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中的女人
- 作者:瑪莉.海金斯.克拉克
- 譯者:林維頤
- 編者: 盛盟強
- 出版社:高寶
- 出版日期:1999-09-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8116888
- ISBN13:9789578116887
- 裝訂:平裝 / 40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肯定絕非出自廉價墨水筆下的傑作
世新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張台先博士
當謀殺案成了連鎖反應一般的麻木事件,所有的追尋真相都變成了在秩序與混亂間擺盪的一種困境,讀者將會感覺到好像導演大衛林區電影「雙峰」的不安與詭奇如影隨形的充斥當中,男主角異常人格的吸引人不但暗示著我們讀者現下的閱讀行為本身就是一種非理性的集體盲目,透過女主角看似透視實則茫然的宿命追尋,作者一步步把讀者引向絕望的深谷,陽光依舊卻沒有其他的路可走,「You belong to me」的出現成了教人只能坐以待斃的終極審判。全書結構密不透風,節奏沉穩有致,冷靜的文字後面隨處披露出原始的野性,華麗文明的浮面表象又是如此地真實逼人,殺人事件就像圓舞曲一樣流暢無礙地繼續發生,也似乎唯有在這樣的安排下,才能釋放出最後真相大白的震撼力量來。
觸目驚心之後的良善提醒
屏東師範學院初教系助理教授 邱珍婉博士
通常推理劇情中,往往是「最不可能的可能」的發展,本書自然也不例外;雖然最後作者仍然挪出一個空間,讓兇手解釋了自己的犯案動機,但是只因父親一位情婦的貪婪與狡詐,讓他犯下了第一個案件,為什麼他不能停止呢?一開了頭就不能停止了嗎?這個強迫性行為的原因又如何?真如佛洛伊德所言的潛意識嗎?過去經歷的積累而後發酵成災嗎?也許這是案子完結之後,這位主人翁蘇珊接下來必須面對的課題吧!「動機」常常就是結案重點或目的之一,也是活著的人想要知道的,而往者已矣,了解動機只是為安慰生者吧!
人性驚悚另一面的極度體驗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邱 毅博士
瑪莉.海金斯.克拉克被譽為「美國驚悚小說之后」,她與另一驚悚小說天王史帝夫.金並享盛名。她筆下所塑造的人物有血有肉,讓讀者有置身其所塑造情境的臨場感。在現代緊張而忙碌的都會叢林裡,每個人衣著光鮮,談吐高雅,舉止從容,但無可否認的是人人都存在內心的陰暗面,只是有人EQ好,能自我紓解超越;有人EQ不佳,讓陰暗面形成鬱結,變成損人害己的行為。《消逝中的女人》除了精采之外,還指出EQ對現代人的重要性,若能配合丹尼爾.高曼的文章來研讀,當更可有效提升自我EQ能力,一舉兩得,不亦快哉!
邀您看一部精彩的紙上電影
台北市議員 龐建國博士
真的,瑪莉.海金斯.克拉克不僅是一位說故事的好手,還像是一位傑出的劇作家。這本小說一頁頁的描述,就彷彿電影一幕幕的演展。《消逝中的女人》不僅是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安排,讓您在疑惑和解惑的漩渦裏愈陷愈深;克拉克對於人物的塑造和場景的構築,也透露出女性作家特有的細膩精緻。
序幕
瑪莉.海金斯.克拉克小傳暨創作年譜瑪莉.海金斯.克拉克現場說故事者以及一位小說家
編者
夜幕低下,大家不約而同地往一個方向行進,到了他們心有默契的地方,這時每一個人都回到他們原來的應該坐定的位子各就各位。時間還早的時候,大家彼此交頭接耳,聲浪此起彼落。當時間一分一秒迫近,一位長者從大家所期待的地方冒了出來,只見大家倏地停止言語,鴉雀無聲,靜觀長者的一舉一瞥。
長者坐定,眼睛一眨,似乎暗下已掌握了每個人的心弦,「氣氛也差不多了」,只等他一人來撥弄。今天他打算透露二十年前他在一座部落捨身搭救一位少女的經過。
由於大家也不知道長者準備說什麼,因此每個人的臉上充滿期待的眼神。通常長者要說的內容是從每個人期待的眼神所透露的訊息來取決,但是這些內容大多數來自於其個人經驗,以及他人或祖先的經驗。
這位長者是一位「說故事者」,他將其經驗透過口吻來傳遞。在我們阿公阿嬤的年代,說故事者在傳統社會有著其特有的魅力。在歐洲社會,說故事的人指的是吟遊詩人,他們從一個市鎮到一個市鎮,將其所見所聞告訴他人。另一種說故事的人則是類似地方上的長者,他們對地方歷年所發生的事情,個人軼事、掌故都十分嫻熟,自然而然成為歷史經驗的傳承者。因此在某一種程度上,這些經驗可說上是一種人生的智慧。
但是,說故事這種口傳藝術漸漸因社會變遷(例如都市化)和傳播科技(例如印刷術)的演進而漸漸趨於淪亡,真正專業說故事的人,越來越少。故事,以及其所承載的人生智慧,轉而由小說以書寫形式來呈現。
然而,誠如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說故事的人》這篇評論文章指出,口說傳統和小說在敘事基礎乃有不同,口說傳播源自於史詩文類,並且兩者並非特殊途同歸。說故事者的素材多來自於其親身經驗以及與其週圍人士互動而得的經驗。然而孤獨小說家的一切判斷乃自個人封閉的內心深處,「寫小說要以盡可能的方法,寫生命中無可比擬的事物。」因此,生命意義是小說圍繞其運轉的中柱。
對於受眾而言,兩者在經驗感受上也有基本的差異,聽故事的人都有說故事的人陪伴著他,同時他也可能是故事中或這個群體中的一員。可是小說讀者是孤寂的,在閱讀小說的時候,只有自己與自己相處,獨享小說世界的內容,同時他也獨佔小說的所以內容。
雖然如此,當我們仔細觀察一些成功的小說家時,就會發現這些作家其實在努力掙脫「小說家的天生孤獨」,他們亟待與周圍的讀者互動,共同打破這種雙重孤獨藩籬(近年來的網路文學,在形式上消弭作家和讀者的界限,助益匪淺)。因此這些作家試圖從說故事人的身上學習敘事的技巧以及運用的材料,回歸史料典範(口傳藝術的源頭)。
瑪莉.海金斯.克拉克是歷年不墜的懸疑推理小說家,從第二本小說開始,她就有意識地讓自己成為最受歡迎的作者,她聽取了寫作班教授的建議,運用自己的親身特殊經驗加上無拫想像力,成就一部膾炙人口的推理小說。當讀者在閱讀這些小說的時候,就好像一位吟遊詩人或家中的長者,將其所遭遇的種種奇異事跡一絲一縷的吐露出來,在講到驚奇之處的時候,她會稍梢再拉緊讀者神經,然後急速轉場進入另一個佈局的延續;就像一位老練的說故事者,在看到每一張充滿驚恐、亢奮和期待的臉孔後,再以詭異和了然於心的比情賣個關子,以扣緊每位讀者的心弦。由於個人經驗非常有限,因此每當她有特別靈感的時候,如果缺乏相觀資料加以輔助或佐證,詢問或向別人討教就成為工作之一。瑪莉.海金斯有一位女兒是檢察官,當碰到有關法律和案件調查方面,她經常都會向女兒請教。
另一位美國的暢銷小說家丁昆士(Dean Koontz)也有類似的做法,他經常因為寫作涉及專業的領域,而必須閱讀大量的科學、醫學等等雜誌,以充實自己的知識和說故事的技巧,如果比較作家的特殊親身經驗,可能就非丁昆士莫屬了,因為他曾經中鎗,還自稱曾外星人綁架,無疑地為他增添了說故事的魔力。國內的麻醉醫師侯文詠跨足文壇,最近第一本長篇小說《白色巨塔》即在揭露醫界的敗德行為,筆鋒犀利而深入,首要秘訣就是從其個人見所聞加上文筆的巧思而成就出來的。這些成功的小說家吸取了說故事者的藝術光華,兼顧口傳藝術的優點和書寫的魅力而發揚光大。
在《消逝中的女人》裡,瑪莉.海金斯更運用了讀者熟悉的經驗(聽廣播節目、社交聚會、度假、戀愛、死亡)來與作者做直接的文學溝通,使讀者如臨現場,又好像以第三首來看自己本身,彷彿置身於若即若離的情境之中,文為小說,實為每個人最真實的故事。故事、故事,其實就是人生智慧。讀故事性的小說就是翻閱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