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歐洲華文作家協會」三十位作家,其中包括獲得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終身成就獎的趙淑俠;散文名家呂大明;華文世界推理小說翹楚朱文輝;世界詩人大會主席楊允達;國際問題評論家俞力工;雙語作家、文化先鋒池元蓮以及才藝雙全的元老作家祖慰等。透過詳栩細膩的描述,勾勒出一幅幅文字耕耘者的畫像,折射出每位作家的心靈世界,反映她/他們筆下的人文景觀,並傳述歐洲華人的文史演進與發展。
本書特色
歐華作家協會,三十位文壇資深作家,透過第三人的側寫,生動描述每位作家在歐洲為華文創作努力耕耘的生命故事。從這三十位作家的人生,看歐華作協的發展歷程,如何從一棵小樹,茁壯至今日,成就歐洲華文創作的盛況。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高關中
德國華文作家,1950年生於陝西西安,1980年移居德國,現住德國漢堡。為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會員兼秘書處公關(負責與歐華作家的聯絡)、歐華作協會員、中歐跨文化交流協會會員、文心社會員兼文心社德國分社副社長。德國三大華文報紙《歐洲新報》、《歐華導報》和德國《華商報》特約記者。多年來筆耕不輟,總計問世著述約500萬字。作品以列國風土、遊記、人物傳記與西方文化介紹為主。
高關中
德國華文作家,1950年生於陝西西安,1980年移居德國,現住德國漢堡。為世界華文作家交流協會會員兼秘書處公關(負責與歐華作家的聯絡)、歐華作協會員、中歐跨文化交流協會會員、文心社會員兼文心社德國分社副社長。德國三大華文報紙《歐洲新報》、《歐華導報》和德國《華商報》特約記者。多年來筆耕不輟,總計問世著述約500萬字。作品以列國風土、遊記、人物傳記與西方文化介紹為主。
目錄
趙淑俠序言
朱文輝的心語
莫索爾序言 一段難忘的記憶
俞力工序言
郭鳳西序言
趙淑俠 歐華文壇的拓荒者
朱文輝 推理小說翹楚 歐華作協中堅
呂大明 字字珠璣散文美
祖 慰 華歐名作家 世博設計師
楊允達 世界詩人大會主席的多彩人生
郭鳳西/黃志鵬 將門眷村才女 歐華作協會長
麥勝梅/許家結 越南來的德華作家
王雙秀 寫作編書辦文會
俞力工 國際問題評論家
池元蓮 雙語作家 文化先鋒
譚綠屏 畫壇文壇常青樹
莫索爾 資深記者 西華僑領
謝盛友 參政破冰者 當選市議員
張筱雲 《德國僑報》頂樑柱
黃雨欣 作家校長影評家
黃鶴升 歐華文壇的哲人
高麗娟 土華文化橋樑
林凱瑜 波蘭的中華文化使者
李永華 自強不息的思想者
楊翠屏 學貫中西 法華作家
穆紫荊 復旦才女 德華作家
高蓓明 探索茫茫人生路
張 琴 「高爾基」似的女作家
劉 瑛 德華文壇的熱心人
常 暉 奧國媒體的多面手
呢 喃 記者作家一肩挑
區曼玲 酷愛戲劇勤寫作
高關中自述 走百國寫世界
附錄 歐華作協歷史回顧與年會
後記
朱文輝的心語
莫索爾序言 一段難忘的記憶
俞力工序言
郭鳳西序言
趙淑俠 歐華文壇的拓荒者
朱文輝 推理小說翹楚 歐華作協中堅
呂大明 字字珠璣散文美
祖 慰 華歐名作家 世博設計師
楊允達 世界詩人大會主席的多彩人生
郭鳳西/黃志鵬 將門眷村才女 歐華作協會長
麥勝梅/許家結 越南來的德華作家
王雙秀 寫作編書辦文會
俞力工 國際問題評論家
池元蓮 雙語作家 文化先鋒
譚綠屏 畫壇文壇常青樹
莫索爾 資深記者 西華僑領
謝盛友 參政破冰者 當選市議員
張筱雲 《德國僑報》頂樑柱
黃雨欣 作家校長影評家
黃鶴升 歐華文壇的哲人
高麗娟 土華文化橋樑
林凱瑜 波蘭的中華文化使者
李永華 自強不息的思想者
楊翠屏 學貫中西 法華作家
穆紫荊 復旦才女 德華作家
高蓓明 探索茫茫人生路
張 琴 「高爾基」似的女作家
劉 瑛 德華文壇的熱心人
常 暉 奧國媒體的多面手
呢 喃 記者作家一肩挑
區曼玲 酷愛戲劇勤寫作
高關中自述 走百國寫世界
附錄 歐華作協歷史回顧與年會
後記
序
序
編寫文友小傳的想法萌生於去年10月,在馬來西亞舉行的世華作家代表大會期間。那次大會上我第一次見到了歐華作協的創會會長、著名作家趙淑俠大姐。大姐平易近人,早餐時與幾位文友一起聊天。她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歐華作協成立二十多年了,運作得不錯,最好能把這段歷史記錄下來,如寫成歐華文學史,給後人留下一些資料,這是很有意義的。
當我聽到趙大姐的這番叮囑時,很有感觸。自己作為會員,應該為協會出力做點什麼,加磚添瓦也好。我自己偏重於史地和人物寫作,原來寫過《臺灣名人傳》,也採訪過一些文化人,寫過紀實報導,如《譯壇巨匠榮獲歌德金質獎章―楊武能教授傳奇》、《巧遇國際鄭和學會會長陳達生》等等,可以從寫小傳開始啊!先寫比較熟悉的文友,譚綠屏大姐是我的入會介紹人,我知道她是作家兼美術家,加上馬來西亞文會的鮮活材料,寫成《畫壇文壇常青樹》,發往《歐洲新報》,去年11月1日刊登了。這就是小傳系列的第一篇。
馬來西亞文會結束後,我們十幾位歐華文友又參加了世界詩人大會,兩週時間,朝夕相處,比較熟悉了。感謝麥勝梅、許家結夫婦和黃鶴升文友的支持,又寫出兩篇。這樣總共有了三篇樣稿,以「拋磚引玉的想法」為題,發到協會公共信箱裡。寫小傳的想法得到了更多文友的回應。很多人發來了資料、照片和作品。池元蓮大姐還把為族譜所寫的資料都發過來。趙大姐也發來郵件鼓勵。
文友們信任我,我也決不能辜負大家的信任,撰寫的時候牢牢把握以下原則:
把個人家庭的命運與歷史的大環境聯繫起來,介紹人生的主要軌跡,文學道路和成就,在歐華協會的活動,突出每個人的亮點。寫好後一定要經過本人審閱修改,才能發表。
就這樣一路走來,完成了三十人的小傳,這是大家共同努力合作的結果。試想一下,沒有文友支援提供材料,敞開心扉交流,寫小傳就是無米之炊,不可能做下去。
現將三十位作家的傳記編輯成書,每篇平均六七千字,總共約二十萬字。目錄基本按照傳主參加歐華年會和入會的先後安排,這樣從頭閱讀起來,比較容易瞭解歐華作協乃至歐華文壇的發展歷史。全書完成後由歐華作協會長寫序。
這本書實際上是歐華作家們集體創作的,由高關中主編執筆而已。
它具有史料性,可讀性,也有勵志的作用。
在此我要感謝歐華文友們的大力支持,感謝歐華作協歷任會長作序,感謝世華作家交流協會心水秘書長的推薦,還要感謝秀威黃姣潔主編和段松秀編輯的熱心幫助。
編寫文友小傳的想法萌生於去年10月,在馬來西亞舉行的世華作家代表大會期間。那次大會上我第一次見到了歐華作協的創會會長、著名作家趙淑俠大姐。大姐平易近人,早餐時與幾位文友一起聊天。她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歐華作協成立二十多年了,運作得不錯,最好能把這段歷史記錄下來,如寫成歐華文學史,給後人留下一些資料,這是很有意義的。
當我聽到趙大姐的這番叮囑時,很有感觸。自己作為會員,應該為協會出力做點什麼,加磚添瓦也好。我自己偏重於史地和人物寫作,原來寫過《臺灣名人傳》,也採訪過一些文化人,寫過紀實報導,如《譯壇巨匠榮獲歌德金質獎章―楊武能教授傳奇》、《巧遇國際鄭和學會會長陳達生》等等,可以從寫小傳開始啊!先寫比較熟悉的文友,譚綠屏大姐是我的入會介紹人,我知道她是作家兼美術家,加上馬來西亞文會的鮮活材料,寫成《畫壇文壇常青樹》,發往《歐洲新報》,去年11月1日刊登了。這就是小傳系列的第一篇。
馬來西亞文會結束後,我們十幾位歐華文友又參加了世界詩人大會,兩週時間,朝夕相處,比較熟悉了。感謝麥勝梅、許家結夫婦和黃鶴升文友的支持,又寫出兩篇。這樣總共有了三篇樣稿,以「拋磚引玉的想法」為題,發到協會公共信箱裡。寫小傳的想法得到了更多文友的回應。很多人發來了資料、照片和作品。池元蓮大姐還把為族譜所寫的資料都發過來。趙大姐也發來郵件鼓勵。
文友們信任我,我也決不能辜負大家的信任,撰寫的時候牢牢把握以下原則:
把個人家庭的命運與歷史的大環境聯繫起來,介紹人生的主要軌跡,文學道路和成就,在歐華協會的活動,突出每個人的亮點。寫好後一定要經過本人審閱修改,才能發表。
就這樣一路走來,完成了三十人的小傳,這是大家共同努力合作的結果。試想一下,沒有文友支援提供材料,敞開心扉交流,寫小傳就是無米之炊,不可能做下去。
現將三十位作家的傳記編輯成書,每篇平均六七千字,總共約二十萬字。目錄基本按照傳主參加歐華年會和入會的先後安排,這樣從頭閱讀起來,比較容易瞭解歐華作協乃至歐華文壇的發展歷史。全書完成後由歐華作協會長寫序。
這本書實際上是歐華作家們集體創作的,由高關中主編執筆而已。
它具有史料性,可讀性,也有勵志的作用。
在此我要感謝歐華文友們的大力支持,感謝歐華作協歷任會長作序,感謝世華作家交流協會心水秘書長的推薦,還要感謝秀威黃姣潔主編和段松秀編輯的熱心幫助。
高關中 2014年7月17日 德國漢堡
內容連載
趙淑俠
歐華文壇的拓荒者
在馬來西亞舉行的第九屆世華作協大會(2013)上,我第一次見到敬仰已久的趙淑俠大姐。趙大姐是著作等身的文學大家,又是歐華作協的創會會長和永久榮譽會長。如今雖移居美國,仍然非常關心歐華作協的發展。正是受到她關於重視歐華文學史談話的啟發,我才萌生了撰寫歐華文友小傳的想法。儘管已經寫過不少文友的小傳,可是當我開始寫趙大姐時,仍然遲遲不敢落筆。趙大姐對我們這些文壇後進來說,真是「高山仰止」,她的事跡太豐富了,她的成就早已列入華文文學史。
這裡就用《海外華文文學史》的主編,原汕頭大學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所主任陳賢茂教授的一段評語作為本文的開篇:「趙淑俠,一位在海外華文文壇上馳騁數十年的獨行俠,在兩岸文學界原無任何淵源,既非文學院系的科班出身,又沒有文壇顯赫人物給與提攜吹捧,也不屬於文學界的任何圈子,僅憑自己的毅力、努力和打拼,獨闖出了一片天地,並且成為歐洲華文文壇的盟主,這不能不說是文學界的異數……」
大陸歲月
趙淑俠的祖籍是黑龍江省松花江畔的肇東縣,遠祖世居山東齊河,清末黃河泛濫和旱災,迫使她身為佃農的祖宗闖關東,在那片黑土地上紮下根來。經過數代人的開墾耕耘,到她爺爺時代成為富裕的農耕之家,還在哈爾濱經商。祖父讀過私塾,刻意培養她父親,要他好好讀書,學法律,為小老百姓主持公道。他父親不負家族厚望,考上北京政法大學(1927年歸入北大法學院)。畢業時才二十二虛歲,返鄉服務於政界,少年得志,二十八歲就做軍法處長。他同就讀於哈爾濱醫專、出身於旗人官宦之家的女子結婚。
他自視甚高,志氣遠大。但這一切都被日本侵略者給破壞了。九一八事變後,他們逃到北京,不久,生下長女趙淑俠。
趙淑俠的母親典雅、清純,知書達理,懂音律,善丹青,有著不凡的繪畫和音樂之才,精心傳給了趙淑俠。母親教子有方,趙淑俠三四歲後,就要每日描紅、寫大字、認字、背唐詩,如果功課做得好,還有獎勵―「獎品就是母親的畫,多半是貓、馬、猴子和畫眉鳥;我非常珍視這些畫,每得一張就掛在我床旁邊的牆上,掛得一面牆滿滿的。」這是趙淑俠留在記憶裡最初的故事。
歐華文壇的拓荒者
在馬來西亞舉行的第九屆世華作協大會(2013)上,我第一次見到敬仰已久的趙淑俠大姐。趙大姐是著作等身的文學大家,又是歐華作協的創會會長和永久榮譽會長。如今雖移居美國,仍然非常關心歐華作協的發展。正是受到她關於重視歐華文學史談話的啟發,我才萌生了撰寫歐華文友小傳的想法。儘管已經寫過不少文友的小傳,可是當我開始寫趙大姐時,仍然遲遲不敢落筆。趙大姐對我們這些文壇後進來說,真是「高山仰止」,她的事跡太豐富了,她的成就早已列入華文文學史。
這裡就用《海外華文文學史》的主編,原汕頭大學海外華文文學研究所主任陳賢茂教授的一段評語作為本文的開篇:「趙淑俠,一位在海外華文文壇上馳騁數十年的獨行俠,在兩岸文學界原無任何淵源,既非文學院系的科班出身,又沒有文壇顯赫人物給與提攜吹捧,也不屬於文學界的任何圈子,僅憑自己的毅力、努力和打拼,獨闖出了一片天地,並且成為歐洲華文文壇的盟主,這不能不說是文學界的異數……」
大陸歲月
趙淑俠的祖籍是黑龍江省松花江畔的肇東縣,遠祖世居山東齊河,清末黃河泛濫和旱災,迫使她身為佃農的祖宗闖關東,在那片黑土地上紮下根來。經過數代人的開墾耕耘,到她爺爺時代成為富裕的農耕之家,還在哈爾濱經商。祖父讀過私塾,刻意培養她父親,要他好好讀書,學法律,為小老百姓主持公道。他父親不負家族厚望,考上北京政法大學(1927年歸入北大法學院)。畢業時才二十二虛歲,返鄉服務於政界,少年得志,二十八歲就做軍法處長。他同就讀於哈爾濱醫專、出身於旗人官宦之家的女子結婚。
他自視甚高,志氣遠大。但這一切都被日本侵略者給破壞了。九一八事變後,他們逃到北京,不久,生下長女趙淑俠。
趙淑俠的母親典雅、清純,知書達理,懂音律,善丹青,有著不凡的繪畫和音樂之才,精心傳給了趙淑俠。母親教子有方,趙淑俠三四歲後,就要每日描紅、寫大字、認字、背唐詩,如果功課做得好,還有獎勵―「獎品就是母親的畫,多半是貓、馬、猴子和畫眉鳥;我非常珍視這些畫,每得一張就掛在我床旁邊的牆上,掛得一面牆滿滿的。」這是趙淑俠留在記憶裡最初的故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300
-
新書79折$300
-
新書79折$301
-
新書85折$323
-
新書88折$334
-
新書9折$342
-
新書9折$342
-
新書95折$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