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社會公共物品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現實背景下,《體制轉型背景下的中國民間公共組織發展——公共物品的第三種供給主體研究》重點分析「公共物品的第三種供給主體」,即「民間公共組織」。根據產生原因的差異,本書將中國民間公共組織分為三種類型:①生產協作組織,典型案例是農村專業合作組織;②利益訴求共同體,典型案例是代表勞動者集體利益的工會和代表資本控制者利益的商會;③社會價值觀念共同體,典型案例是民間志願組織。
通過分析這些中國民間公共組織的典型案例,本書試圖構建關於轉型期中國民間公共組織的分析框架,主要內容包括:①在多維關系的社會網絡結構中,分析民間公共組織與政府機構、市場企業之間的關系;②在「政府-市場-社會」三維空間視野的公共領域混合格局中,描述中國民間公共組織發展的未來圖景;③從「組織變遷與社會制度演進」的視角,將研究命題意義由經濟價值拓展到社會價值。
楊海濤(1975~),男,四川攀枝花人,經濟學博士,現為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副院長。1998年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獲「投資經濟」和「經濟法」雙學士學位。2001年畢業於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獲「西方經濟學」碩士學位。同年師從著名經濟學家胡代光教授,2005年於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獲「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
2001年至今任教於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期間,以「國家公派訪問學者」身份赴德國柏林進行訪問學習。
主要研究方向為公共組織、民營企業、宏觀經濟管理。近年來在《改革》《社會學》《經濟體制改革》等刊物發表論文40余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民政部課題1項;出版專著2部;主編教材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