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去豬來:二二八前夕美國情報檔案解密
- 作者:Nancy Hsu Fleming
- 譯者:蔡丁貴
- 出版社:前衛
- 出版日期:2009-02-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8016107
- ISBN13:9789578016101
- 裝訂:軟精裝 / 22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OSS電報,1945/10/27:
建議美方應在兩週內離開此地,否則應促使中方離開這裡,由我們佔領此地。……
二戰結束後,在中國奸商官匪集團尚未進駐台灣之前,戰略服務處(OSS,美國中央情報局前身)就已派遣資深軍事情報人員來到台灣,在台北設立工作站。1945-47年的戰後初期,正是台灣歷史的關鍵時刻,那時的台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旅日王育德博士留有非常貼切的「狗去豬來」的喟嘆名言,讓台灣民眾從熱情歡迎國軍演變成二二八起義,從慶祝脫離日本殖民轉變為懷念日治時代?美方似乎有先見之明,特意派遣一批資歷顯赫的精銳情報人員來台,例如,第一任主任克拉克上校是戰時在中國蒐集毛澤東情報的人物,第二任主任摩根上尉則是戰時負責訓練法國抵抗軍,並滲入德國戰俘營的高手。這個特遣隊廣泛地接觸在台的日軍高層、陳儀當局、中國駐台軍特警、台灣領導人物,以及全島各地的台灣大眾,並訪談各式人物,輯要當時的報刊、盛傳的謠言和人心的期盼,全面地見證二二八前夕中國佔領政權在台的劫收嘴臉與台灣民眾的普遍心聲。
拜「資訊自由法案」所賜,上述的情報終得解密。本書所收錄的,就是當時戰略服務處每日傳發給總部的解密電報,以及美國駐台領事上呈大使館的解密報告,和第二任主任摩根上尉未出版的私人回憶錄相關段落。在閱讀這些解密文件之前,作者更替讀者整理了英語世界中的台灣研究文獻,以歷代外國觀察者的眼光,精闢地勾勒出福爾摩沙的浮沉盛衰。如譯者蔡丁貴教授所言,一次的錯誤,猶可違,二次重複的歷史錯誤,恐怕連上天都不會憐憫,望本書能帶給讀者深思!
作者簡介
Nancy Hsu Fleming,許淑金岑
台南人氏,出生優渥的醫生家庭,台北美國學校畢業,舊金山州立大學英語文學碩士。她居住在美國的羅德島州,是一位公民自由權、政府改造、環境保護等運動的活動者,為捍衛人權而挺身對抗政府、大企業,曾獲頒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第一修正案獎、公共議題服務獎、美國筆會紐曼第一修正案獎等殊榮。四十幾歲時讀到彭明敏《自由的滋味》一書,才驚覺台灣也有自己的歷史,遂與夫婿投身台灣歷史的研究,但發現英語世界的台灣文獻都是偏中國人士撰寫,並普遍忽略1945-1947年這段關鍵的戰後期間。1990年代初期,終於在華盛頓特區的國家檔案局內,發掘出二二八前夕的解密情報檔案、駐台領事館報告,並尋得當時的情報負責人,證實此一情報的真實性。她花費無數時間與旅費,往來住處與華府,無非是希望藉由第三者(美國人)的觀察,為母親台灣這一段被遺忘的年代留下不容抹滅的鐵證。
譯者簡介
蔡丁貴
高雄縣梓官鄉蚵子寮人,幼時窮苦,靠舅父母濟助完成大學學業。中學階段分別畢業於左營中學與高雄中學,大學畢業於成功大學水利工程學系,後繼續進入該校土木工程學研究所水利組完成碩士學位。服完預官義務役後,在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系擔任講師三年,出國後轉學進入美國康乃爾大學土木暨環境工程研究院深造,完成博士學位。因出國後留學期間才有機會閱讀台灣史地社會文化等在台灣被列為禁書之書籍,將近30歲才知曉台灣人被外來強權奴隸的歷史命運。又因高雄美麗島抗暴事件後在美國參與抗議及救援活動,積極參與台灣同學會與同鄉會之互助連誼活動,被職業學生小報告列入觀察名單,完成博士學位後無法取得母校成大教職之聘書,遂留在美國雪城大學擔任教授工作。1990年1月返回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擔任客座教授,適逢野百合學生運動發生,台灣社會急速變化,年底參與台灣教授協會之創會,歷任台灣教授協會副秘書長、秘書長、副會長,及2007-2008兩年之會長。返國之後,曾於1993年借調至台北縣政府擔任核稿秘書兼國宅局局長,2002-2006年借調擔任民進黨執政之行政院研考會副主委與環保署副署長。30歲之後,致力於改變台灣人被奴隸的命運,至60歲仍然必須面對另一波台灣人被「人口出賣」的危機,希望藉由此書的出版,提醒台灣人不要忘記歷史的教訓,台灣人的覺醒與自力行動救濟才能扭轉繼續被奴隸的命運。
譯者序
前言
第一部 外國人眼中的福爾摩沙
引言
原住民族
早期與外國的接觸
荷蘭人
國姓爺與中國人
美國人與歐洲人的興趣
日本時期
福爾摩沙
福爾摩沙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中國國民黨
戰略服務處
第二部 美國情報檔案解密
參考目錄
譯者序
南西.佛列明女士本姓許,台南人氏,其父台大醫科畢業。228事件之後,家族兄弟姊妹大部份都移居海外。南西說得一口流利的台南腔河洛話,因為長期住在美國,英語已經變成她使用的主要語言了,北京話對她來說,是「鴨子聽雷」。
南西是一個環境保護的運動者,住在美國羅德島州,為了當地的垃圾掩埋場存廢問題,與州政府對簿公堂,集結公民力量,打敗州政府的決策,?環境保護盡了一份心力。可見她是一個見義勇為、不屈不撓的傑出女性。我因她出身台灣的關係,特別感到與有榮焉。在一個自由的環境,處處都可以看到台灣子女堅忍不拔、擇善固執的勇氣與毅力。只是,我一方面為她的成就感到驕傲,另一方面又替台灣無法突破現狀,人民無法完全自由解放而感到心酸。
我女兒因為工作的關係先認識南西,在介紹給我們認識時,女兒只告訴我,我們會一見如故的。南西告訴我,她到了40歲以後才意識到台灣認同(Taiwan identity)的問題,追查台灣歷史檔案,想為台灣母親做一點事情。她一方面覺得許多外國人因為語言的障礙而無法快速了解台灣的地理、歷史、文化、社會風情與政治現況,所以想用英文寫一本介紹台灣的書。在搜尋台灣的資料當中,意外地在美國國會圖書館解密的檔案中找到一本威廉.摩根(William Morgan)上尉的日記,詳細記載著1945到1947年之間向美國國務院回報台灣狀況的第一手資料。摩根先生已經過世,南西百般努力找到摩根先生的兒子,得到他的同意,將日記中與台灣相關的部份節錄撰寫成書。
幾年前,她將書名取為「落空的期待」(Flase Hope),我開始翻譯時還是無法深刻體會她的用意。今日在2008年11月,中國國民黨在台灣復辟成功,又大玩「國共和談」的騙術,以經濟商機充當誘餌,一部份人士充滿對中國往來產生過度的期待,讓我瞬間完全體會到台灣人千萬不要再有錯誤的期待。遭受了一次歷史的錯誤,已經讓台灣飽受慘不忍睹的痛苦與追求自由民主的坎坷。台灣人在已經好不容易建立的民主基礎上,不能為了中國國民黨少數權貴與台籍政商既得利益者的一己之私,而讓台灣輪迴進入第二次「落空的期待」,那麼台灣人就將萬劫不復了。
本書作者以一位台灣子女回饋母親的熱情,花費無數的旅費,往來住處與華盛頓國會圖書館之間,主動探詢歷史資料,只不過要提醒台灣人不要將自己未來的幸福寄望在一定會「落空的期待」,這種熱誠與無私,令人敬佩。此時我在立法院絕食靜坐,感觸更深。在國共聯手吃掉台灣的詐術下,加上一部份人貪圖個人利益下,台灣人只要一個公平而自由的選擇機會,在國際監督之下,台灣人應該經過公平的公民投票對自己未來的前途做出明確的選擇,不能任由少數人以虛構的短期經濟利益掩飾欺騙而專斷獨行,1947年228事件之前所受「落空的期望」教訓,台灣人必須謹記在心。一次的錯誤,猶可違,二次重複的歷史錯誤,恐怕連上天都不會憐憫。
蔡丁貴(Aquia)謹識於立法院靜坐中
「修公投、修選制、保台灣」「還我民權」運動
2008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