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想像並見證未來
梁朝雲
McLuhan預言數位匯流,於1962年即提出「地球村」概念,歷經50年的光景,終於看到了人類透過網際網路遨遊古今、想像未來的地球村雛型。
以世代發展來看,1946年出生的戰後嬰兒潮,在其壯年職場上遇見了網路,這一世代目前已邁入活力老化的階段,而現今臺灣已然有九成人口經常使用網際網路以因應生活所需。1990年後出生者,皆可被視為數位原生代,過去世人僅只探討這群Net
Natives的特質和習性,尚無法預期他們對於人類社會的貢獻。不過,從突尼西亞啟動的阿拉伯之春,到臺灣2014年3月的太陽花學運和同年9月香港佔中的雨傘運動,世人終於見證到這群數位原生代的小試身手。而從2014年底的臺北市長選舉,則看到大數據瞬間分析和網路公民參與的排山到海,大眾媒體積極探討這股力量的可能性,學術界也開始研究此一新興勢力的延展與後效。從區域與全球發展的角度看過去,世人這才驚覺,任何高牆都有被推倒的一天;這時,國家界線逐漸消逝,城市主義即將接手。這不正是McLuhan所描繪的「地球村」嗎?
感佩於McLuhan對訊息傳播與媒體發展的前瞻,也基於對其論述延伸性的好奇,筆者遂以幾個可預見的臺灣未來為引,反思McLuhan的觀點。這八個未來的情境包括:Zetta的超限計算與瞬間市場;重新定義貧窮,人人皆有平板;自造生活圈,便利外的認證;打造生態空間的永續城市;微型企業隨應需求之變形組合;混血加移民的馬賽克臺灣;數位銀髮族成為消費主力;以及更倚賴造就了更彈性與更嚴峻。
Zetta的超限計算與瞬間市場
人類社會將急速逼近資料處理能以每秒Zetta超限計算的世界,智慧網絡將如空氣一般自在地流動,瞬間市場的掌握和延伸將不再只是預言。這時,人們既更為相互依存,亦更重視獨離時刻。在資訊光速移動下,網絡式的全場域邏輯將促使迥異的思考不斷產生。因此,總是有人會領先數十分鐘透析其中的轉型和變化,從中取得先佔優勢而致富。資訊將成為人類社會最具決定性的商品,而實體產品則只是資訊移動的配件。這一點,以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似乎越來越真實,與McLuhan之說不謀而合。
重新定義貧窮,人人皆有平板
民國五十年代,鄉間只有里長伯家有電視,每逢紅葉、金龍爭奪世界冠軍時,總見里長伯將電視搬到大街上,凌晨時分整村老少都在為臺灣加油。這時,電視象徵著政治權力。當有一天平板電腦變成民眾的基本配備,書本因稀少而成為奢侈品時,書本亦將成為尊榮與地位的象徵,這便是McLuhan最為人熟知的「媒體即訊息」。McLuhan強調,媒體本身型塑並控制了人際關聨與人類行動的規模與形式,傳播工具對於人們的影響因此遠勝過其承載的內容。姑且不去辯證媒體或內容重要,從極權國家優先箝制傳播工具,進而控管其中內容,即可遂行其全民洗腦來看,誰能否認媒體的重要性?
自造生活圈,便利外的認證
3D列印技術的再延展便是複製萬物,屆時人類生活圈的各類事物皆可自造,商品將變得真偽難辨,均須考慮內建晶片以上網認證?這一點和McLuhan資訊產製的論述神似,50年前其即預言,個人不僅是資訊的消費者,也會成為資訊的生產者,對於真相都擁有獨斷的詮釋權,為資訊爆炸再添喧嘩,反倒有扭曲或撕裂資訊真實性的可能。資訊龐雜反而造成資訊貶值,呈現出資訊空洞,這樣的現實反射在未來人人皆能自造生活萬物時,多元社群是否會讓真偽淪陷?多重自我是人類真正的自由與解放嗎?這些問題都值得深思與辯證。
打造生態空間的永續城市
隨著全球暖化,環境永續的思潮風起雲湧,維護生態的概念亦向下紮根。很多城市都開始規劃轉型成為零碳無污的永續城市,希望擁有智慧流暢的交通公設、零環境負荷的樂活建築,以及安全永續的能源政策,這一點即反映在McLuhan地球村的概念上。McLuhan指出,中心邊陲(center-margin)結構的分工,支離了人類文明;不過,網際網路讓人類社會瞬間解構、重組,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此即為地球村。生態永續的觀念在網路間流竄、深植,進而形成風潮,國內近來的滅頂運動和慈濟事件,便是鮮明案例。
微型企業隨應需求之變形組合
網路普及使得資源有限而能鎖定特定市場的微型企業得以活絡,但也正因為組織精簡、資源侷限,這些微型企業會須要隨應需求,而向外尋求策略聯盟,以變形組合來掌握稍縱即逝的瞬間市場。這與McLuhan所描述「部落、去部落、再部落」的媒體發展進程亦屬同流,從過往自給自足的農耕體系,到工業化的整併和同質化,再到後資訊社會的網絡微型企業體。但值得深思的是,人類因「再部落化」而產生的多重主體,是否會因此而自我分裂,從疏離演變成迷失。微型企業的發展也是如此,過度專工導致見樹不見林,或是過度本位而陷入聯盟服務接軌的困境?亦殊值深慮。
混血加移民的馬賽克臺灣
根據教育部統計,102學年度,國內新移民子女已近21萬人,佔全體國中小學童9.9%;此即,每十個學生當中,就有一位是新移民子女。若加上陸配臺配35萬對,合其家人子女將超過100萬人。在可見的未來,混血加移民的馬賽克臺灣將徹底顛覆原有的人口樣貌,更多元的人文體系和傳播符碼將充斥臺灣,McLuhan「再部落」的論述也將更加深植。儘管McLuhan的冷熱媒體說飽受詬病,但其強調沒有任何媒體可以獨存,只有不斷與其他媒體交互作用下,才有存在的意識。若將各種媒體類比為各個族群,此一論述對臺灣新人口結構,確有相當程度的啟發。
數位銀髮族成為消費主力
1955年後出生,在日常生活或職場工作習於使用數位科技,未來即將邁入65歲的人們,可被視為「數位銀髮族」。此一族群接受高等教育與出國留學的人數眾多,在其步入青壯年的黃金時期,正好搭上全球經濟快速起飛的列車,迅速累積財富,成為各世代裡消費實力最雄厚的族群。這群腦力不打烊,閒不住的數位銀髮族多半沒有生存的問題,只有生活的選擇,他們將是創造臺灣老年生活風格的第一代。McLuhan認為,媒體是人類的延伸,而數位銀髮族的傳播消費行為深受網路科技的影響,預期也將透過數位媒體,創造出另一階段的生命舞臺,持續向世界發聲。
更倚賴造就了更彈性與更嚴峻
更倚賴數位媒體雖能造就更彈性且豐富的生活方式,但也將面對能源耗竭與生態永續的嚴峻挑戰,這也是McLuhan所擔憂的。因為媒體是人類的延伸,一旦過度依賴,其他知覺便有可能斷裂;科技變遷不僅會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同時也會改變其思想與價值判斷。McLuhan經常被認定為科技決定論者,然而,從其系列論述中可以得知,他的最終關懷是透過媒體素養的深耕,以提升人類對媒體特質的理解,以及使用媒體的自主性,來降低媒體對人類社會的衝擊。唯有對資訊靈通並具有整體覺察意識的人們,方能掌握領悟己身行動之意義,才能迎接深度倚重數位媒體所面臨的更嚴峻挑戰。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已出版近50年,這本近乎預言般的作品在八零年代一度沈寂,後隨網際網路的普及又再度走紅,讓世人重新品味McLuhan在「地球村」上的先知。儘管後代對其在冷熱媒體和純感官需求的論點有所詬病,亦有學者批判對其學說缺乏媒體應用的社會脈絡或心靈層次,但McLuhan在「地球村」、「媒體是人類延伸」、「媒體型塑人類關聯」的指稱,歷經50年的時空轉換,現今都大抵成真。有幸重讀此一經典,行至「把全人類當成我們的皮膚穿在身上」時,心頭一驚,這不正是當下最夯的穿戴裝置與物聯網的應用嗎?傳播學界或整體世人何其有幸,能夠曾經擁有McLuhan這位資訊媒體的先導,並能持續享用其如史詩般的巨著。
McLuhan備受尊崇,為媒體理論一代宗師,但其中文譯作卻很少,或許與其文字晦澀,充滿詩化語彙及神話典故有關。貓頭鷹出版社邀請到金鼎獎最佳翻譯鄭明萱先生為此書重譯,並以譯名《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出版,嘉惠眾人,自當給予最熱烈的喝采。也祈願有更多的讀者能伴隨《認識媒體》,共享McLuhan的心靈旅程,以想像並見證未來!
梁朝雲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專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