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第一本完整介紹台灣裝置藝術的專書。這是一個對台灣當代藝術發展深具使命感的年輕藝術家,整理90年代台灣裝置藝術的表現,並認真思考其未來發展的研究成果。
回顧90年代的台灣藝壇,可說是藝術狂飆的年代,年輕藝術家前仆後繼開疆闢土,新的創作形式及實驗性的展覽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整體藝術的面貌活潑而多元;90年代台灣當代藝術的發展,可說是將西方50年來所歷經的重要藝術運動,濃縮在這短短10年之間,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繁盛景致,而這也正是台灣裝置藝術最蓬勃發展的時期。
「裝置藝術」雖然只是眾多藝術表現形式的其中一種,但自60年代以降,隨著各式各樣的前衛藝術運動,已成為當代藝術一項很重要的創作手法,尤其是前衛藝術家熱中的策略與批判方式;可是在裝置藝術襲捲台灣藝壇成為主流的現今,卻一直缺乏有系統、歸納性而嚴謹的著作,帶領大家認識這個深具活力而又具開創性的藝術新世界。於是本書作者本著一位年輕藝術家對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使命感,整整一年半內,潛心研究整理,以45多萬字討論了300件作品,完整呈現過去十一年來台灣裝置藝術的成果,並在「放眼本土,而胸懷國際」的觀點下,思考台灣裝置藝術的未來發展。
本書共分為13章,分別依不同的主題或材質來討論90年代台灣裝置藝術的表現,包括政治批判、宗教圖騰、豔俗風、材質主義、陰柔美學、廢棄物、攝影、錄影、觀眾互動式、行為藝術等主題。書末並附有11年來台灣裝置藝術的相關參考文獻,相當完整。
石瑞仁 推薦文
由青年藝術家姚瑞中精心寫作的「台灣裝置藝術」,旨在紀錄呈現的也就是,從90年至2001年這個台灣新藝術的「黃金十年」中,本地裝置藝術家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以及裝置藝術展此起彼落的一個特殊的時代現象。本書以四十多萬字的篇幅,如數家珍式地描述了許多創作及展演的事實,並多面向地羅列了創作者的現身說法、傳媒的報導和評論的見解、以及寫作者個人的觀點;洋洋灑灑的內容再加上豐富的圖片,除了堪稱為國內第一本完整介紹本土裝置藝術的專書之外,它勢將成為見證台灣當代藝術發展史的一本重要著作,這是可以預期的。
要在一本書中介紹三百多件面貌繽紛的台灣裝置藝術品,說來並不是容易之事,若非透過有效的整理,即很容易淪為一種流水帳式的亂象記錄。姚瑞中顯然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因此他放棄了編年式的寫法,而將這三百多件作品大分成五個主題類型,並透過十三個章節來進行論述。如此,讓每個篇章既可以獨立也能夠相互關聯,而這對於時間分割細碎的現代閱讀者來說,不但更方便和實際,也有助於讀者對台灣裝置藝術的多樣風情和多向關照,迅速地的看出一個具體的輪廓。
「裝置藝術」雖然強調活力與創意的呈現,但是作為一種藝術品,它的生命特別短暫,卻也是個不爭的事實。裝置藝術的展覽,雖然強調了與社會和時空進行當下對話的有機性格,但多數裝置藝術品的終極命運,就是在展覽結束的那一刻同時宣告「壽終正寢」,也已成為普遍的現象。在這情形下,作品和展覽曾經散發的光彩或得到的讚許,往往因為作品「匿跡」而逐漸地跟著「消聲」,說來也有點無奈。從這個角度看,這本鉅細靡遺的台灣裝置藝術文獻,雖然免不了仍會有一些缺漏之處,但作者試圖讓「凡走過的都留下痕跡」的積極寫作態度,不但很值得肯定,對有心了解台灣當代藝術之內容和真情而「錯過了現場」的人來說,本書的出版和發行,無疑是彌足珍貴的!
作者簡介
姚瑞中(Yao Jui-Chung)
1969年生於台灣台北,1994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的前身)美術系理論組,曾代表台灣參加1997威尼斯雙年展及許多國際大展,海內外展出七十餘次,對西方當代藝術有深入研究,對台灣當代藝術也知之甚詳,曾從事過小劇場、電影、電視、電台、攝影、美術史教學等工作,並以「遙亦」為筆名,經常發表當代藝術的相關文章於許多雜誌上,如:《現代美術》、《藝術99》、《典藏今藝術》、《藝術觀點》、《破週報》、《誠品好讀》、《GQ》、《大趨勢》、《文化視窗》、《美育》……等。
1998年與友人合著《在臺北生存的100個理由》(金鼎獎),目前為專業藝術家及藝術評論工作者。(最近姚瑞中正在大陸參與由大陸旅美藝術家盧杰策劃的「長征計劃」藝術展,他是各國參展者中唯一的台灣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