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藝術與社會(一)批判理論明鏡下的電影社會史
批到理論明鏡下的電影社會史《上》本書的目的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透過映象及聲音的分析方法,提供讀者對電影語言全面的認識,包括色調、構圖、鏡頭選取、剪接、聲音與影像的關係等;再進一步是探討經典電影之中,不同導演所表現的電影手法和風格、電影意念及其美感之複雜的判斷;最後是透過分析理解不同重要電影浪潮所表達的人生、社會及價值觀,及其如何繼承過去及推展出電影創作新的社會及文化意義。本書是整個研究及著作計劃的第一部份,由電影誕生到次大戰;第二部份會處理二次大戰至六十無代的法國新浪潮;而第三部份會處理新好萊塢、法國及德國後新浪潮的發展,至東歐的社會批判、解體及重新融和,最後是全面探討到第三世界的電影及社會思想的突破。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史文鴻
生於香港,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博士研究課題為社會美學,特別以電影藝術價值作學術研究及探討之中心。曾任教於香港浸會學院(今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現任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及媒體藝術研究所教授。研究課題為批判社會理論、價值論、電影史、電影美學、大眾文化及文化研究等。
個人作品:
《媒介與文化》(1989)
《史文鴻的大眾文化批判》(1992)
《史文鴻的電影評論》(1992)
《西方當代美學:問題分析與理解導向》(1992)
《史文鴻的社會文化批判》(1993)
《媒介與文化》(1993)
《電影文化、理論和批判》(1995)
電影雙周刊執行編輯
香港《號外》執行編輯
台灣《號外》總編輯
《明報周刊》執行編輯
曾任亞洲電視編劇及電影製片、編劇、副導演、導演、策劃、監製
《等待黎明》、《生死線》、《殭屍返生》、《義本無言》、《喋血江湖》、《慾燄濃情》、《強姦案中案》...等等
出版:
《風暴前線》(1998)
《1970s》(2010)
《尋港》(2013)
史文鴻
生於香港,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博士研究課題為社會美學,特別以電影藝術價值作學術研究及探討之中心。曾任教於香港浸會學院(今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現任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及媒體藝術研究所教授。研究課題為批判社會理論、價值論、電影史、電影美學、大眾文化及文化研究等。
個人作品:
《媒介與文化》(1989)
《史文鴻的大眾文化批判》(1992)
《史文鴻的電影評論》(1992)
《西方當代美學:問題分析與理解導向》(1992)
《史文鴻的社會文化批判》(1993)
《媒介與文化》(1993)
《電影文化、理論和批判》(1995)
電影雙周刊執行編輯
香港《號外》執行編輯
台灣《號外》總編輯
《明報周刊》執行編輯
曾任亞洲電視編劇及電影製片、編劇、副導演、導演、策劃、監製
《等待黎明》、《生死線》、《殭屍返生》、《義本無言》、《喋血江湖》、《慾燄濃情》、《強姦案中案》...等等
出版:
《風暴前線》(1998)
《1970s》(2010)
《尋港》(2013)
目錄
電影藝術與社會總序言2016 9
第一冊册序言 11
第一章 電影社會史的進路
(一)前言 13
(二)電影的誕生條件及走向 15
第一章註解 16
第二章 電影的誕生及早期型態電影的誕生及早期型態
(一)盧米埃兄弟及梅里艾斯的探索 17
(二)義大利歷史主義 19
(三)葛里菲斯的成就與意識型態 21
(四)好萊塢二十年代的霸權 28
(五)好萊塢二十年代的一些成就 31
第一章註解 16
第三章 德國表現主義及其發展 45
(一)德國表現主義出現的社會背景 45
(二)《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帶來表現主義的突破 46
(三) 佛利茲‧朗早期的表現主義的陰沉象徵建構 49
(四)茂瑙的創意 54
(五)《大都會》的社會憧憬、批判和妥協 60
(六)《M》的經典表現主義電影語言及人道主義 63
(七)派斯特的新即物主義(又譯:新現實主義,Neusachlichkeit) 67
(八)華特.魯特曼的「抽象紀錄片」(abstract documentary) 73
(九)總結 78
第三章註解 78
第四章 蘇聯早期電影的成就
(一)共產主義革命與文化突破 81
(二)庫勒雪夫效應啟動的剪接觀念和創意 81
(三)艾森斯坦的突破 82
(四)普多夫金對電影戲劇張力的掌握 91
(五)杜甫仁科結合泛靈及自然主義的革命世界觀 96
(六)總結 – 蘇聯革命電影的成就和深遠影響 101
第四章註解 102
第五章 三十年代法國詩寫實主義電影的劃時代意義
(一)法國三十年代積極的社會運動文化與電影 103
(二)何內‧克萊爾的反建制喜劇 104
(三)尚‧維果的電影作品中之社會批判及詩意現實 120
(四)朱利安‧杜偉維爾關乎社會邊緣人的詩寫實主義 126
(五)尚‧雷諾多元化詩寫實主義 129
(六)馬賽勒.卡內的社會低下層悲劇世界 153
(七)總結 -- 法國詩寫實主義電影的藝術特色及深遠社會影響 166
第五章註解 102
第六章 好萊塢三十年代電影商業與藝術的融合
(一)三十年代美國社會與電影的急劇轉化 173
(二)匪幫電影的社會震撼力 174
(三)三十年代美國社會寫實主義電影的感染力 184
(四)馮‧史登堡的風格主義煽情劇 192
(五)美國煽情劇黃金時代的多元化表現 194
(六)美國三十年代「年青西部片」之氣息 198
(七)歌舞片與經典喜劇的突破 207
第六章註解 220
第七章 紀錄片的出現及發展至二次大戰
(一)羅勃‧佛萊赫堤的貢獻 223
(二)約里斯‧伊文思的成就 228
(三)尚‧維果的社會紀錄片觀念 233
(四)齊加‧維多夫的紀錄片藝術 236
(五)英國紀錄片學派(British Documentary School)的巨大影響 240
(六)德國納粹主義時期的宣傳紀錄片(Nazi Propagandistic Documentary) 249
(七)經典戰爭紀錄片(War Documentaries)的探索 253
(八)紀實與宣傳電影的對比 272
第七章註解 273
第八章 前衛主義電影
(一)超現實的戲謔 275
(二)物體與人體的現代美感形態 276
(三)電影技巧的實驗與表現的兩大高峯-岡斯及德萊葉 279
(四)愛慾的第一部曲--反叛 281
(五)愛慾的第二部曲--自我抑制 288
(六)愛慾的第三部曲--悲劇的承受 289
第八章註解 292
P.14序言︰重新相認與思考-一心
P.17序言︰「侯先生。」我們是這樣喊-陳曉蕾
P.18前言︰新寫實主義電影感的新寫實小說-莫妙英
P.20愛情未等記
P.96兒子妻子
P.134他是誰
P.134愛在風雨中
P194髮型屋勒索事件
P222願望
P.232後記-侯萬雲
第一冊册序言 11
第一章 電影社會史的進路
(一)前言 13
(二)電影的誕生條件及走向 15
第一章註解 16
第二章 電影的誕生及早期型態電影的誕生及早期型態
(一)盧米埃兄弟及梅里艾斯的探索 17
(二)義大利歷史主義 19
(三)葛里菲斯的成就與意識型態 21
(四)好萊塢二十年代的霸權 28
(五)好萊塢二十年代的一些成就 31
第一章註解 16
第三章 德國表現主義及其發展 45
(一)德國表現主義出現的社會背景 45
(二)《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帶來表現主義的突破 46
(三) 佛利茲‧朗早期的表現主義的陰沉象徵建構 49
(四)茂瑙的創意 54
(五)《大都會》的社會憧憬、批判和妥協 60
(六)《M》的經典表現主義電影語言及人道主義 63
(七)派斯特的新即物主義(又譯:新現實主義,Neusachlichkeit) 67
(八)華特.魯特曼的「抽象紀錄片」(abstract documentary) 73
(九)總結 78
第三章註解 78
第四章 蘇聯早期電影的成就
(一)共產主義革命與文化突破 81
(二)庫勒雪夫效應啟動的剪接觀念和創意 81
(三)艾森斯坦的突破 82
(四)普多夫金對電影戲劇張力的掌握 91
(五)杜甫仁科結合泛靈及自然主義的革命世界觀 96
(六)總結 – 蘇聯革命電影的成就和深遠影響 101
第四章註解 102
第五章 三十年代法國詩寫實主義電影的劃時代意義
(一)法國三十年代積極的社會運動文化與電影 103
(二)何內‧克萊爾的反建制喜劇 104
(三)尚‧維果的電影作品中之社會批判及詩意現實 120
(四)朱利安‧杜偉維爾關乎社會邊緣人的詩寫實主義 126
(五)尚‧雷諾多元化詩寫實主義 129
(六)馬賽勒.卡內的社會低下層悲劇世界 153
(七)總結 -- 法國詩寫實主義電影的藝術特色及深遠社會影響 166
第五章註解 102
第六章 好萊塢三十年代電影商業與藝術的融合
(一)三十年代美國社會與電影的急劇轉化 173
(二)匪幫電影的社會震撼力 174
(三)三十年代美國社會寫實主義電影的感染力 184
(四)馮‧史登堡的風格主義煽情劇 192
(五)美國煽情劇黃金時代的多元化表現 194
(六)美國三十年代「年青西部片」之氣息 198
(七)歌舞片與經典喜劇的突破 207
第六章註解 220
第七章 紀錄片的出現及發展至二次大戰
(一)羅勃‧佛萊赫堤的貢獻 223
(二)約里斯‧伊文思的成就 228
(三)尚‧維果的社會紀錄片觀念 233
(四)齊加‧維多夫的紀錄片藝術 236
(五)英國紀錄片學派(British Documentary School)的巨大影響 240
(六)德國納粹主義時期的宣傳紀錄片(Nazi Propagandistic Documentary) 249
(七)經典戰爭紀錄片(War Documentaries)的探索 253
(八)紀實與宣傳電影的對比 272
第七章註解 273
第八章 前衛主義電影
(一)超現實的戲謔 275
(二)物體與人體的現代美感形態 276
(三)電影技巧的實驗與表現的兩大高峯-岡斯及德萊葉 279
(四)愛慾的第一部曲--反叛 281
(五)愛慾的第二部曲--自我抑制 288
(六)愛慾的第三部曲--悲劇的承受 289
第八章註解 292
P.14序言︰重新相認與思考-一心
P.17序言︰「侯先生。」我們是這樣喊-陳曉蕾
P.18前言︰新寫實主義電影感的新寫實小說-莫妙英
P.20愛情未等記
P.96兒子妻子
P.134他是誰
P.134愛在風雨中
P194髮型屋勒索事件
P222願望
P.232後記-侯萬雲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5折$578
-
新書85折$578
-
新書88折$598
-
新書9折$612
-
新書9折$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