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溝通之鑰:醫療人員同理心五大心法

醫病溝通之鑰:醫療人員同理心五大心法
定價:320
NT $ 272 ~ 577
  • 作者:鄭逸如何雪綾陳秀蓉
  • 出版社:五南
  • 出版日期:2017-04-1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190608
  • ISBN13:9789571190600
  • 裝訂:平裝 / 18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當病人無理取鬧,還需要同理他嗎?
  我已經身心俱疲了,為什麼還要同理別人?
  面對他人傷心難過,我該安慰他嗎?
  同理心是什麼?
  同理心能解決什麼問題?不能解決什麼問題?

  同理心是正確地接收他人的內心狀態,體察附屬於此內心狀態中的情緒成分及意義,彷彿我們就是這個人,同時,也沒忘記我們實際上不完全等同於對方。正確的同理心可維繫良好的醫病關係、提升照顧品質。本書提供同理心溝通的具體知識及操作指引,協助醫療人員學習同理心的臨床應用。

  書中涵蓋五個主題:同理心的理念基礎、同理心交談的自我覺察、同理心基本技巧、同理心於問題解決的應用、情緒自我照顧。希望透過此書,提升醫療人員的同理心知能,並引發對於同理心觀念與應用更多元的討論與投入。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鄭逸如


  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心理學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博士。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臺大醫療體系總院)臨床心理中心,師(一)級臨床心理師兼主任,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私立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主修臨床心理學與健康心理學,專長於慢性病、癌症、罕見疾病、急重症等身體傷病,以及輕型精神疾患之心理衡鑑、心理治療與生活調適諮商;親密關係與婚姻家庭溝通;壓力管理;自我探索與意義建構。長期致力於將臨床心理師的服務推廣至整體醫療領域,建置臨床路徑與制度,投入相關的教學與研究。

何雪綾

  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心理學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博士,臺大醫療體系金山分院兼任臨床心理師。主修健康心理學,專長為壓力因應及重大疾病調適,近年臨床服務的場域是慢性失能及末期病患的居家照顧。專業理念基礎是:「臨床心理師需要看到並尊重每個人都是完整的個體;心理學知識的意義在於協助人們活得更健康、更朝向生命的自我實踐」。

陳秀蓉

  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心理學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博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專任副教授兼輔導中心主任。專長為臨床心理學、健康心理學、身心壓力管理與慢性病調適、憂鬱症與焦慮症心理治療、心理病理學、心理衡鑑。
 
 

目錄

推薦序 剖:同理心/吳英璋
推薦序 有效的醫病溝通根植於同理心/呂碧鴻
自序 製作與共享同理心教材的心願
攜手在教學、學習與熟練運用中推動理想的醫病溝通/鄭逸如
導讀 同理心的學與教是優游醫病溝通之鑰/盧豐華

第一章 同理心是可以修練的技能
同理心醫病溝通的理念基礎

第二章 心法一:體會什麼是同理心
同理心概念與醫病溝通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式

第三章 心法二:反覆練習基本功
六種同理心技巧

第四章 心法三:你看得到自己的同理心嗎?
同理心層次與辨識

第五章 心法四:怎麼將同理心放進溝通?
同理心溝通技術的綜合應用

第六章 心法五:同理他人,還需要一點心理準備
認識情緒與自我照顧

附錄一 漸進式肌肉放鬆訓練
附錄二 自我暗示放鬆訓練
附錄三 放鬆訓練一般注意事項
參考文獻
 
 

自序

製作與共享同理心教材的心願
—攜手在教學、學習與熟練運用中推動理想的醫病溝通
鄭逸如


  同理心是一種既平凡又特別的能力,它在日常生活中維繫人與人之間的適切連結,也在陌生或緊繃的時刻,幫助人們互相理解與接納,尋得化解或緩和。醫療關乎健康與生命,無論是平時診療的醫病關係或緊急狀況的醫病溝通,醫病雙方的互動歷程都極具挑戰性,是否具有以及能發揮同理心,在此時可能有很大的影響。

  在各類醫事人員的專業訓練中,同理心已逐漸受到更多的重視,包括近年來課程頻率大增的溝通技巧與病情告知等都是相關主題。有些醫事職類基於專長訓練目標,從學校教育開始就將同理心列為核心項目,例如臨床心理職類,也因此這個職類的學校教師與臨床教師常受邀講授同理心課程。然而,在臺灣,即使是臨床心理職類,這方面的教學仍缺少令人滿意且方便取得的完整教材。許多學校教師與臨床教師傳授同理心的概念與技能,其中可能也有人深入鑽研與編寫教案,只可惜未見到廣泛的流傳。一份理想且流通的完整教材,應是教師們的期待與需求吧。

  這本書是由我、何雪綾臨床心理師、陳秀蓉副教授三位作者孕育誕生,撰寫過程寫寫停停,甚至曾經因忙碌而停擺三年,總計歷經六年。此書的故事源於久遠以來對同理心教材的期待,平日教學雖常講授相關主題,但總覺得不滿意。2010年,我收到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的研討會邀請,此邀請啟動了這本書的孕育。那一年,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繼續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盧豐華醫師提案舉辦家庭醫師同理心與溝通技巧相關訓練課程,同年9月由委員姚建安醫師聯繫我,邀請協助授課。我收到邀請時,心中長久以來的掛念與理想,更明顯催促,多麼希望授課的準備不是單兵作戰,且只用一次、數次或間隔久久才用一次,也不是只有作者個人使用,而是借助眾人之力,作出更好的教材,公開共享,讓知識與技巧的傳遞更有效率、更省力,並藉著教材交流與任務編組教學,拓展師資群。

  我思考後,致電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吳英璋教授說明前述理想與計畫,並敦請吳教授指導。吳教授是臺灣健康心理學與臨床心理學領域德高望重的前輩,且與臺灣家庭醫學領域有長年深厚的合作及情誼,是大家敬重推崇的專家;我則自碩士班時期,即跟隨吳教授進入家庭醫學團隊,1989年起任職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2007年調派至臨床心理中心,並持續與家庭醫學部合作,淵源深遠。吳教授在聽我說明後,提出寶貴的建議,並表達支持這個行動,首肯協助。吳教授為這個課程計畫帶來實質指導與精神鼓舞,幫助極大。

  第一次課程會議很快在9月即召開,由吳英璋教授、姚建安醫師、陳秀蓉副教授、洪福建助理教授、我共商課程規劃,接著開始廣邀有意願且能參與的人,包括李錦虹助理教授以及何雪綾、黃芸新、陳鈴、黃揚文、葉秀宇等五位博士生,組成教學團隊,共同討論與研擬教材,並擔任講師。2011年,教學團隊與家醫學會合作四場研討會,包括2月一場「家庭醫師的溝通技巧訓練-種子教師教學共識研討會」,3~5月北、中、南區各一場「家庭醫師的溝通技巧訓練研討會」。這四場研討會奠定了同理心教材的基礎內容,並在各場研討會由該場無授課任務的成員(主要由何雪綾負責)觀察現場教學情形與記錄,課後進行檢討會議,進行修改。教學團隊雖沒有任何經費,但基於共同理想,成員們熱情付出,每次會議都有具體議程與紀錄,研議同理心課程的近期與長期目標,擬訂主題結構,製作投影片與講義,撰寫同理心技巧正反例腳本與拍攝短片,組合教材形式,研擬講師的教學策略與活動設計,構思如何將同理心教學做整理與傳遞。過程中,盧豐華主委亦透過信件與會議提供建言,並曾擔任課程講師,使用教材。2011年5月下旬,教學團隊在完成所有場次後,本書三位作者(亦為講師)、吳教授、盧主委及其他講師們在臺灣大學總區鹿鳴堂舉行總結會議與餐敘,為課程的檢討與未來方向訂下目標。

  2011年的系列教學暫告一段落後,我、何雪綾、陳秀蓉繼續投入同理心教材的研發與撰寫。2012年,我們為使教材有多元形式的呈現,以豐富教學、提高興趣、提升效果,進一步製作教學影片,共同研議主題與腳本,並邀請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審閱及參與演出,以提升影片的教學品質。自2012年迄今,這份教材陸續在不同場合對不同聽眾講授同理心。2015年,同理心課程的需求大增,且課程目的各不相同,聽眾類別的差異也更大,因此將教材的設計加以擴充,除了原來的八小時教學版本,再增加授課時數四小時與一小時的兩種版本。

  回顧自2011年起,這份教材運用在各研討會的同理心相關主題,合作單位包括各專業學會、醫院各醫事職類與行政部門、醫策會、學校、政府單位等,至今累計數十場,並繼續收到邀請,預排授課時程。非常感謝邀請單位惠予我們不斷練習與改進的機會,讓這份教材能獲得各界指教,努力進步。此外,我們也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持續進行同理心相關概念與實務技巧的課程。綜觀這些同理心相關教學,我們發現這份教材確實具有通用性質,講師視講題與聽眾屬性,可不修改教材內容或適度增刪變化,讓教學不但效能與品質更好,且時間人力能用在最需要之處。這觀察與發現讓我們較確定我們的努力有朝著目標前進,讓教材公開共享,教學更省時高效。

  我、何雪綾、陳秀蓉三位作者的經歷各異,是編製與撰寫教材的助力。我是臺大醫療體系總院臨床心理中心的師(一)級專任臨床心理師,兼任主任,也是醫事人員培育計畫的臨床心理職類計畫主持人;工作12年後進修博士班,於2009年取得博士學位,在大學心理系所兼任授課;經歷特色是專任臨床,兼任教職。何雪綾臨床心理師在本書撰寫過程的第六年取得博士學位,並在進行博士論文研究時開始擔任臺大醫療體系金山分院的兼任臨床心理師,畢業後持續此職務;經歷特色是撰寫過程中兼具博士班研究生、課程講師、臨床心理師的角色。陳秀蓉博士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的專任副教授,也是臺大醫療體系總院的兼任臨床心理師;經歷特色是專任教職,兼任臨床。我們三人分工合作本書的撰寫,包括建立綱要架構,討論章節重點,將構思化為文字,融入深思與體認,討論文稿論述,檢視撰文精神,以使本書更為細膩、深入與實用,符合教學目標。

  本書教材的製作與撰寫要感謝許多前輩、專家。除了前述已提及的臺大心理系吳英璋教授、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與成大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盧豐華主委/醫師/教授,再次感謝兩位前輩的支持與指導。此外,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呂碧鴻醫師/教授在教材撰寫後期多次參與討論,提供醫師專業角度的見解。基隆長庚家庭醫學部陳亮憲醫師/主任,在2011年參加「家庭醫師的溝通技巧訓練-種子教師教學共識研討會」,同年更以種子教師的身分參與擔任中區「家庭醫師的溝通技巧訓練研討會」課程講師。臺大醫療體系北護分院家庭醫學部彭仁奎醫師以及羅東博愛醫院社區醫學部張賢政醫師,兩位醫師在教材製作過程中提供專家意見、協助案例腳本編寫及案例影片拍攝。沒有上述諸位專家的協助,這份教材無法順利完成。此外,另有多個單位積極邀請教學團隊辦理同理心訓練課程,提供許多交流以及精進教材內容的機會。這些單位包括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繼續教育委員會、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基隆長庚醫院家庭醫學部等,在此一併深致謝意。其次要感謝各場次不同專業聽眾的回饋與指教,讓我們看到不足之處,切中要點進行改善。本書的出版要特別感謝五南出版公司的肯定,以及王俐文副總編輯惠予建言與大力協助,使本書閱讀起來更友善與貼近讀者,並得以順利問世。

  最後,用「心理園丁」的故事做為序文的結尾。我們在2011年第一場研討會時,為這個教學團隊命名「心理園丁健康心理學教學團隊」,這個名字有兩方面的含意:「健康心理學」是紀念這個團隊成立時絕大多數成員在碩士班與博士班時期,都師事吳英璋教授從事健康心理學的探索與研究,並在2010年開始研發同理心教材,致力將健康心理學的理念融入,未來也將繼續發展各種身心健康主題的教材;而「心理園丁」與「教學團隊」則是期許各種主題的教學都在教師園丁的灌溉培植中,如生命花園般永續成長與傳承,持續以團隊模式進行教學的研發與推廣。這幾年來,本書三位作者繼續此教材的孕育與研修工作,其他成員雖進進出出,但每一位的付出都對這份教材與教學有所貢獻。感謝有機緣實現製作與共享教材的心願,期待未來有更多教師園丁加入,攜手為同理心教學盡一份心力,並企盼讀者先進們不吝指教本書之不足,讓同理心教材繼續精進、更臻完善。
 
 

內容連載

同理心是可以修練的技能
 
同理心醫病溝通的理念基礎
 
醫療人員在運用專業協助民眾維持或恢復健康之前,都經過多年的訓練。不論是基礎知識的學習或者實務技能的累積,專業養成無疑是一段辛苦的路程。以醫師為例,醫師的誓詞提醒著「以病人的健康為首要顧念」;以臨床心理師為例,課堂與實習中不斷強調兼顧科學家與實務家的精神;各職類的新手醫事人員懷抱著熱情與戒慎忐忑的心,亟欲將所學貢獻於服務中,然而,在臨床現場開展的卻是另一段與病人及家屬共同前行的挑戰旅程。
 
醫療人員在臨床現場面對的不是出自教科書內容的試卷題項,而是帶著真實困擾與需求前來的患者(或家屬)。這些患者(或家屬)有時可能禮貌尊重,但有時也可能亂了方寸或者蠻不講理。這些不同的態度背後,連結著每位患者(或家屬)多元的生活樣貌與性格習慣,也因此使醫療人員在面對患者(或家屬)的情緒時,難有一體適用的正確回應。患者(或家屬)真正的困擾有許多種可能,有些是關注症狀本身造成的不適,有些則擔憂症狀與嚴重疾病的可能關聯,另外也有些是因為對藥物或者處置方式有所質疑而遲遲未能積極遵循醫囑。在這些不同的可能性中,醫療人員若希望發揮專業幫助患者(或家屬),則勢必需要了解他們真正的困擾為何,方能較精準掌握問題的解決方向、對症下藥。
 
在醫學教育以及醫病溝通的研究中,「同理心」被視為是維繫良好醫病互動與關係、提升照顧品質的重要因素。本書雖然嘗試整理許多同理心的操作方式供醫療人員參考,但運用同理心於醫病溝通之中,比起這些操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對同理心的體會。同理心該是我們在與人互動、溝通時所抱持的、看待彼此於關係中角色的「基本立場」;同理心是從對方立場出發的、理解他人的一種態度。換言之,若希望能對他人抱持同理心,我們的一言一行便不能只從自身的價值觀、思考、與習慣出發,而是需要有意識地體認與我們互動的他人,也有與我們不盡相同的價值觀、思考、與習慣;在互動之中,應同等重視彼此的需求,參照雙方立場,適當地理解與關照這些需求。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5
    $272
  2. 新書
    9
    $288
  3. 新書
    9
    $288
  4. 新書
    9
    $288
  5. 新書
    9
    $288
  6. 新書
    95
    $304
  7. 新書
    95
    $304
  8. 二手書
    $360
  9. 新書
    $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