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功勤教授年初告訴我要編一本西洋史大事年表,我認為要編則應該編得有特色,否則坊間現有的出版即已充足,再編不過僅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徒然浪費烹調時間。
如今其書完成,邀余先閱一遍,並給予意見。讀後我提了一些體例與方法上的問題,請其斟酌;但對全稿則覺得饒有新意,值得推薦。
所謂新意,最大者就是此大事年表的寫法:結合了簡扼的編年長編以及紀事本末的方式。也就是自上古至2007年逐年編列大事,而所編的大事則是以事件為主,簡扼的撮要敘之,使始終本末一併呈現說明。這種方式的編法,與傳統大事年表割裂事件而繫年的編法,大不相同。
這種編法最大的優點是:一、全書讀來頗有讀西洋大事通史的效果;二、每一事件讀來又有幫忙讀者整理大事撮要,提示該事件始終本末的效果。對於研習西洋通史以及斷代史的人有很大的助益,對於應考西洋史而做溫習準備的人,則其工具效應尤大。
至於其他優點,如編排條理、文字順暢,附有英文名詞以供對照參考等等,讀者閱後即能有所體會,不必序者贅言。總之,上述是我讀後的深刻印象,的確與我用過的諸多中、外大事年表不同,因此在審閱之餘,樂意應邀,為之撰序。是為序。
雷家驥
民國96年11月24日
於國立中正大學研究室
導讀
在大學講授相關西洋史課程十幾年,深感一般學生在西洋史領域的基礎非常薄弱,因此在修習以單元為專題的西洋史講學,甚或經典名著選讀等課程,皆因西洋史背景及發展脈絡支離破碎,而無法掌握其歷史變遷及其事件背後的文化推力。尤其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西元476年),歐洲呈現列國並存及多元文化的發展,與中國以黃河流域為文明核心的朝代興衰遞嬗有很大區別,主要在於中國歷朝典章制度與儒家為主流的思想文化是互為關聯且一脈相承,因此余英時教授批評中國歷史與西方相較,缺乏里程碑式變化。由於許多年輕學子無法掌握西洋史概況,坊間又缺乏一本能解決此學習困境的工具書,因此,促成了我們編纂這本《西洋史大事長編》的動機。
本書採用編年體,使讀者對於歷史事件的發展與脈絡容易掌握;另外兼採紀事本末體,也可兼具西洋通史在敘述上的完整性。坊間目前出版的大事年表失之簡略;而世界或西洋通史又篇幅繁浩,本書在敘述及編採上都彌補這些缺失,讓讀者能迅速掌握西洋史的精要性,正是本書最大的功效與特色。
本書在體例上有三大特色:第一,採用編年長編及紀事本末混合體,對每個時代的重要事件及人物功績,作一簡要記載,且兼顧時代發展的連續性。第二,本書範圍主要以歐洲史為軸心,但在上古史方面則包括近東與埃及地區等西方文明源頭的發展;另在近代與現代史方面,由於地理大發現與帝國主義引發的海外拓殖,使得全球化(Globalization)時代來臨,尤其在現代史方面增加國際現勢史事,對讀者在認識今日互為依存的國際社會上,必定助益良多。第三,本書主題集中在政治、軍事、基督教、社會發展等四大領域,至於文學或藝術等方面,只能擇要記載;而在英譯部分,採取國人慣用之譯名,以求統一。
《西洋史大事長編》共分五篇,約六萬餘字。第一篇〈文明曙光〉,時間從西元前4000年?西元前800年,地區主要包含兩河流域、波斯、希伯來、埃及、愛琴文明與其他較次要文明介紹,由於兩河流域民族眾多、互動頻繁、歷史繁瑣,故採取略古詳近,擇要記載的方式,使讀者易於掌握重點。第二篇〈希臘.羅馬古典文明〉,時間從希臘城邦政治的西元前799年?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其中包含雅典與斯巴達的崛起與爭霸、馬其頓的亞歷山大與希臘化世界形成、羅馬興衰與該時期重要人物的記載,是了解西方文明對今日社會、政治、知識等方面的重要篇章。第三篇〈中古歷史與基督教發展〉,時間從西羅馬滅亡到1399年,記載歐洲列國的興起、教皇國與著名教皇、神學家等歷史大事與人物事蹟。第四篇〈大國崛起與文明躍升〉,時間從1400?1914年止,分別記載地理大發現之後,西、葡、荷、英、法、俄、奧、普、美等國興起(日本較少著墨),但也包括影響西方文明里程碑變化的重大社會思潮,如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科學革命、美國獨立、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等事件,因而本篇是了解近代西方社會、文化、霸權等領域的重要部分。第五篇〈國際現勢發展〉,歷史斷限從1915?2007年,其間世人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冷戰、蘇聯解體、歐盟統合、後冷戰時期的文明衝突、中國(大陸)崛起等重要史事,世界互為依存的關係在全球化時代更加緊密,因此以國際現勢取代前面四篇以西洋史為主軸的編纂方式,使讀者更加容易掌握當今世界各國間瞬息萬變又互動頻繁的發展與最新訊息。
本書承蒙雷師家驥教授的編審,使我們在研究方法、篇章架構、敘事筆法等方面受教良多。也感謝逸雯與超群兩位青年歷史工作者加入研究團隊,使本書在浩繁史料的搜集、編纂、查核、考訂等方面,因為有他們的敬業、專業與努力而增色甚多。本書譯名繁多,編排耗時,感謝幼獅公司朱燕翔小姐的細心、用心與精湛英文的協助,使全書更臻完備。在讀者面對複雜的西洋史事及國際現勢時,希望本書能夠發揮最佳工具書的效用,這也是我們編纂此書最主要的目的。
李功勤
民國9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