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歷史上提琴文化長達四百餘年,但是完整詳述有關提琴樂器人、事、物的書籍並不多,多的是有關作曲家與演奏家的生平,而以製琴家、製琴城鎮、收藏家與名琴軼事為題材的則甚為零碎缺乏。當我完成第一本書《提琴的秘密》之後,對於浪漫的提琴故事為之著迷,而欲一探究竟。本以為這種提琴故事的研究只要收集文獻即可為之,但其實不然,因為各方面的資料都是如此片斷簡略,尤其圖片更是缺乏,要構成一篇篇圖文精彩的文章,其困難度不亞於我的第一本書。於是我必須前往現場採訪,收集第一手資料,體驗當地的文化背景及產業現狀,才使本書有完整充實的內容。因此本人多次赴歐洲相關各國考察,例如德國的福森及米騰瓦、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義大利的布雷西亞、帕都瓦與威尼斯、法國的密爾古、英國的牛津與上威河鎮等。在這些地方的博物館與製琴學校搜尋極為難得的資料,並拍攝許多珍貴的照片,花費了極大的人力與物力,而這些原文資料大多是德文、義大利文與法文,在處理上雖然困難,但確係難能可貴。
在本書的進行與修訂過程,也因獲得一些朋友的幫忙,終能順利達成目標,要特別感謝鄭亞拿老師的協助、果實出版社王思迅的出版與華滋出版社許汝絃總編輯和黃可家總監的再版,以及奇美博物館、歐德樂器公司、法國歐伯(Aubert)提琴公司、奧地利斐迪南博物館、布雷西亞製琴家熱心提供資料。
推薦序
芳魂有感,雲杉多情
弦器的面板與背板之間,有一個支撐的細圓柱,具備平衡音質的功能,英文叫「音柱」,義大利文與法文都叫它「魂木」,似乎提琴是有靈魂的。一連串恐怖攻擊事件,讓飛安檢查愈趨緊縮。台灣航管願意對神像放行,可以隨身攜上機艙。英國大提琴家最近紛紛起而抗議,倫敦機場今年夏天訂出大約只有攜帶型電腦尺寸可以登機的規定,官方不像東方那麼有人情味,排除大提琴是有靈魂的。
就算提琴沒有靈魂,一把1707年製史特拉底瓦里小提琴, 2006年5月締造354萬美元拍賣天價,絕對値得坐頭等艙。弦樂演奏名家根本把樂器當作身體的延伸,丟掉名琴的心痛慌張跟斷臂沒有兩樣。史特拉底瓦里高壽93,死前還在製琴。他手工的1100把作品,有650把還留存現今,每一把都有各自的名字與血統身世,稱得上把把有靈魂。
據說連虛擬的大偵探福爾摩斯,都私藏一把價値不菲的史特拉底瓦里小提琴。007系列第15集《黎明生機》,龐德女郎就是一位擁有史特拉底瓦里大提琴的蘇聯國安局情報員,在劇中的德佛札克協奏曲小露身手。至於用妻子分娩血崩當油漆的原料,殺死情婦以其小腸做成別具韌度的G弦,都在平添昂貴小提琴的靈異色彩。
每一把史特拉底瓦里本身都有說不盡的好聽故事,其實不用稗官野史來爭奇鬥豔。出身留英管理碩士卻一頭栽進製作小提琴的莊仲平,繼前年《提琴的祕密》又推出《提琴之愛》。這兩本裝幀、選圖、美編及撰稿都屬一流的圖文書,顯出作者不俗的品味。
作者在續書更穿插十幅歐洲風景寫生,展示巧手多能的藝術修養。這一本著述「出外景」的認眞態度,便是製作好琴堅持理念的實踐。
前一書《提琴的祕密》偏重提琴本身的結構、漆料配件、選購保養、音響原理等,比較具備入門與實用價値。此番《提琴之愛》傾向人文抒發,圍繞在製作提琴的大師、收藏家、演奏家及製琴小鎭,充滿傳奇故事,更有閱讀的親和力。
早在2000多年前,古埃及音樂家美爾古里在尼羅河旁散步,無意問踢到一隻烏龜,因為龜殼震動共嗚引發他製造史上第一把弦樂器,千年後才有現今小提琴的雛形──微奧里琴。小提琴會在16、17世紀大放光彩,迅速達到巓峰,但又成為謎樣絕學,斷然不是獨立的文化事件。《提琴之愛》以宏觀而脈絡的角度,切入名琴的興衰,原來平價提琴崛起與敎會勢力瓦解、中產階級愛樂風氣興盛大有關係。
這本書最精湛的篇幅,我認為是壓軸的五個歐洲製琴古鎭介紹,作者有親履的第一手報導。無可否認,名琴像名畫有市場過度炒作的銅臭味,這些小而美的古鎭,最能表現當今提琴製作手藝的內斂與性靈。手工提琴曾經難敵工業革命的傾軋,一度應了「命若琴弦」讖語,幸好有這些桃源小鎭還在薪火相傳。
莊裕安(醫生.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