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遇到中西科學交流這個歷史問題時,我們最可能想到的知識交流的形式是書籍文獻的翻譯與流傳。例如西方漢學家與博物學者對中國傳統動植物文獻的研究,或是西方博物學著作的譯介。本書對這些活動特闢專章研究。然而,筆者也希望本書能證明,非文字溝通形式的科學遭遇,雖然常遭學者忽視,卻一點也不比文獻翻譯次要。這尤其因為博物學研究,常經由非正式的私人管道進行;而參與其中的中國人又多是社會的下層民眾,有些甚至是目不識丁、住在窮鄉僻壤的農夫。專注在中西書籍的翻譯,不可能告訴我們多少關于田野工作,標本采集、剝制、保存,博物館實作,以及其他對博物學來說不可或缺的人物與知識。我們對博物學史的認識,也將有極大的盲點。一旦我們將注意力移轉到科學工作中文化與物質的實作(cultural
and material practices)上來,我們將發現西方博物學者與中國人之間的跨文化接觸,發生在不同層次,甚至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這些活動對于博物學知識的制造、成形與流通,都可能佔著關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