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國的衰亡

大清帝國的衰亡
定價:350
NT $ 79 ~ 323
  • 作者:魏斐德
  • 原文作者:Frederic WakemanJr.
  • 譯者:廖彥博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11-10-1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354406
  • ISBN13:9789571354408
  • 裝訂:平裝 / 35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成書於一九七五年,為魏斐德早年的作品,同時是近代中國史研究的經典代表作。出版至今一直被美國多所大學作為中國歷史課程的基本教材,其研究成果不僅公允地提示出大清帝國必走向衰亡的社會脈絡,也超越了當時西方漢學界中盛行之「衝擊-反應」的西方中心論觀點。

  作者認為在鴉片戰爭之前的中國,絕不是停滯不變的。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固然對中國帶來刺激,然而中國本身的各股社會力量,才是促成辛亥革命成功、清廷傾覆、帝制結束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書一開場,先以農民、仕紳、商人在明清社會的生活型態和社群發展,來定調當時民間普遍存在的矛盾和活力的來源;接著逐步從王朝興衰、民族更迭的角度推到清盛世的來臨;之後再交錯注入清代民間社會運動發展和外力入侵的動因,來觀察帝國由盛而衰的轉折,及逐至崩潰的過程,對帝制中國的衰亡作了全方位的剖析。

作者簡介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 1937-2006

  一九五九年畢業於哈佛大學,主修歐洲史及文學;大學畢業後,轉作中國研究,先後於劍橋大學及巴黎高等政治學院進修,並曾到台灣進行研究工作。返美後投入知名漢學家列文森門下,於一九六五年取得柏克萊大學遠東史博士學位。曾任加州柏克萊大學歷史系教授、東亞研究院院長,上海研究中心創始人,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會長等職。他通曉多國語言,熟悉歐洲年鑑學派、社會史觀,研究中國史時致力觀察世界脈絡,強調著史要有全局性、全球性的大視野,與史景遷、孔復禮並稱「中國史三傑」。主要著作有:《大門口的陌生人》、《洪業:滿清外來政權如何君臨中國》、《歷史與意志》、《特攻教父》等書。

譯者簡介

廖彥博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歷史系博士班,著有《我肥大的茉莉香味哀傷》、《三國和你想的不一樣》、《蔣氏家族生活秘史》(合著)、《個人旅行:西雅圖》等書。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農民
第二章  仕紳
第三章  商人
第四章  朝代循環
第五章   滿族興起
第六章  清初與盛清之世
第七章  西方入侵
第八章  外患與內亂
第九章  中興與自強的幻影
第十章  維新與反動
第十一章 天命已盡
參考書目
譯後記
注釋
 

書評

摘自本書譯後記〈氣魄恢宏的晚清交響史詩〉

  二次大戰結束以後,美國的「中國學」(或稱漢學)興起,各家爭鳴,人才輩出。其中,被稱為「中國史三傑」的是史景遷、孔復禮以及魏斐德。對於前兩位(尤其是史景遷),台灣讀者已經很熟悉,而魏斐德的作品比較少被提及介紹。其實,我們從本書就可以看到,若論格局恢弘、敘事流暢,及取材的洞見睿識,魏氏的史才絕對不在前二位之下,甚至尤有過之。

  本書開宗明義就表明立場:西方入侵前的中國歷史,絕不是停滯不變的。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固然對中國帶來刺激,然而中國本身正在發展、進行中的各股社會力量,才是促成辛亥革命成功、清廷傾覆、帝制結束的主要因素。戰後美國歷史學者,對於十九世紀中國史的詮釋,最早時是「衝擊-回應」模式,即老大顢頇的中國,是在歐洲列強的挑戰之下,才作出各項回應。近年來則有新的「中國中心說」興起,關切的重點從政治、外交史轉往社會、文化史層面,強調一切歷史進展的動力,都來自於中國內部。魏斐德的立場,恰好處在這兩說之間:他既反對中國歷史是靠西方帝國主義推進的說法,同時也把晚清變局的根源,放在世界視野之下來討論。

  如果我們打個比方,把歷史學者筆下的文字,當作是帶領人們穿越時空的鏡頭、或者是構成樂曲的音符,那麼魏斐德這本書,就好像是一部氣魄雄渾的史詩鉅作,又好像是一闕石破天驚的交響詩篇。前三章分別討論農民、仕紳、商人的社會角色變化,從悠遠長久的歷史說起,文氣舒緩,層次推進,好像是從高空之中俯瞰全局,又好像是交響樂裡的漸次分明的行板(andante)主題。第四章講到中國的興衰治亂,以及明朝的覆亡,主題若隱若現的浮現。五、六兩章,則將讀者的眼光引到白山黑水中、看滿洲的興起,以及康雍乾盛世、光輝燦爛的表相之中的社會隱憂。第七章,魏斐德筆鋒一轉,把鏡頭拉到十六世紀的歐洲,從葡萄牙人的商業冒險談起,一直講到英國商人在亞洲的海上霸權,把茶葉為什麼成為英國人心心念念要打開中國貿易市場、發動鴉片戰爭的主要誘因,又為什麼找到鴉片來逆轉白銀的流動趨勢,描述得絲絲入扣。……

 

內容連載

第十章 維新與反動
學會紛紛建立
《馬關條約》於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簽訂,結束了中、日兩國間的戰爭。整個清帝國的公眾輿論,立即因為割讓領土而引起廣大的騷動。雖然官方禁止政治結社,但是學生、胸有大志者、以及功名之士開始組織團體以鼓動公眾輿論。在一八九五年五月初二,來自全國各地的一千兩百名舉人聯名簽署長達萬言的「公車上書」,譴責馬關和約、並籲請政治改革。發動此次上書的,是廣東學者康有為,他同時也創立「強學會」,警告中國人,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東眈,……我中國孱臥於群雄之間,鼾寢於火薪之上。

他宣稱,除非全國及時覺醒,中國將被帝國主義者當作牛馬般奴役馱重,重蹈印度被亡國的下場。他的強學會預備要在北京發行一份刊物以喚醒大眾,並且在各省設立分會以團結志士,激發他們的儒家澄清天下之志,挽救帝國於危亡。

強學會只是甲午戰後中國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的愛國社團之一。這些菁英份子組成的社團,立刻使當時的人回想起晚明諸學社,這些文人結社,暗中涉入抗清運動,引起朝廷在一六五二年後,禁止組織政治團體。事實上,這些一八九○年代的學會,已經與十七世紀那種論文講道的社團大相逕異——無論後者有多麼牽扯現實政治。這些甲午戰後成立的團體,並不僅想要影響皇帝以改革朝廷,他們也誓言要在各省將其主張付諸實現。湖南是在地方上團體最活躍的省分,因為這裡曾經出過曾國藩和左宗棠這樣的領導者的緣故,該地的仕紳於朝廷中的發言特別有份量。一位眼光深遠的湖南學人譚嗣同,也效法康有為,於一八九七年在長沙組織了「南學會」。分會很快就在全省各地成立,倡導地方縣學堂的學制改革、興辦城市經濟事業、以及改良地方行政。上述這些活動,是各省仕紳朝向政治化的第一步。南學會這些急躁、有時顯得激進的領導人們,和二十世紀前十年的清末新政仕紳,並不屬於同一種類型;但是譚嗣同和他的追隨者們,確實為十年後涉入地方政治的仕紳們,留下了可供效法的典範。

這些學會還有另外一種新性格,那就是他們強調自願加入的原則。有鑒於晚明官員競相結黨相攻的教訓,因此在清朝時,即使是仕紳當中最直言耿介的改革擁護者,也不敢率爾提出組織政治性團體的號召。儒家的政治倫理,認為在政府之中組黨或結派的行為,是侵犯了君主與人臣之間一對一的神聖關係。專制君王們(如雍正皇帝)熱衷提倡這種觀念,因為他們想要避免皇權遭受群臣結黨的阻撓。現在,在救亡圖存的大旗底下,年輕的士子在全國之內紛紛聚集,他們不但想要和官員結盟,也要動員民眾。這些具有過渡性質的團體,因此既不是唯領導者是從的派系,也不是現代的政黨,學會組織的章程,和他們各項主張的實質內容同樣的重要。

倡導改革變法者如梁啟超,在聖賢經典當中找尋自發結社的往例,他們找到古代哲人荀子;這位思想家認為人與禽獸相異之處,在於人能夠以道德組成社會。如果所有的社會單位都是人能結群的自然結果,那麼就沒有任何的單位,會比其他團體來得更「自然」、合理。儒家向來反對有任何「不自然」的社會組織,不合理的凌駕於家庭、社會之上。如今,梁啟超等作家們,認為社團和黨派正如宗族與鄰里一樣,十分順理成章,都是人類發展、進步之所必須。學會對於自發性組織團體的堂皇主張,因此勢必帶出國家政體的新觀念。中國不僅只是由天命所定義的文化整體,更是由社會、人群所肇建的領土、國家。換句話說,便是人群能夠組成國家。這樣的定義,已經與當代主權在民、社會契約論的民主理論相去不遠,而梁啟超很快就在他的著作中,將上面這兩個概念連結起來。

儘管知識份子很容易就能夠讀到梁的《時務報》、譚嗣同的《湘學新報》,可是由這些學會所發起的改革,卻不是一場群眾運動。他們號召民眾響應,但是絕大部分的參加者,以及所有的領導人,都出身自士大夫菁英。不過,這些改革者並未將自身看作清高的知識份子、自外於公眾輿論,也試圖獲得廣大民眾的支持。這些「仁人君子」們,相信能夠創造出一個凝聚中國人的意識形態,也就是將儒家個人修身之道,轉化為一種宗教,就像西方人宣傳基督教一樣,在全世界各民族之間稱頌。這種新的「孔教」同時也包含了社會改革方案,鼓勵中國人戒除吸食鴉片煙、纏足、以及其他足以顯示國家落後的惡習。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3
    $79
  2. 二手書
    23
    $80
  3. 二手書
    31
    $109
  4. 新書
    88
    $308
  5. 新書
    9
    $315
  6. 新書
    92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