櫟社在日治時期「台灣三大詩社」中(另兩社是台北瀛社、台南南社),向來被認定素質最整齊、文學整體表現最突出。雖然櫟社在台灣文學史上的地位早已獲得確認,但是從文學角度進行嚴謹完整的櫟社研究,本書可說是國內學界之首見。本書是筆者繼博士論文《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之後,持續累積多年的櫟社研究成果總結。《櫟社三家詩研究》目的在彰顯櫟社的抗日意識與時代精神,而本書則提供更豐富多元的研究發現,書名所謂「新論」之意義有二,其一是以新材料進行全新的開創性研究,前五章屬之;其二以新觀點探討櫟社的屬性與作品意涵,著重於挖掘該社「抗日精神」以外更多元的面向,後六章屬之。 全書共分十一章,第一章為全書緒論,詳細分析國內學界相關研究情形,並評介相關史料之蒐集整理概況。第二~四章,是以近年新發現之「台大圖書館藏櫟社詩稿」為研究對象的多元角度探討,分別從外緣問題、作品內涵、與特定主題等不同面向,論證這批詩稿的豐富意涵與研究價值。第五章則是鎖定「櫟社與鹿港之淵源」為主題的區域文學研究,本文也運用不少新發現的文學史料。 第六~十一章屬於櫟社詩人專論,分別討論連橫、賴紹堯、莊雲從、陳瑚、傅錫祺、葉榮鐘等六位。其中研究主軸是在突顯櫟社在「抗日」屬性之外,長期被文學史論述所忽略的複雜多元面向。連橫是被認為是日治時期三大詩人之一,但後來卻遭櫟社除籍,曾引起社內激烈爭議,背後反映複雜的政治意識形態糾葛,本文最大貢獻是藉此重新評估該社屬性,反對將該社定位為「抗日詩社」的刻板論述。 其他論賴紹堯、莊雲從、陳瑚、傅錫祺四位櫟社活躍成員的作品精神,也各自見證該社個別的文學成就,都無法片面以「抗日」加以定調。至於葉榮鐘則是櫟社第二代成員中文學成就最高的佼佼者,本書最後一章專論葉榮鐘其人其詩,如何繼承林幼春、林獻堂、蔡惠如等櫟社主幹所代表的時代意識與台灣主體精神,恰與前五章形成對照論述,從而彰顯櫟社的多重發展脈絡。
-
台灣文學三百年(續集):文學四季變遷理論的再深化
$130 ~ 540 -
討拍取暖詩心瘋:一本書讀懂經典古詩人(附QR Code全文情境朗讀音檔)
$196 ~ 422 -
臺灣現代文學史稿(再版)
$743 ~ 940 -
珍‧奧斯汀的世界:英國最受歡迎小說家的生活和時代(特價版)
$139 ~ 252 -
崩壞國文:長安水邊多魯蛇?唐代文學與它們的作者【謝金魚限量親簽版】
$60 ~ 324 -
修辭立其誠:周策縱訪談集
$323 ~ 441 -
翻牆讀唐詩
$260 ~ 378 -
西川満研究:台湾文学史の視座から
$285 ~ 893 -
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增訂版)
$278 ~ 379 -
中國現代散文史(1917-1949)
$743 ~ 846 -
中國大文學史
$540 -
中國文學發達史
$731 ~ 1,683 -
書鄉夢影
$255 ~ 306 -
詩路花雨:文社歲月
$166 ~ 189 -
中西文學類型比較史(再版)
$948 ~ 1,080 -
孫康宜文集【全套5冊】
$77 ~ 10,800 -
淪陷時期香港報業與「漢奸」
$238 ~ 324 -
也斯的香港故事:文學史論述研究
$600 -
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明末耶穌會古典型證道故事考詮(二版)
$463 ~ 680 -
台灣當代宗教小說作家群像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