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是苦難的環境,愈能創造出文學的最佳價值,廚川白村著作,魯迅譯,一同品味「苦悶的象徵」所帶來的豐富文學之寶。
「文學是苦悶的象徵」這句話可說總結了所有文學產生的原因。文學史上能被留名的多是文學鉅著,無論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四大喜劇,還是但丁的《神曲》,都是作家們嘔心瀝血的最佳傑作。但這些作品是在作家何種心境下被創造出來的呢?作品底下的角色是否多少也投射了作家當時的心境故事?廚川白村認為文學乃是生命受了壓抑驅使作家創造出文藝作品。本書是魯迅在1925年出版的譯文,正是「五四」之後,文字表現即是民初的白話文。在當時一版再版,是文藝青年的入門讀物。有一說:《苦悶的象徵》譯文所表現的熱情即是魯迅在傳播自己的美學思想,此譯文也成了魯迅美學思想變化的重要線索。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廚川白村
本名廚川辰夫,日本學者,文學評論家,《苦悶的象徵》為著名的文學評論,在當時對日本文藝界有著深遠的影響,廚川白村於1923年過世於關東大地震,享年四十四歲。
譯者簡介
魯迅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新文化運動領導人,為中國現代文學的開創者,魯迅的主要作品多為雜文、小說、評論、現代詩及翻譯作品,對五四運動及之後的中國社會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西方國家也享有盛譽,被稱為是「二十世界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廚川白村
本名廚川辰夫,日本學者,文學評論家,《苦悶的象徵》為著名的文學評論,在當時對日本文藝界有著深遠的影響,廚川白村於1923年過世於關東大地震,享年四十四歲。
譯者簡介
魯迅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新文化運動領導人,為中國現代文學的開創者,魯迅的主要作品多為雜文、小說、評論、現代詩及翻譯作品,對五四運動及之後的中國社會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西方國家也享有盛譽,被稱為是「二十世界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目錄
引言
第一 創作論
一 兩種力
二 創造生活的欲求
三 強制壓抑之力
四 精神分析學
五 人間苦與文藝
六 苦悶的象徵
第二 鑒賞論
一 生命的共感
二 自己發現的歡喜
三 悲劇的淨化作用
四 有限中的無限
五 文藝鑒實的四階段
六 共鳴底創作
第三 關於文藝的根本問題的考察
一 為豫言者的詩人
二 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
三 短篇「項鏈」
四 白日的夢
五 文藝與道德
六 酒與女人與歌
第四 文學的起源
一 祈禱與勞動
二 原人的夢
後記
附錄
項鏈
第一 創作論
一 兩種力
二 創造生活的欲求
三 強制壓抑之力
四 精神分析學
五 人間苦與文藝
六 苦悶的象徵
第二 鑒賞論
一 生命的共感
二 自己發現的歡喜
三 悲劇的淨化作用
四 有限中的無限
五 文藝鑒實的四階段
六 共鳴底創作
第三 關於文藝的根本問題的考察
一 為豫言者的詩人
二 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
三 短篇「項鏈」
四 白日的夢
五 文藝與道德
六 酒與女人與歌
第四 文學的起源
一 祈禱與勞動
二 原人的夢
後記
附錄
項鏈
內容連載
引言
去年日本的大地震,損失自然是很大的,而廚川博士的遭難也是其一。
廚川博士名辰夫,號白村。我不大明白他的生平,也沒有見過有系統的傳記。但就零星的文字裡綴拾起來,知道他以大阪府立第一中學出身,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得文學士學位;此後分住熊本和東京者三年,終於定居京都,為第三高等學校教授。大約因為重病之故罷,曾經割去一足,然而尚能遊歷美國,赴朝鮮;平居則專心學問,所著作很不少。據說他的性情是極熱烈的,嘗以為「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所以對於本國的缺失,特多痛切的攻難。論文多收在《小泉先生及其他》、《出了象牙之塔》及歿後集印的《走向十字街頭》中。此外,就我所知道的而言,又有《北美印象記》、《近代文學十講》、《文藝思潮論》、《近代戀愛觀》、《英詩選釋》等。
然而這些不過是他所蘊蓄的一小部分,其餘的可是和他的生命一起失掉了。
這《苦悶的象徵》也是歿後才印行的遺稿,雖然還非定本,而大體卻已完具了。第一分〈創作論〉,是本據,第二分〈鑒賞論〉其實即是論批評,和後兩分都不過從〈創作論〉引申出來的必然的系論。至於主旨,也極分明,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生命力受了壓抑而生的苦悶懊惱乃是文藝的根柢,而其表現法乃是廣義的象徵主義」。但是「所謂象徵主義者,絕非單是前世紀末法蘭西詩壇的一派所曾經標榜的主義,凡有一切文藝,古往今來,是無不在這樣的意義上,用著象徵主義的表現法的」(〈創作論〉第四章及第六章)。
作者據伯格森一流的哲學,以進行不息的生命力為人類生活的根本,又從弗羅特一流的科學,尋出生命力的根柢來,即用以解釋文藝,—尤其是文學。然與舊說又小有不同,伯格森以未來為不可測,作者則以詩人為先知,弗羅特歸生命力的根柢於性欲,作者則云即其力的突進和跳躍。這在目下同類的群書中,殆可以說,既異於科學家似的專斷和哲學家似的玄虛,而且也並無一般文學論者的繁碎。作者自己就很有獨創力的,於是此書也就成為一種創作,而對於文藝,即多有獨到的見地和深切的會心。
去年日本的大地震,損失自然是很大的,而廚川博士的遭難也是其一。
廚川博士名辰夫,號白村。我不大明白他的生平,也沒有見過有系統的傳記。但就零星的文字裡綴拾起來,知道他以大阪府立第一中學出身,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得文學士學位;此後分住熊本和東京者三年,終於定居京都,為第三高等學校教授。大約因為重病之故罷,曾經割去一足,然而尚能遊歷美國,赴朝鮮;平居則專心學問,所著作很不少。據說他的性情是極熱烈的,嘗以為「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所以對於本國的缺失,特多痛切的攻難。論文多收在《小泉先生及其他》、《出了象牙之塔》及歿後集印的《走向十字街頭》中。此外,就我所知道的而言,又有《北美印象記》、《近代文學十講》、《文藝思潮論》、《近代戀愛觀》、《英詩選釋》等。
然而這些不過是他所蘊蓄的一小部分,其餘的可是和他的生命一起失掉了。
這《苦悶的象徵》也是歿後才印行的遺稿,雖然還非定本,而大體卻已完具了。第一分〈創作論〉,是本據,第二分〈鑒賞論〉其實即是論批評,和後兩分都不過從〈創作論〉引申出來的必然的系論。至於主旨,也極分明,用作者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生命力受了壓抑而生的苦悶懊惱乃是文藝的根柢,而其表現法乃是廣義的象徵主義」。但是「所謂象徵主義者,絕非單是前世紀末法蘭西詩壇的一派所曾經標榜的主義,凡有一切文藝,古往今來,是無不在這樣的意義上,用著象徵主義的表現法的」(〈創作論〉第四章及第六章)。
作者據伯格森一流的哲學,以進行不息的生命力為人類生活的根本,又從弗羅特一流的科學,尋出生命力的根柢來,即用以解釋文藝,—尤其是文學。然與舊說又小有不同,伯格森以未來為不可測,作者則以詩人為先知,弗羅特歸生命力的根柢於性欲,作者則云即其力的突進和跳躍。這在目下同類的群書中,殆可以說,既異於科學家似的專斷和哲學家似的玄虛,而且也並無一般文學論者的繁碎。作者自己就很有獨創力的,於是此書也就成為一種創作,而對於文藝,即多有獨到的見地和深切的會心。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158
-
新書85折$170
-
新書9折$180
-
新書9折$180
-
新書93折$186
-
新書95折$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