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認識輕度認知障礙(MCI)的第一本書
徐文俊(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
失智症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人,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調查顯示,台灣有8.09%的65歲以上老人有失智症,其中,極輕度占3.26%,輕度及輕度以上占4.82%,總數高達22.7萬人。但是隨著人口逐年老化,失智症人口也快速攀升,預估2030年逾47萬人、2050年將突破86萬人。
這個增加速度實在令人震驚,我們如果不趕緊採取行動,到時候每100位台灣人中,就有超過4個人失智。失智症就像21世紀的黑死病,正在全世界蔓延。
在失智症的病因中,約有50~70%來自阿茲海默氏病(Alzheimer
Disease),因此我們可以說,「控制阿茲海默氏病」是預防失智症的關鍵。由於阿茲海默氏病的表現症狀是認知功能減退與精神症狀障礙,診斷並不容易,直到1905年,德國阿茲海默醫師在一個失智的婦女腦部組織找到異常斑塊與神經結節,才驚覺有這種疾病,而這距離巴金森氏症的發現,足足晚了88年。不過,阿茲海默氏病是迷樣的疾病,即使到醫學發達的現代,我們仍舊不甚了解其病因,以致於還沒有研發出能夠有效控制它的藥物。
阿茲海默氏病會造成大腦漸進性的退化,是一種足以致人於死的病,從發病(產生失智症)後到死亡大約8~10年,而且一旦失智就無法復原,照護的難度與成本相當高。然而,從腦部有病理變化至失智症前,預估有25年的時間。根據研究,如果能夠把失智症發病時間延後5年,全世界的失智人口數預估減少一半。因此,許多科學家一直希望能在病患尚未失智前,找到有效的治療方式,降低失智症的發生率。
其實早在60年前,克勞(V.A. Kral)博士就提出「良性衰老性健忘」,用以描述阿茲海默氏病的失智之前的症狀。隨後30年,不少學者也陸續提出各種相關概念,但這些說法與阿茲海默氏病的病程並沒有那麼吻合(可能是因為當時醫學科技還沒發展成熟),於是漸被棄用。
直到90年代,美國梅約醫學中心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主任隆納德.彼得森醫師(Ronald Petersen, M.D., Ph.D.)提出「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理論,成功證實「失憶型MCI」就是早期阿茲海默氏病的表現。其研究成果顯示:一旦診斷出失憶型MCI,每年約有12~15%的個案將演變成失智症,追蹤6年後,大約80%個案會成為阿茲海默氏病失智症。不過,卻有20%的個案停留在MCI,甚至回復正常。所以,失憶型MCI可能不完全是早期阿茲海默氏病,而是一群罹患失智症「高危險群」的個案(危險值是一般正常人的10倍)。
此外,阿茲海默氏病有許多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肥胖、抽煙、低教育程度、不運動、與憂鬱症,若沒有這些因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可以降低一半,或是有效控制這些因素,也能減少失智症的進展。例如,著名的FINGER研究計畫,是一個在芬蘭進行的大型社區臨床試驗,讓高危險群的老人接受飲食指導、運動處方、認知訓練與健康管理,結果發現,果然能夠降低失智症與認知退化。
在台灣,鮮少有特別針對輕度認知障礙的書籍。廣川醫師這本書,將MCI的概念傳達相當完整清楚,而且提出各項診斷與治療方針。他也提到失智症的認識,對40~60歲的人非常重要,因為這群人正要照顧進入高危險群,或是已經失智的父母,重要的是,這個階段是自己初跨進失智症盛行的年齡層。所以,他也苦口婆心地奉勸大家:早期發現就能早期治療。
一般來說,65歲以上的人MCI的好發率為18.67%,機率不算低,40~60歲的人必須學習如何避免MCI;若是已有MCI,則應當避免(或延後)讓自己罹患失智症。此外,「焦慮」與「憂鬱」是MCI階段常有的症狀,也是可用肉眼觀察得到的現象,因此,身為患者的家人,也要適度去了解「MCI-失智症-憂鬱症」三者間的複雜關係。有趣的是,廣川醫師在內文提到,電腦化不但會減少我們思考的能力,也會減少人際間的互動,造成前額葉皮質退化(他稱之為「電玩腦」),造成失智。
本書翻譯自日文,有些詞句使用與中文用法不盡相同,但仍不減其益處。不過,廣川醫師提供的MCI檢查表似乎是自己擬定的,且有些資料可能是出自個人經驗,是否經過實驗驗證不得而知,讀者宜慎辨之。有幾點提醒讀者:MCI目前尚無法透過血液檢查篩檢;MMSE測量與其他臨床上會使用的測驗,我不建議自我施測,以免誤判(因為如果讀者已熟悉測驗內容,容易造成測驗成績提高,反而延誤診斷)。
整體而言,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最近十年,歐美與台灣對於MCI也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很多已經應用於臨床,期待相關書籍也能陸續出版。廣川醫師開設的MCI診所,並且自稱「失智症預防醫師」,對於失智症的預防與腦部健康概念,值得稱許、大大推廣!
總編輯的話
原來媽媽已經失智了……
王純瑞(大立文創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編輯)
第一次看到《40歲開始,預防失智最有效──向日本名醫學習,立即改變生活習慣,搶救大腦》,心中很震撼!因為書中提到失智的前兆,我好像都有一些,例如我是標準的電腦族、有時會忘東忘西、漸漸不交新朋友、每天搭相同捷運上班、媽媽是失智症患者……
直到看完整本書,我完全同意預防失智症比病後治療更重要,尤其是進入40歲以後,不論是身為父母或是為人子女,都應該對失智症有一定程度的認知,才能提早發現提早預防、治療,只要能延緩五年病發(甚至維持現狀、不發病),不論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是莫大的福音啊!
還記得,我的母親從年輕時代(五、六十歲),就常常抱怨胃痛、腰痛、腳痛、心痛等各種小病痛,但她說這些都是「老毛病」,她非常了解自己的身體,堅持不肯上醫院徹底檢查,若有小病痛就自己買成藥吃,因此,她的健保卡有十多年都沒有就診紀錄。
直到她八十歲那年,突然出現走路有點顛簸的現象,接著腳痛、臥床、不能走路,在全家人堅持下,她只好勉強同意去醫院看骨科。
令我意外的是,從骨科、內科、復健科、心臟科到疼痛科,完成所有相關檢查後,醫生卻告訴我:「從各種檢查結果綜合研判,妳媽媽沒有她自己說的這些病(有些小病,已治療,但她持續不舒服,常常進出醫院),建議帶她到神精內科檢查一下。」
醫生這個建議,就像一道曙光,給我們家人可以重新「好好生活」的一帖良葯,因為母親剛發病時,一生自律、聰明、講理且溫柔敦厚的母親,居然會對全家人「語言暴力」,整天漫罵、攻擊,要不就是整天抱怨、尋死、哭鬧,一點都不像同一個人,全家人不知她怎麼了,要如何照顧她,因此在照顧過程中備受煎熬。
改經過多次專業檢查後,才知道母親已經是中度失智,錯過了輕度失智症治療的黃金時段,她已經失去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但我還一以為媽媽只是節省慣了、老了、病了!完完全全不知道(更不願相信),最愛我的媽媽有一天會得失智症!
我總覺得,媽媽不想自己購物、不想自己出門,沒關係啊!因為她本來就是「宅女」,所以不愛出門;她不想購物(想省錢)沒關係,需要什麼,我買給她;她想去哪裡,叫女兒、孫子送她去就可以了。反正我們一直都在她身邊!
但是奇怪的事不斷發生,她的記憶力日益變差,剛發生的事情也馬上忘記,例如才上完廁所,二、三分鐘後又要上廁所,明明沒有尿,也要上廁所,一天上廁所無數次。又例如剛吃完飯,偏偏說沒吃,指責全家要餓死她。但是有時她又很正常,完全看不出病況。
最可怕的是,一向討厭別人說慌、溫柔敦厚的媽媽,不但臉不紅氣不喘說謊話,而且講話變得刻薄,把全家人搞得都快瘋了,我仍然是束手無策。媽媽還是病懨懨地躺在床上!
媽媽今年91歲了,從她被確診為中度失智到現在,已經十年了。這幾年,配合醫生的藥物治療,我和家人也調整心態,把母親看成逐漸退化的小孩來哄,並陪伴他玩適合年紀的遊戲,讓照顧的壓力與緊張心態獲得適度調整,儘量讓媽媽的晚年過得舒適、安心、自在。
我常想,如果我能夠提早知道媽媽是失智症病人,那段害怕擔心、不知所措的摸索、照顧歲月,全家人應該比較容易度過。如果我知道失智症是可以透過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簡稱MCI)檢測,我一定會提早預防,媽媽的晚年生活也許會過得不一樣。
曾看過一篇文章提到,「預防失智,攸關國力」,由於失智症迄今還沒有藥物可以有效治療,唯一良策就是設法延緩失智症狀的發生,只要能做好MCI預防,讓失智症延緩五年發病,則到了2050年全球失智人口盛行率與支出將減少一半。
一般而言,得到阿茲海默氏病的病人都很長壽,不希望過去幾十年科學家與研究者辛苦地延長人類壽命,就是為了讓更多人有機會得到失智症。更希望透過這本書作者的研究結果,破除大家對失智症誤解和偏見,提早認識失智症、提早預防、提早治療,健康過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