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4月號/2019 第94期

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4月號/2019 第94期
定價:300
NT $ 285
 

封面故事

大學社會實踐與建築教育展開的可能性
The Social Practice of University and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編者的話

主編/吳光庭
隨著台灣高教發展政策改變,從之前的「頂尖」追求學術菁英的養成,到現在執行中的「深耕」著重於大學社會責任的社會影響,我們不只看到大學與社會的良性互動,更實質感受到過去大學所累積的精英知識與研究成果,可用於社會進步的發展上,與這最直接相關的建築教育也隨著1990年代的「社區總體營造」到「社區再生」與「大學的社會責任」的連續性政府施政,產生了巨大的質量上的改變,建築教育所衍生的「實踐」成為這一系列「社區」活動的主體,也養成了建築專業世代轉換過程中新的價值觀的建立。
 
本期是本屆學會團隊任內所執行出版的最後一期會刊,我們特別邀請及感謝在南台灣蹲點已久且長期參與社區環境改造及熟稔「大學的社會責任」政策引導下實質環境的改變的成大建築系副教授陳世明為客座主編執行本期編輯內容的邀稿及編輯工作上的參與及付出,本期也獲「深耕」計畫主要策劃者成大副校長林崇一教授的賜稿及其他大學「深耕」計畫參與者的賜稿,使得本期內容可讀性更高,再此,一併致謝。
 

雜誌目錄

4 主編的話 /吳光庭
 
大學社會實踐與建築教育展開的可能性
5   生活世界建築師 / 林崇一
9   大學社會實踐與建築教育展開的可能性  / 陳世明
11 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展開與社會實踐導向建築人才培育的可能性 / 陳世明
17 城市服務設計
24 建築保存教育的推動與實踐
30 關山經驗
36 從過去尋找未來
44 大學建築教育與社會實踐
51 結合氣候變遷科學傳播及跨領域建築設計之大學社會責任行動方案 / 林子平。楊馨茹
56 建築教育的社會實踐與地方創生 / 曾旭正
下期預告
60 路思義教堂保存研究計畫與台灣的戰後現代建築保存 / 郭奇正
 

內容簡介

有人認為台灣民眾普遍缺乏對建築品質的專注與認知,而導致了粗糙的建築景觀,又由於粗糙的建築景觀使然,建築相關的題材也似乎因此缺乏報導的誘因,縱偶有仗義執言之士,不吝使出自己的研究或觀點,也可能常常會在其他媒體的零星篇幅上落成個散兵游勇。
編輯室認為,台灣正值從傳統資本決定產業價值的概念,進化到以知識、創意為產業價值導向的轉型期,實在需要更多"建築報導"的環節,一方面專心地提供足夠 篇幅的報導空間,一方面更為優質環境意識的提昇推波助瀾。而建築相關的呈現題材是包羅萬象、精采豐富的,不論是文字或設計作品,都是提昇大眾對於空間品質 和環境意識的利器。
建築學會的會刊雜誌、網站與<建‧築‧網‧訊>正是當前台灣建築報導的一個環節,也欲積極呈現一番豐富的內容樣貌。若提升到教育層次的觀點,學會推廣學術 的宗旨背後更大的意義其實就是必須以好的建築示範負起教育社會大眾的責任,尤其建築系學生更是首要的教育對象;再提昇到國際的視野,台灣建築界需要更高的 能見度與國際競爭力,而這些必定要從廣大群眾的環境意識提昇開始紮根。
我們期待以您的專業和地位為建築學子打開更寬闊視野,並增強會刊雜誌的重要性 ,也讓您的作品和姓名在標誌於會刊封面的同時,成為台灣當代建築活動 或思考的鮮明印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5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