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讀懂哲學

3天讀懂哲學
定價:260
NT $ 110 ~ 234
  • 作者:?本百大
  • 譯者:劉宗德
  • 出版社:大是文化
  • 出版日期:2007-10-3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8333261
  • ISBN13:9789868333260
  • 裝訂:平裝 / 24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哲學,開門!

  你知道嗎?

  進化論、相對論、力學,乃至於機率、統計、微積分、生物學,

  都是哲學思想的產物。

  日本知名大學哲學教授聯手

  打造哲學殿堂大門鑰匙

  常聽到:「現在的學校教育,沒有教導學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哲學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絕大多數的人希望發現真相,但人不可能擁有一切經驗去目睹所有知識,因此我們需要哲學思考,去正確的推論。

  達爾文提出進化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牛頓的力學,乃至於機率、統計、生物學,都是哲學思想的產物。你知道嗎?法院的判決邏輯、無人駕駛的電車運用模糊邏輯、創作時的解構主義、器官移植與基因工程的法規、免疫學、計算機語言、唯物論……這些促成人類進步的發明與發現,都是哲學思想生活化的實例。

  本書特意不從蘇格拉底、柏拉圖、培根、康德、黑格爾諸先賢做開頭,目的是希望讀者能用兩天半的時間領略生活中的哲學,先引發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接著最後半天才是進入哲學堂奧。三天,只是啟發大能力的開始。

作者簡介

?本百大 監修

  1928年生。青山學院研究所名譽教授,專攻領域為分析哲學、科學哲學、技術哲學、邏輯學、符號論、生命倫理、語言哲學。

  1954年東京大學文學部哲學科畢業,1956年東京大學研究所人文科學研究科哲學專攻碩士課程修畢。曾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加州大學留學。歷任青山學院大學教授、日本大學教授。日本科學哲學會會長、日本符號學會會長、日本生命倫理學會會長。也曾擔任過放送大學客座教授。

  著作有《人間機械論的哲學》、《心與身体──原一元論的構圖》、《言語起源論的新展開》、《正義與無秩序》、《哲學的人類學》、《科?哲學??哲學的現代轉折》等等。

  執筆者(以姓氏的五十音順序排列)

  江川晃 日本大學文理學部講師

  金森修 東京大學研究所教育研究科助理教授

  河本英夫 東洋大學文學部教授

  高橋昌一郎 國學院大學文學部教授

  田中裕 上智大學文學部哲學科教授

  樽井正義 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教授

  西?与作 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教授(哲學)

  成田毅 自由編輯兼作家

譯者簡介

劉宗德

  出生於台灣台北市。輔大日本語文學系畢業。目前就讀輔大日本語文學系研究所。

  曾任雜誌兼任翻譯、國科會研究計劃案兼任助理。

  課餘閒暇時喜愛閱讀、看電影、旅行、游泳等等活動。特別喜愛遊逛古蹟、博物館、美術館。愛好古色古香的東西,也矛盾地喜歡嘗試新奇有趣的事物。目前除了致力完成學業之外,也嘗試接觸各個領域的知識。未來期望能有機會繼續深造,增廣見聞。

 

目錄

序言
執筆者介紹

第一章 哲學的捷徑
從遙遠的過去開始,人們就不斷思索什麼是生存。
本章重點提要 哲學是從遙遠的上古時期起傳承到現代,思索世界與人生的科學
正確的推理○1──什麼是「哲學性思考」?
正確的推理○2──演繹邏輯因過度正確而不實用?
形上學○1──哲學能證明神的存在嗎?
形上學○2──哲學中的「如果」,代表什麼意義?
先驗──真的有經驗之前就存在的知識嗎?
決定論 拉普拉斯的魔鬼○1──因果關係中住著魔鬼
決定論 拉普拉斯的魔鬼○2──魔鬼也瞭解命運?
非決定論──世界只能用機率來理解?
物理學與非決定論──光的本質是什麼?
因果關聯──複雜的因果關係鎖鏈
知識論與懷疑──從懷疑中得到知識
經驗論與實在論──所有的知識都是來自經驗?
專欄 物理學與生物學的差異是指?

第二章 日常生活中的哲學
所謂的自己是?所謂的他人是?哲學存在於日常生活中。
本章重點提要 何謂自我?心和腦是否相同?
主觀性與客觀性──真理存於心中?或是心外?
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的差異──倫理的性質與自然的性質
兩個同一性○1──兒童時期的「我」與現在的「我」一樣嗎?
兩個同一性○2──心與腦相同嗎?
身心二元論○1──所謂的一元論、二元論、多元論指的是什麼?
身心二元論○2──心與腦是不同的事物嗎?
唯物論或是物理主義○1──世界的一切皆由物質構成
唯物論或是物理主義○2──世上的一切都能以科學解釋?
意識與潛意識○1──佛洛伊德的理論是科學嗎?
意識與潛意識○2──唯物論無法?人學會感覺
正常與異常○1 價值判斷──雄性動物娶不到老婆的原因
正常與異常○2──亞里斯多德要求正常,達爾文期待異常
後現代主義○1──存在主義的衰退與結構主義的崛起
後現代主義○2──哲學中沒有客觀的觀點? 專欄 被物理學和心理學排擠出來的生物學

第三章 介面
介面是在各式各樣的關係間,如心與身體、人類與機械……等擔任媒介的事物。
本章重點提要 連結兩個獨立的範疇
邏輯──亞里斯多德曾思考出二百五十六種三段論式
邏輯實證主義──什麼?對邏輯實證主義者而言,婚姻沒有意義?
語義學的悖論──蘇格拉底與柏拉圖誰在說謊?
不完備定理──為何法律不可能完備?
可能世界語義學──「樣態」的世界
模糊邏輯──世界上無法簡單下結論的事情太多了
介面──符號──人與電腦的介面
資訊──資訊的品質與制約
談話──語言的意義隨著說話情況而不同
文本──創作、文本與解構
語言行為理論──說話中包含行為
生物符號學──DNA──進化的符號
專欄 達爾[文進化論對哲學的影響

第四章 世界與知覺
這個世界到底擁有哪種性質,又擁有什麼樣的構造呢?
本章重點提要 在自然界以及世間的現象之中也存在著哲學
混沌理論──混沌──無法知道下一次會怎麼變
基因組──基因──進化之中的變與不變
自我創生──熟練──人類對狀況的反應
自我組織化──透過起伏產生新的秩序
免疫──辨識自己與非己,不用根據意識
環境賦使──身體會比思考更快反應
相對論與時間──時光旅行可能嗎?
測不準原理──無法同時測知電子的位置與運動量的準確數值
專欄  演化論是物理學中沒有的新說明形式

第五章 生命倫理學
人類應該把什麼當成正義、什麼當成善?隨著科技與醫學的發展,這類問題不斷產生。
本章重點提要 人類生存中很重要的,關於倫理的問題。
生命倫理學──科學技術的進步產生出新的生命倫理問題
告知後同意──醫師與病患間的規則
自我決定──所有的人類都能自行決定生存方式
器官移植醫療──誰來替死者決定捐贈器官?
生殖醫療──精子、卵子可以買賣嗎?
安樂死──放任病患死亡的安樂死與施以藥劑的安樂死
遺傳診斷──基因資訊的隱私權
地球生態系統──生態學中的哲學
環境問題──各種型態的生態學思想
女性主義──以醫療為名迫害女性
生態女性主義──連接女性歧視問題與環保生態
複製──人類侵害了複製人的人權
人工式進化──解析了基因構造後,就能以人工方式製造生命嗎?
社群主義──不只是活著的時候,連死亡也是共同體驗
專欄 「哲學」即「愛智」

第六章 哲學名人堂
哲學從古希臘時期開始萌芽,也產生了許多思考自我存在、世界存在的哲學家。
本章重點提要 持續思索什麼是人類、什麼是世界的眾多哲學家的歷史
赫拉克利特斯──構築世界的根源是什麼?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萬物是會流轉變遷的
蘇格拉底──由蘇格拉底母親的職業而得名的問答法「助產術」
柏拉圖──並非物質,而是在腦中的純粹存在──觀念(idea)的出現
亞里斯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亞里斯多德
奧勒利烏斯.奧思定──將哲學導向信仰:所有的一切都是透過神的恩惠而被賦予的
多瑪斯.阿奎那──哲學不過是說明基督教的道具
法蘭西斯.培根──拋去先入為主的觀念及偏見,培根將哲學從神學之中脫離出來
魯涅.笛卡兒──笛卡兒深信會懷疑的自我存在,「我思,故我在」
巴魯赫.斯賓諾莎──即使是以數學的方式思考,神的存在又再次出現
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茲──不論思考得有多合理,都會與神的存在正面衝突
伊曼奴爾.康德──從神的哲學蛻變為人類的哲學
約翰.戈特理弗.費希特──自我才是唯一絕對的真理
弗里德里希.威廉.約瑟夫.謝林──自然之中也存有哲學──自然哲學的成立
葛奧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人類的理性被提昇為普遍的事物
卡爾.馬克思──世界是以階級鬥爭的形式存在
埃德蒙德.胡塞爾──不論到哪裡都持續追求本質的現象學
馬丁.海德格──批判哲學的科學化,追求生命的存在
弗里德里希.尼采──批判基督教,規範超越神的存在
亨利.柏格森──真實的實際存在就是生命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夢是通往潛意識的捷徑
查爾斯.皮爾士──人類即是符號
伯特蘭.羅素──飛毛腿阿基里斯永遠無法追上烏龜的悖論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雖然確信哲學已獲得闡明……
威拉德.馮.歐曼.蒯因──邏輯實證主義只是一種獨斷的想法,進行激烈地批判
亞伯特.愛因斯坦──沒有什麼是絕對的
尚.保羅.沙特──人類一生都為自由所詛咒
莫里斯.梅洛.龐蒂──什麼是實存?
札克.德希達──批判形上學
吉爾.德勒茲──批判經驗論及唯心論的根基
卡爾.雷蒙德.波普──精神分析與黑格爾哲學是有害的

 

  泰勒斯曾說「萬物的根源是水」,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則修正為「不,萬物的根源是原子」。哲學就因而在遙遠的古希臘誕生了。從這兩位的理論,也許可以認為哲學最初是以物理學的型態萌芽的。後來蘇格拉底出現,說出「你們要知道自己的無知」。他提出對人類知識根源的質問,並將哲學擴展到知識論、人生論的層面。承接的亞里斯多德則是創造出邏輯學到生物學等,延續到現代的所有學問。然後,他看透了這些學問的本質,提出了更高層次的形而上學。到此為止,已經完成所謂哲學的輪廓。

  所謂的哲學,就是徹底挖掘一切事物的存在理由,不斷嘗試,無論如何都要揭露終極根源的一種理論;同時也是經常站在最高點,俯瞰全體,企圖統制、綜合一切,毫無遺漏且不知畏懼的經營學問。

  後來,亞里斯多德的哲學席捲整個中古世紀歐洲。哲學身為知識(scientia)的形而上學,以「全學女王」的姿態統治一切。不過,這裡所利用的「scientai(science)」就和現代一樣,沒有包含「自然科學」,而是單純代表知識或是學問。也就是說,哲學是將各種知識、學問統合成一個總體,並找出它們根據的角色。

  不過,中世紀結束以後,迎來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革命。這個時期,發現了各式各樣的新式科學,並在過程中開啟知識的細分化以及自然科學化,造成了科學和哲學的分離。近代是以牛頓為開端的「輝煌科學時代」,也是以笛卡兒、康德等人為始的「輝煌哲學時代」,同時,也是哲學與科學經常相互傾軋,不得不分割的時代。

  二十世紀則是危機的時代。這段期間發生多起悲慘的戰爭,當中,科學成為殺戮的兵器,哲學則走上荒誕的方向。迎向二十一世紀的哲學及科學,在後現代主義的名義下,似乎再度出現尋求接近和融合的可能。科學不再只是追求清晰、明確性,而是將人類作為研究對象,開始研究曖昧與混沌。另外,哲學伴隨著嚴謹的自律,也將目光投向科學,試圖成為「諸學之學」,也就是「科學哲學」。接下來,哲學又會走到哪個方向呢?

  哲學是徹底的「根源之學」,嚴格來說也是「整體之學」。因此,它也是一門更深奧、更難理解的學問。在三天內了解哲學,實在是極為困難的任務,我們現在正在進行這種嘗試。不過,如果有人讀了本書後,真的覺得在三天內了解了哲學,這個人不是具有驚人的天分,就是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而不斷努力要在「三天內了解」,卻依然無法得到知識上滿足的人則是正常人。我們衷心期待,正常的人可以喜愛本書,進而跨越本書,讓自己的思索更加深刻。

  2002年3月

  主編者 ?本百大

 

內容連載

正確的推理(1)
什麼是「哲學性思考」?
從某一前提下推導結論時,有「演繹」、「歸納」、「溯因」三種思考方式。

邏輯的種類有三種
從前提推導出結論的過程稱為「推論」。想像一下推理小說裡,名偵探腦中的思考方式就可以明白什麼是推論;或是回想一下,中學時練習幾何圖形證明題的經驗也可以瞭解。一般認為,我們人類與動物不同的地方,就在於人類會運用頭腦進行推理、推論這種合乎邏輯的思考。

亞里斯多德曾說:「人是理性的動物。」他認為合邏輯的推理、推論是進行哲學性思考的主要方法。那麼,我們來試著思考看看什麼是合乎邏輯的思考──推論。

關於推論,自古以來認為有三種形式,就是演繹邏輯、歸納邏輯、溯因法。

「演繹邏輯」指的是在一個既定的前提下,依循邏輯規則(法則)而導引出結論的推理,這是合理性思考的核心。舉例來說,就是「人總有一天會死」、「A先生是人」、「因此A先生總有一天會死」的思維。
  
有盲點的歸納邏輯
相對而言,「歸納邏輯」是指從各個具體的事件,推導出一般性的主題與法則。例如,大多數的烏鴉羽毛都是黑色,根據歸納邏輯,可以導出「烏鴉都是黑的」這個敘述是正確的。然而,這個訊息只侷限在部分烏鴉上,若說此訊息可適用全體烏鴉的話,這樣的推理卻跳躍邏輯。畢竟,看到的只是部分烏鴉,又怎麼能斷定所有的烏鴉都是黑的。

在演繹邏輯中,為了進行推理而制定的規則已經很明確了,不會有這種盲點。因此,只要提供推論規則,不只是人類,電腦也可以進行推論。另外,一般在歸納邏輯中,沒有隱含這種盲點的規則,所以現今我們利用機率及統計來進行歸納式的推理。
  
溯因法是發現的邏輯
溯因法(abduction),是為了說明已經設定的結果,而提出一個假說,因此被稱為「發現的邏輯」。根據美國哲學家查爾斯‧桑德斯‧皮爾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的定義:「為瞭解釋C結果而推導出A假說的思維方法」就是溯因法。

觀察到一件使人震驚的C事實(例如:大樹不斷倒下)。
如果A(例如:颱風來了)為真,C則為理所當然的事實。
因此,產生認為A為真的理由。

為了說明某一結果(大樹不斷倒下)而推導出一個好像有道理的假設(一定是颱風來了),顯示這種思考方式的跳躍性比歸納邏輯更大。雖然現在一般人認為,溯因法能建立一個可以完整說明的假設,卻還沒有找出可以讓眾人接受這種巨大跳躍性的規則。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2
    $110
  2. 新書
    9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