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自傳(上)【經典新版】

末代皇帝自傳(上)【經典新版】
定價:320
NT $ 253 ~ 320
  • 作者:愛新覺羅.溥儀
  • 出版社:風雲時代
  • 出版日期:2019-11-2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527661
  • ISBN13:9789863527664
  • 裝訂:平裝 / 384頁 / 15 x 21 x 1.9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著名歷史小說家高陽作序
  獲九項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末代皇帝」原著
  他的一生如戲,充滿曲折離奇
  三歲登基的溥儀,受時勢禁錮的一生
  從九五至尊到階下囚,從飯來張口到親手勞動
  溥儀巨大反差的一生,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史上唯一為自己作傳的皇帝,也是四千餘年帝制的最後一位皇帝
  溥儀的前半生,可說是現代中國革命過程的反映;他的後半生,只是日暮崦嵫的餘年。
  本書含溥儀自撰的「我的前半生」,及沈醉所寫的「溥儀的後半生」
  一窺末代皇帝一生起伏跌宕的完整故事  
  溥儀的一生,是一部活的現代史
  他經歷了古今中外帝王從未有過的榮枯深沉
  傳奇悲劇性的遭遇,見證了那段動亂的時代……

  三歲的孩子正奮力的「抗旨」,他不想穿上那身繁複的華衣,不想戴上那頂令人不舒服的帽子,他哭喊不依,直到乳母前來安撫,才停止哭叫。

  但見到慈禧那張臉孔,三歲稚兒又被驚得大哭,連慈禧哄他的冰糖葫蘆都一把摔到地下,只哭喊著:「要嫫嫫!要嫫嫫!」弄得慈禧很不痛快。
  半個多月之後,舉行「登極大典」。
  小小孩又被全身裝扮,在一個奇冷的天氣裏,被抬到大和殿,放到又高又大的寶座上。
  沒有幾個三歲孩子能忍受這些,哭喊大鬧掙扎,父親只好安慰他:「別哭別哭,快完了,快完了!」
  誰知一語成讖……

  ◎溥儀的父親印象:
  我做皇帝、我父親做攝政王的這三年間,我是在最後一年才認識自己的父親的。

  那是我剛在毓慶宮讀書不久,他第一次照章來查看功課的時候。有個太監進來稟報說:「王爺來了。」老師立刻緊張起來,趕忙把書桌整理一下,並且把見王爺時該做什麼,指點了給我,然後告訴我站立等候。

  過了一會,一個頭戴花翎、嘴上沒鬍鬚的陌生人出現在書房門口,挺直地立在我的面前,這就是我的父親。我按家禮給他請了安,然後一同落坐。坐好,我拿起書按老師的指示念起來:

  「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王立於沼上……」
  不知怎的,我心慌得很,再也念不下去。梁惠王立於沼上是下不來了。幸好我的父親原來比我還慌張,他連忙點頭,聲音含混地說:
  「好,好,皇帝好,好好地念,念書吧!」說完,又點了一陣頭,然後站起來走了。他在我這裏一共待了不過兩分鐘。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愛新覺羅‧溥儀


  出生於北京醇王府。三歲被立為嗣皇帝,為清朝第十代皇帝,年號宣統。繼位後不到三年,辛亥革命爆發,溥儀退位,結束了中國四千餘年的帝制之局。

  溥儀一生有過五個女人,皇后婉容、淑妃文繡、祥貴人譚玉齡、福貴人李玉琴、李淑賢。一九三一年,文繡提出離婚要求,溥儀回憶起這段往事說道:「我想起了我的家庭夫婦間的不正常的生活。這與其說是感情上的問題,倒不如說是由於張園生活上的空虛。其實即使我只有一個妻子,這個妻子也不會覺得有什麼意思。因為我的興趣除了復辟,還是復辟。老實說,我不懂得什麼叫愛情,在別人是平等的夫婦,在我,夫婦關係就是主奴關係,妻妾都是君王的奴才和工具。」
 
 

目錄

代序 命中注定作傀儡的溥儀 高陽
第一章 我的家世
第二章 我的童年
第三章 紫禁城內外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動
第五章 潛往東北

 
 

代序

命中註定作傀儡的溥儀

高陽


  在大陸拍攝的電影「末代皇帝」,創造了自有奧斯卡金像獎以來,最輝煌的業績。這部電影改編自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 自出生至為蘇聯俘虜,移交中共,加以思想改造後「特赦」為止,前後涵蓋了五十四年的歲月(一九○六?一九五九)。

  溥儀在中國歷史上創造了好幾項紀錄,細算一算,共有如下八項:
  一、結束了中國四千餘年帝制之局,即所謂「末代皇帝」。
  二、唯一曾做過三次皇帝的皇帝(包括丁巳復辟)。
  三、唯一由於非征伐的原因而曾到過外國的皇帝。
  四、唯一在亡國後還能居住深宮,保持朝廷體制的皇帝。
  五、唯一能通外語的皇帝。
  六、唯一能廣泛接觸到現代文明的皇帝。
  七、唯一為自己作傳的皇帝。

  最後,由於「末代皇帝」這部電影之得獎,勢將造成極高的票房紀錄,因而他將是中國歷代皇帝中,最為全世界所熟悉的一位。

  溥儀的一生,充滿了離奇曲折的情節,但都是身不由己,無時無刻不是在做傀儡──太平洋戰爭期間,汪精衛訪問「滿洲國」,兩個傀儡相見,為人製為文虎的謎面,打西片名一,謎底是「木偶奇遇記」;因為汪精衛曾行刺過溥儀的父親,攝政王載澧,殺父之仇,握手言歡,不能不謂之奇遇。

  溥儀是命中註定要做傀儡的;這只要看他的命造就可以知道。他生於光緒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午時;八字是:

  火火
  偏財丙午正財
  金午
  偏印庾寅食神
  水火
  日元壬午正財
  火火
  偏財丙午正財

  他是水命,而唯一的一點水源庚金,為丙火所制,日元無根,只能棄命從財,一生受人擺佈。我甚至認為,他即令不是這樣一個八字,只要生下來是個男孩,就必然要當傀儡。

  此話怎講?要從慈禧太后談起。光緒二十七年十月,慈禧在回鑾途中,撤銷了「大阿哥」的名號,自此開始,慈禧就必須考慮皇位的繼承問題,因為光緒絕嗣,已可肯定;身體羸弱,將不永年,亦可預見,而慈禧則健康狀況一直很好,在她自己看,將會比光緒活得更長。易言之,她自信還有乙太皇太后的身分,再度垂簾聽政之一日。

  這樣,她就必須預先選定一個皇位繼承人。這個人應該是醇賢親王的孫子,因為醇王是最忠於她的,而醇王福晉是她的胞妹,「便宜不落外方」,皇位為甚麼不給胞妹的孫子?及至以榮祿之女「拴婚」給襲醇王的載澧後,等於已經預定好了載澧生子,必將入繼大統;因為這也是「便宜不落外方」,榮祿是慈禧言聽計從的寵臣。當然最要緊的是,嗣君必能對她效忠;載澧之子出於這樣一種血統背景,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對她絕對尊重。

  因此可以說,溥儀是慈禧特意製造的一個傀儡。現在已有各種證據,得以證明光緒死於謀殺,而此慢性謀殺,很可能始於溥儀出生以後。

  溥儀之第二次做日本軍閥的傀儡,則黃郛應該負大部分責任。民國十三年十月第二次直奉戰爭,馮玉祥倒戈,導致奉軍大勝,曹錕被幽,吳佩孚一蹶不振;此事為黃郛一手所策畫,稱之為「首都革命」,自道為平生得意傑作,但依我看,魯莽割裂,跟翁同龢一樣,都是「書生誤國」。

  何以言之?第一、其時國父孫中山先生正在進行與張作霖、段祺瑞結成「三角聯盟」;馮玉祥亦表示信仰三民主義,擁護孫中山先生,既然如此,在發動首都革命以前,至少應該先通知廣州的革命政府,俾中山先生有北上參預大計的準備,而事先竟一無聯絡,結果便宜了段祺瑞,而段祺瑞基本上是願意承認列強所加諸中國的不平等條約,以及維持清室的地位的。

  第二、便是不謀善後,只讓鹿鍾麟將溥儀趕出故宮了事。當時或許還看不出溥儀是潛在的禍水,但民國十六年以後,日本謀滿蒙日亟;尤其是在十七年二月黃郛擔任外交部長以後,應該對天津日本軍人及浪人與溥儀的交往,加以注意,而竟疏忽了。溥儀在出宮前夕,曾約晤胡適之先生,事後又致函適之先生,表示贊成「國家主義」,又盛道日本「不惜巨費,派人留學泰西,不數年歸國,改革一切政治,遂一躍而為大國」,嚮往之情,溢於言表。當時教育界人士,亦有主張送溥儀至歐洲者,如陳寅恪先生;此事在他人可以疏忽,黃郛不能,因為僅就他對溥儀個人而言,亦有道義上的責任,應有以善其後。

  溥儀的「前半生」,可說是現代中國革命過程的反映;他的「後半生」,只是日暮崦嵫的餘年。有個筆名「秦雲」的前軍統人員,以約四萬字的篇幅,記述溥儀自「特赦」,以迄死於「文化大革命」的七年日子,題名「溥儀的後半生」,刊載於日本「中央公論」一九七一年四月號。

  這篇文章純以旁觀者的立場來描寫,我覺得其價值並不比溥儀的自傳來得低;甚至有些地方還要超過。因為人苦於不自知,溥儀性格上的缺點,他自己不知道,或雖知而諱言;尤其是因為從小做皇帝而養成的特殊的生活習慣,在他認為理所當然,更必須有個客觀的人指出來,才能活生生地顯出他的全人格。
 
一九八八年四月十二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53
  2. 新書
    85
    $272
  3. 新書
    85
    $272
  4. 新書
    85
    $272
  5. 新書
    9
    $288
  6. 新書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