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有關台港電影的羅曼史,講述著台灣、香港從1960年代到二十一世紀的電影故事。它聚焦了台灣的台語片、國語文藝片、瓊瑤片,同時審視了後續的新電影及侯孝賢作品。本書也探視了香港的敘事片,探索香港電影對1989年及香港九七所做過的省思。透過台港劇情片研究,本論文集也呈現了情愛、性別、身分在半世紀膠片電影裡的風貌。
這本光影的羅曼史包容了台港影人的浪漫情懷。本書企圖描繪這些導演們的訴說:過往的林摶秋、李翰祥、宋存壽,現今的楊凡、王家衛、許鞍華,他們所傳達的華人二戰後追尋安身立命終極價值的渴望及努力。
目錄
推薦序/林文淇
自序
一、1960、1970年代台灣電影
第一章 錯戀台北青春:從1960年代三部台語片的無能男談起
第二章 冬暖窗外有阿郎:台灣國語片健康寫實之外的文藝與寫實
第三章 關愛何事:三部1970年代的瓊瑤片
二、侯孝賢電影美學
第四章 本來就應該多看兩遍:電影美學與侯孝賢
第五章 《南國再見,南國》:另一波電影風格的開始
第六章 馳騁台北天空下的侯孝賢:細讀《最好的時光》的〈青春夢〉
三、台港電影中的性別與身分
第七章 胴體與鋼筆的爭戰:楊惠珊、張毅、蕭颯的文化現象
第八章 遊園花王子:楊凡的性別羅曼史
第九章 結合與分離的政治與美學:許鞍華與羅卓瑤對香港的擁抱與失落
第十章 從寫實到魔幻:賴聲川的身分演繹
四、附錄
《重慶森林》:浪漫的0.01公分
果肉的美好:東西電影中的飲食呈現
自序
一、1960、1970年代台灣電影
第一章 錯戀台北青春:從1960年代三部台語片的無能男談起
第二章 冬暖窗外有阿郎:台灣國語片健康寫實之外的文藝與寫實
第三章 關愛何事:三部1970年代的瓊瑤片
二、侯孝賢電影美學
第四章 本來就應該多看兩遍:電影美學與侯孝賢
第五章 《南國再見,南國》:另一波電影風格的開始
第六章 馳騁台北天空下的侯孝賢:細讀《最好的時光》的〈青春夢〉
三、台港電影中的性別與身分
第七章 胴體與鋼筆的爭戰:楊惠珊、張毅、蕭颯的文化現象
第八章 遊園花王子:楊凡的性別羅曼史
第九章 結合與分離的政治與美學:許鞍華與羅卓瑤對香港的擁抱與失落
第十章 從寫實到魔幻:賴聲川的身分演繹
四、附錄
《重慶森林》:浪漫的0.01公分
果肉的美好:東西電影中的飲食呈現
序
序
容我以較感性的方式展開這「自序」。序言將透過不按章節順序的方式,介紹本書收錄的論文,希望不只介紹這些文章主題,也感謝促成本書的幾位關鍵人士。
一切是從王文興老師開始;一位讓我學習到慢讀、細讀的老師。當年王老師在台大外文系的小說必修課,整學期只教授一本英文的長篇小說,是一行一行的來,逼大家思考語文及敘事的邏輯。我那一屆,王老師教勞倫斯的Sons and Lovers;當然教不完,但那不是重點。我也修了王老師短篇小說的選修課。那學期老師選了一篇Isak Dinesen的短篇;透過王老師的引導,我記得我感受到故事的神奇、神妙、超越。當年的觸動在本書中的〈果肉的美好〉及〈遊園花王子〉裡發酵。
本書附錄中的〈果肉的美好:東西電影中的飲食呈現〉,除了探討東方王家衛、蔡明亮、李安及張艾嘉電影中的飲食,主要探索西方的《芭比的盛宴》,一部改編自Isak Dinesen(Karen Blixen)小說的影片。〈果肉的美好〉也借用一首詩來看一看這北歐影片中的飲食可以推展到何種境界。本書的第八章〈遊園花王子:楊凡的性別羅曼史〉也有Isak Dinesen的影子;楊凡的《海上花》,透過威爾斯的The Immortal Story,觸碰了Dinesen的小說,呈現東方浪漫、探索說故事的袐密。〈遊園花王子〉專注楊凡的三部影片:在澳門拍攝的《海上花》、在蘇州取景的《遊園驚夢》、在高雄拍製的《淚王子》。論文分析三片的性別演敘、凸顯楊凡在華語電影界對性別多樣呈現所作的投注。本書第七章〈胴體與鋼筆的爭戰:楊惠珊、張毅、蕭颯的文化現象〉與文學關聯密切;文章聚焦1980年代改編白先勇小說的《玉卿嫂》、蕭颯小說的《我這樣過了一生》及《我的愛》,並從性別角度審視張毅與楊惠珊合作的這三部影片,也是對1980年代台灣新電影的一種省思。
1980年代我到美國讀研究所,修習戲劇。我文藝路能繼續走下去,歸因於Professor Esther Jackson。在北美威斯康辛,麥迪遜教書的Prof. Jackson是美國南方出身的戲劇學者。我修了老師所有美國戲劇的課,體會了戲劇跟個人、群體、國體的關係。也許因為老師是出身南方的黑人,言語得體,總是Miss Shen, Miss Shen的稱呼我,穿著同樣正式,一定戴帽子。老師也會邀我談話,輕鬆地聊美國及美國戲劇。有一天看到老師沒戴帽子,頭髮是灰白的,感到訝異;老師平常是很溫和少面的,感覺不到年紀的。Prof. Jackson對文藝文本及教學的態度,至今我都會不時地回想,提振自己。
本書第十章〈從寫實到魔幻:賴聲川的身分演繹〉與戲劇最有關聯,包容了賴聲川1980、1990年代舞台劇,但專注兩部電影:改編自舞台劇的《暗戀桃花源》及原創電影《飛俠阿達》。文章探討影片裡華人的身分政治,審視賴聲川如何藉由「輕功」的隱喻嘗試跳脫身分認同的糾葛。本書附錄的第一篇〈《重慶森林》:浪漫的0.01公分〉凸顯了王家衛1990年代對華人身分的省思;文章點出影片的拼貼風格傳達了王家衛肯定香港自身雜種性格、縱容追尋浪漫情懷、並對香港九七採取了開放的態度。第九章〈結合與分離的政治與美學:許鞍華與羅卓瑤對香港的擁抱與失落〉也是一篇思考電影與香港處境的論文,但加入了性別元素。文章選擇羅卓瑤的《愛在他鄉的季節》及《雲吞湯》,整理出其對香港的「失落」;探討許鞍華的《客途秋恨》及《千言萬語》,確認到其對香港的「擁抱」。
2015年我的電影老師在美過世。Professor Don Fredericksen是美國早年電影研究科班出身的博士,也是榮格學者、榮格派心理分析師。我曾嘗試修習老師〈榮格與電影〉的專題課,但當年難以進入榮格的世界;老師沒有勉強我接近他的專研,換以專導的方式讓我接觸不同電影研究方法,逐漸確定了以形式切入電影的研究方式。我在康乃爾修習電影的那些年,Prof. Fredericksen負責校園的一些電影放映活動;他似乎比我更曉得我的電影偏好,指明要我推薦侯孝賢的電影加入放映陣容。也因為老師,我在戲劇系寫了電影的博士論文。近年重讀老師的文章,衷心佩服老師的電影信念、對電影潛能及昇華性的堅持。
本書第二單元「侯孝賢電影美學」包容了三篇論文,其中第四章的〈本來就應該多看兩遍:電影美學與侯孝賢〉就是以形式、以數據論證侯孝賢的長拍,進而探討電影形式美學與政治歷史的關聯。第五章的〈《南國再見,南國》:另一波電影風格的開始〉是一篇「歡欣」之作:用一篇文章專注一部電影,而且是論述我最喜歡的侯孝賢影片。此章強調,侯孝賢在《南國再見,南國》,電影形式上達到又一次的突破,並藉由形式上新的嘗試呈現了一個新舊交際、隱隱悸動的世紀末台灣。第六章的〈馳騁台北天空下的侯孝賢:細讀《最好的時光》的〈青春夢〉〉是與林文淇、李振亞合作,嘗試「一片三談」的論文;我負責《最好的時光》中〈青春夢〉的研讀。文章藉由〈青春夢〉片頭的「點燈」、女主角的樂曲創作、重複的機車過橋,討論侯孝賢對青春、都會及當代的省思。
侯孝賢也是我與林文淇合作的開始。我們因喜好侯孝賢電影而認識,並在1990年代與李振亞組成了「電影鬥陣」,寫作台灣電影;繼而在2000年合作編寫了《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2014年合編了《戲夢時光:侯孝賢電影的城市、歷史、美學》。這些電影活動的動力都是來自林文淇。這些年目睹林文淇對電影,尤其是對華語電影的寫作、投注及付出,甚是感佩。2016年林文淇主持了「半世紀的浪漫:瓊瑤電影學術研討會」;2017年尾出版的研究台語片的論文集《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王君琦主編)也是林文淇啟動的。我對瓊瑤片的研究、對台語片的探討都曾得到林文淇的鼓勵。
本書第一單元是台灣六○與七○年代的歷史回顧。第一章〈錯戀台北青春:從1960年代三部台語片的無能男談起〉選擇三片橫跨1960年代的台灣電影:林摶秋的《錯戀》、梁哲夫的《台北發的早車》、辛奇的《危險的青春》。論文探索影片中的「無能男」能帶引出台語片什麼樣的內涵。第三章的〈關愛何事:三部1970年代的瓊瑤片〉則選擇了宋存壽的《庭院深深》、李行的《碧雲天》、白景瑞的《人在天涯》,探討台灣1970年代文藝片的「瓊瑤熱」。文章藉由電影史、類型、作者的稜鏡觀看三位男性導演的瓊瑤片,探索瓊瑤電影王國裡的文藝風貌及情感糾結。
最終,本書第二章〈冬暖窗外有阿郎:台灣國語片健康寫實之外的文藝與寫實〉探討台灣國語片擅長的文藝片,審視三部台灣電影經典作品傳達了何種情懷。文章回顧李翰祥改編羅蘭小說的《冬暖》、白景瑞改編陳映真小說的《再見阿郎》、宋存壽改編瓊瑤小說的《窗外》,研究它們在台灣電影寫實呈現上做了何種努力。書寫此論文時,深刻感受到《冬暖》及《窗外》所包容的一種離散心境,體會到我父親輩二戰後的經歷。本論文集的實現除了歸功於二十多年的老朋友林文淇,也是意圖向2014年尾過世的父親致意、表示我的感念。
推薦序
沈曉茵終於出書了!!!
沈曉茵是國內少數專門研究電影的學者。她在美國康乃爾大學以侯孝賢電影研究論文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後在台灣大學外文系任教,啟發無數學子對電影的興趣。我們曾一起主編侯孝賢電影兩本研究論文集《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與《戲夢時光:侯孝賢電影中的城市、歷史、美學》。
沈曉茵也曾是國家電影資料館發行的《電影欣賞學刊》的編輯委員。她在各期刊與專書發表過的中英文研究論文,列出來有一長串,早就可以結集出版。可是多年來她寧可繼續研究撰文,不願意將時間花在整理編輯自己的論述上。
這次中央大學出版社能夠說動她,將十篇關於60與70年代台灣電影、侯孝賢電影與近二十年台港電影的研究論文,收錄在《光影羅曼史:台港電影的藝術與歷史》這本書裡,為國內氣弱體虛的台港電影研究注入了一股不小的續命真氣。
書名「光影羅曼史」十分迷人。光影是電影,羅曼史是愛。侯孝賢電影無疑是沈曉茵的最愛。她對侯孝賢的電影提出「本來就應該多看兩遍」的說法,說得天經地義。從《悲情城市》與《戲夢人生》的景觀鏡頭到景深長,到《南國再見,南國》新風格的氣味,再到《最好的時光》的「點燈」與「過橋」,書中三篇論及侯孝賢三十年來電影幾部代表作的論文,如數家珍地點出她所謂「侯式美學」的範式與轉變。
「光影」也是對台灣電影史較為幽微處的探照。書中三篇關於台灣早期電影的論文,剖析台語片悲情通俗劇裡的無能男與苦命女角色,審視三部不太健康寫實的國語文藝片內涵,也指出瓊瑤電影裡有母女情、宗族情與家國情,不是只有三廳式的浪漫愛情。
另外有四篇論文聚焦性別與身份認同議題。一篇從「性別羅曼史」的角度去強調楊凡多性別主題電影的藝術性,另一篇從楊惠珊、張毅與蕭颯這三位電影人糾葛不清的愛恨關係,分析80年代台灣的女性處境與文化現象。還有兩篇檢視許鞍華、羅卓瑤與賴聲川的電影中對於台灣與香港身份認同既尋覓又欲逃離的複雜呈現。
《光影羅曼史:台港電影的藝術與歷史》拋開花枝招展的電影理論,透過親切平實的文字,引領讀者踏上一段五十年來台港電影的漫遊,深入淺出地導覽電影迷人的藝術。這是久違了的評論電影的方式,一種有人的溫度的電影研究書寫,像是《南國再見,南國》裡的火車與《遊園驚夢》裡的崑曲,是一種浪漫。
容我以較感性的方式展開這「自序」。序言將透過不按章節順序的方式,介紹本書收錄的論文,希望不只介紹這些文章主題,也感謝促成本書的幾位關鍵人士。
一切是從王文興老師開始;一位讓我學習到慢讀、細讀的老師。當年王老師在台大外文系的小說必修課,整學期只教授一本英文的長篇小說,是一行一行的來,逼大家思考語文及敘事的邏輯。我那一屆,王老師教勞倫斯的Sons and Lovers;當然教不完,但那不是重點。我也修了王老師短篇小說的選修課。那學期老師選了一篇Isak Dinesen的短篇;透過王老師的引導,我記得我感受到故事的神奇、神妙、超越。當年的觸動在本書中的〈果肉的美好〉及〈遊園花王子〉裡發酵。
本書附錄中的〈果肉的美好:東西電影中的飲食呈現〉,除了探討東方王家衛、蔡明亮、李安及張艾嘉電影中的飲食,主要探索西方的《芭比的盛宴》,一部改編自Isak Dinesen(Karen Blixen)小說的影片。〈果肉的美好〉也借用一首詩來看一看這北歐影片中的飲食可以推展到何種境界。本書的第八章〈遊園花王子:楊凡的性別羅曼史〉也有Isak Dinesen的影子;楊凡的《海上花》,透過威爾斯的The Immortal Story,觸碰了Dinesen的小說,呈現東方浪漫、探索說故事的袐密。〈遊園花王子〉專注楊凡的三部影片:在澳門拍攝的《海上花》、在蘇州取景的《遊園驚夢》、在高雄拍製的《淚王子》。論文分析三片的性別演敘、凸顯楊凡在華語電影界對性別多樣呈現所作的投注。本書第七章〈胴體與鋼筆的爭戰:楊惠珊、張毅、蕭颯的文化現象〉與文學關聯密切;文章聚焦1980年代改編白先勇小說的《玉卿嫂》、蕭颯小說的《我這樣過了一生》及《我的愛》,並從性別角度審視張毅與楊惠珊合作的這三部影片,也是對1980年代台灣新電影的一種省思。
1980年代我到美國讀研究所,修習戲劇。我文藝路能繼續走下去,歸因於Professor Esther Jackson。在北美威斯康辛,麥迪遜教書的Prof. Jackson是美國南方出身的戲劇學者。我修了老師所有美國戲劇的課,體會了戲劇跟個人、群體、國體的關係。也許因為老師是出身南方的黑人,言語得體,總是Miss Shen, Miss Shen的稱呼我,穿著同樣正式,一定戴帽子。老師也會邀我談話,輕鬆地聊美國及美國戲劇。有一天看到老師沒戴帽子,頭髮是灰白的,感到訝異;老師平常是很溫和少面的,感覺不到年紀的。Prof. Jackson對文藝文本及教學的態度,至今我都會不時地回想,提振自己。
本書第十章〈從寫實到魔幻:賴聲川的身分演繹〉與戲劇最有關聯,包容了賴聲川1980、1990年代舞台劇,但專注兩部電影:改編自舞台劇的《暗戀桃花源》及原創電影《飛俠阿達》。文章探討影片裡華人的身分政治,審視賴聲川如何藉由「輕功」的隱喻嘗試跳脫身分認同的糾葛。本書附錄的第一篇〈《重慶森林》:浪漫的0.01公分〉凸顯了王家衛1990年代對華人身分的省思;文章點出影片的拼貼風格傳達了王家衛肯定香港自身雜種性格、縱容追尋浪漫情懷、並對香港九七採取了開放的態度。第九章〈結合與分離的政治與美學:許鞍華與羅卓瑤對香港的擁抱與失落〉也是一篇思考電影與香港處境的論文,但加入了性別元素。文章選擇羅卓瑤的《愛在他鄉的季節》及《雲吞湯》,整理出其對香港的「失落」;探討許鞍華的《客途秋恨》及《千言萬語》,確認到其對香港的「擁抱」。
2015年我的電影老師在美過世。Professor Don Fredericksen是美國早年電影研究科班出身的博士,也是榮格學者、榮格派心理分析師。我曾嘗試修習老師〈榮格與電影〉的專題課,但當年難以進入榮格的世界;老師沒有勉強我接近他的專研,換以專導的方式讓我接觸不同電影研究方法,逐漸確定了以形式切入電影的研究方式。我在康乃爾修習電影的那些年,Prof. Fredericksen負責校園的一些電影放映活動;他似乎比我更曉得我的電影偏好,指明要我推薦侯孝賢的電影加入放映陣容。也因為老師,我在戲劇系寫了電影的博士論文。近年重讀老師的文章,衷心佩服老師的電影信念、對電影潛能及昇華性的堅持。
本書第二單元「侯孝賢電影美學」包容了三篇論文,其中第四章的〈本來就應該多看兩遍:電影美學與侯孝賢〉就是以形式、以數據論證侯孝賢的長拍,進而探討電影形式美學與政治歷史的關聯。第五章的〈《南國再見,南國》:另一波電影風格的開始〉是一篇「歡欣」之作:用一篇文章專注一部電影,而且是論述我最喜歡的侯孝賢影片。此章強調,侯孝賢在《南國再見,南國》,電影形式上達到又一次的突破,並藉由形式上新的嘗試呈現了一個新舊交際、隱隱悸動的世紀末台灣。第六章的〈馳騁台北天空下的侯孝賢:細讀《最好的時光》的〈青春夢〉〉是與林文淇、李振亞合作,嘗試「一片三談」的論文;我負責《最好的時光》中〈青春夢〉的研讀。文章藉由〈青春夢〉片頭的「點燈」、女主角的樂曲創作、重複的機車過橋,討論侯孝賢對青春、都會及當代的省思。
侯孝賢也是我與林文淇合作的開始。我們因喜好侯孝賢電影而認識,並在1990年代與李振亞組成了「電影鬥陣」,寫作台灣電影;繼而在2000年合作編寫了《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2014年合編了《戲夢時光:侯孝賢電影的城市、歷史、美學》。這些電影活動的動力都是來自林文淇。這些年目睹林文淇對電影,尤其是對華語電影的寫作、投注及付出,甚是感佩。2016年林文淇主持了「半世紀的浪漫:瓊瑤電影學術研討會」;2017年尾出版的研究台語片的論文集《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王君琦主編)也是林文淇啟動的。我對瓊瑤片的研究、對台語片的探討都曾得到林文淇的鼓勵。
本書第一單元是台灣六○與七○年代的歷史回顧。第一章〈錯戀台北青春:從1960年代三部台語片的無能男談起〉選擇三片橫跨1960年代的台灣電影:林摶秋的《錯戀》、梁哲夫的《台北發的早車》、辛奇的《危險的青春》。論文探索影片中的「無能男」能帶引出台語片什麼樣的內涵。第三章的〈關愛何事:三部1970年代的瓊瑤片〉則選擇了宋存壽的《庭院深深》、李行的《碧雲天》、白景瑞的《人在天涯》,探討台灣1970年代文藝片的「瓊瑤熱」。文章藉由電影史、類型、作者的稜鏡觀看三位男性導演的瓊瑤片,探索瓊瑤電影王國裡的文藝風貌及情感糾結。
最終,本書第二章〈冬暖窗外有阿郎:台灣國語片健康寫實之外的文藝與寫實〉探討台灣國語片擅長的文藝片,審視三部台灣電影經典作品傳達了何種情懷。文章回顧李翰祥改編羅蘭小說的《冬暖》、白景瑞改編陳映真小說的《再見阿郎》、宋存壽改編瓊瑤小說的《窗外》,研究它們在台灣電影寫實呈現上做了何種努力。書寫此論文時,深刻感受到《冬暖》及《窗外》所包容的一種離散心境,體會到我父親輩二戰後的經歷。本論文集的實現除了歸功於二十多年的老朋友林文淇,也是意圖向2014年尾過世的父親致意、表示我的感念。
推薦序
沈曉茵終於出書了!!!
沈曉茵是國內少數專門研究電影的學者。她在美國康乃爾大學以侯孝賢電影研究論文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後在台灣大學外文系任教,啟發無數學子對電影的興趣。我們曾一起主編侯孝賢電影兩本研究論文集《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與《戲夢時光:侯孝賢電影中的城市、歷史、美學》。
沈曉茵也曾是國家電影資料館發行的《電影欣賞學刊》的編輯委員。她在各期刊與專書發表過的中英文研究論文,列出來有一長串,早就可以結集出版。可是多年來她寧可繼續研究撰文,不願意將時間花在整理編輯自己的論述上。
這次中央大學出版社能夠說動她,將十篇關於60與70年代台灣電影、侯孝賢電影與近二十年台港電影的研究論文,收錄在《光影羅曼史:台港電影的藝術與歷史》這本書裡,為國內氣弱體虛的台港電影研究注入了一股不小的續命真氣。
書名「光影羅曼史」十分迷人。光影是電影,羅曼史是愛。侯孝賢電影無疑是沈曉茵的最愛。她對侯孝賢的電影提出「本來就應該多看兩遍」的說法,說得天經地義。從《悲情城市》與《戲夢人生》的景觀鏡頭到景深長,到《南國再見,南國》新風格的氣味,再到《最好的時光》的「點燈」與「過橋」,書中三篇論及侯孝賢三十年來電影幾部代表作的論文,如數家珍地點出她所謂「侯式美學」的範式與轉變。
「光影」也是對台灣電影史較為幽微處的探照。書中三篇關於台灣早期電影的論文,剖析台語片悲情通俗劇裡的無能男與苦命女角色,審視三部不太健康寫實的國語文藝片內涵,也指出瓊瑤電影裡有母女情、宗族情與家國情,不是只有三廳式的浪漫愛情。
另外有四篇論文聚焦性別與身份認同議題。一篇從「性別羅曼史」的角度去強調楊凡多性別主題電影的藝術性,另一篇從楊惠珊、張毅與蕭颯這三位電影人糾葛不清的愛恨關係,分析80年代台灣的女性處境與文化現象。還有兩篇檢視許鞍華、羅卓瑤與賴聲川的電影中對於台灣與香港身份認同既尋覓又欲逃離的複雜呈現。
《光影羅曼史:台港電影的藝術與歷史》拋開花枝招展的電影理論,透過親切平實的文字,引領讀者踏上一段五十年來台港電影的漫遊,深入淺出地導覽電影迷人的藝術。這是久違了的評論電影的方式,一種有人的溫度的電影研究書寫,像是《南國再見,南國》裡的火車與《遊園驚夢》裡的崑曲,是一種浪漫。
林文淇 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教授/前國家電影中心執行長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316
-
新書79折$316
-
新書79折$316
-
新書79折$316
-
新書79折$316
-
新書9折$360
-
新書9折$360
-
新書95折$380
-
新書$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