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社會學分析:學校運作之道
- 作者:Kathleen Bennett deMarrais,Margaret D. LeCompte
- 譯者:林郡雯
- 出版社:學富文化
- 出版日期:2007-07-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8312353
- ISBN13:9789868312357
- 裝訂:平裝 / 488頁 / 16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多年來我一直在大學及研究所教授教育社會學相關課程,本書向來是我的上課指定用書,也是我經常查閱的參考書。該書作者群擁有完整的社會學理論背景,以學術性方式將社會學理論應用於教育領域中,使該書優質並具高度可讀性。 ── Quirico Samonte 東密西根大學
這是一本優良、能顯示同理心、具遠見性的書籍。該書作者群展現其原則性的理論與實用的洞察力,令人稱許,在當前混沌的時代,此特色更彰顯出重要性。 ──John Marciano 紐約州大學Cortland校區
唯有認識過去,才能洞澈現在。本書的第一個特色,便是希望通過歷史,對於現況進行「深度」的理解,以免流於「表面」文章。第二個特色,在於各章的實例解說方塊。本書作者以解說方塊的形式,適時穿插實例,或用故事、或用訪談、或用報導等等,試圖拉近學理與實務相互呼應的關係。第三個特色,是作者對批判的強調。一方面,他們在相關的章節中,對批判取向的學說紹述甚力,另方面,全書相當側重學校以及整個社會不公不義情事的討論。這三項特點,頗合當前臺灣教育社會學進一步開展的需要,中譯版有幸成書,當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張建成摘錄自本書推薦序
第1章 理論及其對學校教育目的的影響 1
前言 2
何謂理論 4
社會傳遞論 6
解釋論 27
社會轉化論 36
結語 53
第2章 學校教育的社會組織 59
前言 60
學區的內部組織 61
控制的地理學 68
控制模式與財務:地方層級 70
控制模式與財務:政府層級 82
控制模式與財務:非政府層級 86
學校是科層組織 87
學校如何變成科層組織 92
學校的科學管理 98
對中央集權控制的抗拒:重建與改革 106
改變學校組織與財務 116
結語 126
第3章 青少年文化與學生同儕團體 127
前言 128
何謂青少年文化? 130
青少年文化與現代生活 145
延遲的世代 163
學校教育的教導 170
在學校中生存 182
結語 192
第4章 教育中的勞動力:教師、輔導人員、行政人員與助理人員 195
前言 196
地位與權力的議題:專業自信與大眾的蔑視 199
教職結構的矛盾 202
誰來當教師? 208
教師所為何事:教師工作性質的矛盾 223
教職的報酬結構 232
喪失技能、例行化與科層控制的增強 233
在都市學區擔任教職面臨的挑戰 242
行政人員與助理人員 243
學校行政工作的性質 248
結語 259
第5章 社會階級及其與教育的關係 261
前言 262
何謂社會階級? 262
理論起點:Marx、Weber與 Bourdieu 273
社會不平等與社會的結構 281
教育中的階級偏見機制 289
結語 297
第6章 學校所教何事:課程與知識的階層化 299
前言 300
何謂課程? 300
學校所教何事:正式課程 305
課程的階層化 317
學校所教何事:潛在課程 325
替代課程與轉化教學 333
結語 342
第7章 弱勢族群:教育機會的均等 343
前言 344
聯邦政府與教育機會均等 356
有關弱勢族群學生學校教育的研究 371
弱勢族群學校教育互相牴觸的目的:文化同化或文化多元主義? 383
結語 384
第8章 學校教育中的性別平等 387
前言 388
性別角色的發展 392
婦女教育機會的均等 396
正式課程中的性別差異 402
因性別而異的學校教育結果 409
隱含在課程中的性別 419
結語 434
詞彙 437
附錄 449
參考書目 455
索引 485
推薦序
臺灣教育社會學的發展,至今已有三、四十年的光景,在原創性的研究成果不斷推陳出新之際,若要說有何不足,大概就是忽略了翻譯,尤其是教科書翻譯的基本工夫。平心而論,翻譯工作之求信、求達、求雅,本即是件苦差事,再加上它在目前的學術評等制度中不太受到重視,學者無心於此,自然可以想像。不過,一門學科之永續發展,除了要有學問好的前輩領頭,還得要有程度夠的後學跟進。此處所謂的「程度」,是指對國內外的教育社會學發展,包括理論基礎、方法模式、經典研究、新興議題等等,皆能有所了解。這種了解,是一種由廣而深的領悟,故在起點上,好的教科書(國內、國外至少各一本)不可或缺。在我看來,《教育的社會學分析:學校運作之道》就是這麼一本不錯的入門書。
大體而言,《學校運作之道》的章節架構,與國內學者所撰的教育社會學教科書,相去無幾。不同之處在於,本書的內容安排,特別表現出(一)對歷史的關注、(二)對實例的重視,以及(三)對批判的強調。
關於第一點,作者在序言中,便自陳這是刻意為之,因為他們相信:唯有認識過去,才能洞澈現在。他們希望通過歷史,對於現況進行「深度」的理解,以免流於「表面」文章。這份用心,在各章的鋪陳中,均可看到。以第四章〈教育中的勞動力〉為例,作者在討論「誰來當教師」時,從希臘、羅馬時代說起,以歷史發展為經,各家學說為緯,最後以今日教職結構收尾,並在結語部分提出自己的見解。再拿第八章〈學校教育中的性別平等〉為例,作者以一個家庭、三個世代的故事,說明白人勞工女性的學校經驗,藉此印證二十世紀的一百年間,婦女教育機會的發展,文末並從女性主義的角度,闡明他們對性別平等教育的看法。
本書的第二個特色,在於各章的實例解說方塊。坦白說,教育社會學的學說浩瀚,常使有心入門的年輕學子望之卻步,而學說與實踐之間如何產生關連,也是一個長期構成困擾的問題。許多教科書,理論洋洋灑灑,文獻整整齊齊,學術味道十足,可卻距離讀者的實際經驗甚遠,讀來迭有不知何以之感,挫折叢生。本書作者以解說方塊的形式,適時穿插實例,或用故事、或用訪談、或用報導等等,試圖拉近學理與實務相互呼應的關係。他們的解說方塊,在質在量,也許仍有精進的空間,但作者的用心,值得肯定。如果看了實例,還是無法通透理論與實際的連結,讀者可以跟著作者設計的學生活動,按部就班,依序進行反省思考,應該會有進一步的體會才是。
本書的第三個特色,是作者對批判的強調。一方面,他們在相關的章節中,對批判取向的學說紹述甚力,例如第一章的批判民族誌、第六章的批判教學論、第八章的女性主義等等。另方面,全書相當側重學校以及整個社會不公不義情事的討論,譬如:第二章由學校組織的政治性,點出學校知識的安排反映社會的權力結構,順勢帶入第三章之弱勢族群在校遭遇的多重不利;再如第六章闡述潛在課程如何影響弱勢學生的自我觀念,第八章說明某些學生如何因為性別、性取向之不同,而淪為歧視與暴力的對象等等,在在顯示作者同情弱勢、關懷正義所持的批判立場。當然,教科書該不該表述立場,見仁見智,言人人殊。但對教育社會學的年輕學子來說,隨著兩位作者「走」這一趟批判之旅後,若能有所反芻,潛心自問:他們這麼說,那我的看法呢?如果本書具有這樣的效果,算不算成功,讀者可以自行判斷。
鑒於《學校運作之道》一書之對歷史的關注、對實例的重視、對批判的強調,頗合當前臺灣教育社會學進一步開展的需要,中譯版有幸成書,當有一定的推動作用,親睹校譯過程之嚴謹與用心,感佩之餘,樂為之序。
張建成 謹識
2007年6月25日於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原著序
我們撰寫本書的原意,是想準備一份教材,好讓我們的學生,特別是那些不具社會理論背景的學生,能從批判的角度來認識學校教育社會學。我們想要藉著不同理論觀點的探索,促使我們的學生從事有關學校教育之社會文化及政治議題的思考。我們也要求我們的學生依據這些觀點,尤其是以一種批判的、轉化的觀點,檢視他們自己對學校教育的想法。
本書有一特色,就是在資料的呈現上,以及在處理理論演進對我們觀察、詮釋學校成效所產生的影響時,均帶有強烈的歷史傾向。我們把當代的學校置於其歷史發展脈絡之中,予以討論,因為我們相信,現行學校的組織方式,深受過去事件及社會政策的影響。同樣地,雖然我們自己的詮釋與結論,來自批判及女性主義的啟發,但它們亦如所有社會科學家的觀點,都是以過去的理論模型與分析,特別是功能論與衝突論,作為基礎的。由於本書是在介紹社會學家思索教育過程的方式,所以我們在每一章裡,都穿插著古典的與當代的批判觀點。每章通常都從描述的、功能的探討途徑開始,而以最近的批判分析作結。如果我們瞭解我們來自何方,就比較容易知道我們目前身在何處。
本書的章節,係依社會學的子領域:如社會理論、組織社會學、工作與專業社會學、知識社會學,以及階級、種族、性別,來做安排。
第一章探討的是人們如何構思學校運作的目標、學校為誰的利益服務、以及學校應該教些什麼的相關理論。這些理論,可分成三類:(一)傳遞論(transmission theories)包括功能論與衝突論,認為學校只是被動地傳遞社會型態,代代不變;(二)解釋論(interpretivist theories),透過微觀層次的分析,描述學校教育的運作,並在傳遞論與轉化論(transformation theories)之間,作一連結;(三)批判論(critical theories),認為經由批判、對話、意識的完成、以及主體的能動性,學校裡的人員能在轉化社會的過程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第二章將學校視為一種社會組織,來進行探討。首先呈現的是學校組織的歷史分析,特別是分析學校組織如何受到企業與產業概念的影響。接著檢視學校及學區的內部組織、控制型態、以及影響它們運作的地方、州與全國性機構等外部網絡。本章也討論美國學校的財政措施,一方面強調權威型態曖昧不明,另方面指陳政治對教育的影響。
第三章詳細討論一個常遭忽視的團體,即學生。文中檢視社會變遷如何影響學生之兒童期與青少年期經驗,也檢視學生順從與反抗學校的特殊方式,以及同儕團體與青少年文化對學校教育的衝擊。
第四章檢視教師、行政人員、諮商人員與家長的相關問題。文中描述行政人員掌握較多的控制權,教師則否,從而質疑教職的專業性。本章也檢視教育人員的性別偏態,及其對教師權力與聲望的影響。
第五章分析社會階級與教育的關係。一方面追溯有關社會階級分層體系起源的看法及其變化,另方面追溯哪些因素促成社會權力的取得。本章也檢視社會階級對社會結構和個人成就的影響,並提出當代教育體系之「公平」、功績與均等的問題。於此,本章實為以下弱勢族群與性別的分析,做了番暖場的工夫。
第六章探討課程的問題,或是說,探討那些或明或隱的教學內容問題。本章除了觀察各類知識在權力及聲望上的差異,也檢視課程的分流與能力分組,如何將兒童依其父母的地位,加以區等別類。
第七章討論弱勢族群與學校教育的關係。本章除了檢討聯邦政府提供弱勢族群學生均等機會的角色外,也提出各種有關弱勢族群學生學習失利之社會學與人類學的解釋,以及提升這類學生成就、延長留校時間的構想。本章以討論弱勢族群學生之同化、調適與抗拒的形式作結。
第八章分析性別與學校教育在正式及非正式課程中的關係。在正式課程方面,討論的是與性別有關的教材內容、學校教職員的任用、以及女性的圖像。在非正式課程方面,檢討的是班級組織、教學技術、班級互動所傳遞給兩性的潛在訊息。繼學業表現與職業發展之性別差異的討論後,本章以女性主義的學校教育觀點作結。在本書的每章中,我們都會運用社會學的分析與批判的觀點,思考學校中的權力平衡,為學校開展另類的教學與結構,創造「辦學」(do school)的新方法。
新版內容
本書係依據第二版改寫而成。我們加上許多有關當前教育理論與論辯的討論,將關鍵的概念依字母順序編成詞彙置於書後,全書也增添了學生活動的部分。我們的目標,是寫一本綜合此一領域最新思潮的書。
為活用社會學的概念,全書適時插入解說方塊,引述學生、教師與行政人員的故事。有些故事來自與我們共事的學生和教師,有些則引自出版的著作。這些故事,呈現不同社會階級、族群與性別成員的經驗,用以說明我們所探索的複雜概念。
我們依據學生及同仁的意見,重予組織並釐清第一章內容。我們增加了一張表,即「社會學說一覽表」,俾使這些理論觀點的假定、關鍵概念、主要問題,更為清晰易懂。本章並以討論主要的女性主義理論作結,包括自由主義的女性主義、激進的女性主義、社會主義的女性主義、後結構主義的女性主義、以及黑人女性主義或女人主義(womanism)。
第二章增列改革與重建運動的討論,這些改革與運動目前正在改變學校的形貌與結構。我們也描述了學校的財政措施。
第三章擴大有關貧困青少年的討論,並加上一節探討青少年暴力與幫派活動的問題。
第五章納入Pierre Bourdieu有關文化資本、習性與行動軌跡(trajectory)等觀念的詳盡討論,這些觀念有助於了解教育體系和社會機會與流動型態的關係。
第六章增述了許多進步主義學校目前正在推動的改革實例,同時我們也加強新興教育理論的討論,例如民主與多元文化教育、批判教學論與女性主義教學論。我們也討論因應學校結構與實務革新而生的網絡組織。
第七章增加一節解釋特定族群團體的標籤化,我們也要求歐裔美國學生,探討他們自己關於白人特權與族裔的想法。我們認為,所謂「白人文化」,多半是白人在社會中的特權地位所造成的。本章敘述了積極肯定行動的爭議,並討論其最近的發展。
我們大幅擴張第八章的內容,加上性別歧視語言、性騷擾、性傾向的部分,以及Lyn Mikel Brown與Carol Gilligan有關心理發展的討論,我們也更新了本章的分節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