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現代治理理論為指導,把握中國食品安全風險的基本特征與現實國情,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理論分析框架,研究政府、市場與社會三大社會共治主體的典型行為特征與規律性表現,系統總結我國食品安全治理的實踐經驗,為具有中國特色的食品安全共治體系的構建提供理論指導與實證支持,對政府決策方式轉變也具有應用價值。
全書第一部分為「總論」,在對我國食品安全風險狀況進行總體考察的基礎上,分析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產生背景與理論內涵,界定社會共治格局中三大主體:政府、市場與社會的職能定位,進而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理論分析框架。第二部分為「上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中的政府力量」,總結了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的進展,提出了制度安排與政策改革的可行路徑。第三部分為「中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中的市場力量」,着重分析市場的兩個重要主體:生產者和消費者。第四部分為「下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中的社會力量」,基於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理論分析框架,研究了普通公眾、社會組織以及村民委員會等社會主體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行為表現,歸納出社會力量參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一般規律,進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