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的話
教學是件複雜的工作,充滿挑戰。教學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除了需要智慧與判斷外,更需要運用集體的力量尋求解決。
本書的產生
筆者於九十四年五月至十一月間主持新竹市九十四年度幼稚園教師研習「省思教學策略的運用—幼稚園教學案例的撰寫與分析」與幼稚園教師分享他們的教學故事。規劃這個研習的原因除了是因為案例教學法有其特定的功能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筆者在九十三年所舉辦的「行動研究研習—從教學現場出發」,共計四階段的行動研究研習中,瞭解許多現場教師雖然有動機,但卻因實際時間及精力的限制無法進行與完成行動研究的撰寫。既然教師有許多的教學故事可以分享,如果不採用行動研究的方式,那麼撰寫教學案例也可以是個很好的替代方式。因此以參加過行動研究研習,而有意願分享教學故事的學員為主要班底,我們繼續規劃了兩階段的教學案例的研習,目的是希望藉由社群的運作及案例故事的呈現,共同分享與討論在教學實務中所遇到的問題,透過集體省思的方式,以增進做決定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達成教師專業發展的目標。
本書所呈現的案例有的是撰寫者的真實故事,有的則是改編至撰寫者所聽聞的教學故事。每當撰寫者完成其教學案例後,會在研習時與大家分享,其他的學員則會就教學案例的特點及要素,給予回饋或修改意見。此外,學員也針對案例的本身提出可省思的主題,並就這些主題設計了可進一步討論的議題,以提供使用者在閱讀後的思考。
另外,筆者在九十四學年度上學期擔任「幼教人員專業倫理」一門課程的授課教師,其中一項作業就是請學生撰寫倫理兩難的教學案例。課程結束後,我挑選了一些案例並詢問這些學生是否有意願加入,在四位學生的同意後,我分別與這些學生針對其所寫的案例作討論及修正。最後連同研習學員所寫的案例共計38篇的教學案例再分配給研習學員作同儕間的檢視,相互提出修改意見,最後再由筆者整理校閱後才定稿出版。
本書的運用
本書的可能使用者包括下列對象:
師資培育工幼教師資培育工作者可依據本書中每個案例所列之「省思主題」而運用於一些相關課程中,如教學實習、班級經營、幼教人員專業倫理、親職教育、幼稚園行政、幼兒行為輔導等科目或在職教育的課程中運用本書所介紹的教學案例閱讀的原則讓學生閱讀與分析本書所提供的案例。如此一來,師資培育工作者便可藉由案例的分析來瞭解師資生或在職教師所面臨的挑戰與困境,來幫助他們面對這些問題,進而尋求解決。此外,師資培育工作者在課堂中更可鼓勵及指導學生撰寫自己的教學案例,除了能發展省思教學的能力外,並能提供自己的案例讓他人閱讀與分析。
輔導師資生或新手老師的資深教師:當遇到類似本書所呈現案例的問題時,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可運用有關的案例作為輔導師資生或新手老師的實例。其次,這些資深教師更可運用本書所介紹的教學案例撰寫的原則書寫自己的教學案例,以呈現自己的經驗,提供他人參考。
師資生或新手老師:較缺乏教學經驗的及剛踏入職場的新手教師,藉由閱讀與分析其它師資生及新手老師的教學案例,除了能發現別人與自己有相同的困難與問題而克服了孤獨的感覺外,也可從別人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中有所學習。
要特別說明的是參與本書教學案例撰寫的教師多數服務於公立幼稚園,因此並不代表這樣的案例只會發生公立幼稚園,只能說這些案例恰巧是發生於公立幼稚園的脈絡中。另外案例是個案,是一種個別的情況,而非普遍的現象,所以讀者在閱讀時不宜做過度的概化。
本書的架構
本書主要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理(註)。所以筆者只依據本書運用的目的簡要介紹案例教學法的論篇,第二個部分是實例篇。因為國內已出版有關案例教學法理論的書籍意義及其在師資培育的運用,另外也說明如何閱讀與撰寫教學案例。
介紹教學案例閱讀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使用者一些方法來學習閱讀及分析本書所呈現的實際教學案例,而介紹教學案例的撰寫主要是提供有興趣的實務工作者一些原則來撰寫教學案例或是用來評析他人的教學案例。
在實例篇的部分提供了38篇幼稚園教師及準教師所撰寫的教學案例,這些教師有不同的任教年資,因此其所呈現案例中的問題與解決也有不同面貌。本書中每個案例都包含五個組成要項,首先是「省思主題」,也就是這個教學案例所涉及之主要概念,幫助讀者瞭解案例所涉及之議題。第二是「背景」,即對教學案例的脈絡,即故事中的幼稚園或幼兒家庭及重要關係人所做的簡要說明,幫助讀者瞭解案例所涉及的特定情境。第三是「事件」,也就是故事發生的來龍去脈及前因後果。第四是「挑戰」,也就是針對故事的兩難議題或道德選擇提出問題。第五是「省思問題」,在其它的案例書籍中可能用「研究問題」或「引導問題」的名稱,本書使用「省思問題」名稱的目的是針對「省思主題」提出更進一步的研究問題,讓讀者依據故事的內容,省思自己的經驗或就學理依據提出解決的辦法。
要感謝的人
記得首次在主持新竹市九十四年度幼稚園教師研習「省思教學策略的運用—幼稚園教學案例的撰寫與分析」研習時,筆者曾對所有參加研習的幼稚園教師談及在研習之後出版專書的可能性,當時大家也不覺得一定會實現,沒想到一年多後這個美夢竟然成真。因此本書的付梓首先要感謝參與研習不論是有撰寫或因故無法撰寫教學案例的所有幼稚園教師,因為他們的努力是本書能夠出版的關鍵。雖然有些教師仍有些微寫作上的困難而無法成為本書的作者群,但是他們在討論的過程中仍然分享他們的智慧與經驗而使得本書更有可讀性。而有撰寫案例成為本書作者的現場教師及準教師更是在教學忙碌之餘付出心血而使得出版本書的想法得以實現,因為雖然故事的題材是隨手可得,但要轉換成書寫文字卻是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與精力。
另外要感謝筆者所服務學校的教育學院陳惠邦院長願意為本書寫推薦序,除此之外,他對本書的產生也居功蹶偉。原因是他與我共同或輪流主持新竹市幼稚園教師各階段的行動研究研習,也因為他的引導與鼓勵才讓這些幼稚園老師有意願、有機會及有能力撰寫與分享其教學故事。
最後還要感謝華騰出版社的慨然應允出版,以及其編輯群所提供的專業協助。
王莉玲
謹識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教系
民國九十五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