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長征

暗流長征
定價:350
NT $ 255 ~ 360
  • 作者:坎蒂絲.米勒德
  • 原文作者:Candice Millard
  • 譯者:藍曉鹿
  • 出版社:積木
  • 出版日期:2010-04-3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595498
  • ISBN13:9789866595493
  • 裝訂:平裝 / 35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上校,怎麼不去一條未知的河流走一遭?」

  一個看似簡單的提議,卻帶來一系列出人意外的變化,完全出乎老羅斯福總統的想像與掌握。

  1913年12月25日,至1914年4月26日,堪稱老羅斯福人生中,最驚險的116天。

  1912年,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西奧多.羅斯福)這位政治上的常勝軍,因脫離共和黨、競選連任第三任總統未果,首次嘗到政治生涯上最大的挫敗。在飽受昔日同志分裂共和黨的強烈責難,門前冷落車馬稀的政壇人情無常之際,一封來自巴西的演講邀約函,繼任內最後一年成果輝煌的東非狩獵之旅後,再度挑起這位美國白宮最偉大的博物學家總統征服亞馬遜叢林的慾望,期待以挑戰極限來療癒政治的傷口、超脫心靈的創痛,進而壯大人格與生命的深度與堅韌。

  起初,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與巴西政府當局,針對這位尊貴客人設計了一條安全無虞的保守行程,足以讓老羅斯福悠閒地欣賞沿途壯闊的風景地貌、豐富的雨林生態。然而,這位廣受人民愛戴的美國前總統,要的不是觀光旅行,而是一趟真真實實的科學探險。巴西世故的外交部長繆勒,看穿了羅斯福的心思,提議前往亞馬遜河的支流之一「杜伯河」(The River of Doubt)進行探勘。

  杜伯河,一條未經測量的詭譎河域,就連地圖也看不到它幽暗的身影。印地安人帶著箭頭淬毒的弓箭在這裡出沒,食人魚在水中倏忽來去,散落分佈的暗礁,更使這條河充滿吞噬生靈的漩渦。老羅斯福與其隊友們,不僅歷經棄舟、缺乏後援補給、長時間忍饑挨餓等考驗,更遭受著印地安人的攻擊、疾病的肆虐,以及隊友間的內鬨拔刀,就連老羅斯福自己,也曾瀕臨自殺的邊緣。即使如此,他還是秉持著冒險犯難的勇氣,完成未知的旅程,如他行前對這次出發所述:「一個平庸的旅行者,不敢走沒人走過的路,而在那條很多人走過的路上,他不用冒任何險,不需要首創精神,也不需要聰明才智。他和他的行李就像快遞包裹一樣,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什麼力氣也不用花。」

  本書不僅記載了這趟危機四伏的科學探險之旅,也是一部深入精采的人物傳記,其戲劇張力絲毫不遜於小說。震撼人心的筆法,將老羅斯福當年經歷的非凡征途,有著既翔實又驚心動魄的呈現。

你所不知道的老羅斯福

*熱愛冒險的硬漢

  在美國歷任總統中,有兩位羅斯福,二人皆政績卓越,享有世界盛名與美譽。本書主角為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即大眾熟知的老羅斯福。老羅斯福政績卓越固不在話下,其趣聞軼事更是家喻戶曉,為人津津樂道。還記得電影《博物館夜驚魂》裡羅賓.威廉斯扮演的羅斯福總統,頭戴牛仔帽,身穿戎裝,騎著駿馬,協助主角搶救幾乎解體的博物館,可說具體而微地展現了老羅的牛仔硬漢性格與探險荒野的興趣。

*老羅斯福拿第一

  01. 他42歲繼任美國總統,是美國歷任最年輕的在任總統。

  02. 在前總統麥金萊遇刺後,成為第一位接受特勤部門全天候保護的總統。

  03. 他是第一位在總統官方肖像上打領帶的總統,從此成為美國總統肖像的著裝慣例。

  04. 1906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是首位獲得此一榮譽的美國人。

  05. 童子軍活動的積極推動者,晚年獲得美國童子軍總會授予「首席童子軍公民」稱號,也是唯一一位獲此頭銜者。

  06. 1927年,與華盛頓、傑佛遜、林肯並列,將其頭像刻在拉什莫爾山的美國總統紀念公園的巨岩上,為其中唯一20世紀的美國總統。

*老總統變泰迪熊

  在其諸多趣聞軼事中,最廣為流傳者莫過泰迪熊的誕生。話說1902年,熱愛狩獵的老羅出宮至密西西比河一帶獵熊,久無斬獲,部屬為了取悅總統,逮來一隻受傷的小黑熊綁在樹上,讓總統射殺,但是看見小黑熊惹人憐愛的可愛模樣,羅斯福總統反不忍將牠殺害,而且還當場發誓再也不獵殺黑熊。

  這件事後來被政治漫畫家貝里曼刊載在《華盛頓郵報》上,並以羅斯福的小名Teddy來命名小熊。之後因為兩位俄裔移民 ( morris and rose michtom ),將其製造的絨毛玩具熊取名泰迪熊,深受美國百姓歡迎,這股泰迪熊瘋進而蔓延全球至今。

*最偉大的博物學家總統

  老羅斯福總統被譽為「白宮最偉大的博物學家總統」,畢生熱愛鳥類與野生動植物,研究大自然成為他一生的興趣與愛好。父親是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創始人之一。八歲時,便在自己的房裡設立「羅斯福自然歷史博物館」。成人後的老羅斯福當過牛仔,爬過阿爾卑斯山,到過非洲與南美探險,對自然環保有深刻的體驗,並具體落實為國家政策,大力推行。他在1901-1909總統任內成立了國家公園管理體系(當時叫森林管理處),並公告18處國家保護區(包括今日舉世聞名的大峽谷),5個國家公園和51個野生動物保留地。現代人認為環保是理所當然的事,他在一世紀前就敢提出這種觀念並強迫執行。1909年卸任後,老羅斯福終其一生都是倡導保育理念的代言者。他曾說過:「在這國家,再沒有比保育議題來得更重要了。」

本書特色

  老羅斯福一生無畏性格的縮影

  老羅斯福不僅是美國前總統,也是一位父親,他卓越的人格特質,在這趟驚心動魄的科學探險之旅中,發揮得淋漓盡致,讓本書得以跳脫傳統探險紀實文章的單調乏味,充滿躍動的生命力。

  穿越壯闊危機四伏的亞馬遜雨林,本身就是一趟賭命的旅程,遑論探索一條未經探勘、身世如謎的不知名支流。羅斯福探險隊一行人經過一次汰換後,隊伍中除了老羅斯福,還有生命力頑強、紀律嚴謹程度絲毫不下羅斯福的「嚮導」蘭登上校、在巴西修橋鋪路的次子柯密、身經百戰的亞馬遜探險老手的鳥類學家察瑞。一群硬漢、一對分隔兩地的熱戀情侶、一個從小以父親為標竿的兒子,還有一個廣受百姓愛戴的前總統,穿行詭譎莫測的亞馬遜叢林。在亞馬遜河最兇險的水域上,老羅斯福展現出一個領導人的勇敢無畏、正直無私、不懈紀律;親子間的慈愛與敬重、夥伴間的捨命與不離棄……直到最後為榮譽而戰。迭宕起伏的旅程,動人心魄,直到最後命運的分道揚鑣,格外讓人不勝唏噓,精采萬分。

  儘管本書以老羅斯福的亞馬遜探險之旅為主軸,卻能從中領略到身為一個領導人暨父親的典範,佐以其他許多小插曲,皆豐滿了本書的深度與閱讀價值。

作者簡介

坎蒂絲.米勒德Candice Millard

  曾任《國家地理雜誌》記者與編輯。《杜伯河》是米勒德的第一部作品,前後花費4年方寫作完成,她在這本書中,展現了她驚人的資料搜尋與組織能力,以及在《國家地理雜誌》任職時奠下的豐厚自然與地理基礎。本書於2006年出版之時,不僅躋身暢銷書列,更受《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舊金山紀事報》與《基督教科學箴言報》譽為年度最佳出版品。米勒德現與丈夫及三個孩子居於堪薩斯市,並著手進行其第二本書。

譯者簡介

藍曉鹿

  曾任出版社編輯。現專職寫作翻譯,已經出版的譯作有《別把自己作小了!》。

 

目錄

導讀 蠻荒探險是文明與人性的極限考驗 南方朔
前言 死亡邊緣

第一部 旅程開展

第一章 選戰的挫敗
第二章 契機到來
第三章 萬全的準備?
第四章 次子柯密
第五章 未知河域的誘惑

第二部 深入荒野

第六章 邊疆小鎮
第七章 混亂和不幸
第八章 困難的抉擇
第九章 警訊響起

第三部 沿河而下

第十章 疑懼滿載的惡水
第十一章 艱辛的勘測
第十二章 生意盎然的叢林
第十三章 危機四伏
第十四章 勇闖叢林
第十五章 狂野之流
第十六章 悲劇的預演
第十七章 命喪急流

第四部 嚴酷考驗

第十八章 死神襲擊
第十九章 遺世獨立的族群
第二十章 飢餓的考驗
第二十一章 「自然本善」的迷思
第二十二章 「我就留在這裡」

第五部 絕處逢生

第二十三章 親情與愛
第二十四章 人性的醜陋
第二十五章 殺人者死
第二十六章 審判之日
第二十七章 希望與失望

第六部 脫離苦海

第二十八章 返家的曙光
第二十九章 結束與新生

尾聲

 

名家導讀

蠻荒探險是文明與人性的極限考驗

  美國有兩個羅斯福總統,一個是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1858-1919),一個是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1882-1945),老羅斯福是第二十六任總統,小羅斯福則是第三十二任總統。他們是來自荷蘭並和蘇格蘭人通婚的豪門世家,在美國政治社會史上被歸類為紐約的「老金錢世家」(Old Money),羅斯福家族在紐約有龐大地產,跨足許多商業投資領域。老羅斯福是小羅斯福的遠房堂叔。這兩個羅斯福總統,在二十世紀美國政治史上,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在老羅斯福方面,他是所謂的「白種盎格魯撒克遜新教當權派」(NASP)裡的「老金錢世家」重返政治的第一人,美國在南北戰爭後,「新金錢世家」(New Money)崛起,這些新興豪門財大氣粗、窮奢極侈,在歷史上稱為「鍍金時代」,於是「老金錢世家」遂轉趨低調消沉,從現實政治上隱退。「鍍金時代」的美國政治貪腐盛行,黨機器變成賣官分贓機器,史稱「贓掠政治」,於是「老金錢世家」裡開始在哈佛大學出現「重返政治」的思想,而老羅斯福就是重返政治的第一人。他是麥金萊總統的副總統,麥金萊遇刺後他遞補總統寶座,接著連任。

  他一生中發表了有三篇劃時代的演說:一是一八九九年︽奮鬥不懈的人生︾,二是一九○四年,三是一九一○年的《新國家主義》。這三篇文獻充分顯露出他那種黷武好戰的強國主義精神。老羅斯福有斯巴達精神,強調冒險犯難,主張美國要建軍擴張,認為拉丁美洲是美國後院,全世界是美國的舞台。老羅斯福把美國帶到了帝國的方向。老羅斯福家族後來在現代美國的海外擴張上扮演了極重要角色,一九五三年美國策動伊朗政變,主控者乃是中情局駐土耳其的「近東站主任」柯密.羅斯福(Kermit Roosevelt),即是老羅斯福這個家系的孫輩,有個外號叫「近東沙皇」。

  至於小羅斯福,他乃是老羅斯福的堂侄。他在青年時期對老羅斯福極為崇拜,他的人生軌跡也都在模仿老羅斯福,甚至還娶了老羅斯福的親侄女愛蓮娜(Eleanor Roosevelt, 1884-1962)為妻。但他出任總統時時值經濟大蕭條,他將用凱因斯學派拯救美國,被美國保守勢力視為背叛了自己的階級。當時老羅斯福的孫子阿奇巴爾德(Archibald Roosevelt)在唸哈佛,還奉中情局之命成立了一個「真理基金會」(Veritas Foundation),主要就是指控小羅斯福的「新政」;他們還成立了一個「自由基金會」,向美國最高法院提出十幾起「新政」違憲的憲法訴訟,這都是大蕭條時期政治鬥爭史的主要章節,它和老羅斯福家族密切相關。

  因此,兩個羅斯福其實極為不同,老羅斯福造就了今天的共和黨,而小羅斯福超越了自己的階級,創造了後來民主黨的傳統,經由甘迺迪家族而到今天的歐巴馬,一個家族,兩條路線,研究近代美國史,羅斯福家族可說是核心中的核心。理解了兩個羅斯福總統的基本定位後,我們就可以重讀這本《暗流長征》了,它是老羅斯福生命中的重要段落,也是近代巴西及亞馬遜雨林史裡的重要一章。

  由前面的簡述,我們已知老羅斯福是「老金錢世家」重返政治的第一人。他重返政治時,美國共和黨早已不是林肯時代的共和黨,而是政客橫行、貪腐大盛的共和黨。他一九○○年是麥金萊總統的副手,麥金萊遇刺後補位,並於一九○四年連任。八年後即一九一二年他決定再選,但共和黨提名塔夫脫,他只有投向進步黨,但該次選舉卻是民主黨的威爾遜獲勝,分裂的共和黨當然不敵,挫敗之後,老羅斯福心情鬱悶,就在這時,他有了一次前往南美洲各國訪問的機會,而老羅斯福這種有斯巴達風格的人物,當然不會讓這次出訪變成酬酢式的訪問。

  酷愛自然,勇於冒險的他,遂將它變成了一次為期三個多月的雨林探險。探險隊一九一三年十月離開美國,十二月到達探險的出發點,一九一四年一月正式展開探險之旅。在三個多月的行程裡,真是九死一生。他們由巴西高原而下,走一條未經探勘過的「杜伯河」,河中及河岸有各種看不見的危險食人魚、毒蛇、蟲蟻飛蚊,以及激流飛瀑,還有原始印地安人,以毒箭潛伺在側。在途中,老羅斯福因受傷遭感染,曾有過輕生的念頭,他的兒子柯密也染上瘧疾,還有一次墮入激流幸而撿回一命。這趟科學探險,由於作者做了仔細的研究考證,讀者跟著筆觸而行,對老羅斯福的這次旅程,格外有了會心的感受。

  老羅斯福那種擴張的「新國家主義」,在今天可能已不合時宜,特別是他那種視中南美洲為美國附庸的態度,更受非議。這也是近年來中南美洲普遍反美的原因。但歷史永遠不可能以今視古,而必須回到昔日的脈絡去解釋當時。十九世紀末,美國初興,帝國意識萌芽,老羅斯福充分反映了那個時代。但老羅斯福的「新國家主義」可是貨真價實、身體力行的國家主義。他有極強的斯巴達精神,勇於冒險犯難,永遠不向危險與挫敗低頭,跌倒就自己爬起來。他一八九九年那篇〈奮鬥不懈的人生〉(Strenuous Life)演說,不但是他自己人生的見證,也是這次探險最好的說明。以曾經是美國總統之尊,他親自參加這次以性命為代價的探險之旅,有些時候甚至還必須身先士卒,絕不讓自己成為大家的負擔。帝國時代的統治者就要有這種奮鬥不懈的人生觀。老羅斯福這種真誠的國家主義,確實值得稱讚。一個帝國的興起,就是要統治階層有身先士卒、奮鬥不懈的勇氣。漢帝國時代,貴族統治階層如衛青、霍去病等,莫不勇為卒先。羅馬帝國時代,以方陣戰術所向無敵,方陣的外圍最容易傷亡,幾乎都是統治階層的貴族子弟;大英帝國的建立,貴族菁英永遠跑在第一線。

  強國就是要有這樣的統治階層。老羅斯福身先士卒的探險之旅受到後人感佩,就是他那種奮鬥不懈的人生觀;身先士卒永遠是強國的第一定律,老羅斯福證明了這個定律。當統治階層必須身先士卒,他的子女難免要承受極大的壓力,他自己當然也會在親情上倍受考驗與折磨。老羅斯福的探險之旅,他的次子柯密(Kermit Roosevelt)隨行,原本是兒子照顧老爸,到了後來反而是老爸為為兒子的安危擔心,那種親子之情的相互掛慮,的確讓人動容。再怎麼厲害的強者,也有脆弱的一面,老羅斯福也有脆弱的地方。

  老羅斯福的巴西探險,由於巴西方面派出了著名的軍官蘭登上校(Candido Mariano da SilvaRondon, 1865-1958)),他是印地安人與歐洲混血孤兒出身,後來苦讀軍校成為電報部隊指揮官,負責架設電報網,必須深入內陸蠻荒之地,並於一九○九年發現一條未曾被探勘過的河流,後來他和老羅斯福帶隊探險的就是這條河,現在的地圖上已將此河稱為﹁羅斯福河﹂,即蘭登上校命名。

  他死後第二年,即一九五九年巴西政府為表彰他的貢獻,特別將巴西中西部一大片二十四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七個台灣)的地區命名為「蘭登尼亞省」(Rondonia)。蘭登上校的生平事蹟裡,除了發現杜伯河,並於後來命名為「羅斯福河」外,對巴西本身最具意義的,乃是他對印地安人政策的影響,他因工作關係必須深入蠻荒,自然會接觸到各種從未與外界接觸的印地安原住民部落,難免會受到懷疑和恐懼性的攻擊,而他的態度,用葡萄牙語說就是「寧可屈服,不可殺人」(Morres se preciso for, matar nunca),並以此勒令他的士兵,因此作他的下屬其實是非常辛苦且危險的,他的這種態度影響到巴西「印地安人保護局」(SPI)及「印地安人協會」(FUNAI)的成立。可惜的是巴西儘管有蘭登上校這樣的人物,但卻完全阻擋不住印地安原住民遭鯨吞蠶食的命運。

  蘭登上校乃是與老羅斯福截然不同的兩種人,蘭登對弱者懂得謙卑,寧願自苦也不欺人,而老羅斯福則是典型的強者哲學。他們兩人率隊探險而展開的互動,乃是本書最值得省思的部分,因為蘭登上校其實是另一種可能境界更高的斯巴達精神。他嚴格的自我要求和自律,讓老羅斯福對他十分信服且尊重,甚至還推崇他是世界四大探險家之一!

  《暗流長征》表面看是充滿傳奇性的驚心動魄巴西雨林探險記,但在探險的側面,它更讓人看到異文化和不同價值觀的碰撞、文明開化的艱辛、面臨生死考驗時的掙扎、尊嚴以及親情的煎熬等。蠻荒探險是生死一瞬間的考驗,這種考驗最能見證人性的善與惡。這本書留給我們的,即是這樣的省思空間。 (本文作者為知名社會評論家)

南方朔

 

內容連載

死亡邊緣

「我擔心他活不過今晚。」察瑞在一九一四年春的某篇日記上寫道。這位受人敬重的博物學家,花了二十五年時間探索亞馬遜叢林,他太常看到同伴在死亡邊緣掙扎的情景。如今身處巴西雨林深處,他再次看到了死神的身影,而這回它是衝著西奧多.羅斯福(Theoore Rooserelt)來的。

雖然自羅斯福尋求第三次問鼎總統寶座敗選已經十八個月過去了,察瑞眼前這位汗流浹背的身影依然帶著前總統的威嚴。處在黑暗的叢林裡,最近的援助也在幾百哩之外,甚至更遠,羅斯福正在鬼門關前徘徊。疾病加上極度的飢餓,高燒讓他忍不住顫抖,這位美國歷史上最年輕、最有活力的總統現在別說坐起來,連頭也抬不起來。

綜觀羅斯福一生,總是用極限體力來克服人生的挫敗與傷痛,這回來亞馬遜也肩負著同樣的使命。競選失利的嚴重打擊讓他產生很深的挫敗感,還有遭同儕背叛的痛苦,都促使他一心只想投入到大自然最艱困的環境當中。帶著幾名親信,他們自定行程去探索杜伯河,這條亞馬遜河的支流黝黑詭譎,在巴西茂密的熱帶雨林中蔓延數千英里。

羅斯福一生成就非凡,他透過堅強的意志力,義無反顧地做出抉擇採取行動,與他所謂的「艱困人生」(the strenuous life),奮戰不懈,塑造自己的性格,那也成為了美國的國家特質。從兒時開始,積極進取就成為他的人生信條、指南和救贖,驅策他挺身而出,領導美國,激勵他從一連串個人的悲劇和失落中振作奮起。每逢遇上困境,他就用更大的活力,更大的勇氣,更果毅的決心來回應。遇上挫敗或人生低谷時,他需要的不是別人的同情,而是到艱困的陌生環境中孤獨冒險,獨自面對新的挑戰。

在杜伯河岸,就是靠著這種百折不摧的堅強意志力,和對成就的渴望,讓他直接挑戰身體與毅力的極限。一個未開發的原始叢林剛開始以其恢宏壯闊奇景激起羅斯福一行人的興趣,「沒有一個文明人或白人循著我們穿行的這條河流溯河而上,或是沿河而下,」羅斯福寫道,「高聳的叢林好像綠色的圍牆,樹木高大而華美,纏繞的藤蔓掛在樹上,好像巨大的繩索。

「他們在荒野中長途跋步了幾個月後,叢林艱困的生存條件,湍急的水流,已經把探險隊帶到生死邊緣。隨行的七艘獨木舟如今只剩下兩艘,大部分的口糧也消耗殆盡,還死了一名隊員。沒有人知道,他們會在下一個河道轉彎處遇上什麼樣的挑戰。甚至他們的巴西領隊蘭登上校,這個來亞馬遜探險最多次的勇士,也不確定杜伯河會把他們帶往何處?

然而,對探險隊隊員來說,這個時候擔憂自己能否活著出去,他們更憂心領隊的禍福。羅斯福的體溫飆高到攝氏四○.五度時,察瑞和羅斯福的次子柯密都以為前總統大限將至。柯密回憶說:﹁那一幕依然栩栩如生,黑色湍急河水飄著大樹枝,拍打著河岸,地上一片泥濘。有一會兒,星星出來閃耀了一下,但是烏雲遮住了天空,大雨即將把天空、樹木和河流隔離在水幕之外。

「高燒中的羅斯福,神智時而清醒,時而糊塗,進入恍惚的狀態,當體溫再次升高時,他開始不斷地唸叨柯立芝(Samuel Taylor Coleridge知名長詩(忽必烈汗)(Kubla Khan)的開頭兩句:「忽必烈汗在上都曾經,下令造一座堂皇的安樂殿堂……」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73
    $255
  2. 新書
    9
    $315
  3. 新書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