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海防史新論

近代中國海防史新論
定價:760
NT $ 529 ~ 684
  • 作者:麥勁生
  • 出版社:三聯
  • 出版日期:2017-04-0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620440471
  • ISBN13:9789620440472
  • 裝訂:平裝 / 528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第一次鴉片戰爭,表面上仍在盛世的清帝國被來自遠方的島國打敗,之後國勢急轉直下,對外屢戰屢敗。

  面對從海上而來的強敵,中國海軍的知識、人才、技術和資源俱不足,海防建設更顯脆弱。值此危局,有志之士努力認識和學習海軍知識,招攬外國教官顧問,籌建艦隊和海防設施。期間走的冤枉路不少,花錢買教訓的經歷也不少。種種憂患到二十世紀還未離開中國,艱苦的歷程更為艱苦。

  本書收錄的十七篇文章,作者包括馬幼垣、侯杰、林啟彥、麥勁生、李金強、趙雨樂、區志堅等十八位覆蓋香港本土、內地,以及海外的歷史學者;內容上既有對清末海防的人物、知識、設備與佈局的細緻梳理,也有對抗戰結束後國民黨海軍發展歷程的深入追尋,還有對二十世紀上半葉香港海防風雲的忠實記錄。可以說,全書訴說的正是近代中國海防建設的經歷、苦難與奮鬥。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麥勁生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文學士、碩士,德國雷根斯堡大學歷史、政治學博士。曾任教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1994年加入香港浸會大學至今。教學和研究以史學方法和理論,中西近代思想史、中德文化交流和中國武術史為主。先後出版有《止戈為武——中華武術在香江》、《中國史上的著名戰役》、《近代史學與史學方法》等中西文專書與論文集十一種,論文五十餘篇。
 

目錄

序言

第一編 晚清海防建設的幾個關鍵人物
導言
第一章 沈葆楨、李鴻章交誼對中國近代海防建設之影響(陳悅)
第二章 鄭觀應的海防觀——從《易言》到《盛世危言》(林啟彥)
第三章 海防、江防之籌議——姚錫光及其《江鄂日記》(李金強)
第四章 拖船提督——北洋海軍幫辦提督馬格祿生平補白(周政緯)
第五章 層層迷霧——漢納根(Constantin von Hanneken, 1855-1925)的三個黃海大戰報告(麥勁生)
 
第二編 近代中、日海防知識的傳播
導言
第一章 學習「海防」、「海軍」知識——清季國人編刊《經世文編》(區志堅)
第二章 甲午、日俄戰爭以來明治造艦事業的回顧——以《華瀛寶典》為觀察對象(趙雨樂)
第三章 汪偽「中央海軍學校」軍官教育歷程(沈天羽)
 
第三編 火炮和戰船之外——清朝的海防硬件和佈局
導言
第一章 康雍年間在臺的戰船修造與樟木採辦(布琮任)
第二章 海戰與炮臺——以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三次大沽海戰為中心(侯杰、秦方)
第三章 海底電纜鋪設艦「飛捷號」重研(馬幼垣)
 
第四編 建設十年、退守臺灣——抗戰結束後的國民黨海軍
導言
第一章 追擊「重慶艦」(張力)
第二章 戰後中國閩粵地區的疏濬問題(1945-1949)(劉芳瑜)
第三章 海軍與戰後臺灣造船業的發展(洪紹洋)
 
第五編 南方一隅、海角風雲——二十世紀上半葉的香港海防
導言
第一章 海軍的防盜任務——1920年代英國政府處理廣東海盜問題的困境與策略(應俊豪)
第二章 從後裝炮到核武——「自由軍國主義」、「戰力差距」與英國在香港防務,1878-1958(鄺智文)
第三章 「實屬不幸」——莫德庇少將的香港防禦策略(蔡耀倫)
 
作者簡介
 

序言
    
  「西方在哪個時代超越了中國?」這個問題一直以來受到中外學者的關注。第一次鴉片戰爭,表面上仍在盛世的清帝國被來自遠方的島國打敗,之後國勢急轉直下。對外屢戰屢敗,經濟權益被侵佔,誘發國內民變四起,最終導致革命,結束長久的帝制,同時開始了數十載的亂局。傳統的歷史研究已證明,中國早於唐代已建立成熟的管治和教育體制,帝國版圖更覆蓋大片亞洲大陸。歷史家今天也普遍承認,宋朝時代的中國,無論在科技、物質文明和對外貿易,都堪稱領導全球。明代海洋貿易的壯旺,令歐洲的新興海洋民族聞風而來,開啟繁盛的歐亞貿易。然而,我們越瞭解中國在十九世紀之前的輝煌歷史,便越發對於它在短短幾十年的急轉直下難以明白。乾隆時期盛極轉衰是有跡可尋,但西方的快速冒升才是「大分流」(Great Divergence)原因所在。
    
  美國社會學家亨廷頓(Samuel Huntington)令「大分流」一詞廣為人知,在他眼中,地理大發現、科學革命、啟蒙時代和工業革命一連串歷史運動,累積成十九世紀從歐洲至美洲的驚人發展,一度是全球經濟和文化核心地帶的東亞不但瞠乎其後,而且在西方資本和帝國主義擴張的過程中處於被動。芝加哥大學的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亦以「大分流」為主題,解釋西歐北歐和東亞兩地區,同樣在1750年時處於人口上升,消費市場發達和製造業興旺的局面,但西北歐受惠於得天獨厚的豐富煤礦,日漸蓬勃的遠洋貿易和新近開拓的新世界資源,得以一度主導全球發展西歐國家的實力,不但體現在經濟發展,也逐步顯示在其軍事霸業。事實上,十六世紀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先後成為海上強國,商船和戰艦走遍各大海域,但是在東亞一帶卻難以稱雄。葡萄牙人和荷蘭人與中國人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最早交鋒,更完全討不了好。但到鴉片戰爭,遠道而來的英軍,憑不足兩萬的兵力和三十餘艘艦隻,卻在中國的南北洋所向披靡,令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清軍無法招架。之後半世紀,中西方軍力更見懸殊。戰場上的連番敗績,最後將大清王朝帶向覆沒。
    
  美國歷史家歐陽泰(Tonio Andrade)在其最新作品《火藥時代:世界史中的中國,軍事創新及西方冒升》(The Gunpowder Age: China, Military Innova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West in World History)中同樣用上了「大分流」的概念,解釋中、西方軍力差距拉闊的原因。書中指出歐洲軍力的增進是數世紀的持續戰爭、經驗積累、科學探索和發明的連鎖反應。在戰爭中不斷成長,歐洲人持續改良器械、兵種、訓練和軍事領導。文藝復興以來的工藝發展和科學革命帶來的新知識全都應用於軍事科技。以彈導學(Ballistics)為例,這門新式的科學能精密計算炮彈的落點,令攻城殺敵更為準確。另外,新式的火藥衍生了現代的高爆彈(Shell),大大增強火炮的殺傷力。在第二次穿鼻之戰時,英國艦隻「皇后號」和「復仇女神號」(Nemesis)就憑著火炮射出的高爆彈,以摧枯拉朽之勢炸毀中國沿岸的防禦工事。
    
  西方來勢洶洶,國人也得奮起迎戰。西方敵人從海上而來,中國的軍事領導者亦迎難而上,趕緊籌建艦隊,鞏固海防。海軍是高科技兵種,兼有運送和掩護登陸部隊,長距離攻擊敵人的軍事目標,運送軍需品,圍堵敵人港口等功效。十九世紀已進入鋼甲和蒸汽艦隻時代,艦隻作價驚人,指揮和操作複雜。反過來看,要與來襲艦隊周旋,守方不但要有夠實力的艦隊與之抗衡,還要有海陸軍組成的反登陸佈置。十九世紀的中國,無論海軍知識、人才、技術和資源俱不足,海防建設說不上有太多風光之處,不少人更以甲午戰敗論斷數十年經營一事無成。公平地說,鴉片戰爭前中國擁有的水師,對付本國海盜尚且力有未逮。防衛方面,有限兵力無法有效固守漫長的海岸線,也談不上有多少具有現代海戰思維和眼光的將領。但面對空前威脅,有志之士仍努力認識和學習海軍知識,招攬外國教官顧問,籌建艦隊和海防設施。期間走的冤枉路不少,白花的金錢只能算是買到教訓。和敵人戰力有相當距離,種種憂患到二十世紀還未離開中國,艱苦的歷程更為艱苦。本書收錄的文章,訴說了近代中國海軍建設的經歷、困難和奮鬥。

麥勁生
九龍塘,香港
2016年11月11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
    $529
  2. 新書
    79
    $600
  3. 新書
    85
    $646
  4. 新書
    88
    $669
  5. 新書
    9
    $684
  6. 新書
    9
    $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