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發行人・主編: 姚銘偉
初見這三名出現在「記錄寫真之鬼」影山光洋鏡頭下的少女時,我不禁懷疑有生以來對於「時間」這個概念的認知。
這張照片拍攝於一九二八(昭和三)年夏天的東京銀座街頭,三名少女手持涼扇、身穿就算出現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尚雜誌也毫不違和的優雅服裝、昂首闊步,彷彿就要從九十年前的黑白街景中走進我身處的彩色現代,我甚至能感覺到她們輕薄的裙擺、褲腳正在隨風飄逸著。
在那個我們原本以為比現在落後、封閉的時代,長久以來被社會壓抑的女性為何有人可以活得如此美麗又瀟灑?本集以「如花綻放—日治摩登新女性」為題,便是受到這個疑問的啟發。回首彼時同為日本領土的台灣,早在一九〇〇(明治三十三)年,台北仕紳就已創立「天然足會」,提倡廢除婦女纏足的陋習,讓女性走向戶外,成為健康的近代國家一份子。
而出生後即是大日本帝國子民的新時代台灣女性,在新式教育的加持下,許多人得以在獨尊男性的社會中展露頭角,在各自的領域中散發光芒,甚至影響後世。在這些新女性當中,有台灣第一位女醫師、第一位女畫家、第一位女詩人、第一位女記者⋯⋯甚至還有人以「品味人士」之姿登上了全國性雜誌的封面。這些締造「台灣第一」的本土新女性,乘著大時代的浪頭,無懼地燃燒自己的生命,化為足以永傳後世的歷史詩篇。
隨著時間進入百花盛開的春季,別忘了這些近百年前的モガ(モダンガール・Modern Girl)們,也曾在美麗島上綻放自己的精彩人生。
初見這三名出現在「記錄寫真之鬼」影山光洋鏡頭下的少女時,我不禁懷疑有生以來對於「時間」這個概念的認知。
這張照片拍攝於一九二八(昭和三)年夏天的東京銀座街頭,三名少女手持涼扇、身穿就算出現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尚雜誌也毫不違和的優雅服裝、昂首闊步,彷彿就要從九十年前的黑白街景中走進我身處的彩色現代,我甚至能感覺到她們輕薄的裙擺、褲腳正在隨風飄逸著。
在那個我們原本以為比現在落後、封閉的時代,長久以來被社會壓抑的女性為何有人可以活得如此美麗又瀟灑?本集以「如花綻放—日治摩登新女性」為題,便是受到這個疑問的啟發。回首彼時同為日本領土的台灣,早在一九〇〇(明治三十三)年,台北仕紳就已創立「天然足會」,提倡廢除婦女纏足的陋習,讓女性走向戶外,成為健康的近代國家一份子。
而出生後即是大日本帝國子民的新時代台灣女性,在新式教育的加持下,許多人得以在獨尊男性的社會中展露頭角,在各自的領域中散發光芒,甚至影響後世。在這些新女性當中,有台灣第一位女醫師、第一位女畫家、第一位女詩人、第一位女記者⋯⋯甚至還有人以「品味人士」之姿登上了全國性雜誌的封面。這些締造「台灣第一」的本土新女性,乘著大時代的浪頭,無懼地燃燒自己的生命,化為足以永傳後世的歷史詩篇。
隨著時間進入百花盛開的春季,別忘了這些近百年前的モガ(モダンガール・Modern Girl)們,也曾在美麗島上綻放自己的精彩人生。
雜誌目錄
● 關於本集(姚銘偉)
● 【月亮畫給太陽的情書】多謝・ありがとう(奈美)
時事
● 【野百合と桜】七転八起の台湾人生(丹羽文生)
● 【東京business発信】銀座的共享廚房(余承儒)
特集
● 有一種愛情叫姊妹伴—《花開時節》系列的女性情誼(楊双子)
● 開創新時代的台灣女性十傑(伊藤由夏)
● 日本のモダンガール考察(淺井カヨ)
● 平成摩登女子的實踐—淺井カヨ專訪(伊藤由夏)
● 日治青春女性服裝帖(鄭麗玲)
● 日治台灣女子教育的夢與現實(洪郁如)
● 摩登時代的勞動女性(鄭麗玲)
● 大正青春彼岸花—竹久夢二的耽美人生(陳譽仁)
● 從純純淺談戰前的聲音審美觀(林太崴)
● 女性做為創作載體,傳達世間萬物的堅強—中原亞梨沙(伊藤由夏)
專欄
● 【洛東抄】京都發大財!(蔡亦竹)
● 【台島拾歲】火の用心—近代台灣消防制度源流(陳坤毅)
● 【品‧和釀微醺】曲水之宴櫻花酒(錢睿靜)
● 【讀‧日劇】「半自白」下的「游旻哲造謠事件」(陳奕齊)
● 【日本語教師の独り言】熱の渦に巻かれた選挙期間(梅澤弘樹)
● 【台日美術漫步】倪蔣懷的藝術至寶(陳譽仁)
● 【流轉的日產】東本願寺台北別院(林俊昇)
● 【長物誌】洋魂和體—Canon Serenar 50mm F1.5 LTM(楊格)
● 【特稿】關於罐頭,你不知道的二三事(曾郡秋)
● 【書籍推薦】從前現代到現代的時代追求(凌宗魁)
前集27頁左下圖說誤植為「成牆拆除後」,更正為「城牆拆除後」;另40頁標題誤植為「先進建築技術的試驗場始」,更正為「先進建築技術的試驗場」。特此致歉,敬請見諒。
● 【月亮畫給太陽的情書】多謝・ありがとう(奈美)
時事
● 【野百合と桜】七転八起の台湾人生(丹羽文生)
● 【東京business発信】銀座的共享廚房(余承儒)
特集
● 有一種愛情叫姊妹伴—《花開時節》系列的女性情誼(楊双子)
● 開創新時代的台灣女性十傑(伊藤由夏)
● 日本のモダンガール考察(淺井カヨ)
● 平成摩登女子的實踐—淺井カヨ專訪(伊藤由夏)
● 日治青春女性服裝帖(鄭麗玲)
● 日治台灣女子教育的夢與現實(洪郁如)
● 摩登時代的勞動女性(鄭麗玲)
● 大正青春彼岸花—竹久夢二的耽美人生(陳譽仁)
● 從純純淺談戰前的聲音審美觀(林太崴)
● 女性做為創作載體,傳達世間萬物的堅強—中原亞梨沙(伊藤由夏)
專欄
● 【洛東抄】京都發大財!(蔡亦竹)
● 【台島拾歲】火の用心—近代台灣消防制度源流(陳坤毅)
● 【品‧和釀微醺】曲水之宴櫻花酒(錢睿靜)
● 【讀‧日劇】「半自白」下的「游旻哲造謠事件」(陳奕齊)
● 【日本語教師の独り言】熱の渦に巻かれた選挙期間(梅澤弘樹)
● 【台日美術漫步】倪蔣懷的藝術至寶(陳譽仁)
● 【流轉的日產】東本願寺台北別院(林俊昇)
● 【長物誌】洋魂和體—Canon Serenar 50mm F1.5 LTM(楊格)
● 【特稿】關於罐頭,你不知道的二三事(曾郡秋)
● 【書籍推薦】從前現代到現代的時代追求(凌宗魁)
前集27頁左下圖說誤植為「成牆拆除後」,更正為「城牆拆除後」;另40頁標題誤植為「先進建築技術的試驗場始」,更正為「先進建築技術的試驗場」。特此致歉,敬請見諒。
內容簡介
「哪個國家距離台灣最近?」
被這樣問到的台灣人,十之八九會回答「中國」吧。
其實,在宜蘭東方不到一一〇公里的海上,有座屬於日本的小島,她叫做「與那國」。天氣晴朗時,從與那國島望向台灣,高聳入雲的中央山脈清晰可見。
那是一段一衣帶水的奇妙距離。對與那國島上的人們來說,台灣是一個此生或許沒有機會造訪的地方,卻又是這輩子最熟悉的景象之一。
台日間的微妙情愫,就像宜蘭和與那國,似近非近,似遠非遠;感覺再熟悉不過,但又如此陌生。
台灣對日本的感情,在五年前的三・一一東日本大震災時已向世界證明。那是承襲自戰前世代,且早已內化到台灣人基因裡的本能。
以初夏的和煦南風,同時也是俳句的五月季語為名,這本雜誌將致力於傳播台日之間鮮為人知的歷史淵源,同時用學習及自省的視角來探索當代日本。在東亞局勢詭譎多變的今日,台灣除了「哈日族」,更需要「知日家」。
『薰風』的問世,相信是台日歷史進程下的必然。
發行人 姚 銘偉
被這樣問到的台灣人,十之八九會回答「中國」吧。
其實,在宜蘭東方不到一一〇公里的海上,有座屬於日本的小島,她叫做「與那國」。天氣晴朗時,從與那國島望向台灣,高聳入雲的中央山脈清晰可見。
那是一段一衣帶水的奇妙距離。對與那國島上的人們來說,台灣是一個此生或許沒有機會造訪的地方,卻又是這輩子最熟悉的景象之一。
台日間的微妙情愫,就像宜蘭和與那國,似近非近,似遠非遠;感覺再熟悉不過,但又如此陌生。
台灣對日本的感情,在五年前的三・一一東日本大震災時已向世界證明。那是承襲自戰前世代,且早已內化到台灣人基因裡的本能。
以初夏的和煦南風,同時也是俳句的五月季語為名,這本雜誌將致力於傳播台日之間鮮為人知的歷史淵源,同時用學習及自省的視角來探索當代日本。在東亞局勢詭譎多變的今日,台灣除了「哈日族」,更需要「知日家」。
『薰風』的問世,相信是台日歷史進程下的必然。
發行人 姚 銘偉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5折$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