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運世代」不需要定調,而是一種異質多元的精神內涵。學運後第一個十年,他們各自承受成長歷程中的焦慮,也努力尋求生命的出口,如今,他們正從不同角落用力發聲,形成一片「眾聲喧嘩」……
這是一本關於台灣學運世代的「生命史」,不是學運理論或學運史;這是一本關於學運世代這群「人」畢業後生命歷程的書,不是回顧 80 年代到野百合學運歷史脈絡與定位的書。
更精確的說,這是一本關於學運世代過去十年嘈雜喧嘩、活力奔放、成長轉變、多元異質、苦悶焦慮、生命情懷的書。
每個世代都有屬於自己的精神象徵,三月學運當年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上豎立的「野百合」雕塑,至今仍是台灣社會對於學運世代的認知圖騰。但若觀照學運世代身處的台灣 80 年代巨變結構,羅大佑的黑色異議歌聲,或許更飄盪貫穿了學運世代的成長背景。
在某種程度上,羅大佑的吶喊批判與誠實情歌,象徵著學運世代年輕人在那個年代被社會辨識的重要特質:反抗威權體制與萬年國會,要求民主改革與校園自治,充滿素樸的正義感與理想性格。
然而,回到「人」的本質來觀察,沒有人能夠永遠維持原狀、不做變化。連羅大佑都在九○年代拒絕再被定位於「抗議歌手」,學運世代在過去十年生命歷程中出現各種轉變甚至「變形」,毋寧也是極其自然的人性成長過程。
從「人」的角度切入,或許更能了解學運世代的過去、現在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