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教育新取向

博雅教育新取向
定價:350
NT $ 315
  • 編者: 陳閔翔
  • 出版社:巨流圖書公司
  • 出版日期:2021-04-2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7326102
  • ISBN13:9789577326102
  • 裝訂:平裝 / 256頁 / 15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不同於坊間的師資培育用書、課程設計匯整或教學實務心得,本書一開始即定位為具學術規格的知識性書籍。
 
  綜觀而言,本書特色有二:
  1.以一門通識課做引介,用「說故事」的方式呈現主要知識。全書均用淺顯易懂的文字來論述,知識點引用皆標示出處,可端見每位作者備課的後設智慧,讀完將可獲致清晰的博雅理念。
 
  2.由於書寫不像研究論文那樣艱澀,因此深具親近性,可供一般社會大眾、關心大學通識教育的人士閱讀與典藏。
 
  我們期待的讀者是:不只對書中主題有興趣的師生,更是對未來尚有盼望的公共知識分子。
 

作者介紹

主編簡介
 
陳閔翔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企業管理系助理教授(2019-2021年借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法學博士
 
  行政服務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深耕社會行動力計畫主持人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公民涵養學群召集人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教學發展中心教學資源組組長
 
  學術榮譽
  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國內學人短期來院訪問研究獎勵
  教育部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計畫績優獎
  國立清華大學第五屆大學教師創新課程及教學優等獎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校務發展特色躍升計畫研究獎勵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特殊優秀人才獎勵(教學實踐類)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校優良導師(財稅系推薦)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學術期刊論文成果優良獎
  台灣法學會2010年法學博士論文獎
  台灣政治學會2008年會政治哲學最佳論文獎
 
作者簡介
 
張瑞雄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資訊與決策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校長
 
胡全威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副教授兼主任
 
賴伯琦
 
  大葉大學生物資源學系暨通識教育中心合聘助理教授
 
簡士捷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主任
 
林盈鈞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談玉儀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蔡美惠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張谷良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陳閔翔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目錄

前言 再現通識價值
序 重建通識教育的可尊敬性/黃俊傑
推薦序 未來大學的博雅之門/林從一
推薦序 用知識與經驗的典藏來影響更多生命/黃俊儒
導 讀 新共學時代的博雅知識、素養與未來/陳閔翔

第一編 趨勢素養陶塑
第一章 以理服人的溝通:語言邏輯與批判思考/胡全威
第二章 數位世代的臉書民主與法律規範/陳閔翔
第三章 人與環境:永續生態發展的真實回歸/賴伯琦

第二編 東西古今對話
第四章 希臘羅馬神話的歷史探源/簡士捷
第五章 舞動季節嘉年華:《樂來越愛你》戀人絮語/談玉儀
第六章 翫古遊今:文學經典演藝/張谷良

第三編 在地創新行動
第七章 走讀見學:旅行故事與影像賞析/林盈鈞
第八章 開創在地新價值:體驗臺灣族群文學與文化/蔡美惠
第九章 邁向社會創新:實踐憲政民主與國家發展/陳閔翔

尾聲 知識迴響展望
結 論 走出通識教育的大學之道/陳閔翔、張瑞雄
展 望 追尋教學的藝術:論杜威的教師哲學/陳閔翔
附錄一 從學生到教學助理:通識課裡的職場競爭力/陳雅蓁
附錄二 在自由中陶塑公民素養,原來這才是通識課/陳曉瑄
 

導讀
 
新共學時代的博雅知識、素養與未來
 
  社會是否應該致力於培養公民的德行?⋯⋯我們雖然深深注重繁榮與自由,卻擺脫不了正義的評判面向。認定正義不僅涉及選擇,也涉及德行,是一項根深柢固的信念。思考正義似乎無可避免地會促使我們思考最好的生活方式。──桑德爾
 
  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
 
  一、通識教育的批判性反思
 
  大學是追求真理的地方!
 
  現今的大學,通識教育存在著18 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所謂二律背反(antinomy)的悖論困窘。
 
  一方面,有別於系科必修課程,通識教師為了吸引學生選修和到課,上課過程往往會使出十八般武藝,深入淺出地傳授專業知識。因此,通識教育實然聚集了眾多深黯學生心態,細心專研教學技巧,不斷改進教材教法,持續致力用日常生活語言講述前瞻性知識的學者。這使得通識課成為大學裡最富實驗性、跨學科、接地氣的課程類型,通識教師經常是創新教學的領航者,通識學習成為培育未來人才跨領域最關鍵性觸媒或整合能力之養分。尤有甚者,通識教育的知識可能是最接近university 英文字根universe(宇宙)的意義:一個探討寰宇天地間各種普遍知識的地方――成為最能體現大學精神之所在。
 
  然而另一方面,臺灣的高等教育轉型及通識教育改革雖然超過30多年,但環顧實際的教學現場,通識課程仍很常被有偏見的學生認為是廢課、無用之學、成為週間休閒或補系上課程空堂休息用的備胎。通識教師即便擁有良好的研究能力與教學成果,在許多大學校園仍是邊緣的一群,通識課所教的「知識」在少數目光狹隘的師生眼中只是「常識」(我們不否認有「企劃書寫作」這種無知識承載度的通識課)。大學往往高舉「通識很重要」,評鑑時做做公關廣告,但放任師資不全經費短缺,導致通識教育先天不良後天失調。於是乎,面向全校的通識教育,聊備一格成為卓越大學的行銷「手段」,真正關心教師正常開課、學生健康學習者屈指可數,遑論是否嚴肅地把培育有素質公民當作是大學的「目的」。
 
  我們這樣描述與斷言,並沒有否認系科教師也具備教學創意的動機與能力,也沒有要否定各系存在著專業學識與氣度恢宏兼具的教師,現實中,我們的確也看到許多用心創新教材、戮力拔尖學習成效的大學教師。故而,這裡只是要表達:系科教師與通識教師(系科課程VS. 通識課程)二分的觀點是有問題的。而前述的矛盾現象由來已久,且仍盤旋在大學的天空,成為我國邁向常規化大學教育的幽靈。
 
  客觀來論,大學4 年的學習,由不同領域、形式及知識範疇聚積成一個「完整的大學教育」,這過程包含了住宿、社團等課外活動及其他潛在學習。單以學分數來分析,一位大學畢業生所需的128學分正式課程學習,系科課程與通識課程肩負不同功能,但共同目標皆是打造專業博雅的現代公民。國外行之有年的學院模式,以編者較熟悉的法學院或傳播學院,早就以不分系的課程模組,嘗試打破單一系科的限制來陶冶法律系或新聞系學生。國內近年推動的微學分、深碗課程、整合學程、書院或跨領域學院、大一或至大四不分系的學士學位等等,都是服膺這樣融合式的教育理念。唯囿於教育部規範與校園文化,我們的大學自主性甚低,彈性與空間不大,這也是跨領域喊了很久,但大學內部甚少有同步的課程配套措施與調整。
 
  大學應該成為年輕人探索自我的基地(包括探索知識、素養、興趣及能力等不一而足)。
 
  我們深深以為,倘若青少年已於15歲甚至12歲即探索完畢,確認自己的人生方向與職業目標,那他∕她根本不用上大學。我常舉Ati Masaw(阿美族語,音譯阿帝馬紹,即張泰山)為例,森林王子於國小就有強打少年的威名,高中畢業就簽約成為職棒球員。然他28歲才進大學念競技運動,36歲取得體育碩士,是興趣及職涯的再次考量。執意用單一化、學科化的標準看待每個人,世上就不會有賈伯斯(Steve Jobs)的蘋果電腦與吳寶春麵包(前者大學休學;後者以國中學歷再取得新加坡碩士)。在此無意爭辯大學無用或體制僵化,而是想突顯一個問題:每個人都應思考為何讀大學?
 
  設若「天生我材必有用」箴言值得參考,大學教育其中一個功能應該協助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或能力,讓每個人能挖掘天賦、培養天賦、發揮天賦――人人都成為自己選擇下的天才!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那睿智的警語猶言在耳:如果你用「爬樹能力」來評斷一條魚,那牠窮其一生都會認為自己是蠢才(史帝芬斯,2014:43)。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