬燈是中間有燈,外罩上有圖案;圖案本身不動,但隨着外罩旋轉,便會投射出有動畫效果的光影。所以說,走馬燈與電影的類似之處,不在於影像本身的活動,而在於光影的投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5折$442
-
新書89折$463
-
新書9折$468
-
新書93折$484
-
新書95折$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