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存在知覺:論德國當代作曲家拉亨曼的音樂與美學

音樂與存在知覺:論德國當代作曲家拉亨曼的音樂與美學
定價:300
NT $ 237 ~ 760
  • 作者:宋育任
  • 出版社:國立交通大學
  • 出版日期:2016-05-3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301885
  • ISBN13:9789866301889
  • 裝訂:平裝 / 21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從拉亨曼的生平、創作理念、創作語法與美學背景開始,並列舉三首代表作品,闡明拉亨曼不同時期、不同創新語彙的精華,其學理基礎與邏輯系統完整,論點兼具學術運用與參考價值。──臺灣 作曲家•兩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潘皇龍教授

  赫穆特‧拉亨曼(Helmut Lachenmann, 1935-)為德國當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其創作受到「第二維也納樂派」和「序列音樂」的啟發,於1960年代末期發展出獨特的「樂器具象音樂」。拉亨曼的音樂充滿噪音,而且極端的否定傳統音樂概念,更因此發展出一種可以指涉現實之「美的概念」及「存在知覺」概念,希望藉此引發聽眾知覺自己與社會現實的關係,以及知覺自身內在的可能性,進而解消自己的「異化」狀態,並經驗到自我的真實存在。

  由於拉亨曼的音樂深具批判反思的嚴肅性,以及極端的反傳統音響,且受限於研究文獻多為德文,故國內鮮少專書研究。本書特別深入探討拉亨曼風格特色、創作技法、表達內涵和美學,以理解他艱澀難懂的音樂創作與其背後所建基的美學思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宋育任

  德國基森大學(Universität Giessen)音樂學博士,現為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專長為歷史音樂學、系統音樂學、臺灣與德國當代藝術音樂。近年來研究重點為臺灣與德國當代藝術音樂研究,並以相關研究主題連續多年獲得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獎助。

  著有專著Pan Hwang-long. Leben und Werk. Studien zur zeitgenössischen Kunstmusik in Taiwan(《潘皇龍的生平與創作──臺灣當代藝術音樂研究》,Aachen: Shaker,2005),以及其他學術性期刊論文如〈植根於傳統的創新──潘皇龍、曾興魁和錢南章留徳時期音樂風格的研究〉和〈潘皇龍與錢南章1980年代至今的跨文化音樂創作初探〉等。

 
 

目錄

讓多彩多姿的創意 豐厚你我生命的意涵──潘皇龍推薦序
自序
緒論

第一章 拉亨曼生平與創作發展
一、拉亨曼早期創作發展
二、「樂器具象音樂」的理念與發展
三、1970 年代末期風格的改變:重新加入傳統調性素材的溫和風格

第二章 拉亨曼〈新音樂的音響典型〉及其「結構音響」概念
一、終止式音響
二、色澤音響
三、波動音響
四、交織音響
五、結構音響

第三章 拉亨曼的音樂美學
一、拉亨曼與盧卡奇
二、拉亨曼與「審美機制」
三、拉亨曼與阿多諾
四、拉亨曼與席勒

第四章《擠壓》──為一位大提琴演奏家
一、開創「樂器具象音樂」風格
二、音響素材:弦樂演奏技法
三、音響素材創造結構與形式
四、細部分析
五、記譜法
六、結語

第五章《兒戲》──為鋼琴的七首小品
一、前言
二、1970 年代末期風格的改變:重新加入傳統調性素材的溫和風格
三、結構觀點:「辯證的結構主義」與「有意識、有組織的侵犯預設的結構」
四、第一曲 〈小漢斯〉
五、第三曲〈Akiko〉
六、第五曲 〈過濾-鞦韆〉
七、連篇形式
八、結語

第六章 歌劇《賣火柴的小女孩》──附帶景象的音樂
一、創作緣起
二、歌劇劇本
三、創新的歌劇形式
四、24 段音樂景象

結論
附錄
一、拉亨曼年表
二、拉亨曼作品表
參考文獻

 
 

內容連載

第三章 拉亨曼的音樂美學
 
[…]作為一個音樂家,如何面對拉亨曼所描述的「審美機制」?如果一個音樂家完全把「審美機制」的一切都視為自然法則一般,只是盲目地適應它,拉亨曼稱這樣的音樂家為「天真的藝術家」(naïve Künstler),但是這樣的藝術家只是現實社會的謊言和愚蠢的呈現。如果有人想要完全脫離這個「審美機制」而獨立進行音樂創作,拉亨曼認為同樣不可行,藝術家必須認清這一點:不管他願不願意,知道或者不知道,無論選擇什麼材料、方式和媒介,都跟「審美機制」有直接的關係,而且受它所控制。109 因此即使是最極端的反對這個機制,也是它的一部分。真正的藝術家面對「審美機制」必定出現一個衝突的情況:「人對自由的恐懼,但同時對它的渴望」。 藝術家會因為脫離「審美機制」獲得自由感到恐懼,但是又對這種不受「審美機制」所主宰的自由感到渴望。面對「審美機制」,音樂家既不能完全任由它擺佈(如果如此便是被異化),也無法完全脫離它,音樂家為了表達自我,剩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與這個「審美機制」進行爭辯(Auseinandersetzung),拉亨曼這樣說:「音樂家絕對不會單單利用「審美機制」及與它相關的行動,反而是努力在技巧上和精神上駕馭它〔審美機制〕、運用它和同時與它進行爭辯」。111 拉亨曼認為對於歐洲傳統裡重要的作曲家,例如: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莫札特、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797-1828)的研究均足以證明,這些作曲家從沒有與他們的音樂傳統分離,而且也都從與音樂傳統進行爭辯而開展出屬於自己的音樂表達。112 以下最重要的問題便是:拉亨曼作為一個處於歐洲音樂傳統的音樂家,他是如何與「審美機制」進行爭辯呢?以下分成三個面相來討論這個問題:1. 音樂素材(Material)與形式的使用、2. 無異化知覺的喚起、3. 指向現實美的觀念。
 
1. 音樂素材與形式的使用
 
拉亨曼開創他獨特的「樂器具象音樂」的初期,較極端否定傳統音樂素材而幾乎只運用噪音音響,例如:《吸呼》(temA, 1968)、《空氣》(Air, 1968/69)和《擠壓》(Pression, 1969/70)。這是一種與「審美機制」進行爭辯的一種較為激進的方式,但是因為聽眾較難領會到拉亨曼作曲中所要傳達的美學意義,之後拉亨曼受到荀白克以及阿多諾思想的影響,學習以荀白克的作曲思想來和「審美機制」進行爭辯。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37
  2. 新書
    9
    $270
  3. 新書
    95
    $285
  4. 新書
    95
    $285
  5. 新書
    $300
  6. 新書
    $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