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羅素的學思生涯與哲學貢獻
關於羅素這本於一九一二年在英國倫敦出版的《哲學問題》,在一九九八年又經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哲學系教授約翰‧斯科魯普斯基(John
Skorupski)編定後,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再版。這個新版本的特色是:書中增加了斯科魯普斯基教授所寫的一篇導言,並增加了這本書一九六二年德譯本裡羅素所寫的序言以及進一步閱讀的書目和索引。因此這個版本算是更好的版本了,本版中文本就是根據初版再加上這些資料,因此這個中文譯本也算是最完全的版本了。
新版中斯科魯普斯基教授「導言」非常重要,他幾乎把羅素這本《哲學問題》中各章的重點做了論述,所論述部分除了標示章次外,連同也把頁數標記出來了。因此,這篇「導言」本身已經是一篇精要的「導讀」。為了避免重複,我的這一篇「導讀」將就羅素學思生涯和哲學貢獻做「一般的」論述,以補充讀者對羅素其人及其基本哲學有更多的理解。
一、生平與時代背景
羅素(Betrand Russel,
1872-1970)是數學家、哲學家、教育家、活動家、女權主義者、反共學者、諾貝爾獎得主,在世時是一個精力旺盛、體力過人的知識分子,九十多歲時仍然動作敏捷,一生結過四次婚。羅素長壽又精力旺盛,可想而知,他的著作必是驚人之多,他發表過幾百篇的論文,一生總共創作的作品在三千篇以上,其中涉及各種議題。數學研究是羅素的學術基礎,也是終其一生的愛好所在。羅素主要的學術貢獻在數理邏輯、分析哲學等方面。
羅素童年之時父母早逝,主要由他的祖母養育和教育,由於祖母是個嚴謹的基督徒,這促使羅素從小就對基督教帶有矛盾的情愫:既信奉又反叛。或許是童年的成長經驗造成羅素與他人總是帶著疏離感,但卻是又非常渴望異性的愛。羅素對教育也很有興趣,他曾經和第二任妻子朵拉(Dora Black)在一九二九年創辦一所實驗學校,在校內施行自由甚至放任學習方式,更拒絕任何一種宗教的信條教導。
羅素在十八歲時讀了穆勒(J. S. Mill, 1806-1873)對第一因的駁斥之後,就成為一個宗教的不可知論、反基督教者和反宗教者。二十幾歲時讀了斯賓諾莎(Baruch de Spinoza,
1632-1677)的著作後又被他的泛神論宗教觀所吸引,他有一篇論文〈神祕主義與邏輯〉,似乎可以看到一個數理哲學家的神祕主義觀點。可是斯賓諾莎的泛神論被控告為無神論,黑格爾則認為斯賓諾莎的這種泛神論是無世界論(Akosmismus),而非無神論,因為神滲透到世界萬物之中,世界萬物為神所充滿。實際上,在羅素身上始終充滿著神秘主義的熱情,這對一個具科學家性格的哲學家而言似乎有著衝突。羅素始終反對一神論(例如基督教)的哲學論證,而在哲學史上這也不是新鮮事,西方哲學史上對於基督教始終存在著「理性」與「情感」,「知識」與「信仰」的對立,以及融合兩者之間的對立和關係的討論。羅素終其一生是個反基督教者,他甚至認為蘇格拉底比耶穌更有智慧,羅素有一本著作《為什麼我不是基督徒》來論述他的看法。
羅素是個自由思想家,在那保守的年代,他已經大力為廢除死刑、安樂死和女性參政權辯護。他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在一家報紙發表社論,主張英國應該向德國妥協退出戰場,而被政府判刑六個月而服監。
二、思想發展與改造
羅素在一九一○至一九一六年在劍橋大學擔任講師,一九一○年與懷德海(A. N. Whitehead)共同出版了《數學原理》Principia
Methematica),這本著作企圖將數學建立在邏輯的基礎之上,由一些邏輯的公理推出邏輯規則和數學定理。一九一六年羅素因反戰而入獄,在入獄期間,羅素的生活很有規律,每天寫作四小時,讀哲學書四小時,讀一般著作四小時,他是一位很勤奮的學者,終身不渝。一九一六年以後,羅素出版了許多關懷社會的著作,如一九一六年的《戰時的正義》和《社會改造原理》,一九一七年的《政治理想》,一九一九年的《自由之路》等。一九三○年之後羅素將興趣投入社會運動和教育問題,一九三八年羅素赴美講學,前後滯留有五年多,先後在芝加哥和紐約任教,也在哈佛大學以《對意義與真理的探究》做專題演講,一九四○年將此演講出版,這是羅素重要的知識論著作。一九四四年羅素返回英國,此時由於對納粹和法西斯有新的認識,羅素不再像以往一樣反戰,而是堅決主戰。羅素回到英國後在三一學院講學兩年,並且寫作《人類的知識:其範圍和界限》。一九五○年羅素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在一九六七至一九六九年期間,羅素出版了他的《自傳》回顧其一生,並於一九七○年去世。
一八九○年羅素進劍橋大學時,在懷德海等人的指導下學習數學,後來受到新黑格爾學派哲學家影響,如麥克塔格(J. M. E. McTaggart)和布萊德雷(F. H.
Bradley),一度成為黑格爾主義者。羅素在一八九五至一八九七年期間主要研究數學基礎,他在一八九五年寫的論文《論幾何學的基礎》就是在麥克塔格的影響下完成的,此論文並在一八九七年修訂後出版成書,是羅素的第一本哲學著作,其中的邏輯來自布萊德雷和鮑桑揆(B. Bosanquet),而空間理論來自康德(I. Kant,
1724-1804)。羅素在劍橋大學初期受到新黑格爾學派影響,雖一度成為黑格爾主義者,但不久就受到朋友莫爾(G. E. Moore, 1898)的影響放棄了黑格爾的觀念論哲學,回到實在論(realism)的立場,認為普通世界的實在性不能放棄,並試圖以數學和邏輯解決哲學問題,他認為哲學在本質上就是邏輯問題,邏輯甚至可以闡明形上學的問題。
在一八九八年羅素受穆爾的影響脫離黑格爾主義之後,他致力於數學與邏輯的基礎研究,但也與穆爾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哲學道路,因為羅素始終是個數學家,他和穆爾的文學背景出生有很大的差異。羅素在一九○○年遇見義大利數學家皮亞諾(G.
Peano),認同後者的符號邏輯體系,之後羅素致力於皮亞諾的著作研究,並接受他的符號體系作為進行邏輯分析的工具。後來羅素把這一套邏輯分析技術應用到關係邏輯上,在一九○○年年底完成了《數學原理》初稿。
羅素早年就顯示出對數學和邏輯的興趣,這促使他以後從事將數學和邏輯引進哲學之中的學術工作。羅素在哲學界的貢獻主要是邏輯和數理哲學,因此與其說他是個純哲學家,毋寧說他是個邏輯學家或數理哲學家。羅素是哲學分析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語言哲學是分析哲學的主要思想來源之一,特別是將這個哲學奠定在邏輯與認識論的基礎之上。所謂「分析」的任務就是將科學的方法應用到哲學上,他認為哲學分析的任務就是要揭示那些虛假的「先驗」證明並將它拉回「經驗」的基礎上,而這個「經驗」已非傳統經驗論的感覺經驗、感覺資料,而是奠基在數學與邏輯的真理的經驗。
三、確定描述詞
羅素在哲學上最有名的貢獻的是他提出「描述詞理論」(theory of description),描述詞理論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確定描述詞(definite description)的主張。這部分的理論是將確定描述詞的句子分成三個成分加以描述,例如描述「《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莎士比亞。」這個句子,根據描述詞理論,這個句子應該包含三個確定的句子:
(1) 至少有一位《哈姆雷特》的作者,而且
(2) 至多有一位《哈姆雷特》的作者,而且
(3) 曾寫過《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莎士比亞。
確定描述詞最重要的是將一個句子描述成含有量化詞(quantifier)的句子,如上句「至少」而且「至多」意思是「存在有一個,而且只有一個」作者。對羅素來說,所謂「確定描述詞」是要描述到句子的主詞才有意義,例如上面的例子,確定描述詞所描述到的僅僅是它的主詞。一個有意義的句子意味著主詞必須存在,如果主詞不存在,這個句子就無意義(senseless)。一個名稱總是命名某個東西的存在,但是邏輯的主詞卻不是這樣,例如「當今的法國國王沒有孩子。」中的主詞「當今的法國國王」如果要作為名稱來使用,那麼它就必須存在,事實上我們知道當今法國不存在國王,因此例句中的主詞「當今的法國國王」並不起名稱的作用,而應只作為普通邏輯的主詞。羅素說:「每一個命題都有一個主詞(subject)和一個謂詞或述詞(predicate)。斯賓諾莎、黑格爾和布萊德雷先生都有同樣的學理,在我看來,如果這個學理被駁斥了,這幾位哲學家的形上學基礎就被摧毀了。」羅素的意思是,傳統形上學的命題是根據主詞—謂詞命題而成立的,但是它們的命題本身是基於語法的混淆,因為它們的命題中的主詞是不存在的,因此這些命題是無意義的。
羅素在這裡將語言表達(或命題)區分出兩種表達形式,一種是「語法形式」,另一種是「邏輯形式」,一個命題並不必然非真即假,也可能是既不真也不假的所謂「無意義」。例如,我說「臺灣大學是位於臺北市公館。」這個作為命題的語句是真的,如果我說「臺灣大學是位於新北市的新店。」則是假的。但如果我說「你達達的馬蹄是我美麗的錯誤。」這個語句既不真又不假,它是無意義的。所謂「無意義」,可以指不具有經驗上可以檢證的真假值。又,如下的句子:「這個世界不存在有真理。」如果此一語句是真的,那它就是假的,如果它是假的,那麼它就是真的,之所以會產生這種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的謬誤現象,是因為沒有區分語言的兩種層次:對象語言和後設語言。這種謬誤可以稱為「語意悖論」。另外一種悖論(paradox),例如說謊者悖論或理髮師悖論,羅素認為這是混淆不同邏輯類型的表達所引起的悖論。這種悖論可以稱為「集合論悖論」。不論是無意義的語句、沒有區分語言的層次和類型混淆所產生的悖論等,都是沒能區分語法形式和邏輯形式所造成的。羅素在此發展出他著名的類型論(theory
of types)來解決悖論的問題,羅素的類型論對分析哲學的影響很大,從此分析哲學家就以命題或語句的說話形式進行哲學討論,而捨棄了傳統哲學的主謂(subject-predicate)的語句形式討論哲學問題。
四、邏輯原子論
羅素不只認為哲學本質上就是邏輯,他更認為所有數學原理都是由邏輯演繹推導出來的,他認為所有數學命題都是分析的,其實這已經是德國數學家、邏輯學及哲學家弗雷格(F. L. G. Frege, 1848-1925)的觀點,這個觀點認為康德所主張的數學命題是先天綜合命題是錯誤的,而羅素與懷德海合著的《數學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就是詳細闡述如何從邏輯開展出純數學的著作。
羅素和他的學生與後輩朋友維特根斯坦(L. Wittgenstein)是「邏輯原子論」的創立者,雖然兩位對這個理論的解釋有很大的區別,甚至維特根斯坦認為羅素根本不了解他的著作《邏輯哲學論》(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的思想。這種邏輯哲學理論在後來發展為「邏輯實證論」或「邏輯經驗論」的哲學運動,尤其在維也納學聚集了一些科學家、哲學家從事這種理論的研究,稱為「維也納學圈」(Vienna Circle)。
維特根斯坦是個天才型的哲學家,雖然這兩位哲學家彼此都不認同對方的哲學,但是沒有羅素的影響,維特根斯坦的哲學似乎也很難理解的。例如羅素的「邏輯形式」這個概念就是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的基本概念,其結果就是後來所謂的「邏輯原子論」,羅素在一九一八年首次稱呼自己的哲學為「邏輯原子論」,羅素所謂的「邏輯原子」是對事物分析,直到不能再分析所得到的東西稱為「邏輯原子」。這裡所謂的邏輯原子不是指物質的小片,而是構成事物的基礎,例如思想。由此可見,羅素所謂的邏輯原子,不是指物理的或化學的原子。羅素的邏輯以原子命題為基本的東西,由原子命題組成複合命題,稱為分子命題。原子命題表述原子事實,兩者之間有對應關係,換言之,語言結構與實在的結構之間有共構的關係。
羅素認為,哲學的主要任務是顯示命題的真正邏輯形式,對它們加以分析並轉換成語法形式,他認為許多哲學問題之所以產生,是基於它們具有壞的語法形式,如果能認識這一點,就能消除許多哲學問題,這種論點對後來的邏輯實證論似乎有很大的影響。哲學分析最終的目標就是要構作出一種理想的語言,儘管這最終也可能只是「理想」。
五、本書的精髓
《哲學問題》是羅素第一本有系統研究認識論的著作,在這部著作中羅素首先將「描述理論」引進對知識論的探討,他認為,雖然我們事實上只能認識我們在經驗中由熟識的術語所構成的真理,但是透過描述那些我們從來沒有經驗過的事物,我們仍然能夠認識它們。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透過歸納原則和先驗邏輯原則,從感覺資料和記憶中推斷出關於對象的可能的描述性的知識,從而認識它,而這個對象可能是超越感覺經驗的,並且它是感覺經驗的原因。羅素在本書中揭示了他的真理觀:真理就是信念的結構與事實的結構相一致。
羅素雖然出生於數學、邏輯專精的學者,他在哲學界的貢獻主要似乎也是在數理邏輯方面,然而他並非一冷漠無情之人,更不是一個好高騖遠的人,對哲學的熱中和對社會的關懷維繫著他的一生的活動。在本書最後一章「哲學的價值」中,他說:「如果研究哲學對別人也有價值的話,那也必然只是透過對於學習哲學的人的生活所起的影響而間接地發生作用。⋯⋯但是,更進一步說,倘使我們想要使評定哲學的價值的企圖不致失敗,那麼我們首先必須在思想上擺脫掉『現實』的人的偏見。『現實』的人,照這個詞的通常用法,是指只承認物質需要的人,只曉得人體需要食糧,卻忽略了為心靈提供食糧的必要性。」羅素認為,哲學的學習和價值並不在於對所提出的哲學問題之確定的解答,而是透過這些問題擴充我們對各種可能性的概念,進而來豐富我們心靈方面的想像力。由此可見,羅素認為哲學最大、最後的目的是在使我們的心靈變得更偉大。這就是他對本書所作的結論。
六、對後世哲學的影響
羅素的哲學基本上還是在經驗論的範疇之中,羅素在知識論上也是個經驗論者,但他同時也是一個懷疑論者。然而與傳統的經驗論不同,例如英國經驗論者洛克、柏克和休姆,這些經驗論者基本上是感知經驗論者,羅素的經驗論是結合數學和邏輯,並且發展出一套強有力的邏輯技術來處理一些重要的哲學問題,包括知識論。羅素是英國經論的現代繼承者和復興者,他將經驗論的基礎建立在更穩固的數理邏輯的基礎上。
羅素把哲學的基本問題看成邏輯分析,而哲學問題都可以還原到邏輯原子,並從中檢視它們是否有意義。像一些形上學的問題,譬如心、物、上帝等都是沒有意義的,後來邏輯實證論將這些形上學的命題稱為「偽命題」。維也納學圈的邏輯經驗論,例如石里克(M. Schlick)和卡納普(R. Carnap)也受羅素哲學很大的影響。其他受羅素影響的還有不同的哲學流派,例如否證原則的波普(K.
Popper)、實用主義的莫里斯( C. Morris)、分析哲學家奎殷(W. v. O. Quine)和艾爾(A. J. Ayer)。
羅素在哲學史中的貢獻是提出「語言對思想的影響」論點,這個論點說明了哲學問題本身的關鍵所在,即哲學問題可以用語言分析的方法加以釐清或消除,這個論點對後來語言哲學的發展產生很大的作用。羅素是第一位強調「普通語言」在哲學的重要性的哲學家,也是第一位強調「邏輯形式」的哲學家,他認為語言對哲學的影響是深遠的,我們可以改造普通語言,使它的語法形式和句法形式與它們的「邏輯形式」相一致,這種工作就是哲學的主要任務。因此哲學的目標就是構造一種理想的語言,羅素的這種思想對後來的語言哲學影響非常巨大。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退休教授 張炳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