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橫亙數千年,一直認為自漢武帝始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儒家思想獨大,無論是選賢與能,還是開科取士,無不以儒家思想為依歸。本書作者偏離主流看法,認為帝王之術,莫不以法家為楷模,並以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為師。因此表面尊崇孔孟之道,實則韓非成為御用捉刀人。他舉中國三大名君漢武帝、唐太宗及康熙為例,力數如何利用種種手段牢牢掌握君權、削弱相權,以及大興刑罰,其名目之繁,令人震懾。
作者傷韓非子貴為韓國公子,博覽群書,矢志為國家圖強、為君主爭霸,以至傳承千秋萬代,一生專硏帝王之術,苦心孤詣,卻始終未為韓所用,後雖為秦王政賞識,卻不容於同門李斯而死於非命;然韓非子的主張卻為日後帝王所用,只是法家思想因秦國祚太短而招駡名,日後不得不隱於幕後。
本書洋洋灑灑二十餘萬言,從韓非子的生平、思想的來源及主張,到近代中國及西方漢學家對其重新評價,以至對近代日本政治及商界產生的巨大影響,寫來條理分明,言必有據,且下筆有情,誠不可多得之作。
目錄
上篇
前置 8
「所以韓非法治學說,為今日救國之唯一正途。」──林語堂
生平 15
「余獨悲韓子為〈說難〉而不能自脫耳。」──司馬遷
思想來源 31
「韓非以極致密深刻之頭腦,生諸大師之後,審處而斷制之。」──梁啟超
思想理論 96
「萬物莫如身之至貴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勢之隆也。」──韓非
下篇
帝制之下 一直隱匿幕後 168
縱向發展 歷代刑律演變
「重一奸之罪而止境內之邪,此所以為治也。」(〈六反〉)
橫向切入 聖主明君舉隅
漢武帝
「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漢宣帝
唐太宗
「古人『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讎』。」──魏徵
康熙
「(韓非)道德刑名之利害,所見朗徹,而辭筆亦沉鷙絕倫。」──康熙
帝制崩潰 幕後走到幕前 261
中國 民國初年新法家
「韓非之思想,古今中外競爭之世,所必有也。」──熊十力
西方 漢學家眼中的韓非
「法家思想的偉大綜合者。」──史華慈(Benjamin I. Schwartz)
日本 啟發徂徠學派興起
「以利害為心,凡人之情也。」──徂徠學派
後續 291
後後續 316
心度 326
前置 8
「所以韓非法治學說,為今日救國之唯一正途。」──林語堂
生平 15
「余獨悲韓子為〈說難〉而不能自脫耳。」──司馬遷
思想來源 31
「韓非以極致密深刻之頭腦,生諸大師之後,審處而斷制之。」──梁啟超
思想理論 96
「萬物莫如身之至貴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勢之隆也。」──韓非
下篇
帝制之下 一直隱匿幕後 168
縱向發展 歷代刑律演變
「重一奸之罪而止境內之邪,此所以為治也。」(〈六反〉)
橫向切入 聖主明君舉隅
漢武帝
「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漢宣帝
唐太宗
「古人『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讎』。」──魏徵
康熙
「(韓非)道德刑名之利害,所見朗徹,而辭筆亦沉鷙絕倫。」──康熙
帝制崩潰 幕後走到幕前 261
中國 民國初年新法家
「韓非之思想,古今中外競爭之世,所必有也。」──熊十力
西方 漢學家眼中的韓非
「法家思想的偉大綜合者。」──史華慈(Benjamin I. Schwartz)
日本 啟發徂徠學派興起
「以利害為心,凡人之情也。」──徂徠學派
後續 291
後後續 316
心度 326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387
-
新書79折$388
-
新書85折$417
-
新書88折$431
-
新書9折$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