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經濟學

走進經濟學
定價:280
NT $ 109 ~ 585
  • 作者:熊秉元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06-07-0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345075
  • ISBN13:9789571345079
  • 裝訂:平裝 / 26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塞車也富含經濟思維?生活中有趣的經濟觀點,只用家常話就能懂!
吃虧就是占便宜?馬善被人騎?
顧客永遠是對的?經濟活動的主要價值是唯利是圖?

  • 96年度推薦書(心得寫作指定書)
  • 2006開卷推薦書
  • 2006讀書人推薦書

      經濟學的思索與分析,沒有標準的答案,卻能使讀者不只體會到經濟學的內涵,更可以活學活用;戴上經濟分析這副眼鏡,思考、解讀各種社會現象,以及面對生活裡的大小問題。

      這是一本經濟學的入門書,是為非經濟系的本科生和一般讀者而寫。透過書裡的材料,希望讀者能走近經濟學,體會到這個學科的趣味;然後,走進經濟學,一窺這門科學的堂奧!

    .尖峰時段的「塞車」,其實正透露出經濟學的趣味所在:如何在社會現象裡,抽離出其中所隱含的秩序,以及支持這種秩序的條件。── P.12
    .每人國民所得,有點像是海面上的冰山;水面上冰山的大小,間接地反映了水面下冰山的大小。── P.212
    .不論是個人問題或社會問題,永遠是成本比較的問題!── P.72
    .市場機能,影響的不只是極富和極窮這兩個端點,而是一般的社會大眾── P.94
    .傳統農業社會裡,一個人要完成耕種的所有環節,才可以享受溫飽;現在,在速食店裡,一個人只要做好生產流程中的一個環節,就可有一份不受氣候影響、穩定的收入。── P.192

    內附逸趣橫生的獨家益智遊戲問答!

    作者簡介
     
    熊秉元

     
      台大經濟系畢業,美國布朗大學經濟學博士,台大經濟系暨研究所教授。曾任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經濟及金融系高級研究員,及司法官訓練所講座,講授《法律經濟學》課程。熊秉元上課採蘇格拉底問答式教學,啟發思維,深受好評;並受邀到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擔任EMBA課程講座。

      熊秉元是經濟學者也是散文家,在華文的經濟散文界,他與著名的經濟學者張五常並稱「巨俠」和「頂俠」。有人說:「經濟學家是把事情弄得很複雜,並讓大家覺得很笨的那種人。」而他正好相反,作品被國內知名文化評論家南方朔譽為「熊氏散文」。曾出版多本經濟散文:《熊秉元漫步法律》、《熊秉元漫步經濟》、《尋找心中那把尺》、《燈塔的故事》、《大家都站著》等,其中有兩篇散文被選為高職國文的課文,在華人經濟學界,只此一人。

      1993年,他的第 一本散文集《尋找心中那把尺》,獲選為「金鼎獎」推薦著作。接著,《熊秉元漫步法律》於2003年出版,也獲得民國93年「金鼎獎」社會科學類最佳著作;大法官王澤鑑作序,譽為「這是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後來他寫作「經濟學的故事」系列,2006年起連載於《印刻生活雜誌》,也入圍了《金鼎獎》最佳專欄寫作。

      近年來的研究領域,為經濟學方法論及法律經濟學;關於寇斯(Ronald Coase)的學術論文,蒲士納法官 (Judge Richard Posner) 評為「耳目一新、有說服力、有趣」(fresh, sound, and interesting),並且主動邀稿。2005年,被大陸經濟類報刊編輯,選為兩岸三地知名度最高經濟學者之一。

 

目錄

自序

第 1 章 你的房屋,我的房屋──導論
第 2 章 只緣身在此山中?──初探體系和理論
第 3 章 腦海裡的樂章──思考的藝術
第 4 章 經濟分析的思維──應用篇
第 5 章 鸚鵡學話──供給和需求
第 6 章 大家來摸象──文化的經濟觀察之一
第 7 章 SARS和中華文化──文化的經濟觀察之二
第 8 章 大師的身影──經濟學家的才情
第 9 章 司法女神的容顏──經濟學對法律的刻劃
第 10 章 知難行易的社會行為──社會學和經濟學的對話
第 11 章 眾人之事的曲折──政治現象的經濟解釋
第 12 章 經濟學的困窘

 

自序

  多年來,除了學術性的論著之外,我一直嘗試透過長短不一的文字,宣揚經濟學的思維方式。自1993年開始,陸續結集出版;《走進經濟學》這本書,大概已經是第十本。

  這本書的讀者,大體上有兩種:一種,是過去曾經看過我其他的作品。另外一種,是過去沒有接觸過我的作品;因為偶然、書名、封面設計、或其他任何理由,剛好拿起這本書。對於這兩種讀者,站在作者的立場,我希望略陳固陋。

  「舊雨」們都很清楚,我的文章平實曉白;技巧辭彙不是我的優點,敘述裡也少不了有一些重複、窠臼。然而,不論文章長短,我總是希望能有一得之愚;在過去的基礎之上,往上、往前進展。

  「新知」們或許好奇,我的企圖到底是什麼。其實,我希望做的事,平凡無奇:我希望能以經濟學的架構,剖析政治、社會、法律等現象。而且,貫穿這些文章的,是始終如一的風格:以說理的方式,探討社會現象。道理學說,往往就隱身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經驗裡,我希望能捕捉社會現象下的道理,然後還原呈現。

  這本書有兩點特色,值得強調:第一,書裡有很多篇幅,都是處理「文化」這個主題。一般經濟學的書籍裡,很少處理文化這個主題;這本書裡的討論,希望是正面而有趣的嘗試。因為,經濟活動的背景,是一個大的環境,而文化則是這個大環境的統稱;了解大環境的特質,更能了解經濟活動。而且,文化和政治、社會等活動,也是環環相扣;透過對文化的分析,也可以琢磨政治和社會等面向。

  第二,除了文化之外,這本書裡也探討國際政治、兩岸關係等等;也就是,處理的問題,都是屬於「總體」層次(macro level)的材料。然而,雖然主題是「大」問題,分析的角度,總是從「小」地方、由「個體」層次(micro level)著手。原因很簡單,社會現象是由個人的行為,匯集而成;直接在總體層次上論對,往往有各說各話、想當然爾的缺失。相對的,由個人開始,反而比較平實,比較能掌握問題的核心。

  這本書共有十二章,除了第二章之外,每章裡都包含一篇短文,長短大約在一千八百字左右。這些短文,都是從我過去出版的書籍裡摘出。曾經有讀者∕學生反映:長文中所夾帶的短文,既然已經在其他書籍中出現;再用一次,是不是一魚兩吃?關於「一魚兩吃」的作法,我希望藉機會略做說明。

  多年來,我持續撰寫短文,一千六百字到二千二百字不等。無論長短、無論題材、無論表現方式,背後有一個共同點:短文的「故事」之下,其實有理論為依據;只是,受限於場合、旨趣,所以不值得或不應該、大剌剌地把理論和專有名詞搬出來。可是,在看這些單獨成篇的散文時,許多讀者可能只注意到故事的趣味,而忽略了故事之下的含義、推理,和邏輯。

  在長文裡穿插短文,剛好能互相輝映:短文裡的故事,呼應了長文的主題;長文所處理的材料,也可以在柴米油鹽的生活散文裡,找到印證。由幾百篇散文裡,選出最能切合各章主旨的短文,當然頗花了一番心思。在看這些長短夾述的篇章時,讀者不妨稍稍駐足:為什麼會選這個故事,放在這裡? 這個故事和整章的關聯,到底何在?

  還有,其他書籍引用過一次的散文,在這本書裡就不會再出現;在這本書裡引用的散文,也不會再在其他的書裡出現。這些短文,來自不同時期的書裡;所以,可能會造成一些困惑。譬如,這篇短文裡,兒子是三歲,牙牙學語;另一篇短文裡,兒子已經讀中學,青澀彆扭。其實,我、兒子和其他人物或事實,都是次要,只是用來闡揚理念的材料而已!

  此外,在本書每一章的最後,都有兩個問題,名為「益智遊戲」。藉著這兩個問題,希望能促使讀者稍稍駐足,回想和咀嚼各章的內容;而且,能以各章的內容為基礎,進一步的思索相關的問題。我的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讀者們自己的想法。

  這本書的各章,自二○○五年一月起,在《印刻生活文學雜誌》以專欄形式連載;《印刻》社長初安民,原先是《聯合文學》社長。早在《聯文》時代,安民就曾邀我寫專欄;《印刻》發行不久,安民再度邀約。《印刻出版社》,也先後出版我的兩本文集。安民是詩人、編輯、出版家──一言以蔽之,文藝界人士;但是,他多次表示,文章,不應該停留在感情傷懷、風花雪月的狀態。社會現象,值得解讀和分析;正在進步的華人社會,更是如此。安民的視野,特別值得一提!

  最後,我也要再次感謝助理陳怡芬。多年來,她斷斷續續擔任助理,近距離看到我在研究教學上的起伏,在理念探索上的掙扎。她適時提出的建議,總是像及時雨一般。幕後的英雄,沒有得到掌聲,卻往往是成敗的關鍵!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9
    $109
  2. 二手書
    39
    $110
  3. 二手書
    46
    $130
  4. 二手書
    5
    $140
  5. 二手書
    54
    $150
  6. 二手書
    74
    $206
  7. 新書
    79
    $221
  8. 新書
    88
    $246
  9. 新書
    9
    $252
  10. 新書
    $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