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劇場開麥拉

溝通劇場開麥拉
定價:250
NT $ 160 ~ 225
 

內容簡介

導  論

  「策略」(Strategy)這個名詞我們無所不用,諸如:為了打贏球賽、為了讓孩子進入好學校、為了贏得選舉、為了說服另一半買部新車、為了減肥、為了獲得升遷,或是為了使我們的產品在市場佔有率上晉升到第三名等等。從任何可欲的事物,從選擇使用新品牌的牙膏到建立穩定的民主政治環境,都得運用策略達成。簡言之,策略是「達成目的的手段。」

  策略一詞源於古希臘(Strategia)一開始是用在戰略上。然而商場如戰場,策略一詞很快被賦予商業用途。歐環(KiniChi Ohmae)在《策略性思考》(The Mind of theStrategiSt)書中提到「日本式經營的中心理念,就是運用策略改變經營環境。「商場競爭難免有贏家和輸家,成王敗寇也被視為理所當然。晚近有學者強調達成目標比打垮競爭對手的重要,但此想法與實際之間仍有重大落差。一九九三年三月二十日出版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雖然許多大型企業的高級主管已經在這方面投注許多努力,但是公司內部對於這項策略的內涵仍然遲遲無法產生共識。」

  從六○年代開始,企業管理學者廣泛使用策略一詞,之後它又被細分成商業策略(Business Strategy)、總體策略(Corporate Strategy)、制度性策略(Institutional Strategy)、策略計劃(Strategic planning)與策略思考(Strategic Thinking)等等。和多數情況相似,一個專有名詞使用的越廣泛,它的扭曲程度就越高。誠如哈瑪麥斯(Richard G.Hamermesh)所說:「策略可說是使用最廣泛,但也誤用最多的詞彙之一。」

  所幸本書並非商業策略的專門著作,它所討論的主要是商業策略中的一環:商業溝通。本書試圖透過腳本的演練琢磨出有效的商業溝通過程,策略本身與策略背後的動機為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執行,以成功地達成企業的策略目標。

為何著重溝通策略?

  在眾多需要處理的策略問題當中,為什麼本書選擇了溝通策略做為探討主題?一九九三年七月|八月號的《商業策略》雙月刊(Business Strategy)中,弗斯(BriStol Voss)表示:「有些商業策略的意義只有主事者能夠瞭解,這不見得是它的概念有了瑕疵,而是因為主事者選擇使用的語詞不能清楚地傳達。」企業擔不起這種損失,傳達上的缺失是不可原諒的浪費,所以策略必須清楚地傳達出來。

  在《簡潔的策略》(Strategy pure Simple)一書中,羅伯特(MichaelRobert)指出:「除非持續受到負面環境因素的影響,幾乎所有策略都能奏效。從失敗的經驗中我們知道:即使策略計畫得再好,如果不能清楚地傳達,那麼一切努力都將白費。缺乏溝通的策略就算成功,那只能說是主事者的運氣好,人們如果無法瞭解策略的實質內容,就無法掌握重點,即使打鴨子上架,結果也是不堪設想。」

  策略必須清楚且具有說服力,執行者才能瞭解它的內容,同時加以完成,否則,這項策略根本沒有存在的價值。當企業為此投注上百萬或是幾十億資金的時候,沒有任何藉口跳過溝通這個階段,主事者必須向執行部門說明策略的內容以及如此執行的理由。由於語意學的進步,人們在使用語言溝通的時候能夠更有系統和效率。本書目的就是說明如何從事溝通,以及怎樣使這項工作臻於完美。

  導論將提供本書的概略說明以及專有名詞的解釋,接下來的篇幅基本上是按照以下的的原則安排:

  * 劇本的安排。它描述個人或團體向上級或執行者提出一項策略,然而提出來的策略內容既不清楚也不具有說服力。

  * 劇情的分析。詳細說明參與者不同的感受,指出造成溝通不良的主要原因。

  * 依據語意學及溝通理論的學理,通盤描述能夠避免上述失誤的溝通技巧,以提供實用且迅速有效的方法解決類似的失誤。

  * 修正先前描述的劇本,說明溝通技巧對於該項策略提案的幫助。

  * 在每一章節的最後提供實務演練,它包括若干對話、資料和實例,讓讀者能夠運用該章或前章中所提到的溝通技巧。

  本書的結論部份將集合書中十三個劇本中所提到的理論及實用技巧,提供通盤的概要回顧。

  此外,說明以下幾個關鍵詞的定義有助於對全書的瞭解,這幾個關鍵詞包括:目的,計畫,策略,技巧,啟發式方法以及演算邏輯。

目的(Goal) 指某樣事物是你原本沒有,但很想要且需要的(包括想要擺脫原本擁有的事物)。
計畫(plan) 為了達到目的所採取的步驟及方法,基本上它只提供一個概要的輪廓。
策略(Strategy) 一套有系統的方法,用來執行計畫中所設計的步驟。
技巧(Technigue) 執行策略的一個明確有效的方法。
演算邏輯(Algorithm) 從找出正確資料著手,接著依循指示及已經區分出來的優先順序按部就班進行,從而得到正確解答,這樣的過程也可稱為演算邏輯。
啟發式方法(Heuristic) 如果你碰巧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也許要比使用演算邏輯來得快,但是這麼做卻失去了使用演算邏輯的精準度與成功的保証。啟發式方法則有足夠的學理基礎做後盾,是有根據且賦與活力的猜測方法。

  不管是在策略的運用,或是驗證演算邏輯及啟發式方法的效率上,以上說明將提供我們適時的幫助。

  每個人都知道溝通要有目的,然而除了一些叫人弄不清楚的「專有名詞」之外,某些表達方式也會讓溝通效果大打折扣,例如:「找個人來把我們要的做好。」這樣的話往往讓聽者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一般人很少考慮自己在說些什麼,以及說出來的話會造成怎麼樣的結果,為了得到最佳的溝通效果,我們得學著先決定我們的溝通目的,然後趕緊說出來。單一目的的說話內容通常沒有辦法同時達到其他目的;而混合著許多溝通目的的言詞,所獲得的效果又大不相同,基本上溝通目的有以下四種:

  一、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果這只是你的溝通目的,那麼聽者對你而言只是一位「聽者」,對方的感受對你而言並不重要)。

  二、完成一些正式的動作通常需藉由語言。例如:牧師藉由福證將新郎新娘送入洞房、法官藉由宣判命令犯人坐監服刑。

  三、教育或告知聽者,讓對方在某一特定議題上,由一無所知到全盤了解,有時也利用言詞提高對方的注意力。

  四、說服聽者改變他們的態度或行為。例如:讓他們從悲傷轉變為快樂、從懷疑到信任、從恐懼到從容等等……。

  就第一個目的而言,說話內容並非重點,當事人所需要的只是一吐為快。至於在第二個目的方面,當事人通常沒有什麼選擇餘地,他使用的語言必須遵守法律、儀式或傳統的規範。然而,第三和第四個目的才是本書關注的重點,在用語言達成上述兩個目的之前,你必須先回答下面這個問題:當你說話的時候,什麼才是最好的語言形式,以清楚表達你的想法或關心,讓聽眾能夠瞭解並且接受,從而照著你的話做?

  在這方面,有兩點是至關重要的:

  一、一旦你清楚地瞭解自己在說些什麼,別人就能明白你的意思。
  二、你對溝通策略所投注的誠意和熱情,會使你所說的每件事情散發出最多的光與熱,從而強化你的說服力。

  要使對方瞭解你所說的話只有一個方法可以做到,那就是搜集足夠且正確的資訊做為知識基礎,然後針對聽眾所需要的分析,再運用你的知識清楚有效地表達出來。再就另一方面,如果要引起其他人對你的付託和信任,還有以下三個方法可行:藉由外力(無論是積極或消極的),運用個人魅力以及使用一些特殊的技巧。

  一、藉由外力引起共鳴 這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胡蘿蔔與棍棒」策略。它的效果通常是暫時性的,換來的也只是對方虛假的誠意,除非對方始終將你的威脅或獎勵看得比其他因素都來得重要,否則它的效果會難以維續。再者,力道輕重的拿捏也是棘手的問題。

  二、藉由個人魅力引起共鳴 這個方法十分有效。有些人天生是偉大的溝通者,即使他的話缺乏營養,聽者仍然趨之若騖,只不過這樣的人實在是稀有動物。

  更大的問題是魅力經常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磨損,除非當事人能夠精益求精,否則再炫目的魅力也會逐漸黯淡。另外,必須注意的是魅力屬於個人,只有當事人現身時它才能發揮作用,且讓我們假設並思考以下的狀況:如果你分身乏術?如果執行策略的工作人員分散各處,以致於很難集聚成一個群體時?如果你正好生病或遭到意外?只要發生類似以上的任何情況,你就可能脫離公眾注意的焦點,而僅藉由個人魅力所依賴的東西也將失效。

  三、運用適當技巧引起共鳴 這是最穩當的方法。一旦對方被你的溝通技巧說服,他們就會瞭解你要他們做些什麼,何時與如何去做,以及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他們相信你所提供的策略是最好的選擇,所以必定會全力以赴。這個方法產生的效果不是集中在你一個人身上,即使妳不在場,對方一樣可以把策略執行得很好,如果有必要的話,他們還能把這項策略清楚地解釋給其他人知道。所以,運用適當技巧引起共鳴所激發的工作熱忱可以持久。

  經由本書提供的溝通技巧,你將不必一味地使用外力或是個人魅力來達到目的。你不必光靠運氣,也不需要有力的背景,你更可不用花大筆錢請教溝通專家,或是花好幾年聽取專家的指導,你所需要的只是這本書,和你自己可靠的語言能力,以及把工作做好的熱忱。

  現在,就讓我們開始吧!

如何使用本書

  如果你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建議你按照下面的步聚進行:

  一、很快讀上一遍,必要時跳過實務單元,而不需要深入了解內容。

  二、重頭細讀一遍,如有必要應在進入下一章之前回到實務單元練習答覆每個問題。

  如果你的時間和精力有限無法完成整個課程,而只想儘快讀完,在跳過實務單元取得一個概略的看法時,筆者提醒你注意:假如你在使用書上任何一項技巧時遇到了困難,或是覺得它對你不管用,你應該暫時將這些想法拋在一旁,回到原始的章節重頭閱讀一遍,同時完成附於其後的測驗。

  本書的許多內容是用對話呈現,也就是以寫作形式做口語表達。這項工作並不容易,所以作者將對話的表達方式做了少許修改。修改的結果並不十分令人滿意,但總比修改前的情形好得多。請看下面的例子:

1.你為什麼讀書?(Why are you reading a BOOK?)
2.為什麼你在讀書?(Why are you reading a BOOK?)
3.你為什麼讀書?(Why are you reading a BOOK?)
4.為什麼你在讀書?(WHY are you reading a BOOK?)
5.為什麼你正在讀書?(WHY are you READing a BOOK?)
註:大寫字母表示強調語氣:畫線部份則表示聲調提高和拉長。

  第一個例子是平常詢問的語氣,發問者只想知道問題的答案;第二個例子仍然是詢問的語氣,不同的是,發問者加入了一些情緒因素;第三個例子不再是詢問而已,事實上它是一種具有敵意,甚至有可能是直接的人身攻擊,對方也可感受到聲調的提高和拉長。當你練習的時候,第一個句子的「為什麼」語氣不用加強,第二個句于加強少許,第三個句子再加強一點,第四及第五個句子則要更加強調。

  此外,用標點符號來表現語氣也有它的問題,特別是當一個句子同時隱含著疑惑和攻擊的語氣。面對這種情形,作者只有同時使用問號與感嘆號,例如:「你為什麼就是做不對呢?!」(Why can\’t you EVer do anything RIGHT?!)

  單單一個問號不足以表達出上述句子的語氣,所以我們需要做一些組合來傳達它真正的意思。

 

目錄

第一章 你是怎麼了?
第二章 我不認為你了解我的話!
第三章 我們怎麼捲入了這鬥爭中?
第四章 你想都別想!
第五章 有良心的人才不會這麼做!
第六章 你關心過這件事嗎?
第七章 你沒再逃稅了嗎?
第八章 我可沒說錯話!
第九章 對不起!我離題了!
第十章 嘿!慢點!
第十一章 再來,我講第X章第Y節!
第十二章 約在六、七年前,我想………
第十三章 我就是突然想起這件事………
 

有效的溝通       嚴奇峰

  近年來臺灣在政治上日趨民主化,在社會上亦漸價值多元化,民主化代表權力傾向執行的分佈,多元化代表對不同利益團體的寬納,各種決策或觀點不再是「由上到下、一聲令下」的威權領導模式,這個現象在競爭環境複雜而多變的企業界最為明顯。既然權力分散且價值多元了,各種企業的決策在某種意義上,必然將是妥協與整合的結果,亦即這些決策必須要能兼容權力結構、並蓄價值利益,才能夠被組織中各個成員所接納和推行。不論是接洽業務、制訂政策、工作協調、改變流程,甚至推動組織的再造工程,威權領導模式都不易再發揮的空間,取而代之的將是廣納集體智慧的領導模式,以便在競爭的環境中訂定快速而有效的策略。

  所以說,當今是一個亟需溝通(及協調、談判)的時代。

  西方大型企業組織中高階管理層所做決策和政策,傳遞到組織基層時,其訊息內容可能已剩不到三成,換言之,上層所想的、所宣示的,和基層所理解的、所執行的,可能有相當大的落差,當上下彼此價值不同、認知有異,集體的智慧就無從發揮。另一方面,在本地「面子需顧全、措詞需斟酌」的文化情境下,清楚而精確的溝通更加困難。有時在溝通的過程中,為了避免人際間的難堪或衝突,當事人常透過第三者去傳話,這種國人溝通時所隱含的「第三人哲學」,更加突顯出有效溝通的需要。

  有效的溝通應同時兼顧「認知」與「情感」兩方面,一般坊間書籍及教科書通常會強調認知面,亦即會從理性面切入,而僅將情感面當做輔助或背景來處理。事實上,溝通的情感面影響成敗關係至鉅,一般而言,因溝通失敗導致的衝突,至少有八成是來自於情感面的。雖然對問題的認知是溝通的核心議題,但是情感面的處理卻是關鍵的。因此,介紹「有效溝通」的書籍必須包含這兩大內涵。

  這是一本精簡而有效的書。

  它的「精簡」表現在實際技巧解說中插入理論說明,使讀者易懂、易學及易用。本書各章從一般組織中常見的溝通動作開始,其中的情節和對話其實是我們相當熟悉的,然後作者剖析溝通雙方的觀點或立場,並從雙方的異同發掘出問題所在,接著作者提出相關的理論或原則,引導讀者打破習慣的思維方式,朝向一個新的解決途徑,並配搭幾個溝通技巧的介紹,使讀者在心領坤會之際更能掌握要點。在新的途徑和技巧下,溝通將會呈現出更好的效果。

  更好的「效果」其實就在於對認知面與情感面的合理兼顧。例如書中所引用的「米勒法則」,即在說明有效的溝通必須先在情感上認同,假設對方所言為真,然後再設法查證這些話的真實性(認知面)。通常不良的溝通在一開始就註定失敗了,這是因為溝通雙方在情感上的排斥使然,這種預設的心態表現出反向的米勒法則,也阻絕了真實的溝通。

  本書是一本譯文清晰、行文流暢的書。

  本書翻譯者胡租慶兄學養豐富、知識淵博,不僅譯作及著作共廿餘本(篇),更已取得國內政治大學博士學位及法國巴黎大學博士候選人資格,現為東海大學高等等學府的副教授。租慶兄之譯才少有匹敵者,他能將原著中艱澀的主題、複雜的內容,表達得異常清晰而流暢,不論措辭遣字,都不會讓人有覺得在讀「翻譯本」的感覺,這使得讀者能夠精確的抓住原書的觀點及邏輯。其譯作「中國人的政治心理」和「中國政治的變與常」(皆為Lucian Pye所著)在行文上兼具信雅達的特質,本人特將該書當做企業管理研究所「組織理論與管理專題」課程的參考書籍。今得知祖慶兄新譯有關商業溝通策略方面的書籍,欣喜期待之餘,特撰文為序,祈使好書得以昭告週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4
    $160
  2. 新書
    9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