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來在日本經常會聽到「居場所」這個詞,也就是中文的「容身之處」。只是,在我長大成人之前,也就是約三十年前,從來沒聽過。
近來,有沒有「容身之處」在日本成為一個重要議題,引起大眾注目,紛紛討論。到處可見像是「打造拒絕上學兒童的容身之處」、「打造職場退休男性的容身之處」等,「打造容身之處」並成為日本政府行政機構或非營利組織NPO的課題。
「打造容身之處」,具有物質性層面與精神性層面兩個意義。有人是因為「想要有每天都有一個地方可以去」這類物質性層面,而想要找到可以容納自己的團體。然而,精神性層面豈不應該更為重要?
的確,雖然世界上到處都是物質性的團體,但一個人卻常常感覺無法融入,似乎只有自己被隔離在外,像這樣的情況絕不是少數人所獨有。
例如,家庭原本應該是最令人放鬆的地方,但對先生來說,回到家看見妻子、兒女熱烈地在談論自己不懂的話題,身為支持家庭經濟重要支柱的一家之主,感覺好像被排擠在外,這時先生或許就無法感受到家是自己的「容身之處」。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先生或許會覺得,倒不如回到職場,或是埋頭滑手機,比較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容身之處」。另外,在家裡的時候,有些人會覺得客廳不是屬於自己的容身之處,反而喜歡窩在自己的房間。
相信談到聚會開趴,不少人會覺得有點困擾,莫名覺得自己與其他人特別疏離。看著大家都在開心聊天,好像只有自己孤單一個人,沒有談話對象。而且,即使有人過來和自己說話,說的也只是場面話,雙方一副各自心裡有其他盤算的樣子,隨便聊聊就打發,換下一個人說話。
由於不太知道應該怎樣和別人說話,怎樣消耗時間,在聚會中變得尷尬起來。心中不禁想著,自己不知在別人眼裡看來怎麼樣?應該是被打入不善交際的無聊冷宮吧。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也會產生找不到自己「容身之處」的感覺。
職場上也有同樣情況,如果主管不重用,同事又不把自己當一回事,這時候也會產生「沒有容身之處」這種感覺。雖然在工作上有自己的辦公桌,這是物質性的容身之處,但在精神上來說,卻找不到容納自己的位置。
本書著重在心理上的「容身之處」問題,探究現實狀況,告訴大家該怎麼做,才能不論身在何處,都能找到自己的「容身之處」,自在而快樂。
本書所要探討的就是這些主題。心態療癒的起點我之所以想要探討這麼大的「容身之處」問題,要從一重要事件開始說起。激起我產生寫作本書的念頭,是由於「國際心態療癒」( Attitudinal Healing
Interna-tional,這是一個國際協會,我參加他們的志工活動,這個協會是以「心靈平靜」為核心目標,和伙伴們一起致力於調整自我心態),展開體驗型課程,放下沒有「容身之處」感。
體驗型課程內容在本書中會進一步介紹,其中最能做為參考的想法是:「今天我不覺得自己沒有容身之處」(我要事先申明,參加體驗型課程的人士,的確有部分早已互相認識,但還是有很多從沒見過面的陌生人)。
之所以在課程中會聽到大家坦白的感想,或許可以簡單解釋為,這是因為課程主題明確,大家都抱持著想要做一些事來處理接納與被接納的問題,而前來參加課程。不過,我認為還有其他原因。因為不論是在學校還是職場,在一個人喜歡的地方還是聚會,基本上各種場合都有不同主題與目的,而去參加的人,都會抱著符合主題的想法,關於這點大家都一樣。
這麼說來,為什麼以接納和被接納為主題的體驗型課程,特別不同呢?又或者說,是否有什麼地方不會讓人感到有沒有「容身之處」的問題呢?具有什麼必備條件呢?
談到我所參加的這一種體驗型課程,重點並不在於主題本身,可以說是在於體驗型課程的組織綱要,其中之一就是「安全」。(我們所使用的指導準則,放在本書末,提供給大家參考。重點大致為,禁止提供任何人、任何建議,只能說關於自己的事)。詳細情況,我會透過本書一一說明。我想先說的是,所謂安全的地方,具有能讓所有人放鬆的效果。也就是說,所謂安全的地方,先決條件就是,不論是對自己還是身邊其他人來說,都會覺得那是一個「容身之處」。
另一方面,在不安全之處、危險之處,人們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呢?人類是一種動物,自然具備動物最原始的各種反應。碰到危險,「要逃?要戰鬥?要靜止不動?」( flight, fight, or freeze )這些反應都是動物會出現的。
以「戰鬥」而言,真正會動手的人其實並不多,但遇到爭執的時候,往往可以看見很多人會你來我往地回嘴,或將自己超過的行為正當化,這些都屬於「戰鬥反應」;有些人會告訴你,戰鬥反應是正確的。反應不一定會有實際動作,有時可以是內心產生的相似反應。發生戰鬥反應的時候,代表當下已脫離了自己的「容身之處」。至於其他兩種反應--逃避和靜止,屬於相反的封閉心靈,終究與「容身之處」也是相關的。
談到安全,便聯想到危險,相信大家首先會想到暴力行為。但是,即使沒有出現暴力行為,也不能說這是一個「安全的環境」。在精神上是否真正覺得「安全」才是重點。在心理上無法感受到「安全」,例子有:「和某個人見面,他卻用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發表評論:『你這樣不行喔』所以覺得很討厭」、「因為她會囉囉嗦嗦的給我建議:『你為什麼不這樣做呢?』所以很討厭」等。
又或者是說,在團體之中即使沒有明確遭受排擠或攻擊,但其他人似乎團結一致,感覺自己一個人遭受冷落,像這樣的情況,想必一定也無法感受到「安全」。其中最嚴重的就是「霸凌」。
「安全」是讓人感受到具有「容身之處」的先決條件,這點應該很容易理解。但是,還有本質上更重要的事情,本書將詳細解說,其實這就是:當我們感覺沒有自我的「容身之處」,此時會變得無法「自我認同」。因為無法認同「自己很好」,會產生「我是否不應該在這裡?」、「我與這個地方是格格不入的」等想法。
「容身之處」不能等待別人給予。話說回來,「沒有容身之處」這種情形,是否會讓你覺得是一種被動的感覺?「反正像我這種人,沒有人會在乎我」、「反正像我這種人,即使消失了也不會有人擔心,甚至都不會注意到」產生這類想法。
或許有人會覺得,要是別人能注意自己的存在,或是能為自己打造一個可以讓自己放鬆的環境,應該可以得到一個所謂的「容身之處」。
當然這樣的案例並不少,或許偶爾會有心靈溫暖的人,帶給我們「待在這裡很安心喔」這種感受(如同前面介紹的「容身之處」體驗型課程,以這裡的意義來說,課程教室本身就是一個能讓人放鬆的空間),但這也需要考慮:是否有某些特殊的人出現,以及是否能提供我們安全的環境等被動狀況。可以說與中樂透的期待沒什麼兩樣。而且即使覺得自己已經融入某個環境或團體,並不能因此套用,舉一反三。
此外,一個人如果不主動解決自己被團體接納和接納別人的問題,結果會變成習慣性等待別人來消除自己的不安。等待別人來解決自己的問題,不能說是真正解決了「容身之處」的問題。
基本上,如果一個人常常覺得自己沒有被團體接納,總是等待別人把自己從困窘狀況中拯救出來等等,這樣的情況重複發生,會讓人感到非常無力。其實,真正改善有沒有「容身之處」這個問題,只有你自己做得到。這部分是非常本質而重要的,後面我會繼續說明。
前面提過,「容身之處」重點在於「安全」、「自我認同」。雖然有時會出現奇蹟,突然來了一個人,把容身之處送給自己,但與其每天等待奇蹟發生,還不如自己主動創造,其實真的不困難。不論如何,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容身之處。讓我們進入本書,希望大家一起來想一想,什麼是「容身之處」,被人接納和接納別人,學習創造屬於自己的容身之處。
水島廣子
編註: 1.人際心理治療( 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簡稱IPT )是1970年代由美國精神科醫師Gerald Klerman等人所發展出來的一門心理治療方法,著重在人際議題的處理,相信藉由處理與憂鬱相關的人際問題,和強調目前人際關係中的人際問題本質,將有助於減緩個案的憂鬱症狀。
2.心態療癒( Attitudinal Healing )是美國精神科醫師詹保斯基( Dr. Gerald Jampol-sky )在1975年於美國加州創立,最早是為了幫助絕症兒童與青少年得到心靈的平安,而發展出一種支持團體,稱為「伙伴支持團體模型」,目前在美英法德義日中等三十餘國都有國際分會( www.ahinternational.org
)。詹保斯基醫師於2005年獲得美國醫學會最高榮譽——卓越醫療獎。中文譯作有《心態療癒經典:12天,轉化自我、走向愛》( Love is Letting Go of Fear
)。在本書中,首先我會詳細解釋所謂的「容身之處」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狀況。第二章,著重於產生「容身之處」感覺的三個步驟。建議大家按順序閱讀,不過也可以從自己有興趣的地方開始讀起。讀完本書,不知不覺,你應該會覺得,融入團體不再是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