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

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
定價:280
NT $ 252
  • 作者:楊弘任
  • 出版社:左岸文化
  • 出版日期:2007-01-0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174682
  • ISBN13:9789867174680
  • 裝訂:平裝 / 304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台灣民主發展史上,來自南方的力量一直不容忽視,這代表南方人民必須能夠凝結為一股集體的力量;弔詭的是,台灣南方卻也是派系最為根深蒂固的地方。如何動員才能最有效地串連起原先利益與黨派繁複糾葛,而文化與理想也繽紛呈現的人們?這一切看似矛盾與衝突的起點,自社會運動黃金時期起,又如何持續匯聚為另一形式的社區生活?作者以類似《金翼》、《銀翅》社會人類學的寫作典範,夾議夾敘,描述屏東林邊鄉各階段社區「動起來」的過程。

  由於派系糾葛的歷史淵源,讓整體社會「動起來」的過程更顯複雜。在林邊這樣典型的小鄉鎮,並沒有任何中心化的單位足以指導或整合這一切,也不是當地民眾突如其來就能產生新的地方認同。這一切的變動過程,既有其深遠的歷史結構因素,又有來自行動者偶然機緣的即興演出。各個看似小人物的高能行動者,如何面對複雜的情境,堅持何種理想,這些都活生生地呈現在作者筆下。

  只依靠社會改革的論述並無法號召村民的參與,也無法突破因襲的利益矛盾,作者擴大整個分析的視野,將在地的人群分類、政治組織、社區團體一一納入,並由「蓮霧變成黑珍珠」的技術師傅實作傳統出發,勾勒出在地的文化習性與身份認同。最終我們將看到,身體實作所帶來的公共參與氛圍,如何讓這樣一個派系對立的小鄉鎮脫胎換骨,新的在地知識、在地倫理與在地美學逐漸萌芽開花。

 

目錄

第一章 導論:建立社區行動的理論

第二章 黑珍珠之鄉的地方派系
2.1. 前言
2.2. 派系的起源:為什麼是舊派與新派?
2.3. 派系分化與菁英甄補的歷史
2.4. 派系成員的日常習性與轉型軌跡
2.5. 結語

第三章 看不見的技術:蓮霧變成黑珍珠
3.1. 前言
3.2. 誰發明了黑珍珠?
3.3. 技術,為何看不見?
3.4. 黑珍珠的技術發展史
3.4.1. 創新的開端:品種確立與先驅者出現
3.4.2. 命名:「黑珍珠」符號的魔力
3.4.3. 技術現身:疏花技術的形成與演進
3.4.4. 質與量的叉路口:高品質路線的技術偶然性
3.4.5. 催花技術與蓮霧市場
3.5. 準師徒制:銘刻在身體裡的技術之傳承
3.6. 結語:技術,真的看不見?

第四章 在地結社風潮及其轉型
4.1. 前言
4.2. 林邊民主促進會的形成與轉型
4.3. 東港溪保育協會的形成與轉型
4.4. 林邊文史工作室的形成與轉型
4.5. 結語

第五章 黑珍珠之鄉的社區總體營造
5.1. 前言
5.2. 為什麼純粹的「村落行動」無法使社區動起來?
5.3. 為什麼純粹的「社團行動」無法使社區動起來?
5.4. 社區動起來的主要機制
5.4.1. 「實作優先」的行動模式:在地師傅實作身體的展演
5.4.2. 「實作優先」的轉譯界面:實作企畫書與實作示範點
5.4.3. 從分享到信任:行動團體的資源分享與功勞分享
5.5. 結語

第六章 結論:漫長的文化運動
6.1. 前言
6.2. 社區如何動起來?
6.3. 在地習性與文化轉譯

 

地方知識的生產與傳播
顧忠華∕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常務理事

  《社大文庫》出滿了十冊,邁進第十一號。當初我們策劃一系列的文庫叢書,主要有鑑於社區大學已經吸引了超過十萬名成人進入此一體系學習,但是與社區大學理念相關的論述以及知識建構仍然嚴重不足,與推動社區大學運動的「解放知識、建立公民社會」終極目標有所落差。截至目前為止,《社大文庫》的主題可謂琳瑯滿目,除了黃武雄教授的經典著作 (《學校在窗外》、《童年與解放》) 外,涵蓋了社區大學的相關文獻選輯 (《成人的夏山》、《解讀社會力》),社區大學課程的實踐 (《21個與藝術擁抱的姿勢》、《當青蛙來敲門》),社區大學關懷社會弱勢族群的立場 (《寂靜之外》、《不要叫我外籍新娘》),但是也收錄了數本優秀的博士論文,反映了年輕一代學者對於發掘「地方知識」的田野熱情,包括《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台北》、《情慾、國族、後殖民──誰的中山北路》,加上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一本《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

  瀏覽過所有上述文庫內容的朋友們,相信會驚艷於其題材的多元、風格的殊異、觀點的活潑、和論理的精闢。更重要的是,之前的《社大文庫》專書都有著一致的基調:認真傾聽台灣社會的脈動,細細串連起經驗的點滴、終能孕育出豐富自我理解的知識果實。而我們可以肯定的說,本書同樣散發著這種智慧結晶的光芒,提供了台灣最南端縣份在地方政治、農產技術和社區網絡方面的生動寫照。本書作者楊弘任以無比的耐心,長期下鄉「蹲點」,參與社區組織的實際運作,最後將第一手觀察轉化成有血有肉的論述,讓讀者讀起來有如身處其境,每一個人物都栩栩如生,其個別行動又如此「鑲嵌」在地方的文化脈絡中,形成了我們經常聽聞、但卻不見得了解箇中玄機的「派系」、「農會組織」、和農民之間的師徒關係。相對於這類傳統「鄉民社會」之生活型態的,是作者似乎有意用來作為「對照組」的「地方文史工作室」或「社區總體營造」運動。作者在書中參與觀察的對象,主要是「林邊文史工作室」和「東港溪保育協會」,這種新的「結社」形式,以「公共性」作為組織動員的重要指標,不再純以個別「私人利益」為結社原則。經歷了多年的磨練,其中最早發起新型社團的「曹老師」,今天成了「曹縣長」,而倡議環保的公共性社團也加入社區大學的行列。放在社會發展的潮流中來理解,這不啻印證了由傳統到現代的轉型,只是透過屏東縣的「個案研究」,我們可以避免粗枝大葉地套用外來理論,而似乎透視了整個轉型的過程,了解到人和事如何發生改變的種種具體細節。

  當然,本書作者也是一位「現代知識份子」,並非「傳統鄉紳」,在敘事的角度上,難免賦予社會改革比較高的評價。就這點而言,我們這批推動社區大學運動的當事人,經常也會不自覺地「自我正當化」改革的意向,卻無意中加深了「外來行動者」與「在地人群網絡」之間的差異。所幸本書作者相當敏感地意識到:「一旦我們從問題的另一邊出發,整個行動過程將有截然不同的圖像,也就是說,原來的問題將轉變為:在地既有的文化習性或認知範疇,在面對各種試圖介入影響的外來力量時,可能呈現如何的因應模式與轉型軌跡?」(頁235) 因為有了這層反省,使得我們有可能進入到觀點的轉換歷程,不再只偏執一端,成為另一種「霸權」。本書作者提到的「文化轉譯」概念,代表了一種更謙卑的態度,希望面對社區或地方的「次社會」時,能夠同時兼顧「田野的當下」與「社會的過去」,並從重大事件與日常互動的種種情境中,「逐漸掌握到社會的構成原則或人們所共同在意的認知範疇」【之後再對應正確頁碼】(頁248)。這樣的訴求,可以作為社區大學近年來倡議「地方學」的一個重要註腳,我們歡迎台灣的有識之士一起來深耕地方社區、充實地方知識、傳播地方文化、重建台灣的價值體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