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這是一個探討二二八事件中失蹤者下落的系列作品。
在同時期的眾多失蹤者中,林茂生的死,可能是最沒有爭議的一個,無論是通俗或專業的歷史書寫,大家幾乎都是異口同聲。一般,我們要開展一個系列,總是傾向由簡單到複雜、由容易到困難,如果要為歷史翻案,選取這樣一個無爭議的人物做為系列的開端,顯然有些反其道而行的味道。
但這個反,是故意的。
所謂的二二八事件,是指民國三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到五月十六日,發生在臺灣島上的一場不幸事件。此事件從發生的原因、具體的經過、造成的影響到傷亡的數字,在在都撲朔迷離。
本來,任何人為了把話說清楚,都不免在海量的史料中,人為地揀選那些他覺得重要的部分,以邏輯鏈條串起,成一家之言。但隨著時間的經過,大家逐漸忘了這個人為的過程,而開始把一些既成的觀點當做事實本身來看待,轉述者甚至開始以一種當事人、見證人的口吻去傳播他們所相信的東西。
我們常常會誤解,以為「爭議大」代表該論述的基礎脆弱,事實上,在足夠的攻擊之下存活,反而是一個論述能堅不可摧的必要條件。眼見現在大家對二二八事件的說法逐漸定於一尊,那些最沒有爭議的部分恐怕才是它敘事結構上最脆弱的地方,這是本書以此為開端的考量所在。這個進攻的戰略是否奏效,隨著細節的開展,大家可以慢慢評估。
在書寫二二八事件的過程中,我經歷過五次的自我摧毀,最終放棄了僅僅建構一個的大二二八論述的計畫。而且,隨著嵌入的史料越多,就越堅定這樣的想法。
本書與其說是建構,更多的是拆解;與其說是把事情說清楚,不如說是把事情還原成它本來亂七八糟的樣子;與其說是捏黏土,不如說是梳頭髮。
在這樣的前提下,本書但凡提到「二二八」這個詞,要不是指它除魅前鬼影幢幢的樣子,就是僅僅指一個非常粗略的時空與因果框架。雖然不見得有那麼極端,但前面所謂的「一場不幸事件」,讀者若將它理解成一堆各有脈絡的事情正巧發生在一起,恐怕還更貼近本書的原意。
學生時代念西洋哲學的時候,我常會故意把某個專有名詞用另一個亂七八糟的詞代替,避免把自己對這個專有名詞先入為主的經驗代入特定作者的論述之中,造成誤解。好比說用「凱蒂貓」取代「理念」,如此一來,「柏拉圖的理念」,跟「黑格爾的凱蒂貓」就比較不容易雜燴在一起。這個方法很有用,推薦給大家,例如把本書中的「二二八」暫時用「鳥糞嘌呤核苷酸」來代稱,越不知所云,越是好的開端,越能接收到本書所希望帶來的體驗。
稱做「系列」,就表示我無意阻止讀者將系列自行拼湊成整體,甚至不否認自己也會有同樣的本能衝動。事實上,我原本的確是希望系列中的每一本都可以獨立地去看,而放在一起看,又同時能勾勒出二二八事件的整體樣貌,本書付梓之所以延宕數年,中間就是不斷地與這樣的本能衝動對抗。若大家期待這個拼出來的東西會是一個完美的造型、一個駭人的惡魔,還是一座正義的巨砲,那可能要大失所望了,世界往往自有一套邏輯,我很高興總是能一再驚覺它打臉人們(包括我)原本的「想當然耳」。
有人寫書,是為了設定一個安全、舒適、不再有意外的終點。本書有一個更大的野心,希望成為大家思想冒險飛行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