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通─從溫泉出發的近代日本文學史

噗通─從溫泉出發的近代日本文學史
定價:380
NT $ 342
  • 作者:嵐山光三郎
  • 譯者:孫玉珍
  • 出版社:高談文化
  • 出版日期:2005-11-1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542975
  • ISBN13:9789867542977
  • 裝訂:平裝 / 384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即使文風流派不一,明治、大正文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耽溺,那就是喜歡泡溫泉。

  藉著千萬年的地底湧泉,像極了文人們內心不斷流淌的汩汩靈思。以溫泉出發,描寫日本近代文人軼事與文學起源,泡溫泉的文化象徵,在本書中一一湧現。這部雋永的溫泉趣譚,將告訴你,包括:夏目漱石、尾崎紅葉、森鷗外、川端康成……等明治、大正時期的作家們,其身心靈如何被溫泉療癒、俘虜,又如何在溫泉湯裡放浪形骸、文思泉湧、妙筆生花,用刺鼻的硫磺味,薰出日本的近代文學風貌。

「噗通!」

  這是跳入溫泉裡的聲音,也是文士隨水花迸落地面的靈感,鏗鏘如金石之聲。

  溫泉具有迷幻作用,淺嚐之,可以增加右腦的思想靈動,最宜幻想。但如果對溫泉太過耽溺,卻又容易陷入迷離恍惚之境,無法自拔。

  「文人相輕」雖是古今中外亙古不變的定律,但「溫泉」卻使日本文人們志趣相投;即使同樣光著身子讚嘆溫泉的美好,卻仍不忘撥弄著溫泉水,相互揶揄冷?。

  明治、大正時期的文人們,由於都「自詡為第一名」,且各自擁有怪異的性癖好,因此即便悠閒泡湯,反應也異於常人。他們在溫泉裡的放蕩生活,如同其文筆一般,洋洋灑灑、多采多姿。

  對他們而言,溫泉是文學的據點、文思的泉源;溫泉旅館並非享樂之處,而是修養身心的創作場所。

  誰說溫泉水只有硫磺味?且看夏目漱石、幸田露伴、尾崎紅葉、正岡子規、芥川龍之介、森鷗外、川端康成……這些赫赫有名的日本近代文豪,如何把自己的文思溶化在溫泉裡、飄散在蒸氣中,為近代日本文學提味。

作者簡介

嵐山光三郎(KOZABURO ARASHIYAMA)
  昭和十七年(1942)生於東京,本名祐乘坊英昭,畢業於國學院大學文學系,曾擔任《太陽》(平凡社)總編輯、專職作家,以《素人庖丁記》獲得第四屆講談社隨筆賞,著有《聽得見口笛的聲音》、《黃昏的街道》、《蘭花的皮膜》(以上為小說)、《素人庖丁記》、《東西旅行記》、《購物旅行記》(以上為評論‧隨筆)等書。台灣目前已譯介出版的有:《文人的飲食生活》(高談文化)、《奧之細道溫泉記行》(麥田)。《噗通》是他的第三部中譯作品。

譯者簡介

孫玉珍
  中國文化大學東語系日文組畢業,日本國立御茶水女子大學進修,輔仁大學翻譯學碩士。曾任電視台新聞編譯、大學及研究所教師,因熱愛閱讀及翻譯工作,目前為清心寡慾的專職譯者。譯有:《第46號密室》、《馬來鐵道之謎》(以上皆小知堂文化)、《愛馬仕之路》(時報文化)、《青蛙堂鬼談》(遠流)、《書‧裝幀》(高談文化)等書,合譯作《文人的飲食生活》(高談文化)入圍2005年第廿九屆金鼎獎一般圖書類最佳翻譯人獎。

 

目錄

  • 第一話 在本鄉澡堂吠叫
  • 第二話 山櫻飄落的信州澀湯
  • 第三話 妖女現身奧日光
  • 第四話 鬥魂燃燒
  • 第五話 熱海噗通
  • 第六話 女湯的喧鬧聲
  • 第七話 熱血道後溫泉
  • 第八話 暴龜在鹽原溫泉哭泣
  • 第九話 被埋葬的文士
  • 第十話 無底沼澤
  • 第十一話 日光黃金湯
  • 第十二話 屋形船湯之女
  • 第十三話 浪子
  • 第十四話 朝著淺間山吹口哨
  • 第十五話 小白臉
  • 第十六話 湯島一別
  • 第十七話 怪談
  • 第十八話 噴嚏先生
  • 第十九話 溫泉浪人
  • 第二十話 妖怪紳士
  • 第二十一話 五雙鞋
  • 第二十二話 在玻璃窗上寫作和歌
  • 第二十三話 覺悟殉情
  • 第二十四話 背叛之湯
  • 第二十五話 於妾宅沖涼
  • 第二十六話 刺青娘
  • 第二十七話 病人風呂
  • 第二十八話 修善寺大患
  • 第二十九話 污濁的溫泉
  • 第三十話 葬禮
  • 第三十一話 奈緒美
  • 第三十二話 水風呂
  • 第三十三話 伊豆的守衛
  • 第三十四話 昏了頭
 

溫泉與文人的靈動
韓良露

  從小在北投溫泉小鎮長大的我,早已習慣了家門前的水溝冒著白煙,散發著強烈的硫磺氣息,日日夜夜聞著這種味道的我,如今只要一聞到溫泉的氣味,就會想到童年。

  當時,離家不到兩分鐘遠處,就有一間古樸的日式木造建築叫梅月莊,有著小小清幽的日式庭園,園中有一間石頭屋,屋中有一間用北投火山岩砌起來的澡堂。這裡是我那受日式教育長大的阿嬤最常帶我去洗溫泉的地方。

  當年的我,並不知道自己住在溫泉鄉中,天天洗溫泉是多麼奢侈的經驗,經常泡在澡堂中悠悠幻想世事的我,其實早已不知不覺種下日後以寫作為一生志向的因緣。

  看到了嵐山光三郎的《噗通》,我立即展卷一口氣讀完,一面看一面強烈地思念著溫泉的氣息,還好如今我住得依然離北投很近,十五分的車程又可以回到不同的溫泉旅館中,雖然童年的梅月莊已經不再了。

  一直很喜歡嵐山光三郎的書,之前他曾以文人和食物的關係寫了一本別出心裁的書:《文人的飲食生活》,讓我了解到「食風即文風」的道理,不同流派的日本作家,如白樺派、無賴派、自然派、耽美派等等,都發展出有如六道輪迴的文人料理觀,這些嗜吃不同食物的文人,用不同方式吞食,之後吐出不同的文字精華。

  這一回,嵐山光三郎選擇了另一種視角來寫明治文人史,上一本他找到的是文人對待食物的差異性,但這一回他卻發現明治文人即使文風流派不一,但都有一個共同的耽溺,通通喜歡泡溫泉。

  世人常說文人多情,若不是經常無端生感慨,何必寫個不停,而在八字神祕學中,水主情,文人大多水重情深,自然喜歡親近能喚起內心能量的溫泉。

  溫泉,是地底熄滅或休眠的火山遺跡,千萬年的流淌的熱水湧出,這樣的行為本身就像極了文人創作時情不自禁的流露,內心潛藏封存的靈感之泉藉著字語湧現,成為創作之泉。

  日本一直比中國更受古老陰陽家傳統的影響,所謂太初存道,陰陽家極重視沐浴之道,沐浴是領略天啟的行為,因此日本從古代至今,善用當地的溫泉發展出全世界最獨特的溫泉文化。

  日本古代傳說中,常有神泉療癒受傷的鹿這般故事。溫泉具有的肉體及精神的療癒作用一直為人重視,嵐山光三郎在本書中探討了許多熱愛溫泉的作家,如夏目漱石、幸田露伴、正岡子規、尾崎紅葉等等,都在溫泉的魔法煙霧中,幻化出他們文學創作的遠景。

  溫泉具有迷幻的作用,淺嚐之,可以增加思想的靈動,因為人的肉體放鬆了,左腦的力量就休息了,右腦能量加強,最宜幻想。但如對溫泉太過耽溺,卻又容易陷入迷離恍惚之境,本書中嵐山光三郎也寫了不少水太多,又泡太多溫泉的文人,心神渙散之餘走上了文人自滅之路。

  所謂「水能載之,亦能覆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對此點,我深有同感,有一年早春,我去箱根住老式溫泉旅館,天天日日夜夜過度泡溫泉,之後進入溫泉池中竟然引起了幻覺,水之力量,不可不慎。

  書中介紹了不少文人和溫泉有關的軼事,讀來十分有意思,也可當作在日本旅行時的溫泉地圖導覽,尋訪各地的溫泉勝地,有時只不過是個藉口,不過是想讓自己無所事事做白日夢,而這正是文學創作的源頭。

  日本有文人與溫泉鄉的聯結,其實北投亦產生了不少文學、音樂、舞蹈創作者,像蔣勳、林懷民、黃春明、雷驤、陳明章等等都長時間在北投居住過,這些人想必都十分了解那些在北投地底流動的溫泉,是如何醞育了他們的創作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