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譯者:鄭瑞菁
瞭解評量與評鑑在幼教中的角色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在許多幼教相關計劃中的幼兒皆受其影響,而此種影響究竟是正面或負面,則取決於幼教師對於此種過程的瞭解;包括:何時以及如何使用評量與評鑑?兒童發展如何影響評量過程?測驗、評量與適合兒童發展的課程三者間有何關係?有些瞭解只需常識,有些瞭解卻需要幼教專業的正式訓練與深入研習。只有傳統的善良與智慧是不夠的,而且可能反而導致不適當的做法。
第二版修改重點
自從第一版問世以來,幼兒教育、評量與評鑑的趨勢有了相當大的改變。隨著「有教無類」法案的誕生,測驗、績效與標準化成為今日所有教育者(包括幼教人員)所重視的,這些改變的結果產生以下問題:
現今的幼兒已不似本書第一版書寫時的幼兒了,由於文化或是語言差異的幼兒數量急遽增加,許多幼教專業人員已經高度關切這類幼兒的評量問題,本書第二版另加一章(第2章)來討論這些相關議題。
由於有特殊需求的幼兒數量增加,他們融合至一般班級的人數也隨之增加。這種現象大部分是因為法令的改變,加上早期鑑定特殊兒童的能力也提升了。隨著這種改變,教師也開始面臨各種特殊挑戰,如何運用評量結果為這些特殊幼兒設計課程的能力便是其中之一。因此,本書第二版也增加一章有關特殊幼兒的議題,藉以幫助教師更瞭解特教的評量、課程與教學三者之間的關係。
除了上述二章之外,也增加一章(第5章)來更詳盡地探討標準化評量的心理計量特質。由於不同的標準化評量日益增加,幼教師與其他幼教實務工作者對這些特質的瞭解也益形重要。
本版其他重要修訂還包括:更詳細的附錄──「評量工具精選表」(含準備度測驗、成就測驗、發展篩檢測驗與診斷測驗)與「幼教評量、評鑑、課程與教學術語註解一覽表」,另外,在有關將實作評量過程融入幼教課程的章節中,也加入一些圖表,有助於提升教師與其他專業人員,在各種課程活動中評量兒童的知能。
概述本書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探討幼兒教育與評量及評鑑二者間的獨特關係。第1章概述幼教評量與評鑑,包括歷史源流與立法的影響。第2章討論評量與評鑑在幼兒教育的角色,包括幼教評量與評鑑的原則與目的,以及將它們融入幼教課程與教學的方法。第3章的主題是「發展」,包括兒童的發展特質以及這些特質對於兒童受試行為的影響。
第二部分則是正式幼教評量與評鑑。第4章介紹各種適用於幼教的標準化評量工具與選擇法則。第5章呈現測驗的心理計量特質,除了闡述信度、效度與實用性在幼教的特殊重要意義外,一些統計概念與專門名詞也包含在內。第6章探討標準化測驗的優缺點以及其對於兒童、課程與專業趨勢的可能負面影響,並提出防範之道。
第三部分的3章主要著眼於在幼教現場中常用的非正式評量與評鑑流程。第7章描述數種適用於幼教現場的非正式評量與評鑑流程,並討論其優缺點。第8章除了定義「實作評量」之外,也介紹實作評量的類型與發展策略。第9章則進一步探討在不同幼教課程領域中進行實作評量的方式。
本書第四部分聚焦於特定族群幼兒的評量與評鑑議題。第10章探討一般特殊幼兒的評量;第11章則是具文化與語言差異背景的幼兒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