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成功,來自說服力
黑幼龍
今年初卡內基訓練總裁韓鐸(Peter Handal)來台灣訪問。我在閒談中問他,為什麼當初最為看好,也是前民主黨副總統高爾和多位政界重量級人士,公開支持的狄恩州長(Howard Dean),在初選中竟然一敗塗地?
韓鐸先生的回答是,狄恩在某一州初選結果揭曉後,表現過於激動,在一群人面前,大聲喊叫。以致在後面幾個州的初選,節節落敗。選舉評論家覺得選民印象裡,國家最高領導人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狄恩那段吶喊的場面我也在電視新聞中看過。他當時還是滿臉笑容,只不過手舞足蹈,大聲喊叫要在下面哪一州、哪一州大勝而已。
一位原來很有希望的政治人物,就此失去了更上層樓的機會。因為他沒有說服群眾的能力。
一九六八年,緬因州參議員穆斯基(Edmund S. Muskie)原來也是來勢洶洶、相當有希望。惟在初選時,有一家報紙惡意批評他,甚至罵到他太太。於是穆斯基跑到這家報社前面痛罵他們不道德,罵得幾近歇斯底里。結果,他不只輸掉了初選,而且好像也就此淡出政壇了。
原因很可能也是大家覺得他們的領導人,不該是這個樣子的。
領導人究竟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我們會投什麼樣的政治人物一票?
什麼樣的老闆會讓我們全心全意的追隨他?
為什麼我們在某些機構負責人的領導下,會任勞任怨、全力以赴;在另一些長官下面工作卻敷衍了事、得過且過?
為什麼我們會因為聽了某些宗教人士的溝通後,大為感動,甚至以實際行動或大量的財力共襄盛舉?
為什麼有些校長、老師的訓誨會改變我們的一生?
為什麼有些人的意見常常會得到同事們的支持?
為什麼有些業務人員業績常常比較好?
為什麼......
串連這些「為什麼」的核心,即是溝通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會讓我們信服,進而採取行動。很明顯,溝通能力是成功的關鍵。特別是在眾人前的說服力。
既然在眾人面前的表達能力,對我們一生有這麼大的影響,我們投入了多少時間、精力,甚至費用在提升我們的溝通能力上呢?
一九一二年,卡內基在美國紐約的基督教青年會創辦了「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訓練」。很可能連卡內基自己也沒有想到,多少個人、企業、機構......因溝通能力的提升,而產生了脫胎換骨的改變。
律師、醫師、藥師、會計師、建築師、工程師......他們本來都是專業人士,可是溝通能力改進之後,他們的工作績效增加了,與客戶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好,自己的生活品質也大為提高,變得更有成就感、更多滿足感。
成功大學醫學院前院長,也是醫學界極受尊崇的前輩,黃昆嚴博士曾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在看病的時候,醫生的溝通能力好,即使只用了五分鐘,病人還是覺得受到關心,會照醫生的指示去做。要是醫生不會溝通,用了一小時看病,病人都覺得不舒服,覺得醫生太馬虎。」
其實我一直認為說服力所要達到的是一種雙贏的結果。要是我們一直想要別人按我們的意思去做,那就幾近於自以為是,或耍弄技巧以擺佈他人了。
一九六四年是我一生的轉捩點。因為那一年,我在美國開始了我的溝通之旅。我還清楚的記得,我第一次走上密西西比州的畢樂克西(Biloxi)白宮大飯店演講台,用英語向一群獅子會會員演講的場景。後來在灣港(Gulfport)向兩百多位扶輪社社員演講,講完後全體社員起立鼓掌的感覺,還是那麼清晰。
四十年後的今天回想起來,才發現是因為我能站在一群人面前溝通,引發共鳴,讓我覺得自己又站起來了,自信也逐步建立起來,使我抬頭挺胸,邁向一個自己以前想也不敢想的憧憬。
我做到了。
相信你也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