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作者序】
七年當中,絕大部分的時間我人不在台灣,可是卻不曾因此而中斷過閱讀台灣小說的習慣。前後寫過長長短短的書評,加起來篇數大約有半百左右,這些針對特定作品的特定意見,一樣都是社會性閱讀原則下的產物,也是文學史真正的血肉質地。更重要的,一篇篇書評證明我對台灣文學的熱切關心程度。我一直相信:對一個寫作者最殘酷的待遇就是忽視、冷漠,完全得不到任何反應回響,最容易挫折作者的創作野心。寫書評有很多時候只是為發出一個微弱的訊號,告訴作者說:嘿!有人在這裡用功讀你的書呢!我自己也寫小說,不過常常我會覺得把時間花在認真讀別人的作品、告訴別人真誠的意見,從而對維持別人的創作衝動能有小小的助益,恐怕比鞭策自己拼命寫出更多小說還要有意義罷。畢竟自己再怎麼化身、扮演,會玩的把戲樣式有限,多人創作至少保障了多樣發揮的可能性。
這本散篇書評希望在短期內可以結集問世,一方面把這幾年台灣文學的熱鬧面貌作比較完整、公平的描述,另一方面也可以用種種實例來填補我在這本書裡敷衍的文學史骨架上應有的肌理血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