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達賴喇嘛體悟人生的全新作品。
※世界宗教領袖提出超越宗教、找尋人生意義的經典作。

  一位全球知名、備受擁戴的世界宗教領袖提出一種方式來超越宗教,以道德、幸福、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和心理訓練為主,為培養關鍵的人類價值觀提出了一個方案。

  在達賴喇嘛暢銷作品--《新千禧年的心靈革命》後,他首次提出了一個基於普遍的,而不是宗教原則的倫理方法。在這本書中,達賴喇嘛以他最富有同情心和直言不諱的魅力,闡述他的遠見和深度的非宗教方式。

  他曾經說過:人與人間即使對和平單純的需求都變得越來越急迫……今日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小,而相互依賴程度卻越來越高,一個國家的問題,不再能夠完全由本身解決就可以的。因此,如果對世界和平沒有責任認知,而一味只考慮到自身生存,反而將會變成對別人的威脅。

  基本上,世界和平的基礎在於:對他人所遭受的痛苦,我們也應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就像我們自己受苦一樣;我們也應了解,敵人之所以與我們為敵,其動機完全是出於追求自身幸福而起。因此,我們也必須體認,一切眾生所要的都是相同的。也唯有體認上述所言之真義,並經由人與人互相的關懷體諒,才是引領我們走向達到真正了解、以及自在的大道。

本書特色

  不一樣的達賴喇嘛

  每當我們聽到達賴喇嘛這四個字的時候,總是與宗教扯上關係,這次,達賴喇嘛用超脫的精神,告訴我們在宗教之外,有著更為普世的道德價值。

  在多次國外訪問期間,他大聲疾呼,對於世界上各種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應該更深切地互相了解及尊重,基於這個觀點,他不斷宣揚相互信任與包容的重要,並強調愛心、悲心及慈心的彰顯以及對世界大同的責任。

  這樣的關懷可以具體在書中觀察到,而本書也並非是宣揚宗教的書籍,而是一種人生態度的展現。從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友善與互相關懷,才是超越宗教的巨大力量。

作者簡介

達賴喇嘛

  第14世達賴喇嘛丹增加措,1935年誕生於西藏西北邊的一戶農家,二歲時,被認定是13世達賴喇嘛的轉世。他是當今世界佛教的領袖,經常走訪世界各地,暢談對仁慈和慈悲的普遍了解,倡導環境保護和世界和平。並於1989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譯者簡介

張琇雲

  台灣大學外文系學士、碩士。陸續從事筆譯工作十餘年。

 

目錄

蔡英文推薦序
致謝
引言

第一部  新世俗道德觀
一、世俗主義再思考
二、人性的共通點
三、對快樂的追求
四、幸福的基礎:慈悲心
五、慈悲心與公義問題
六、明辨力的角色
七、在這個共享世界的道德觀

第二部 修心養性
引言:反求諸己
八、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正念
九、處理破壞性情緒
十、培養關鍵內在價值
十一、以禪定修心

後記

 

推薦序

  「包容」是我非常欣賞的一個詞語。它的意境是無限的寬闊,它的存在讓人產生非凡的感動,而它的實踐雖然總伴隨著沒有停止的考驗,卻終究淬鍊出代表每個時代的偉大心靈,一步一步的把人類的文明向前推進。

  「包容」的實踐,必需有「理解」的伴隨,也就是要放下一切以我為主的執著,然後涵養出「同理」的「慈悲」心,真正的「包容」才有可能。而在這當中,一方面涉及到嚴肅的內心修為,另一方面更要由展現在外的一言一行去琢磨積累,兩者互為表裡,要有智慧,更缺不得勇氣。

  人類之所以為萬物之靈,最突出的特徵就是每一個人都會有他自己的思想,思想固然是人類歷史的推進劑,但自我意識、利己主義過度的執著與偏見,正也是千百年來人類爭執對立的根源。回頭看看過往的歷史,不同的國家之間、宗族之間、宗教之間、人與人之間,乃至於一個政府的對內治理和對外相處,不正充滿著忽而競爭、忽而合作、忽而交相征戰殺戮的一幕幕故事?如何放下偏見,去除過度執著,佛家建議了透過不斷的「布施」,也就是我們說的「利他」的行為來陶養自己的慈悲心。在民主自由的年代,這份慈悲就是堅固自己的獨立自主,也必須一視同仁的尊重和守護每一份不同,而在這個基礎上共同成就人類的多元繽紛。

  畢竟,每一個人的獨立思想被尊重的同時,要避免流於自私、自立的偏見和執著,就要學會相互尊重,懂得彼此包容。從一個社會、族群到一個國家,乃至於一種宗教都有自己的特殊價值認同,彼此之間有了尊重,就有機會相互理解,然後啟動彼此的溝通、交流,這就是實現「包容」的必經過程。捨棄尊重、理解,一味的將自己的一偏之見和利害取捨,強加在他者的身上,不但只會加深彼此間的隔閡、誤解,甚至引爆衝突,完全無助於問題的化解,事實上也逐步的滅失了個人美善的品格。

  民主自由已是人類共同認可的普世價值,然而今天人類的社會和我們理想中的美善境界,仍有相當的差距,問題就出在把心性帶往貪婪的一方,讓人們失去慈悲,無法包容。如果說一個充滿慈悲心、包容而公義的世界,是一種境界,是一種願景和值得人類共同尋求的目標,那麼民主化的進程就是通往這個境界和願景的途徑。

  迄今,所有人類的社會除了人為的法律制度設計之外,要落實真正的民主精神,讓人與人、族群與族群、國家與國家之間都能懂得相互欣賞、尊重到包容所有的不同,在政治面我們更該積極的鞏固和精進我們的民主制度,而在社會面一套「萬殊一本」的共同道德觀:秉慈悲、行包容,力行公義則絕對是必須,這不會是一種宗教,更非一套學說,而是把我們更向文明推進的動力,而我在達賴喇嘛的著作裡看到了這個理想的可能。

  接到「超越─ 生命的幸福之道」的書序邀請,我必須坦承一開始的誠惶誠恐,但就在達賴喇嘛淺白卻奧義深蘊的字裡行間,如沐春風般的領受這萬殊一本的法要洗禮後,我懷著喜悅把這本書介紹給所有讀者。在書中達賴喇嘛向世人示現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段落,都是他不平凡一生的經歷和印證,更是這位宗教家對人性和道德觀的體認與實踐的作法,這超越了宗教、種族和國界,卻直指人性,直了究竟。我確信讀者將從這當中收穫良多。

財團法人小英教育基金會董事長蔡英文於2012年8月

達賴喇嘛引言

  我已垂垂老矣。一九三五年,我在西藏東北邊的一個小鎮出生,之後由於某些身不由己的因素,造成生涯大部分時間,都以無國籍難民的身分在印度流亡(註一)。這五十多年以來,印度可說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常笑稱自己是長住印度最久的客人。我和其他同年齡層的人一樣,目睹了許多悲慘事件,也就是這些事件,形塑了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一九六0年代晚期以降,我便經常走訪各國,也有幸見到許多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士,除了總統、總理、國王、皇后和偉大的世界宗教領袖之外,還包括各行各業的無數平民百姓。

  回首人生數十載,我找到許多值得高興的理由。醫學的進步消弭了許多致命疾病;數百萬人脫離貧困,有機會接受現代教育與醫療照護;現今我們有了世界人權宣言,對人權重要性的意識大幅提昇,於是自由與民主的理想得以宣達至全球,世人也逐漸瞭解眾生一體的觀念,對於健康環境重要性的意識也與時俱進。從許多方面看來,過去半世紀左右,誠可謂進步與正向改變的時期。

  值此之際,儘管在眾多領域都出現大幅進步,卻仍有許多人還在受苦受難,而人類也不斷遭逢艱鉅的困難與問題。居住在世上較富庶地區的人,過的是高消費的生活,然而在其他地區,卻有難以計數的千百萬人,連基本需求都無法得到滿足。冷戰過後,雖然全球核子毀滅的威脅不再,但仍有許多人,繼續承受著武力衝突所造成的苦難與悲劇。許多地區的人民,還必須處理環境問題,也得面對伴隨著惡劣環境而來,對生活的威脅或更糟的狀況。另外也有許多人正在不平等、腐敗、不公義的環境中苟延殘喘。

  這些問題並非只局限於開發中地區,經濟較富庶的國家亦有諸多難題,包括愈演愈烈的社會問題—酗酒、藥物濫用、家庭暴力、家庭瓦解;世人為孩子、教育,以及世界的未來憂心忡忡。現在我們也意識到,人類的活動可能正危害著地球,且已瀕臨無法挽回的地步,如此威脅,更加深了世人的恐懼。此外,匆忙的現代生活,導致壓力、焦慮、憂鬱,以及益發強烈的孤寂感;結果無論我走到哪兒,總會聽見有人在抱怨,連我自己也難免偶爾發牢騷!

  顯而易見,我們人類現在的做事方式,嚴重缺少了某樣東西,只不過這少了的東西是什麼?我認為根本問題在於,無論在哪一方面,我們都太過於專注身外事物,卻忽略了道德與內在價值。

  我所謂的內在價值,指的是所有人都會在他人身上欣賞的特質,而想擁有這些特質,乃是人類的天性,也是世代傳承下來、身為動物的生物本能,因為我們唯有在關懷、情愛、體貼的環境下,才得以存活下來,並且成長茁壯。這種本能,一言以蔽之,也就是「慈悲心」,而其本質,是想消弭他人承受的苦難,以及增進他人福祉。其他所有正向的內在價值觀,皆起源於這項心靈圭臬。誰都會欣賞別人展現出仁慈、耐心、包容、寬恕、慷慨等內在特質;同理,沒有人會喜歡別人表現出貪婪、惡意、憎恨、偏執等行為。由此可見,主動提昇人心的正向內在特質—其根源為人性深處的慈悲傾向—以及學習對治(注:佛教用語,即消除、對抗之意)自己的破壞性習氣,將是人皆讚賞的一件事。而這種強化內在價值觀的行為,首先受惠的對象,毫無疑問就是自己。反之,倘若忽略自己的內在生活,受害的也是自己。我們在當今世上遭遇到的許多嚴重問題,皆因忽略自心而起。

  不久前,我造訪位於印度東部的奧立沙(Orissa)。該區的貧窮,近年來引發了愈演愈烈的衝突與暴動,尤其是在各部落種族之間。我在那裡會晤了一位當地的國會議員,並與他討論到這些問題。經他轉述,得知當地政府已規劃了一些法律機制與資金充足的計畫,目標是保護各部族的權益,甚至還打算給予他們物質支援。不過,這位國會議員說,問題在於:道德淪喪,使得這些計畫原本打算幫助的人,卻無法從中受益。此外,由於負責執行計畫的人不誠實、無效率、不負責,因而摧毀了這些計畫,使之淪為無用之策。

  以上例子明白顯示,即使制度本身健全無虞,但它的效能卻取決於執行方式。任何制度、法律規章、程序,若想發揮效用,終究得仰仗負責執行者之道德操守。假使由於個人品德敗壞之故,使得一個好的制度遭人濫用,便容易淪為傷害之起因,無法利濟眾生。

  這則普世真理,適用於所有人類活動領域,甚至宗教也包含在內。雖然宗教絕對有潛力能幫助人過著快樂且有意義的生活,然而一旦遭到濫用,卻也可能淪為衝突與分裂之源。同理,在商業與財金領域,制度本身可能很健全,然而倘若行使制度的人寡廉鮮恥,行事只考慮到自己的私利與貪念,該制度的益處便將遭到損害。很遺憾,在林林總總的人類活動中,隨處可見這等情事發生,甚至連國際體育賽事都難以倖免,而其道德之敗壞,更是危及到了公平競爭的觀念。

  當然,有許多具有先知卓見的人,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也正懇切、努力地在各自的專業領域中著手處理。政治家、公職人員、律師、教育工作者、環境保護者、積極分子等,來自各領域的人士,都已在這方面投注心力、付出努力,目前進行得非常順利,但事實是:光靠制訂新法律、新規定,勢必無法解決當前的問題,問題根源終將回歸到個人層面。對欠缺道德觀與品格操守的人來說,再多的法律、規範都是不夠的。只要我們重視的是物質層面的價值,那麼不公不義、道德敗壞、心胸狹窄、貪得無厭等等,一切忽略內在價值的外顯行為,將永難消除。

  那我們該怎麼做?該往何處求援?儘管科學已經為外在世界帶來了諸多好處,至今卻仍無證據顯示,科學也有助於培養個人品格。所謂個人品格,指的是展現在別人身上時,我們會欣賞、而且自己也願意努力提昇的那些人類基本內在價值。或許我們該從宗教尋求內在價值,畢竟人類千百年來不都在這麼做嗎?從古至今,宗教確實幫助了無以計數的人,未來也將持續協助芸芸眾生。儘管宗教在提供道德準則與人生意義上,好處不勝枚舉,然而在今日的世俗世界裡,宗教卻已不足以獨當倫理道德之基石。原因有二:一是,現今世上已有許多人不再具有任何宗教信仰;二是,在此國際化時代與跨文化社會裡,全球人口彼此之間的關係,比以往更密切,因此根據任何單一宗教所形成的道德觀,只能吸引到特定族群,無法對所有人都產生意義。從前的人過著相對離群索居的生活,一如我們西藏同胞,數百年來都在重巒山麓間,過著相當愉快的生活;當時的人追求的,是以自己的宗教為基礎的道德規範,而且遵守起來也不難。然而,時至今日,在回答忽略內在價值的這個問題時,任何立足於宗教的答案,絕對無法放諸四海而皆準,也必有其不足之處。現下需要的,是一種不訴諸於宗教的道德規範,而且無論有無宗教信仰的人,都能接受這樣的準則。此即為「世俗道德觀」。

  我是個年幼時即披上僧袍,過著僧侶生活的人。從我口中說出這些話,乍聽之下可能會覺得很奇怪,但我並不覺得其中有任何矛盾之處。我的信仰囑咐我要力求一切有情眾生的福祉與利益,而將範圍擴展到自己的信仰之外,去幫助信奉其他宗教或無信仰之人,完全不違背我的宗教對我的要求。

  我有信心,嘗試用一種新方法來建構普世道德觀,不但極有可能性,而且也值得一試。這分信心來自於我相信,相信身為人類的我們,基本上全都傾向、也願意做自己認為是好的事。無論我們如何舉措,都是因為我們認為這麼做多少會有好處,同時我們也會感激別人釋出的善意。我們天性傾向愛與慈悲這樣的人類基本價值,任誰都希望自己受人喜愛而非被人憎惡,誰都希望自己受到寬容對待而非惡意欺侮。試問有誰不喜歡自己的缺點受到包容、尊重和寬恕,反而喜歡偏執、無禮與憤恨呢?

  有鑑於此,我深信每個人心中,都掌握了一種可建立內在價值觀的方法與媒介,而且不會與任何宗教發生牴觸;更重要的是,這種方法完全不受制於任何宗教。發展、實踐這種全新角度的道德觀,就是我打算在本書中闡述的觀念。我希望這麼做,將有助於世人在物欲橫流的時代,理解道德覺醒與內在價值的必要性。

  在本書開始之前,先來釐清一個概念:我並無意強制施加道德觀念於他人,因為這麼做無濟於事。企圖由外強加道德準則,或者下令施行道德規範,效果肯定不彰。反之,我呼籲每個人都能夠自行理解內在價值的重要性,因為這些內在價值,才是道德和諧世界的源頭,也是眾人追求的心靈平靜、自信與快樂的泉源。當然,世界各大宗教均強調愛、慈悲、忍耐、包容、寬恕等特質,因此都能夠、也確實提昇了內在價值。然而,以宗教為道德的根基,已不再符合現在世界的需求。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找到一種超越宗教的方式,思考靈性與道德,這樣的時候已經到了。

註一:一九五九年,達賴喇嘛在反對中國統治的運動中,離開西藏前往印度,次年與數千名藏人在達蘭薩拉建立流亡政府。

 

內容連載

第四章 幸福的基礎:慈悲心

人類和其他哺乳類動物相同,皆由母親所出,而且呱呱落地之後,有段時間完全仰賴母親或其他成人的照顧。我們在母親的子宮裡孕育了九個月,在誕生的那一刻是完全無助的,不會坐、不會爬,更遑論站或走。

倘若乏人照料或注意,就無法活下去。在這種絕對脆弱的狀態下,新生兒的第一個舉動,就是吸吮母親的乳房。有了乳汁的滋養,小嬰孩得以成長茁壯。事實上,人類的幼年依賴期格外地長,所有人都一樣,就算是十惡不赦的罪犯也不例外。若無他人的關愛、照料,沒有人可以活過剛出生的那幾天。人類在生命初期極度需要他人,也因此渴望情感的天性,便成了我們生理構造的一部分。

這是一項人類和許多其他哺乳動物共同的特徵,此外還有鳥類。以上動物的早期存活,均仰賴他人的照料,此類動物顯然都會體驗到某種連繫感或連結感,即使無法稱之為情感,但這樣的親密感是確實存在的。相較之下,人類不像海龜或蝴蝶,下蛋之後便一走了之,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後代。

這類動物沒有所謂的養育期,所以我懷疑牠們懂不懂情感這回事。最近一次在牛津大學演講時,我半開玩笑地建議觀眾席中的科學家,要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例如,完全不需要養育期的動物,認不認得自己的父母?不知道為什麼,對此我是存疑的,而且這也是我非常有興趣觀察的一件事。

反觀人類,我們的養育期非常長,因此他人的關懷與情感,顯然攸關著我們的存活與幸福。最近醫學方面的研究指出,新生兒早期與母親或照顧者的身體接觸,是決定腦容量大小的關鍵要素。此外,當代心理學證實,人類嬰幼年時期接受的照顧,對情緒及心理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力。這項研究也顯示,童年時期缺乏關愛的人,日後較可能嚴重缺乏安全感。

幾年前,我聽說有一項計畫,正致力於改善在拉丁美洲某些政局混亂地區孤兒院提供的照護品質。這項計畫推行的方法,是許多科學和心理學研究的成果,不過執行起來卻非常簡單,說穿了不過就是一些常識罷了。這些方法呈現出溫暖與情感,對人類身心發展的重要性,包括,比方說,讓孩子住在空間較小、親密感較高的宿舍裡,並將孩子分成小組,分派給不同的人照顧,讓他們有機會發展出類似原生家庭的親密關係。如果對象是嬰兒,那麼院方就會鼓勵照顧者多觸碰寶寶的身體、在換尿布時看著他們的眼睛、對他們說話,諸如此類。這些方法雖然簡單,卻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我們對他人的依賴,在童年時期最明顯,卻非結束於斯。每當生活中遭遇困難時,我們便會尋求他人協助,譬如生病時會去看醫生。終其一生,我們都受惠於單純的人類情感與溫暖,連身體健康也不例外。康復本身不僅是一件接受正確醫療、讓正確的化學藥品進入血流裡的事,也非常需要來自他人的照顧。

前陣子我在印度德里動了一次割除膽囊的手術,更是加深了我對以上觀點的信念。那原本只是個小手術,過程中卻出現併發症,結果預計二十分鐘的手術卻花了四小時,之後還得住院幾天等待身體復原。幸好醫生和護士都對我很好、很親切,我記得自己在那裡過得很愉快,歡聲笑語不斷。我之所以能康復得這麼快,醫護人員營造的溫暖、快樂氣氛,絕對功不可沒。

當生命走到盡頭時,我們也非常需要他人溫暖、親切地對待。比起被圍繞在冷漠、敵意裡,在一個紛亂、憤恨的環境中辭世,相較之下,能在一個平靜、快樂的環境中,被愛與溫情包圍著離開人世,實在是好太多了。若是從全然理性的角度思考,臨終前別人對我們有什麼感覺,應該是無關緊要的,因為既然人都要走了,那麼別人的態度也就無法再影響我們了,但其實我們反而在乎得緊。臨終前的那一刻,別人友善與否影響我們至深至鉅。這就是人性哪。

當然,人類並非唯一仰賴他人付出溫暖與感情的動物。關於其他許多需要養育的哺乳動物所做的科學研究,也發表了類似的結論。例如,最近我聽到幾位科學家與猿猴行為有關的報告。他們觀察到,相較於一出生就離開母猴襁褓的幼猴,有母猴陪伴生活的幼猴,整體而言比較愛玩,也較不好鬥。與母猴分開的幼猴,會出現攻擊行為,這表示牠們情緒激動、缺乏安全感。

另一項研究則說明了梳理毛髮在老鼠生理發展早期的角色。即便是被刻意養育成焦慮個性的老鼠,對舔拭也出現了正向反應,而其焦慮的個性,也會因為得到這樣的關注而逐漸減輕。科學家甚至能夠追蹤這些可憐老鼠的腦部生理變化,結果顯示:梳理毛髮能讓腦部釋放出某種舒緩心情的化學物質,因而降低體內壓力荷爾蒙的濃度。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6
    $130
  2. 二手書
    53
    $149
  3. 二手書
    54
    $150
  4. 二手書
    74
    $206
  5. 二手書
    74
    $206
  6. 新書
    79
    $221
  7. 新書
    88
    $246
  8. 新書
    9
    $252
  9. 新書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