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如果我們試著回到藝術的某種根源式的理解與想像,那麼它總是以一系列近似影(圖)像的方式在闡述著各種令人顫動的細緻過程畫面,也就是「說故事」成為與藝術相關的一種象徵式憑藉與內在質地;在公共藝術相關的實踐與參與過程中,無獨有偶的也在許多不為人知社會角落裡,飽含著許多如此的動人畫面。經由故事的傳送,終究回到了與人的實質聯繫、與人的基本生存價值之建立。
在2009年12月林志銘老師關於公共藝術的出版計畫中,透過《公共藝術的未來性I、 II》套書,全面又聚焦的以城市觀點提供了對公共藝術的專業閱讀與交流︰包括公共藝術的機制與源起、轉換、公共美學以及公共藝術的教育觀點等等。
時隔不過數個月,林志銘老師隨即又嚐試從另外的角度與敘述方式來將公共藝術相關之14-16篇獨特感人的小故事,作全社會的分享,如他所言:「這本書,不談藝術的專業,但談的是關於生命的藝術。被收錄的對象與故事,並非是名人或偶像人物……可以怎樣的思維與視野……,讓人反思自己的生命意義……。」這的確是需要很大的執持動力方才可能!
作為可能閱讀者的我們,對於發展中的當代公共藝術似乎即刻又多了一套更為不同的學習內容與參與觀點。也深切期望這個系列套書可以激起更多非專業人士對於公共藝術發展的參與與持續關注。最後我僅以瓦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說故事的人》一文中針對「說故事者」的細膩描述來作為我對志銘老師於本書的熱切回應,並希望這一切都能成為公共藝術代表性個案的動人分享!
——把故事以文字寫下來的作家中,其最偉大者,便是最不背離千萬無名說故事人的口與風格者。——是敘述者這個人物在為故事提供語調、整理事實,而讀者總是喜歡帶著友誼之情,側身其旁,並藉此找回人性正常感情和事實的衡量尺度。——在許多天生的故事敘述者身上,務實傾向乃是基本的特質。所有真正蓄勢的特質︰它或是公開地,或是秘密地具有實用功效。——編織在實際生活體驗中的勸告,便成為智慧。說故事的藝術正在隕落之中,那是因為真理的史詩面向,也就是智慧,正傾向於消失。——這勿寧是一個由具有數世紀歷史的力量所形成的現象︰這些力量使得說故事的人一點一點地走出活生生的話語,最終只侷限於文學之中。同時這個現象也使得那消逝中的文類,別具易感之美。——說故事的人的材料,如果不是他本人的經驗,便是傳遞而來的經驗。透過他,這又成為聽故事的人的經驗。——敘事它從不完全和盤托出,易從不為人探清底蘊。它保藏著濃縮的力量,而且即使是在誕生多時之後,仍保有燦爛開放的能力。——最能使一個故事保留在記憶之中的,便是這種去除心理狀況分析的簡樸作風。說故事的人越是能放棄心理細節的描述,他的故事便越能深印於聽者的記憶,如此這個故事便越能和聽者自己的經驗相同化,而他便越有可能在未來轉述這個故事。——它使得所說的事物和述說他的人的生命本身同化為一,並在他身上為此內容汲取養料。所有真正的故事述說者都傾向於事先說明自己是如何聽到這格故事的,甚至把它說成是自己的親身經歷。——敘事者可能敘說的所有事物,死亡皆是其裁判。他的權威來自死亡。所有他的故事最後都指向自然史。——任何一位聽故事的人都有說故事的人在陪伴他︰即使讀故事的人也參與著這個小社會。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美術系教授兼系主任 / 藝術跨域研究所 所長 陳愷璜
推薦序
真實事件的故事書
這本書,真正的主角其實並不是「公共藝術」,而是書中出現的這些人,在他們生命中某一個偶然的轉角處,與「公共藝術」相遇了,而相互豐富、共同成長的故事,這是一本紀錄了與生命的成長相關的一些真實事件的故事書,甚至可以視為是一本充滿了正向能量的勵志書,在各個階段的教育過程中,都非常值得學校、老師、與家長列為生命教育、社會教育、與美育的教材書單當中。
「志銘原來是個寫故事的好手!」看這本書時意外的發現了這件事。平常,總是在公共藝術評審會議相逢的林理事長,在會議中經常扮演一個綜觀分析、梳理各個層面,卻又很謙虛的在幫大家整理完重點與利弊得失之後,並不擅自提出總結,而是把決議的空間與權限交給大家的那位,而通常,他其實已經就他完整的公共藝術專業,指出了最合適這個業主、社群、與場域的發展方向。看完這本書,我更清楚了他最關心的,其實不是「公共藝術」,而是每一件啟動「公共藝術」的案例中,「公共藝術」為他們的生命成長提供了甚麼?增長了甚麼?
這是一個很溫暖的觀點,著重於追求「公共藝術」對於人本教育的價值,這也是近年來在綜合性專業比例制的公共藝術評審結構中,逐漸發展出來的一個越來越被看重的觀點。
但是,在這個觀點發展到目前一個高峰的時候,我仍然期待:「公共藝術」古典而原始的意義與價值——作為藝術與大眾對話的練習題、讓藝術存在於日常生活當中以提昇群眾的美學素養、讓藝術家透過必須與公眾接觸的作品而學習與群眾對話、為發展中的藝術家提供一個有尊嚴的社會支持系統。當美術課、社區總體營造工程就可以做到的事,留給美術課與社區營造,把只有「公共藝術」才能做到,別的事務無法替代功能,珍惜地保留給「公共藝術」!
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 榮譽理事長 / 獨立策展人 胡永芬
自序
公共藝術因以「藝術」為名,所以對於多數的人來說,常是一種生活環境裡的美學印象,或是一種藝術觀點的談論。然而,個別的視覺表達與生活經驗,往往都在不同的閱讀觀點下,有著各異其趣的感知經驗。藝術作品的創意與理念,或許精彩,但可能都將一眼晃過;但背後所意涵的人文主題,卻往往可以震撼著視覺感知之後的閱讀思緒。因此,一個沒有故事的公共藝術,不僅孤單,且沒有存在的生命意義;相對的,一個地方若沒有故事,那公共藝術也會失去令人深思與感動的根本。
視覺的美學,或是多變,或是隨著時間而消長;但生命的美學,卻是可以恆常地被閱讀著。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各自擁有著不同的認知與觀點。因此,公共藝術,應該會是一個集合著多數「個人」觀點的「公眾」議題。這個議題,意涵著一些地方的生活經驗、文化與情感,相對於一個有形有體的視覺藝術,那背後的故事,雖然無形,但卻存在著更多關於地方人文的記憶。
這些源於不同地方與不同的人所述說出的故事,標示著不同生活族群的生活片段,而成為一篇篇關於生活藝術的故事腳本。進而,這些看似個別的故事也彼此交織,而匯合而成了一篇完整的生命故事。這樣的故事,不僅超越了視覺藝術於視覺上的感知;情節本身的敘事,也不僅在於故事本身的完成;公共藝術在視覺藝術之外,以另外一種方式展現公共的性格,而在公眾場域中,成為了另一種再閱讀的文本。
每篇故事的取材,在地點上,走過了都市與城鄉、學校與社區等生活角落的場景;在對象上,素人與藝術專業的創作,兩者相互扮演著不同故事裡的主、配角。這些關於人與土地的情事,或許平凡,但也因為這樣的平凡而顯的純粹,更因為這樣的純粹特質,而讓這些故事能夠雋永;在情節中上,由美學的創作到對於自我生命的「創作」,其中的韻律,意味著人生際遇的起伏——沒有絕對的悲傷,也沒有絕對的喜劇;段落的結束,卻也成為另一段落的開端。這些場景裡面的人與事,其實都不僅在於故事本身,而是藉由每篇故事單元間的彼此交織、暗喻或串連,來彙整為一個故事整體。與其說,這是十幾篇的故事,或許,更應該說,這些故事題材,透過交錯與切割、對比與反襯等方式,在剖析出的那份人與土地間的情感上,去聯結成為一個完整的生命「劇本」。因此,每個故事單元都僅是這劇本中的一個段落,或都可以是一個敘事的「分鏡」。這些看似不連續的篇章,或許正是反映著你我生命中,各種生命片段的寫照。這也是藉由有形的藝術美學,去探索著趨於無形的生活與環境美學,乃至衍生對於生命「藝術」主題的思考。因此,這並不完全是一本談論公共藝術的書,更嘗試著由生活中的藝術主題切入,去紀錄下更深層的生命藝術之美。
回首過去,在公共藝術專業領域上走過了十餘年時間,因起初的興趣而認識,由瞭解到熟悉,再因熟悉而投入許多服務的工作。在這段時間中,隨著各地的政策諮詢、業務協助、輔導,演說等機會,而得以四處旅行。在這樣的機緣下,走訪於不同的都市與城鄉小鎮中,一次次真實地體會與認識著,那許多過去並不熟悉,也不曾想過的人與土地的情事。
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這些故事或僅是一個「切片」,但也藉由許多個別與群體的生活經驗,來成為一種關於生命的紀錄方式,所以不需刻意的潤飾與特殊的「舞台效果」,需要表達的,即是在低潮與高潮之間,那份真實的生命張力。因此,故事的被存在與流傳間之意義,都不在於故事本身的情節,而在於分享之後所引發的更多共鳴。因為紀錄生命,所以讓我們可以閱讀到在藝術形體之後的各種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