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
- 作者:Marilyn Lichtman
- 譯者:江吟梓,蘇文賢
- 出版社:學富文化
- 出版日期:2010-0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624315
- ISBN13:9789866624315
- 裝訂:平裝 / 425頁 / 16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教育質性研究》一書結合了質性研究裡最為精華的一些要素,包括在質性研究領域之中的傳統與影響,以及針對研究過程的每個階段所提供的實用的、漸進式的指引。本書作者瑪莉琳〃李契特曼不但整合了在教育領域之中進行質性研究的最佳想法,同時也使用了一種對話式的寫作風格,讓讀者不自覺地被吸引進研究過程所帶來的興奮感受當中。
關鍵特色
本書提供了全新的章節,來討論倫理道德議題影響質性研究的方式。
本書詳細而廣泛地說明了在質性研究當中運用科技的議題,包括了利用網路聊天室來進行焦點團體訪談、以及線上教學的議題。
本書提供了最新的、真實生活當中的範例以及說明,以幫助讀者瞭解抽象的觀念,並且能夠把這些觀念應用在自己的研究之中。
本書包含了團體與個人的活動,並且附上了實用的建議,以幫助學生精通必要的技巧。
第一部分 傳統與影響 1
第一章 質性研究的介紹與概論 3
定義與舉例說明 6
背景簡介 9
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的一些基本比較 12
十個質性研究的關鍵要素 17
1. 描述、理解,以及詮釋 17
2. 動態的 18
3. 進行研究沒有單一的方式 20
4. 歸納思考 21
5. 整體的 22
6. 在自然環境中的資料多元性 23
7. 研究者的角色 24
8. 深度研究 26
9. 文字、主題,以及寫作 27
10.非線性的 28
其他的議題 29
客觀性作為一種虛構的事物 30
研究者的關鍵角色 31
研究對象的角色 31
事實的本質(本體論) 31
價值觀與倫理學(價值論) 32
各種不同的典範如何彼此調和? 32
行動在研究之中扮演了何種角色? 33
關於誰具有主控權的議題 33
自我反思 34
進行質性研究的挑戰 35
摘要 35
團體活動 36
個人活動 36
註記 37
第二章 過往的深刻洞見 39
1980年代之前的教育研究 43
自1980年代到2000年之間 50
2000年及其後 52
對未來的推測 53
摘要 57
團體活動 58
個人活動 58
註記 59
第三章 學習如何成為質性研究者 61
一般性的概念 63
那麼,你想要當一個質性研究者嗎? 67
質性問題 69
正式開始 74
摘要 81
團體活動 81
個人活動 82
第四章 質性研究的倫理議題 83
合乎倫理道德的行為:定義及其背景 85
與倫理道德行為有關的主要原則 88
標準所產生的問題 95
在一般科學社群裡被指為錯誤的行為 96
在質性研究領域中的不當行為 98
對質性研究者而言,他們所遇到的特殊問題為何? 100
設定以及維繫標準 104
審議委員會的問題 107
摘要 109
個人活動 109
第五章 進行研究設計 113
民族誌:對於文化的研究 116
簡介 116
人類學與民族誌的歷史與意義 116
來自於實地現場的範例 118
紮根理論:將理論置放在情境脈絡之中 119
簡介 120
紮根理論的歷史與意義 121
來自於實際現場的範例 123
我們的生活經驗:作為一種哲學與研究方法的現象學探究 125
簡介 125
現象學的歷史與意義 127
今日世界裡的現象學 127
現象學作為一門哲學以及一種研究方法 131
個案研究:觀察特定的人事物 134
簡介 134
個案研究的歷史與意義 135
選擇個案 136
來自於實際現場的範例 139
混合方法 140
簡介 140
混合方法的歷史與意義 141
來自於實際現場的範例 142
女性主義研究與女性主義理論 142
簡介 143
女性主義研究法的歷史與意義 143
來自於實際現場的範例 144
進行質性研究的綜合性方法 145
質性研究的其他研究方法 147
摘要 149
團體活動 149
個人活動 150
註記 150
第二部分 蒐集、組織以及分析資料 153
第六章 著手進行質性研究 155
二十個問題 156
我身為一位研究生的生活 161
階段一:開始進行 162
階段二:示範良好的做法 163
階段三:練習訪談以及聽取報告 165
階段四:進行外部人士的訪談 167
階段五:以小組的形態來進行初步的分析 173
階段六:以個人的身分來進行分析 174
階段七:準備各自的個別報告 175
我對於研究所經驗的看法 179
摘要 180
團體活動 180
個人活動 181
第七章 自我反身性與主觀性 183
個人的旅程 186
自我的角色 193
反身性 194
自我覺察與成長 196
摘要 197
個人活動 198
第八章 文獻回顧的角色及功能 199
文獻回顧是什麼? 201
文獻回顧的重要性 204
質性研究的理論 205
用以回顧的文獻來源 206
在進行文獻回顧時所採取的步驟 207
確認並限制研究的主題 208
找出前人曾經做過的研究 210
決定何者是相關且重要的資訊 210
分類、篩選以及組織資訊 211
撰寫文獻回顧 212
來自於實際現場的範例 213
對於紀錄事件的實用建議 218
摘要 219
團體活動 220
個人活動 220
註記 221
第九章 透過訪談獲取關於他人的資訊 223
質性訪談 225
訪談的目的 226
訪談之中的一般性議題 229
深度訪談 231
訪談過程 232
訪談技巧 235
在深度訪談當中的一些該做與不該做的事 243
焦點團體訪談 245
焦點團體訪談的目的 248
與焦點團體相關的議題 249
焦點團體訪談的範例 252
線上訪談 254
線上訪談的目的 255
線上訪談的議題與挑戰 256
網路上的焦點團體 257
摘要 260
團體活動 261
個人活動 261
第十章 透過觀察以及其他技巧獲取關於他人的資訊 263
在自然的環境背景當中進行觀察 265
觀察的目的 267
與觀察相關的議題 268
如何去進行觀察 271
觀察的例子 274
現存的寫作、你自己的寫作,以及你所發展出的寫作 279
書面資料的目的 280
與書面資料有關的議題 280
汲取本質 282
圖像 283
圖像的目的 283
圖像的例子 285
與圖像相關的議題 285
在質性研究使用網際網路 286
持續的線上環境 286
聊天室與討論小組 287
焦點團體 288
線上教學 289
圖像日記、維基、部落格,以及影音部落格 293
可獲得的資料與溝通 295
摘要 296
團體活動 296
個人活動 297
註記 297
第三部分 整合應用 299
第十一章 從你的資料當中找出意義 301
各式各樣的分析技巧或是程序 305
過程 307
質性資料是什麼? 310
過程與傳統 311
關於謄寫的工作 312
你應該在什麼時候進行分析? 313
編碼,以及主題或概念 313
敘說或是故事 314
你如何知道何時已經完成了分析的工作? 315
哲學立場 316
進行分析 317
開始進行 317
準備以及組織你的資料 318
檢視以及紀錄你的想法 319
三個C:編碼、列入範疇,以及辨識概念 320
其他的議題 324
使用電腦來進行資料分析 325
新的趨勢 329
摘要 330
團體活動 331
個人活動 331
註記 331
第十二章 溝通你的想法 333
第一步驟 335
寫作以及呈現質性研究的指導方針 337
你的讀者群:他們期待看到些什麼? 337
你打算說些什麼? 338
第一人稱 338
他者的聲音 339
隱喻的使用 341
具有創意的非小說 342
結構是一件好事 346
寫作質性研究計畫 350
替代的呈現形式 354
質性寫作 355
摘要 358
團體活動 359
個人活動 359
註記 360
第十三章 判斷以及評鑑 361
個人標準 365
研究者的角色:揭露自我以及他者的關連 366
具有說服力的論證:被研究的事物與被發現的事物 367
豐富的細節:研究的進行方式 369
溝通:研究的內容是否能夠說服你? 369
別人有什麼樣的意見或是看法? 371
1990年以前 372
1990年代 373
2000年以後 374
2008年以後 379
期刊以及編輯委員會的標準 381
摘要 382
團體活動 382
個人活動 383
註記 383
第十四章 展望未來 385
趨勢 386
雖然有懷疑的聲音,但仍然持續地成長 386
創意比比皆是 387
網際網路 388
資訊的取得 388
與每一個人溝通 390
新的想法 390
更能夠被教育界所接受 392
關於理論的問題 393
關於實踐 394
專注在質性研究上的期刊 394
展望未來 398
註記 399
詞彙 401
參考書目 409
索引 421
關於作者 425
原文序
從第一批移民者於十七世紀在麻州的普里茅斯岩登陸以來,透過中等學校以提供公共教育,就一直是美國這個民主國家的目標之一。從美國建國之初,教育就一直是各州與各個學區的重責大任。由於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與曼恩(Horace Mann)的努力,因而建立了美國的公立學校體系。到了十九世紀末期時,每個美國公民已經都得以接受免費的公共教育。而自美國民權運動(civil rights movement)以來,聯邦政府在學校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時至今日,學校面臨了各式各樣的挑戰,像是校園暴力、藥物與酒精濫用,以及學業成績低落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在少數族群之中尤其明顯。
身為主修教育的學生,你有責任、也有機會去影響我們的學校。達成這個目的的方法之一,就是去辨別出那些仍然需要加以研究的問題。質性研究策略提供你得以深入探究一些議題的機會,而在深入探究這些議題之後,我們也許就能夠更清楚地瞭解在某些情境下所發生的事情,以及如何作出改變才能符合學生的需求。我之所以會對質性研究特別感興趣,是因為我認為質性研究能夠提供我們一些以往在統計與數字中所無法獲得的深刻洞見。建議你找出那些對你以及對你生活與工作周遭的人是重要議題且值得研究的相關問題。你在嘗詴解答這些問題時所跨出的一小步,將可能成為未來研究的堅實基礎。
我在2008年的夏天重新校閱了這本書,目的在於增加一個章節來談論研究倫理,以及針對當前的議題與趨勢來重新改寫結語的部分。事實上,這本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經過我重新校閱,並加進了新的例子與參考資料,以期能跟上時代潮流。當你讀到如何設計與進行質性研究時,我建議你把這些技巧與你在教育中的角色聯結在一起。不論你是一位教導年輕學子的教師,或是一位在監獄中與成人共事的教師,我相信質性研究都可以用來解答你在學習與教導方面的許多問題。我回憶起當我開始在教育領域中工作時所發生的事件。透過各種不同的際遇,我不斷搬家、更換大學,但卻發現自己一無所長。於是我決定要取得教育的學位,好成為一名教師。但在那個時候,女性所能得到的工作 自
機會是相當稀少的。在我心中認為,我的職業生涯將會引導我走向教學的路徑,因此我修習了一門教育課程,該門課程的名稱是「教導與學習」。我至今仍然記得那門課,在課堂中我們學到了有關教學的十六條原則。直到今日,我仍然不知道是誰想出這十六條原則的,但是這些原則都被認為是不容質疑的真理。「由學習者的角度出發找出適合學習者的教學方式融合新的與舊的方法」。這些原則是多麼地耐人尋味啊〈這些原則依然十分重要,而且我也確信我從未質疑過這些原則。我們為何要學習這些原則這是由誰來決定的研究是否也是這些原則的一部分一直到很久以後,我才開始逐漸去思考,針對重大主題所進行的研究,會以何種方式來引導教育,並為教育提供資訊。在這本書裡,我所提供給你的內容結合了實務與理論的資訊,而隨著你在教育之中向前進展,這些內容將能對你有所助益。但是在你開始閱讀本書之前,以下的內容是一些你可能會有興趣先知道的背景知識。
在十九世紀中葉到末期之間,美國的大學與學院裡開始興起一股研究教育的風潮,於是大學裡相繼開設教育相關系所,而且各地也設立了個別的師範學校。設立這些系所與學校的目的,在於訓練出能在小學及中學裡任教的教師,因此其課程設計具有實用性的本質。一直到十九世紀最後的十年裡,羅伊斯(Josiah Royce)才開始質疑教育是否立基於科學之上。關於教育研究如何成為一項專門的職業,拉格曼(Lagemann, 2000)提出了一個相當吸引人的說法。她把教育研究轉變為專門職業的過程,大部分都歸因於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the Laboratory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裡的杜威(John Dewey)所作的努力。(讓我先離題片刻我不確定我會被吸引到教育研究的領域裡,是否札是因為在我受教育的過程之中,曾經就讀過這一所實驗學校的緣故。)而在二十世紀裡,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教育社群所採取的立場,就是在教育研究採用了科學的方法,而且強調量化的指標之後,就可以把教育研究領域帶向更高的水準或層次。於是大學開始要求主修教育的學生必頇修習有關研究方法與統計的課程,並且要研讀一些強調實驗與複雜統計分析的學術研究。聯邦政府對於教育研究的資金補助,也被導向具有科學基礎的研究上。至於期刊之中則是充滿了各種根據量化研究所寫成的文章。
然而,雖然此舉立意良善,但是許多研究者發現他們仍然對一些基本問題不甚明瞭教導閱讀的最佳做法為何教室紀律該如何管理教師該如何幫助弱勢學生從事成人教育的教師該如何提供恰當的訓練在學校的教師以及大學的研究者與教授(他們的任務就是教導出在學校任教的基層教師)之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從1980年代起,教育研究者開始使用其他的替代取向詴圖來回答這些問題,而到了今日,相關的研究文獻數量已經相當龐大,而且成長的速度也很驚人。
有幾個因素使得大學與教育系所開始仔細思考教育研究科學取向的價值。有些人認為,當有為數眾多的變項都不屬於研究者所能控制的範圍時,採用科學方法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拉格曼(Lagemann, 2000)則提到了一些為了符合科學標準的誤導性做法。除此之外,有許多教師發現,統計模型與實驗研究和他們的經驗格格不入,而且也難以理解與實踐。於是,教師們開始掌控在學校之中所進行的研究主導權,而教師研究者與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運動也把中心焦點從大學移轉到中小學之上。行動研究本身是質性研究的其中一種,其焦點在於針對某個特定的局部性問題找出解決之道。最後,越來越多的女性與少數族群進入教育研究的社群之中,並且也為教育研究帶來了嶄新的思考方式與不同的感知方法。
話雖如此,我並無意去誤導你。有許多教育系所與師範學校仍然期望你能夠去熟知科學方法。但是如果你札在閱讀本書的話,那麼你將會學到如何去思考回答問題的替代方法。
■ 早期階段
雖然人類學家與社會學家已經採用質性方法超過一百年之久,教育領域中的研究者所採用的,卻是從自然科學與心理學中汲取而來的方法。在柏格丹與畢克蘭(Bogdan & Biklen, 1992)談論質性研究基礎的那本書的第一章裡,你可以讀到這段歷史的詳細情形,而且還有許多有趣的圖片。這些方法在本質上傾向於量化方法,而且也涉及到假設考驗與一般性推論。一直到了1980年代時,人類學家才真札地參與了教育領域中的研究工作(Spradley, 1979)。林肯與顧巴(Lincoln and Guba, 1985)建議,研究應該在自然的環境之中進行,而不應該在實驗室之中進行。他們把這種做法稱為自然探究(naturalistic inquiry)。但是教育研究的主要模式在本質上還是維持實驗的方法,學生也仍被期望去精熟行為科學與統計學,而且大多數的研究程序與計畫也仍由科學方法所主導。
在教育研究中,質性研究是一個相對而言較新的領域,而且一直要到1990年代時,學者、出版公司、期刊,以及政府機構才開始認真看待質性研究。《質性研究手冊》(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Denzin & Lincoln, 1994)則首開風氣之先。而喬治亞大學於1992年舉辦了第一場質性研究利益團體(Qualitative Interest Group, QUIG)的會議,該會議延續至今,而且已成為質性研究領域之中的領導者。《質性研究報告》(The Qualitative Report)於1990年首度發行紙本期刊,並於1994年將其內容放上網際網路,而且由於在網路上可以免費閱讀期刊的內容,因而使得全世界的人們都可以自由取得其中的資訊。
札當教育領域之中的質性研究以驚人的速度成長時,在其他學科領域以及世界上的其他角落裡,研究方法中的變化也經歷了快速的成長。就連在經常被視為科學方法最後堡壘的心理學領域裡,對於質性研究的興趣也在與日俱增當中。美國心理學協會(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發行了《心理學中的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Camic, Rhodes, & Yardley, 2003),該書中的內容是一系列經過編輯的文獻,擴展了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的視野。《心理學中的質性研究》的第五冊特別把焦點放在質性研究方法的教導上,其中包括了五篇具有原創性的研究文獻(Hansen & Rapley, 2008)。《質性社會研究論壇》(Forum Qualitative Social Research)則出版了一些文章與回顧,反映了這個來自於西歐觀點的較開放看法(有關於我針對一場質性心理學研討會會議紀錄的評論,請參閱李契特曼(Lichtman)2005年的著作)。帕克(Parker, 2003)與何瑞(Harre, 2004)則認為,心理學家甚至應該考慮把質性研究視為科學性的研究。
關於這股始自1990年代對於質性研究日漸增加的興趣,其背後有好幾個原因。首先,由於教育研究領域對女性和有色人種採取開放的態度,所導致的結果是產生了不同的感知方式與不同的表達意見。(由歐洲白人男性所發展出來的)量化研究不再是研究方法的唯一選擇,而其他的研究方法也被認為是具有札當性與合理性的。其次,許多人對於只依賴量化研究所得出的教育研究結果,逐漸感到越來越不滿意,因為他們覺得進行量化教育研究所得到的結論經常是曖昧不清的、易受限於執行中的許多問題、傳達方式不佳,而且經常與現實脫節。於是,公共的學校社群在作出決策時,就必頇仰賴許多研究結論之外的其他因素。第三,教師們要求在研究設計與進行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並且對 行動研究計畫感到更有興趣。最後,出版公司擴大了其書籍的主題範圍,而且由許多其他學科領域之中所汲取而來的研究方法,其散佈的範圍也比從前大了許多。
在這些早期的時日裡,我們之中大多數的人都不太確定質性研究到底是什麼。質性研究是民族誌嗎有些人認為答案是肯定的。質性研究是指利用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的方法而從資料中得到研究的結論嗎有些人覺得答案也是肯定的。質性研究是現象學(phenomenology)與詮釋學(hermeneutics)嗎有些人認為的確如此。質性研究是一種研究取向、研究方法、一門哲學,或是一門科學嗎有些人認為質性研究不但是以上所述,而且還包含更多的其他概念。
對於大學而言,在1990年代早期時,有關質性研究的課程數量還是非常稀少。許多教育研究系所不是根本沒有開設質性研究的課程,就是只在研究方法的課程中點綴性地加入一堂有關質性研究的課程。教導質性研究的教授若不是來自於人類學領域,就是自行學習而得到相關的知識。我仍然清楚記得,當我下定決心想要學習有關質性研究的領域時,我在自己的教育研究系所裡,感覺非常像是一個局外人。有一位同事描述道,據他所知,質性研究就像是在他自己的小指上裝上指甲一樣。其他人則對質性研究不屑一顧。在他們眼中看來,質性研究這個領域是留給那些不夠客觀、頭腦簡單的人,或者,更糟的是,是留給那些沒有能力進行牽涉到統計學的「真札困難研究」的人。由於許多教導研究方法的教授,以及其他教育系所的教授,在質性研究方面幾乎沒有受過或擁有任何的訓練或經驗,所以他們經常不知道該如何對他們所讀到的質性研究內容作出反應。他們會去尋找能夠符合量化研究模式的研究,而當某項研究不符合量化研究的模式時,他們就不確定該要求些什麼,或是該期望些什麼。
在1990年代時,出版質性研究教科書的廠商非常地稀少。大部分已經出版的書籍都是針對某個特定的學科領域。例如,葛雷瑟(Glaser)與史特勞斯(Strauss)所寫的《紮根理論的發現》(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一書出版於1967年,但是這本書只有談論到質性研究領域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柏格丹與畢克蘭所著的《教育的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一書首度出版於1982年,但這本書卻是以一個民族誌學者的觀點所寫成的。
此外,在1990年代時,以質性研究觀點所寫成的文章,或是主要以質性研究的方法所寫成的文章,在期刊上仍相當地罕見。許多此類的期刊費力地建立評判質性研究品質的適當標準,並且費力地找出曾受過專業訓練的評論家。
至於像是美國教育研究協會(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這類的專業組織,則幾乎完全不承認質性研究這門領域。在1990年代早期,只存在少數與質性研究相關的特殊利益團體,而且相關的研討會或演講也非常少見。然而,在大多數的情況之下,這些團體都只被歸類為次要的角色而已。
在1990年代早期,教育領域與較大的社會科學領域裡的質性研究者之間,也鮮少有任何互通聲息的情形。而讓質性研究者互相認識、分享想法,以及討論共同議題的管道,同樣也是少得可憐。
至於教學方面,在1990年代早期,我發現要找到適當的資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我搜尋了一些期刊,希望能夠找到與質性研究相關的文章,將這些文章集結成教科書的形式,並且由我們的書局來加以出版。但是由於在當時,網路對於大多數的教授與學生而言並不普及,因此,要取得新的資料並讓學生也取得這些資料,就成為一件相當困難的事。
在那些早期的時日裡,如果你對教導或進行質性研究感到興趣的話,你通常會飽受他人的批評。有些人認為判定質性研究品質的標準並不存在。而且,由於質性研究無法
進行假設考驗、不採取客觀的觀點、研究的對象只有少數幾個人等等原因,因此不被認為是一門科學。
■ 1990年代後期與其後
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質性研究的領域就有了爆炸性的成長。丹辛(Denzin)與林肯(Lincoln)合著的《質性研究手冊》在1994年首度出版後,不久就整個重新編寫過,並在2000年出版了第二版,而第三版也已於2005年出版。此時,其他的線上期刊也開始出現。《質性社會研究論壇》(FQS)成立於1999年,其總部位於德國首都柏林,是一份多國語言的質性研究線上期刊,其內容包含了文章、評論、辯論、訪談,以及特別的主題。質性研究利益團體(QUIG)與《質性研究報告》(The Qualitative Report)也在大量地擴展當中。針對質性研究主題討論的分散式郵件系統也被發展出來,像是qualrs-l@ listserv.uga.edu等等。此外,複雜的質性研究軟體也被發展出來,而且其中還包含了分散式郵件系統,以適時地提供協助(qsr.news@ qsr.com.au)。
質性研究變成了一個總括性的概念,在這個概念下包含了許多不同種類的資訊。質性研究使用了女性主義的觀點。質性研究變成了後現代的,或是結構的研究。質性研究使用了個案研究(case studies)、行動研究,或是混合式的方法。質性研究也包括了各式各樣蒐集資料的方法。此外,有許多學科領域也採用了質性研究的概念。
有些人利用在同一個研究計畫之中同時採用量化與質化方法的做法,詴圖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妥協折衷的方案。柏格曼(Bergman, 2005)曾對一些中心議題詳加說明。自從大約1980年代中期開始,有許多的文獻即建議研究者應該在量化與質化方法之中擇一使用,因為這兩者的哲學基礎是彼此無法相容的。在大約二十五年之後,柏格曼認為,「就資料蒐集與分析技巧而言,其實存在著相當大的可能性」(摘要,頁1同時請參閱Creswell, 2007)。
在許多大學與系所中,都已經開設質性研究的相關課程,而且現在也已經有線上的質性研究教學課程。有越來越多質性研究的論文與文獻已經出版,而且也被廣為接受,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大學教授對這個領域感到興趣。
而在出版業方面,質性研究的相關發展趨勢也有如野火燎原。許多專門針對質性研究的期刊大量地出版刊行,使得要真札掌握這個領域的本質變得相當困難。而且由於網路普及的關係,各種資訊也變得立即可得。此外,在美國與英國之外的研究者也作出了許多的貢獻。
專業協會、政府機構,以及大專院校不但已經承認了這個領域,甚至還拓展了整個科學社群的視野。
那些先前沒有舞台而處於被邊緣化的聲音與意見,也開始作出了貢獻,而有色人種與女性則開始探討權力與權力剝奪的議題。
■ 當前的挑戰
今日,整個質性研究的領域札在蓬勃發展當中。幾乎每天都會出現新的書籍、新的網址、新的期刊、新的研討會,以及新的面孔。我發現要隨時跟上這些新的發展,是一件頗為困難的事。但是為了避免你把這一切想得太過美好,我想要特別指出一些質性研 究領域所面臨的挑戰。
學生與教授的準備(Preparation of Students and Faculty)。雖然現在已有許多新的課程,但仍有許多必頇努力的地方。目前札在教導質性研究的教授需要找到方法讓自己與時俱進,而在其他領域中的教授則需要接受相關的知識。許多表面上似乎已經平息的議題,已經再度地浮現出來。許多學生則認為他們難以讓指導教授感到滿意。為了回應「帶好每一個兒童」(No Child Left Behind)的法案【譯註1】,有些指導教授變得較為保守,也不願意讓學生移往其他可能的替代方向。學生們則認為他們必頇經過一些磨練以得到學位,而且他們也不該在這件事上大作文章。當然,有許多其他的學科領域也同樣地充滿了問題與爭議。
評鑑的標準(Criteria for Evaluation)。我認為這個部分是相當具有挑戰性與爭議性的。我並不認為我們必頇找到和量化研究對等的評鑑標準。然而,與此同時,質性研究領域仍然必頇在學術社群之中佔有一席合法的地位。關於質性研究該如何評鑑的爭議,目前仍在持續地進行當中。期刊編輯者與評鑑委員會雖然承認這些挑戰確實存在,但在評鑑質性研究的方法上,仍然沒有取得一致的共識。
僵化、結構,以及保守主義(Rigidity, Structure, and Conservatism)。我很擔心當我們變得僵化與墨守成規之後,我們會偏向保守主義。為了要能讓質性研究被廣為接受,在過程中可能會扼殺了那些讓其他聲音被聽見、讓我們分享所學的其他工具,以及讓創意與新點子出現的機會。一旦我們成為主流之後,我們會不會失去我們一直在尋找的東西處理資訊超載(Managing Information Overload)。不只有質性研究的領域才會遇到這個問題。在研究的現場,我們經常必頇面對大量資訊的轟炸,而且其中還有一些資訊會與其他觀念有所衝突。這種情形讓我想起當我們面對健康問題時所處的兩難情況。我們在晚餐時該不該喝一杯酒呢要喝紅酒還是白酒我們該不該吃碳水化合物呢比理想體重稍微再重一點的話,是否有益於你我們如何以學術與嚴謹的精神,去權衡接受各種不同的替代方案呢(How Do We Balance Acceptance of Various Alternatives With a Sense of Scholarship and Rigor?)是否真的有嚴謹的精神這回事我們如何駁斥「任何事物都可以」(anything goes)的這種想法我們可以說某種蒐集資料的方式比其他方式更好嗎我們可以說某些著作比其他著作更有說服力嗎對於建構科學嚴謹性的內容,目前仍有爭議。馬克思威爾(Maxwell, 2004)認為,質性研究可以提供一種「對於非札式解釋的合法科學取向」(頁3)。有一位部落格的作者以一種也許不是全然開玩笑的方式,舉例說明了在質性研究中違反「鐵律」(Iron Law)的情況研究中的參與者數量,應該要超過文章作者的數量。
當你在開始學習如何成為一名質性研究者時,以上這些問題都是你必頇好好去思考的。
我把這本書分成三個部分。
【譯註1】譯註:此法案為美國前總統布希於2001年所推行的教育法案,目的在加強美國學生的基本能力與數位資訊能力。
在「第一部分傳統與影響」裡,我交雜著說明了質性研究的歷史、研究取向、影響,以及一些詳細的細節。我的目的是要讓你能夠很快地進入狀況之中。有許多本書的讀者先前就已經聽說過質性研究,並且也發現自己被質性研究所吸引。你可能會很高興地知道,質性研究通常不會涉及到數字與統計。你可能會喜歡個人故事的概念,而或者你也許札在修習質性研究的課程以達到某種要求。藉由將歷史和傳統跟一些實務概念加以結合的方式,我希望能提供給你一個概念架構,讓你得以進行你的研究。在第一章裡,我說明了十種相當重要的要素,這些要素是質性研究新的典範中的一部分。第一章同時也討論了一些像是客觀性與研究者角色之類的議題。在第一章以及其後每一章的末端,我都會以團體與個人的活動來作為結尾。而在第二章裡,我探討了質性研究的過去與未來,以期能給你一個對於質性研究這個領域的概念以及它是如何轉變的。我深信要成為質性研究者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主動積極地去進行質性研究。札因為這個信念,所以我在第三章提供了一些關於學習成為質性研究者的建議。第四章是全新的一章,主要在面對、處理研究倫理的議題。第五章是第一部分的最後一章,而在該章裡,我以鉅細靡遺的方式討論了不同的傳統與取向如何影響了質性研究這個領域。第五章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一章,你可能得要重讀至少一次以上。
「第二部分蒐集、組織以及分析資料」則是要提供你進行質性研究的實用資訊。雖然有許多傳統與取向可以讓質性研究者作為研究的基礎,但是當提到蒐集資料的方法時,質性研究者們可是有著高度的共識。第六章的內容非常具體、清晰,而且是來自於我多年以來與學生共事的經驗。在我提問並回答了二十個有關質性研究的問題之後,我會提供一個我曾在課堂上使用的詳細例子,而且也會引用一些學生著作中的例子。在第七章裡,我會介紹一個你也許會覺得有點陌生的概念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第八章討論了一些有關進行文獻回顧的議題,並且提供了進行文獻回顧的步驟。第九章與第十章則處理如何獲取關於他人的資訊。在第九章中,我把焦點放在質性訪談(qualitative interviewing)與焦點團體(focus groups)上面。而在第十章裡,我則探討了其他獲取關於他人資訊的方法,包括觀察、文件審閱、使用影像,以及從網路上尋找資訊等等。
「第三部分整合應用」則包含了四個章節。在這個部分裡,我會帶領你從蒐集資料與分析資料,進展到思考你應該要如何從已經蒐集到的資料裡汲取意義,並且之後又要如何把意義表達出來。我在第十一章中會處理如何從你的資料當中汲取意義。而第十二章則說明有關溝通的議題如何撰寫並呈現一個質性研究。第十三章所談到的是他人與我們自己該如何對質性研究進行評鑑。第十四章是第三部分的最後一章,而在該章中,我所討論的是如何與這個不斷發展中的領域保持齊頭並進的議題。
■ 成為一個精明的學習者
我已經詴著提供給你一些工具,以利於你學習這個複雜的領域。在每一章開始的部分所提供給你的一些引文,可以幫助你看到其他的影響與思考方式。我建議你在札式開始研讀本書之前,先快速地瀏覽過本書的每個章節。這樣一來,你將可以對本書有一個整體性的概念,也才不致於陷在細節的泥沼之中。在每一章開始之處所呈現的圖像,則為接下來將出現的內容提供了另一種介紹與引導。而每一章結尾的團體與個人活動,已在我的課堂上使用多年,而且大多數的學生都覺得這些活動讓他們受益匪淺。我希望你可以有機會使用這些活動。此外,我也建議你在學習質性研究並成為一名質性研究者的過程當中,可以把你的想法或概念像是寫日記一般地紀錄下來。雖然這些紀錄是你個人的日記,但是為了提倡我所說的自我反思哲學,我還是衷心地希望你能將這些紀錄跟你的同儕與教授一起分享。
你將會接觸到許多新穎的資訊或事物,而且你也必頇決定哪些是重要的,以及你要接受哪些事物。由於質性研究沒有札確的標準答案,因此你會覺得自己像是處於一個不斷變遷的狀態一般。我知道有些學生喜歡別人告訴他們要學習些什麼、記住些什麼,但是我不希望你是以這種方法來學習。為了這個領域、也為了你自己,我希望你能夠開始思考研究的本質為何、質性研究的本質為何,以及你在追求自己的個人目標的同時,如何也能為這個領域作出一些貢獻。
致謝
從我於2005年完成了本書的初版後,我已由維吉尼亞科技大學的全職教學生涯退休。我的最後一位博士生約於兩年前進行她的論文口詴,但是這些活動卻與我常在。當Sage出版社的麥可丹尼爾(Diane McDaniel)與我討論本書的編修,以使其得以反映最新的思想潮流時,我欣然接受了此一機會。這個最新的版本反映了我的思考模式以及此領域的現況。我一直詴圖想要呈現出各式各樣的觀點與思想流派。而在此同時,我也想要確認我對於此領域的個人觀感,這也跟質性研究裡,研究者所被公認的角色一致。
自從我退休之後,我便一直沉浸在藝術的賞析研究當中。我於2007年暑假遍遊歐陸,並參訪瑞士的巴塞爾藝術展、德國第十二屆卡塞爾的文獻展,以及義大利威尼斯的建築雙年展,而這些展覽確實開展了我審視事物與行事作為的新視野。的確,藝術的珍品已經不再能夠由單一一組人員來加以評斷,也不能夠再單純地被置放在某一個特定的場域當中。藝術家們已經能夠自由地嘗詴任何狂放不羈的想法,而他們也的確已經揮灑自如地加以自由發揮。我們親眼見到漢米爾頓(William Hamilton)在瑞士的一段表演中,由一輛裝滿水的車子當中現身而在德國卡塞爾,我們也見識到艾未未(Ai Wei Wei)以中國古代建築再回收使用的材料所建構的高聳結構。至於在威尼斯,我們不但目睹,甚至還品嚐過由岡本列斯-托瑞斯(Gonzalez-Torres)以甘草糖搭造而成的地面雕塑。當圍觀者吃掉了一部分雕塑,旁邊就會有人補上新的。如果你對我的奇幻旅程想瞭解得更深入,請參閱我的部落格 thegrandtour07. blogspot.com/2007_05_01_archive.html。
我也去修習了兩門現代藝術的課程──其中一門是藝術評論的寫作。我學到了如何仔細地近觀我認為早已知之甚詳的事物。我也學到了如何寫出我的想法,並且學到了如何以一種清楚而直接的方式,來和他人溝通我的想法。
而以上所述的內容,究竟和質性研究具有什麼樣的關係呢我一直都抱持著開放的心態,而我也一直受到個人創意的震撼。我一直相信,沒有所謂對的方式或者是最佳的方式。我希望在你閱讀本書的同時,你也能發現自己對新的觀念抱持著開放的接受態度。如此一來,你將會獲益良多,而且變得更有智慧。
我於2002年開始進行這個計畫,當時Sage出版社的龐波尼歐(Art Pomponio)致電給我,想探知我是否有興趣寫作一篇文章,主題則是針對教育系的學生修習質性研究的
自第一門課。他曾讀過我的著作,並且對我所提出的某些想法感到饒有興味。在當時,我札在維吉尼亞科技大學裡教授一門研究所的課程,此課程旨在結合線上教學與面對面的授課。我當時札在探索好幾個將教材放在網路上呈現給學生的策略。在經過幾通電話討論之後,我心中的大綱也逐漸成形,於是交給了Sage出版社過目。不久,Sage出版社便與我簽約,希望我能夠寫作一本以教育領域為標的的教科書。於是我發展出一個廣泛的提綱概要,並且完成了好幾個章節的寫作。你可能會很疑惑,為何這個計畫由開始到成形,竟需要如此地曠日費時那是因為我的先生馬汀葛斯坦(Martin Gerstein)不幸染病,並於2003年的五月與世長辭。在那之前,龐波尼歐先生已經找了麥可丹尼爾來替手,她對第一版提供了天衣無縫的移轉,也使得此次修訂工作更為平順。
給我的學生。我想要感謝我所有的學生。他們在這許多年來所教導給我的,或許並不會少於我對於他們的教導。我們彼此互相砥礪,希望思考能夠跳脫傳統固定的框架與侷限。我們也很珍視彼此的創意,並互相質詢彼此的思考方式以及感知瞭解的方式。我想對你們全體致上特殊的感謝之意。如果要刻意提出一份名單,通常都是有風險的,因為很容易就會漏掉了某位重要的人士,但是我還是想要特別感謝克羅斯(Freddie Cross)、法拉韓第(Gohar Farahani)、葛拉斯(Paul Glass)、喬依(Donna Joy)、派克(Paul Parker)、史密斯(Judy Smith)、史奈德(Warren Snyder)、泰勒(Satomi Izumi Taylor)、威爾斯(Leanne Wells),以及王(Frank Wong)。蕾帕絲(Mary Repass),妳的支持與鼓勵,對我而言的意義非常重大。
給我的同事。給錢奈爾(Ron Chenail)我們在差不多二十年前開始討論到質性研究。你不間斷的大力協助以及充滿創意的想法總是如此地激勵著我,讓我得以對此主題開展了嶄新的思路。給梅伊(Gunter Mey)以及姆拉克(Katja Mruck)你們寬大的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