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軍戰爭全史(十字軍史權威喬納森.賴利-史密斯畢生巨作,了解十字軍戰爭九百年始末的必讀經典)

十字軍戰爭全史(十字軍史權威喬納森.賴利-史密斯畢生巨作,了解十字軍戰爭九百年始末的必讀經典)
定價:680
NT $ 45 ~ 680
 

內容簡介

十字軍史權威學者畢生精華之作
欲了解十字軍九百年發展全貌的必讀寶典

中譯本採用2014年最新修訂版,編輯增訂「十字軍國家王公世系簡表」
中文世界最完整的十字軍研究全書

東華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劉慧 專文導讀
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周惠民、副教授崔國瑜 聯名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列)


【內容簡介】
《十字軍戰爭全史》講述中世紀暨宗教史上一個極重要的主題,該運動自十一世紀初始,直至十九世紀,歷時數百年,深刻影響了歐洲乃至中東、北非的歷史。

已故的喬納森.賴利-史密斯教授是劍橋大學榮退教授、十字軍領域的世界級權威,本書探究十字軍遠征的起源、發展與結束,內容包羅廣泛又清楚易懂,是研究十字軍遠征者必讀的寶典。此外,本書還回顧了過去與現下的十字軍史領域研究成果,以及諸如十九世紀浪漫主義和現今伊斯蘭極端主義對十字軍史研究的影響,讓中文世界的讀者也能一覽西方史學研究的脈動。

本書的英文版曾二度改版(1987年初版、2003年二版、2014年三版),廣受英語世界讀者好評。本次馬可孛羅是採用最新的2014年三版,作者在新版中放入了更多新研究資料,並將十字軍的討論範圍延伸到了十九世紀。凡是欲了解歷次十字軍遠征,以及十字軍在世界史上之重要性的學者、學生和一般讀者,本書都是必讀佳作。

◆如何使用本書:
內附10張地圖、「十字軍大事年表」、「十字軍國家王公世系簡表」,十字軍運動九百年發展始末,耶路撒冷、安條克、埃德薩等諸王公伯國興亡,一目瞭然。

◆你知道,「十字軍東征」不等於「十字軍戰爭」嗎?
1096-1291年這段期間在近東發生的九次「十字軍東征」,只是整場「十字軍戰爭」的一部分,原因有三:
一、歐洲從北邊的波羅的海到南邊的伊比利半島,都有十字軍,所以十字軍不只是「東征」,應正名為「十字軍戰爭」。
二、賴利-史密斯教授認為,廣義的十字軍延續到了1892年,而非終止於1291年阿卡城陷落。
三、十字軍征伐的對象不只是穆斯林,更多是基督教中的異端教派。

◆本書翻譯自2014年新修增訂三版:
一、關於十字軍遠征理論、史學研究方法和轉譯文本的新資料。
二、更廣的探討範圍,論及十九世紀十字軍運動的衰落。
三、有用的教學材料,例如修訂過的參考書目、地圖、插圖、新大事紀等等。

【國際書評】
在十字軍研究領域,喬納森.賴利─史密斯的影響大於在世任何學者……市面上已有許多十字軍遠征通史著作,但本書有其殊勝之處:時空跨度甚廣,且以少見的說服力和其一貫的研究熱情,處理根本問題,尤其是何謂「十字軍遠征」的問題。新版《十字軍史》納入許多晚近的研究成果,其出版是十字軍研究上的一個里程碑。
──大衛.阿布拉菲雅(David Abulafia),英國劍橋大學地中海歷史教授,《偉大的海》作者

喬納森.賴利-史密斯教授是一九七〇年代以來,英國史學界研究十字軍東征首屈一指的學者,他為一般讀者寫的這本《十字軍戰爭全史》更是歷史系學生了解十字軍的必備。本書一九八七年問世時,關於十字軍最全面、最具權威的介紹,是史蒂芬.朗希曼爵士(Sir Steven Runciman)在一九五〇年代上半出版的三大冊《十字軍遠征史》(A History of the Crusades)。本書卻以單冊三百多頁的內容,涵蓋了更廣泛的時空範圍、更新的研究結果,和更深刻的分析討論,很快地成為許多教師指定參考書的首選。本書在二〇〇五年再版,隔年才有克里斯托夫.泰爾曼(Christopher J. Tyerman)的《神的戰爭:十字軍新史》(God’s War: A New History of the Crusades)出現,可說是專業史家為大眾和教育界所書的一冊概論的第二部重要作品。
──劉慧,東華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十一到十三世紀間,西歐貴族在羅馬教會祝福下,組織武裝部隊,自稱十字軍,要奪回聖城耶路撒冷。他們一路屠殺,無論基督徒、猶太人、穆斯林,均不得免。現代還有美國總統要將其侵略行動比擬為十字軍。十字軍的故事一向都是從西歐角度敘述,穆斯林的觀點卻隱沒於歷史中。這種情況能改變嗎?看看這本《十字軍戰爭全史》吧。
──周惠民,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喬納森.賴利-史密斯Jonathan Riley-Smith
英國十字軍史研究專家,十字軍與拉丁東方研究學會創始人。畢業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劍橋大學伊曼努爾學院榮退教授。編著有《牛津插圖十字軍史》、《十字軍地圖集》、《十字軍簡史》、《十字軍、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等數十部與十字軍和拉丁東方相關的作品。

譯者簡介

黃中憲
政大外交系畢,專職筆譯。譯有彭慕蘭《大分流》,傑克.魏澤福《蒙古帝國》三部曲,法蘭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東尼.賈德《戰後歐洲六十年》,約翰.達爾文《未竟的帝國》、《帖木兒之後》,史蒂芬.普拉特《帝國暮色》、《太平天國之秋》、《湖南人與現代中國》,以及卜正民《維梅爾的帽子》、《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等書。

 

目錄

地圖
第三版序
導論 十字軍遠征與歷史
第一章 聖戰與悔罪性戰爭
第二章 十字軍運動的誕生:對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鼓吹
第三章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過程
第四章 諸聖地與耶路撒冷、安條克兩地的宗主教
第五章 拉丁東方的移居、治理、防衛,一○九七至一一八七年
第六章 青春期的十字軍遠征,一一○二至一一八七年
第七章 成年期的十字軍遠征,一一八七至一二二九年
第八章 壯年期的十字軍遠征,一二二九至約一二九一年
第九章 拉丁東方,一一九二至約一二九一年
第十章 多樣的十字軍遠征,約一二九一至一五二三年
第十一章 十字軍運動的苟延殘喘,一五二三至一八九二年
十字軍大事年表
十字軍國家王公世系簡表
現代文獻綜論
 
 

推薦序
東華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劉慧


喬納森.賴利-史密斯教授是一九七〇年代以來,英國史學界研究十字軍東征首屈一指的學者,他為一般讀者寫的這本《十字軍戰爭全史》更是歷史系學生了解十字軍的必備。本書一九八七年問世時,關於十字軍最全面、最具權威的介紹,是史蒂芬.朗希曼爵士(Sir Steven Runciman)在一九五〇年代上半出版的三大冊《十字軍遠征史》(A History of the Crusades)。本書卻以單冊三百多頁的內容,涵蓋了更廣泛的時空範圍、更新的研究結果,和更深刻的分析討論,很快地成為許多教師指定參考書的首選。本書在二〇〇五年再版,隔年才有克里斯托夫.泰爾曼(Christopher J. Tyerman)的《神的戰爭:十字軍新史》(God’s War: A New History of the Crusades)出現,可說是專業史家為大眾和教育界所書的一冊概論的第二部重要作品。

賴利-史密斯教授最早的史學專著是《在耶路撒冷城及賽普勒斯島的聖約翰醫院修會騎士》(The Knights of St John in Jerusalem and Cyprus, 1967),以及《封建貴族與耶路撒冷王國,一一七四年到一二七七年》(The Feudal Nobility and the Kingdom of Jerusalem, 1174-1277, 1973),展露出他對於軍事修會和拉丁東方(十字軍在地中海東岸統治的地區)的終生興趣之始。之後,他對十字軍研究最有貢獻和影響力的是分別於一九八六、一九九七年初版的《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及十字軍的理念》(The First Crusade and the Idea of Crusading),以及《最早的十字軍戰士,一〇九五年到一一三一年》(The First Crusaders, 1095-1131)。前者討論十字軍理念的形成,也就是本書第一章「聖戰與悔罪性戰爭」內容的基礎。後者討論戰士參戰的動機,及出征前後的準備和經歷,尤其重要的是反駁常見的逐利論,及凸顯家庭扮演的角色,這些突破性的發現在本書的第二章到第六章可看到。

除了研讀第一手史料,進行原創研究,賴利-史密斯教授推廣專業研究成果亦不遺餘力。在本書之前,他為大眾寫的《十字軍遠征是什麼?》(What Were the Crusades?)在一九七七年出版,之後數度再版。與本書相比,此書較少對戰爭過程的細緻描述。賴利-史密斯教授還主編了工具書《十字軍地圖集》(The Atlas of the Crusades, 1991)和論文集《牛津插畫十字軍史》(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Crusades, 1995)。前者是研究十字軍不可或缺,也解釋了本書對於地圖的講究,而後者收錄的十三位學者的論文,內容包羅萬象,從軍事、制度到文學、建築;雖然還是以地中海東岸、「傳統論」的十字軍為主,但多篇已明確採用作者的「多元論」立場。

傳統論的十字軍東征(一〇九七年至一二九一年,對象是近東地區的穆斯林)、多元論的十字軍遠征(一二九一年阿卡陷落後的近東之外,還包括伊比利半島的穆斯林、波羅的海東南和東歐的異教、歐洲境內的異端、教宗的政敵、東正教徒、蒙古、鄂圖曼土耳其等),以及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下半相關研究的史學史簡介,都在本書導論「十字軍遠征與歷史」中。若說本書的第一大亮點是上上段所說,在第一到六章中濃縮了作者學術生涯對中世紀神學家、編年史、土地財產紀錄的實證研究成果。另一個亮點則是實踐了多元論的主張,在第七、八、十、十一章中討論了「多樣的十字軍遠征」,更進一步探討後代對十字軍概念的曲解借用,如十九世紀帝國主義時代歐洲人的「類」十字軍、「偽」十字軍,和十九世紀晚期至今伊斯蘭世界中的「反」十字軍。

從第五章到第九章,作者以青春期、成年期、壯年期的比喻,介紹了一二九一年之前,黎凡特到伊比利半島、北非到波羅的海的十字軍活動。本書兼顧了軍事行動以及治理方式,討論了移居者與本地人的互動,及出征者與家鄉的聯繫。內容豐富之外,更值得學習的是作者不閃避複雜精細的描述,但又能在錯綜的細節中適時提出重點或特色。例如第五章關於第一次十字軍建立的稅收和司法制度,作者在介紹各色各樣的法庭和稅收之後,提醒讀者這些與之前伊斯蘭統治時的延續與改變,從而揭露了此時十字軍國度的治理原則,有效地把令人眼花撩亂的細節統整出有意義的結論。

能駕馭千頭萬緒,大量繁複的資訊,除了清楚的思緒之外,賴利-史密斯教授清晰的文筆也是一大利器。之前朗希曼的三冊《十字軍遠爭史》,可說文字更具文學性,更有渲染性,譴責十字軍的態度亦更明顯。相較之下,本書固然也不贊成戰爭和宗教戰爭,但對於涉入其中的人,無論宗教信仰、戰士或平民,作者都持著同理心,企圖呈現他們的心態與想法。或許正為了這個目的,使得作者慣用冷靜中性的筆調。例如一〇九九年七月十五日,十字軍達成目標,攻下耶路撒冷:「人口並不稠密但已成為周邊鄉民避難地的耶路撒冷,遭十字軍洗劫。當時唯一來自穆斯林的證據顯示,死亡人數可能不如某些人所認為的那麼高,但在場目睹的基督徒作家喜歡描述屠殺的慘狀。」作者低調的筆法,與今日大眾史學作品喜於營造的戲劇性氣氛有別,但也是為何本書能夠傳達大量資訊,卻不至於讓讀者有淹沒之感。

賴利-史密斯教授的原創研究以及為公眾所寫的普及史書,已足以讓他成為史學界的大師,但他的影響力還有一大來源:他訓練的博士生。賴利-史密斯教授曾任教於聖安德魯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多位學生早已是著作豐富的重要學者,例如本書正文中或是書末「現代文獻綜論」提到的彼得.艾德布里(Peter W. Edbury)、諾曼.豪斯利(Norman Housley)、馬可斯.布爾(Marcus Bull)、喬納森.菲利普斯(Jonathan Phillips)、托馬斯.阿斯布里奇(Thomas S. Asbridge)等。其中菲利普斯和阿斯布里奇兩位年輕學者,除了專業著作外,也加入了近年來大眾史學的新趨勢,由專業史家書寫更著重趣味性的大眾歷史書,例如前者的《神聖戰士:十字軍新史》(Holy Warriors: A Modern History of the Crusades),及後者的《十字軍:爭奪聖地之戰》(The Crusades: The War for the Holy Land)。這兩本書除了是此趨勢的重要例子,也是九一一之後西方讀者和出版界對中東和其歷史更為重視的表現,讀完本書後不妨進一步閱讀。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07
    $45
  2. 二手書
    36
    $242
  3. 新書
    66
    $452
  4. 新書
    67
    $458
  5. 新書
    68
    $463
  6. 電子書
    7
    $476
  7. 新書
    73
    $498
  8. 新書
    79
    $537
  9. 新書
    79
    $537
  10. 新書
    79
    $537
  11. 新書
    79
    $537
  12. 新書
    79
    $537
  13. 二手書
    84
    $569
  14. 二手書
    84
    $569
  15. 新書
    9
    $612
  16. 新書
    93
    $631
  17. 新書
    $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