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
幫助無數德國人度過艱難時刻的人生指引
從全球化的角度而言,同在兩千五百年前活躍於世的孔子、釋迦牟尼和蘇格拉底,這三位不同地區的偉大人物,構成全人類最重要的大師。孔子在東亞一直被視做至聖先師;釋迦牟尼在南亞發揮無比的影響力;蘇格拉底則為歐洲思想及生活傳統立下基礎。
我們越來越明白,三位大師的哲學思想及實踐各有各的重點,對人類全體發展皆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正是基於這個脈絡,我在文章中經常使用「歐亞人文主義」一詞。這是一種正在形成的世界觀,融合東方與西方生活智慧的精髓所建立。
孔子、釋迦牟尼及蘇格拉底三位大師的思想差異,最重要的是側重不同時間層面。也就是對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三個時間面向,各有著重。
孔子教導我們,要懂得重視「過去」的價值,須珍惜前輩世代的辛勞成就,並尊重傳習已久的規範習俗,而不是一味追求創新。蘇格拉底則強調「未來」,批判所有過去流傳下來的思想與習慣,並認為人類及個人生存意義的終極疑問,尚未出現圓滿的解答,有待世人開創解決。從歷史發展可以得知,這兩種不同的心態必須相輔相成,不能獨偏一方。若嚴格遵循孔子之法,可能會對有益的創新視而不見、棄而不用。但若完全遵從蘇格拉底的方法,敵視所有既存的價值,可能造成為進步而進步,無視這些進步對人類、對自然可能帶來的災難,而失去所有的歷史傳承。
能調和兩者思想的,無疑便是釋迦牟尼所倡導,以「現在」為重心的教誨了。他曾告誡弟子,過去已然過去,未來猶是未來,該掌握的,不過是「現在」這個當下。不要只是沉湎於過去,或者老是夢想著未來,要確切地意識到,只有現在、當下的存在,才是人真正擁有的。
因此,保持覺察且警醒地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刻時光,可以說是釋迦牟尼的中心思想,並表現在所有他的教誨、道德觀,以及靜坐冥想的修習之中。若能真正做到活在當下,便能了解個人自身在大環境中的各種面向,並在無法改變的過去與未知卻仍能形塑的未來之間找到平衡點,真正活出自己真心所要的生活。
三十年前,當我提筆寫下這本書時,主要是希望能將釋迦牟尼對人生的具體教誨介紹給歐洲人。我希望能從古印度經文中提供讀者一個新的方向,引導大家不再將目光與希望放在未來,而忽略當下所擁有的一切。只有真正意識到這一點,才能知道如何珍惜自身當下所擁有的一切,並能以此生與此身,生活於當下、眼前的每一刻。除了古印度經文裡關於釋迦牟尼的記載之外,書中尚有一些是我自己的修習心得,及因此發展出來的各式建議與忠告。畢竟,在本書動筆之前,我個人的修習經驗已超過十五年。
我所無法預料的是,本書出版後,竟受到歐洲讀者如此厚愛。這些年來,此書儼然成為一本暢銷書,一本以釋迦牟尼思想為基底,提供讀者具體建議,使自己的人生更清明警醒、更自主且更具責任感的暢銷書。在德國,本書幾乎年年再版。身為作者,我持續不斷地接到讀者來信,告訴我這本書如何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幫助他們度過生活難關。這些讀者來信,大約可以分成兩類。
第一類讀者,是我自己在寫作時,心理所預設的閱讀對象。這類讀者對哲學思想與實踐都有興趣,不讓人生任由命運帶領,也不被外界五光十色淹沒,清楚自己的意志,不願盲從,並希望能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事。
第二類在本書找到共鳴的讀者,則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這些年來,我接到無數的讀者來信,告訴我這本書如何在他們陷入人生困境時,指引他們找到出路。例如,有人在癌症患者自助團體裡,引用本書指引同伴感知自身生命仍然保有的各種可能性。而書內某些想法及修習方式,也適用於戒除酒癮或毒癮。就我所知,有許多醫生和心理諮商師推薦本書給患者閱讀,像是德國巴伐利亞一家精神科醫院院長,多明尼庫斯.本旭教授,便是其中一例。
無論是助人在順境中尋求自我、掌握人生,或是在逆境中找到出路、重掌人生自主權,對作者來說,這本書能夠帶給人幫助,就是最美好的回饋。
釋迦牟尼對佛教徒的意義,自然不僅僅只是教導人如何自主且自由自在地生活而已。而本書聚焦於具體實用的人生指南,對釋迦牟尼教誨的其他面向,並無任何貶抑甚或否定之意。局限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只是為了體現釋迦牟尼兩千五百年前在印度給予人們的基本忠告,至今仍然適用於實際行動上。
對於究竟出版社決定出版本書,並透過譯者劉于怡的翻譯,使本書能與中文讀者見面,身為作者的我,深懷感謝。
弗爾克.佐慈
2016年11月
序
從務實需求出發的改變之書
本書是從現代的人需求出發,探求佛陀(原名悉達多.喬達摩)遺留於人世的指導,也就是說,關注焦點並非完整呈現佛陀的思想理論,而是這些思想如何能對實際生活帶來新刺激。在此,「佛學」並不是重點,這個詞彙也不會出現在內文中。本書旨在探討佛陀的訓誨如何幫助現代人更自覺、更負責,並且更自在地活出自己的人生。
佛陀對生活難題所提出的解答,兩千五百年來在亞洲各國處處獲得明證,今日則在歐美各國,為無法滿足於舊有西方價值導向的人帶來新的人生意義。本書雖以佛陀基本思想為題,但最重要的,還是如佛陀所言,希望能刺激讀者自我改變。書中作者對讀者的提問,以及觀察生活的要求,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只有在真正了解佛陀對生命問題所提出的解答,以及他在世一生的經歷後,我們才可能真正讀懂佛典經文。
本書於一九八○年代初版,原名為《自由與幸福──佛陀對日常生活的訓示》,平裝版書名則為《日常生活之覺悟》,自出版後,已陪伴眾多讀者走上自我改變之路,此一新版係參考讀者心得與疑問增修而成。
1997年1月誌於京都
初版序
佛陀對日常生活的訓示
人生歷程中無可避免的老、病與死,真的只是帶來痛苦、哀傷與疑惑?
生活中充滿了外界的挑戰與內心的煎熬,如何才能獲得持久的幸福與真正的平靜?
每時每刻,是否都能抱持醒覺明澈之心面對?
生而為人只能屈就於造化的無奈,抑或真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如何在單調灰暗的日常生活中,活出精采充實的人生?
什麼樣的智識,能帶給內心真正的自由?
上述所有問題,兩千五百多年前誕生於世的一位印度智者,已經給出完美的解答。人們尊稱這位智者為「佛陀」(Buddha),印度文是「覺悟者」之意,因為無論身處何種情境,他都能保持著醒覺明澈的意識。儘管放棄王位,並摒棄從小所受的兵法軍武教育,但仍是影響全世界的偉大歷史人物之一。佛陀流傳世間的教誨,很快傳播至整個亞洲,無論男女老幼,皆能因他的智慧而過著充實且心靈平靜的幸福生活。
佛陀對人生大哉問所給出的解答,在兩千五百多年後的今日,是否仍為真理?他的教誨,真能幫助現代人解決生活中的種種困難?
真正的智慧是沒有保存期限的。因為它所展現的,是自然及精神的法則,因此不受時間的限制,永遠為真。如同古希臘及中國智者一樣,佛陀帶給世人的教誨,也是不受時空的限制。真正的智慧可以幫助每一個人,無論這個人有何種信仰,生活於什麼樣的文化圈,或者處在何種社會地位,皆不受影響。而佛陀的訓示並非僵硬的教條,而是以個人的經驗及內在覺醒的機緣為重心。
只是,這個真正的智慧常被閃爍的外衣所掩蓋。讀者必須小心,不要被外相所迷惑,而忘記智慧的真正本質。以佛陀智慧為生活指南,和著迷於異國風情的習俗完全是兩回事,前者是本質上的「內涵」,後者則是流傳於後世之「形式」,兩者不可混為一談。
這些本質上的內涵,是能運用於生活上的實際幫助。佛陀教導弟子,該怎麼做,才能獲得他們渴望的自由,並給他們實際生活上具體的建議:如何正確思考及運用知識、如何生活、如何靜坐冥想。
本書主要內容,便是佛陀本身,以及深受佛陀影響,來自印度、西藏、中國及日本的智者給予世人的教誨。書中並不拘泥於傳統形式,而是以現代語言講述其主要精神。至於本書最關切的問題,則是佛陀的智慧如何能為讀者在日常生活拚搏中指點迷津?讀者如何能平心靜氣地生活,進而達到神智澄明、行事果斷且有著內心自由的境界?什麼樣的修練能達到這樣的境界?身為門外漢的讀者,又該如何著手修習?
實際上,佛陀的智慧常常是驚人地簡單。不少人在追尋真理時,會不自覺地受到華麗繁複的論述系統所吸引,但這些論述經常內容空洞,只是糾結於故作深奧及複雜難懂的詞彙。事實上,能帶給我們生活幸福順遂以及真正自由的,常常是淺顯平實的道理。若以為真理必是繁複深奧、須付出昂貴的代價才能獲得,就無法看到那些明擺在眼前,引領自己得到內心自由及幸福的方法。
佛陀的教誨永遠指向最明白易懂的道理,人卻總是因為過多的問題及思慮分心,不僅忘記原來問題核心所在,還為自己添加不必要的麻煩。內心深處,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最好,但卻對明擺在眼前的解決之道產生恐懼,或覺得太難做不到,或恐懼改變可能帶來的沉重負荷。為了迴避明確的決定,為自己找來無數的藉口推託,將一切推諉至不確定的未來,並自欺欺人,對自己隨時能夠主動改變現狀的事實視而不見。
每個人都必須自己決定,是否願意走上追求幸福自由之道,或者繼續做周遭環境的奴隸,及各式各樣藉口的犧牲者。佛陀簡單而淺顯的教誨,明確指出人生如何由自己做主、由自己開創。運用靜坐冥想的修練學習加以輔助,使意識更為清明澄靜,領會不曾體驗的覺知。並使自己不再害怕改變,有勇氣成為真正想成為的人、做真正想做的事,進而與自然及精神的法則和諧共存。
若不想再以表面理由、瑣碎旁騖及諸多藉口自欺欺人,佛陀的教誨可以清楚指引每個有心人,為困擾已久的人生問題找到答案。
本書內文部分關於佛陀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教誨,是作者近幾年來四處演講之手稿及紀錄,特別是於維也納佛學中心的講稿。除此之外的重要來源,是作者幾年前在印度所撰述,並經由戈文達喇嘛審閱,關於佛陀學說的六篇基礎導論。
最後,謹以本書獻給恩斯特.帕根斯特赫及其夫人特勞德。有他們的以身作則和美好引領,使作者年少時即得以親近佛陀教誨。
1987年5月誌於維也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