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楊逵專輯」卷頭語
楊逵的生平和經歷
楊逵(1906-1985)是日治時期最早獲得日本文壇肯定的台灣小說家,自稱
「人道的社會主義者」,透過文學作品追求實踐理想而投入農民勞工運動、社會政治運動,以及文化運動的實用主義文學家。生於台南新化,本名「楊貴」,中學時日人戲稱他為唐玄宗寵妃「楊貴妃」,頗為不悅。1932年開始發表作品時,台灣新聞學之父賴和建議「楊逵」作為筆名,令人聯想到《水滸傳》中俠義人物李逵,隱含他一生為弱勢者仗義勇為的理念。他的作品大多以筆名楊逵發表。
楊逵出生於工人家庭,家境清寒。1915年(10歲)在他就讀公學校期間,發生噍吧哖事件(又稱西來庵抗日事件),這是台灣漢人最大規模武裝暴動,總督府派軍警入山圍捕。他目睹日本兵拖著炮車經過家門,耳聞台灣人被當「土匪」,慘遭屠殺。曾在書店裡看到一本《台灣匪誌》,書中把抗日武裝行動分子當成土匪,在心裡產生很大的震動,這對楊逵後來一生反抗殖民統治的思想有深遠的影響。他走上文學之路,即想以小說的形式,糾正被編造的「歷史」。
1922年新化公學校(現新化國小)畢業後,考入台南州立第二中學(現台南一中)。在公學校六年級時,遇到一位級任老師沼川定雄,引導他閱讀許多文學書籍。中學三年,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讀課外讀物,來源多是市立圖書館,也買舊書來看。課外讀物以文學和思想性為主。文學作品以俄、法作家的名著為多,也許是這兩個國家的作品中,含有較多抗爭性的東西吧。思想性作品中,大多是社會主義的書籍,他對無政府主義者,大杉榮的印象較深,也深受這位大正時期勞動者文學和昭和時期普羅文學先驅的影響。
1923年,日本共產黨是在大日本帝國政府宣布非法的情況下成立。楊逵旅居東京期間(1925-1927),適值日本共產黨成立不久,勞工運動、農民運動因此蓬勃發展,為楊逵走上社會主義路線播下了思想的種子。由於受到左翼思潮的影響,他積極參加勞工運動、政冶運動。1924年(19歲),因抗拒童養媳的舊習婚姻,輟學東渡日本內地,另一方面也是因課外讀物引起的求知欲,促成他想遠赴日本求學的決心。這是他的一生最關鍵性的決定。翌年考入日本大學專門部文學藝術科夜間部就讀。日間當送報伕、泥水工以及其他雜工,賺取生活費及學費,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學業。這段生活經驗,成為他的成名作〈送報伕〉的題材。
1927年3月,楊逵加入了台灣留學日本的政治組織台灣青年會新設立的「社會科學研究部」,同年因聲援朝鮮人反日的演說會,第一次被捕。9
月,響應台灣農民組合,回台參加社會運動,當選為中央委員和常務委員,認識一生伴侶葉陶。同時參加台灣文化協會所舉辦的巡迴民眾演講會。10月,加入台灣文化協會為會員,因起草台灣農民組合第一次全島大會宣言,第二次被捕。此後活躍於台灣的社會運動,出入牢獄前後十次,共計坐牢四十五天。參與社會運動十次被捕的經驗,成為他的文學作品的創作源泉和思想骨幹。
1928年,被選入台灣農民組合特別活動隊,身兼政治、組織、教育三部長,實際負責農民運動。當選為台灣文化協會中央委員。
1929年(24歲),2月11日,楊逵與葉陶共同列席台灣總工會會員大會,發表演講。原本打算與葉陶返回新化結婚,翌日兩人被捕。此次大規模檢舉,稱為「212 事件」,全島被捕四萬人以上。楊逵後來戲稱,他與葉陶人被鎖鏈拷在一起,這是一場的官費新婚蜜月。出獄後一個月在新化舉行婚禮。同年,楊逵在彰化遇見賴和,就在賴和的鼓勵之下,開始了他的文學生涯。
1932年(27歲),小說〈送報伕〉經賴和推薦,刊載於《台灣新民報》,只刊出前半部,後半部被查禁。翌年,小說全文(日文原名〈新聞配達夫〉)入選東京普羅作家所支持的社會寫實主義刊物《文學評論》第二獎(第一名從缺),是台灣籍作家首次進軍日本中央文壇,確立其小說家的地位。
1934年11月,台灣文藝聯盟成立,加入「台灣文藝聯盟」陣營,擔任機關誌《台灣文藝》日文編輯委員。翌年11月,與《台灣文藝》另一主編張星建意見不合,引發派系爭論。楊逵自行成立台灣新文學社,發表創立宣言,發行《台灣新文學》雜誌。創刊號於12月出版,中文由賴和主編,日文部分則由楊逵負責。從1935年年底創刊,到1937年6月日本當局下令廢止漢文雜誌,因而被迫停刊,維持了一年半多,共發行了15期以及《台灣新文學報》兩期。戰前三○年代台灣新文學的活動於焉告終。
1935年,6月,由胡風翻譯的〈送報伕〉,最早刊載於上海《世界知識》第2卷第6號。翌年,收錄於《山靈—朝鮮台灣短篇集》,以及世界知識庫編《弱小民族小說選》,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廣受大陸讀者歡迎。
1936年(30 歲)日文小說〈田園小景—摘自素描簿〉(〈田園小景—スケッチ.ブックより〉)刊載於《台灣新文學》第1 卷第5 期,但後半部遭禁。
1937年,皇民化政策開始積極展開,日本進入戰時體制,思想控制趨嚴。將前一年發表於《台灣新文學》〈田園小景—摘自素描簿〉(擴充為〈模範村〉交給改造社《文藝》編輯部,被退稿。6月赴東京,隨即七七事變爆發,在東京本鄉旅邸被捕。保釋出獄後,9月返台,面臨貧病交迫。因欠米店二十圓而被告到法院,幸賴酷愛文藝、也是楊逵作品的崇拜者日本警官入田春彥濟助,償清債款,租地開闢「首陽農場」(以首陽山故事命名)。翌年田春因被指控思想左傾,遭驅逐離台,仰藥自殺。
1943年4月,台灣文學奉公會成立,成為會員。11月,參加台灣文學奉公會召開的「台灣決戰文學會議」,〈泥偶〉收錄於大木書房出版的《台灣小說集I》。1944年小說集《萌芽》印刷中被查扣。8月,受日本總督府情報課之聘,視察石底煤礦,撰寫〈增產之背後—老丑角的故事〉,發表於台灣文學奉公會發行的《台灣文藝》第1卷第4號。
1945年1月,小說〈增產之背後—老丑角的故事〉收錄於台灣總督府情報課編《決戰台灣小說集(坤卷)》,有台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出版。8 月15 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原計畫用閩南語演出「怒吼吧,中國!」因此而停演。)9月,首陽農場改稱一陽農場(取義「一陽來復」),發行《一陽週報》,創刊號介紹孫文思想和三民主義,並轉載中國五四運動以來的白話文學作品。
戰後初期,楊逵積極介紹中國三○年代作家的作品,同時把自己的作品譯成中文,在各種刊物上發表,成為台灣作家與中國來台文人,共同重建戰後台灣新文學的靈魂人物。然而,長期社會運動家的身分和左翼作家的色彩,使他無法避免戰後的白色政治風暴。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當天下午宣布台北地區臨時戒嚴,並實施宵禁。4月,因參與暴動與葉陶雙雙被捕,判死刑,槍決前一天幸因「非軍人改由司法審判」的命令,撿回一命,8月獲釋出獄。
1949年1月,上海《大公報》報導楊逵起草「和平宣言」,登載於上海大公報,標題為「台灣人關心大局盼不受戰亂波及:台中部文化界聯誼會宣言」,觸怒台灣省主席陳誠,4月6日被捕。翌年,受軍法審判,以「為匪宣傳」罪名,處十二年有期徒刑。1951年(46歲),送至綠島監獄服刑。對於此事,楊逵說:「我領過世上最高的稿費,我只寫了一篇數百字的文章,就可吃十餘年免費的飯。」
在綠島監獄十年,寫作不輟,《綠島家書》便在此時期完成。
1961年(56歲),4月6日刑期屆滿,返回台灣本島。翌年,在台中市郊東海大學附近貸款購買一塊荒地,經營東海花園,於此隱居。1970 年8 月,妻葉陶去逝。1976年(71歲),1月,綠島時期作品,「春光關不住」改題為〈壓不扁的玫瑰花〉,收錄於國中國文教科書,為日據時代台灣作家的作品首次編入國文教科書。
1982年8月,應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之邀赴美。11月返台途中重遊日本,日本各界陸續為他舉辦座談會。1985年(80歲)3月12日晨5時40分辭世。3月29日安葬於東海花園葉陶墓旁。
1999年籌備成立楊逵文學紀念館,2005年於台南新化完成,對外開放。
楊逵的主要作品
作為台灣作家,楊逵的主要作品是小說,此外有劇作、散文、詩、評論和翻譯。他早期的創作品都是以日文寫成的,戰後才翻譯成中文,有的甚至經過他親自修訂或改寫。
他的主要著作有:
中篇小說《新聞配達夫》,本文首發於1932年《台灣新民報》,連載中遭禁,未能刊畢。1936年胡風以中文譯為《送報伕》,單行本有二, 出版者分別為:台北台灣評論社(1947年7月),以及台北東華書局(1947年10月)。
《三國志物語》四卷,1943年,台北:盛興書店。此為章回小說,以日文改寫《三國演義》。《鵞鳥の嫁入》,日文短篇小說集,1946年3月,台北三省堂出版,包括四篇小說:〈鵞鳥の嫁入〉、〈薯作り〉、〈歸農の日〉和〈無醫村〉。1975
年以後五家出版社的中文版本,收錄〈鵝媽媽出嫁〉、〈種地瓜〉、〈無醫村〉、〈萌芽〉、〈送報伕〉、〈春光關不住〉等六篇小說。有的版本新增〈模範村〉、〈泥娃娃〉和〈才八十五歲的女人〉等共收錄七篇到九篇。
《楊逵集》1991年2月,台北:前衛出版社,共收錄短篇小說十四篇。
散文有:《壓不扁的玫瑰》,1985 年3 月,台北:前衛出版社,收錄三十四篇文章,分五輯,包括〈首陽園雜記〉、〈楊逵回憶錄〉等。
話劇劇本有:《睜眼的瞎子》(1990)和《樂天派》(1990),寫於1954-1956年。
《綠島家書—沉埋二十年的楊逵心事》,1987年3月,台中晨星出版社。作者1957-1960年繫獄綠島期間的家書,部分作者逝世後出土。
合集有《羊頭集》,出版於1976年10月,台北輝煌出版社。本書集結作者的散文雜筆、家書與劇本改寫等二十五篇文章。此外有數種《楊逵作品選集》等。
《楊逵全集》,彭小妍主編,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1998-2001年出版,共14冊,分八卷:戲劇卷二冊,翻譯卷一冊,小說卷五冊,詩文,謠諺卷一冊,書信卷一冊,未定稿卷一冊與資料卷一冊。
楊逵的小說特色和文學思想
一如上述,作為小說家楊逵的作品數量不多,尤其是短篇小說,收集在《楊逵集》中的作品只有十四篇。全集中的小說卷,其實包括同一篇小說各種不同的版本。他的成名作〈新聞配達夫〉,發表在1932年5月,獲得日本中央文壇的肯定,奠定他作為小說家的地位。這篇故事敘述台灣學生「楊君」在東京當送報伕,遭受雇主剝削與欺騙的過程,深刻描寫現實人生黑暗面,最終是被剝削的送報伕聯合起來,團結對抗老闆,終於逼使資本家妥協讓步。這篇小說凸顯勞動人民與資本家之間尖銳的階級對立意識,具有強烈的社會主義和普羅思想。顯然作者是站在階級鬥爭的社會改革運動這種觀點,寫出這篇小說。
一般而言,楊逵的小說創作是他的社會運動經驗的反映和延伸,而且繼承了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所奠立的寫實主義的抗議精神。他是一個積極參與抗議的行動派、一個始終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的理想主義者。這種性格也可以從他給兒女取名的用意中看出來。他的長女(1930年生)取名「秀俄」,意含讚賞俄國,顯然是指1917年10月布爾什維克革命之後建立的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The Russian
Soviet Federated Socialist Republic)。長子取名「資崩」(1932年生),意指資本主義必然崩潰,而次子(1936年生)取名「建」,意含資本主義崩潰之後,建立新社會的理想,雖然沒有明言建立怎樣的一種理想社會。
楊逵的小說,以主題和思想性取勝,而不是以戲劇情節或人物刻畫等藝術性見長。他的語言平實、敘述寫實,很少細節的描寫。他始終站在農工勞動人民的立場,以明確的階級意識和批判性的寫實主義,表現出反壓迫、反剝削的抗議精神。他的名作〈送報伕〉,描繪出反抗資本主義的階級剝削,進而超越民族和國籍、追求社會主義的理想和憧憬。一如葉石濤在〈日據時期的楊逵—他的日本經驗與影響〉一文中,認為他一生的行動模式很接近十九世紀末舊俄的「到民間去」的民粹主義作家。他始終堅持理念,如一朵壓不扁的玫瑰,而他的文學創作,正是他的普羅文學觀的實踐,在台灣新文學作家中獨樹一幟。他的文學作品雖然數量不多,但始終站在農工勞動人民的立場,真實地和批判地反映他的時代和社會,在台灣新文學的發展中占有獨特的歷史位置。
楊逵研究的概況
根據《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楊逵卷》以及《楊逵文物數位博物館研究資料》(國立台灣文學館)關於楊逵的研究資料,包括作家論、作品論、文學活動和出版資料等四類。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作家及其作品。作家論包括作者的傳記、回憶錄、訪談、圖片,以及作者的文學思想和意識形態等,而作品論包括不同的文類,以小說為主,另有劇作、散文、評論,以及作品的特色和風格等。
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和作家,在戰後國民政府統治下,是一個禁區,很少有人提及或公然研究。根據黃惠禎〈楊逵研究評述〉一文,台灣學術界對楊逵的研究,開始於1973年顏元叔的〈台灣小說裡的日本經驗〉(《中外文學》第2卷第2期,1973年7月)。這篇論文探討楊逵及其同時代的幾位作家,認為楊逵的〈送報伕〉是「寫出台灣社會真相的第一篇小說」。
楊素娟(楊逵次女)編《壓不扁的玫瑰花—楊逵的人與作品》出版於1976年10 月,其中收錄了在此之前評論楊逵的重要文章,例如林載爵的〈台灣文學的兩種精神—楊逵與鍾理和之比較〉、張良澤的〈不屈的文學魂—論楊逵兼談日據時代的台灣文藝〉。
對楊逵、乃至日治時期台灣文學一般,最早評論的該是日本學者尾崎秀樹;他於1928年出生台灣,在1961年10月發表〈台灣文學 についての覺え書—台灣人作家の三つの作品〉,評論楊逵的〈送報伕〉、呂赫若的〈牛車〉和龍瑛宗的〈植有木瓜樹的小鎮〉(〈パパイヤのある街〉),指出台灣人作家的意識從抵抗到認同、從認同到屈從的傾斜過程。接著發表第二篇〈決戰下の台灣文學〉,探討1940
年以後到戰爭結束時的台灣文壇,介紹楊逵與在台日籍作家、日本左翼文壇之間的關係,肯定楊逵的劇作〈撲滅天狗熱〉(〈デング退治〉)配合「撲滅天狗熱(登革熱)」國策,但批判的箭頭指向放高利貸者與日本殖民統治。尾崎另一篇專論〈台灣出身作家の文學的抵抗—楊逵のこと〉,闡述楊逵作品中曲折複雜的抵抗精神。
此外,1978年4月,日本學者河原功出版〈楊逵—その文學的活動〉,收集了有關楊逵的研究資料,包括年表、著作目錄,以及參考文獻。他的碩士論文〈台灣新文學運動の展開〉(1978)論述楊逵脫離《台灣文藝》另創《台灣新文學》雜誌的始末,以及楊逵與日本左翼作家、普羅文壇之間的密切關係。1978年9月,林梵(林瑞明)的《楊逵畫像》,是第一本楊逵傳記,具有詳盡的史料,奠定了1980年代以此後楊逵研究的重要基礎。有關的評論文章和研究情況,不再贅述,讀者可以參照黃惠禎〈楊逵研究評述〉一文,收入《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4,楊逵》(國立台灣文學館,2011)。
然而,關於楊逵研究,有一個特殊現象,值得一提。楊逵的作品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而作者屢屢加以修訂或甚至改寫。日本天理大學的塚本照和對〈送報伕〉不同版本和手稿所進行的學術研究,是楊逵作品版本學的濫觴。1936年6月發表的日文小說〈田園小景—摘自素描簿〉,在1937年9月,為了躲避警察藏匿於神奈川的鹤見溫泉時,擴充改寫為〈模範村〉,經學者塚本照和與清水賢一郎,根據手稿筆跡,已考證出楊逵為呼應不同時局而改作的痕跡。關於楊逵作品的改作,黃惠禎在《楊逵及其作品研究》一書中,考證了楊逵的〈送報伕〉以外的六篇小說,〈無醫村〉、〈泥娃娃〉、〈鵝媽媽出嫁〉、〈萌芽〉、〈犬猴鄰居〉、〈模範村〉。楊逵對自己的作品改寫的解釋是:1)在未死之前,我有權修改自己的作品,因為我的思想一直在成長。2)為了發表,如果當時說得較激烈些,根本無發表的機會。3)為了使現代的讀者更加了解我作品中的精神,所以有必要修改。(見黃惠禎引述,王麗華著〈關於楊逵回憶錄筆記〉,《楊逵的文學生涯》一書所錄。)
不論是什麼理由,楊逵的基本理念是,作品是表達思想的工具,寫作的目的只是為了達到表達思想。他的文學思想,一如前述,是站在弱者的立場,表達不平則鳴的姿態和反抗的精神。葉石濤在〈楊逵的文學生涯〉一文中,根據楊逵一生中重要的文學活動、以及所經歷的各種事件,他強調楊逵的文學是「參與的文學」,並有社會主義的系統性思考與草根性等特質。葉石濤在〈日據時期的楊逵—他的日本經驗與影響〉一文中,認為楊逵與日本人接觸的經驗,基本上是「溫情多餘摧殘的美好日本經驗」,這種溫和的態度和非暴力的認知,「不僅促使楊逵日後以理性、和平的方式從事農民運動,並證實其社會主義世界觀是經得起考驗的哲學。」(見黃惠禎〈楊逵研究評述〉引述。)
楊逵作品的英譯
論及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或普羅文學在台灣,楊逵必然是一個重要的作家,可是關於他的作品的英文翻譯,卻是寥寥無幾,主要的有以下兩篇:
〈壓不扁的玫瑰花〉,Daniel Tom 英譯為“The Indomitable Rose”,發表於The Chinese Pen, Autumn, 1978。
〈鵝媽媽出嫁〉,Jane P. Yang 英譯為“Mother Goose Gets Married”,發表於《亞洲商報》,1982年10月29日。
本叢刊過去選譯楊逵(Yang Kʼuei)的作品有以下三篇:
12/1997 No. 2 “Remembering Dr. Lai Ho”〈賴和先生を憶ふ〉,譯者Mary Treadway
1/2007 No. 20 “Mother Goose Gets Married”〈鵝媽媽出嫁〉,譯者Esther Hu
7/2007 No. 21 “The Newspaper Carrie”〈新聞配達夫〉,譯者Robert Backus
本專輯在選擇作品時,承楊逵孫女楊翠教授推薦,我們最後決定短篇小說八篇,兼顧作品的思想性和文學性,可以說是最足以代表楊逵在小說方面的代表作。其中,〈增產之背後〉和〈泥娃娃〉是根據日文首次翻譯成英文。叢刊第20
集翻譯的〈鵝媽媽出嫁〉,是根據中文版本,本集特地推出根據日文的英文譯本。由於楊逵作品屢經作者修改,引起評論家張恆豪呼籲〈存其真貌─談〈送報伕〉譯本及其延伸的問題〉。為讀者參照方便,我們特地重刊Robert Backus 根據日文精心翻譯的〈新聞配達夫〉,或許較近原貌,可以為楊逵作品日中英三種版本比較研究提供方便的資料。對本集譯者Jon Reed、Christopher
Ahn、John Balcom、Yingtsih Hwang、Bert Scruggs 以及英文編輯團隊Terry Russell、Fred Edwards、Angela Borda、Raelynn Moy的辛勞和努力,以及台大出版中心嚴嘉雲在編輯作業上的合作無間,謹表感謝。
杜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