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台灣及美國手語在詞彙表達上所採取的認知策略,
並探討造詞過程背後語言、文化與認知的關係,有助異國手語的學習與溝通。
並探討造詞過程背後語言、文化與認知的關係,有助異國手語的學習與溝通。
◎探討手語詞彙形成的認知模式
◎從認知的角度來探討台灣手語及美國手語的造詞策略
◎解釋手語造詞過程背後語言、文化與認知的關係
口語在不同國家的差異較大,如果沒有加以學習,很難相互溝通。但在手語中,不同國家的手語都有某種程度的相似度,只要理解手語造詞的認知策略,並多增加互動的次數,多少就可以理解對方要傳達的意思。
不同國家的手語,許多詞彙的打法有很高的相似性,為什麼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文化所發展出來的手語會有相似度?如果理解了這些因素,就有利於了解異國手語,加速手語學習與溝通。
本書從「概念意象的選擇」、「攝取視角的選擇」,以及「造詞策略的選擇」三個認知過程探討台灣及美國手語的造詞策略,期能藉由不同手語之間的比較與分析,進一步了解兩者在詞彙表達上所採取的認知策略,並探討造詞過程背後語言、文化與認知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