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譯的第一本書,而《La theorie des nuages》也正是作者斯泰凡‧奧德吉(Stephane Audeguy)的處女作。我很榮幸!作為一名電影和藝術史的教師,斯泰凡‧奧德吉在40歲時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說,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功,獲得了由法蘭西學院頒發的莫里斯‧熱納伏瓦(Maurice Genevoix)文學獎。
《La theorie des nuages》這本書的法語名直譯的話是《雲的理論》,我查了一下這本書的英語譯本所用的名字也是直譯為《The theory of
clouds》,剛拿到這本書時這名字讓我有些不知所措——難道這是一本關于雲彩的科普小說?甚至在翻譯第一章時我仍不時地出現這個念頭,直到故事真正的鋪展開來,我才體會到,這不僅僅是一部寫雲與天氣的小說,更是一部關于人、人性與自然’的作品,也正因如此我刪改了前面不少的翻譯,懷著另一種心情重新開始了工作。
而關于一開始听故事的人,像對雲井彰這個人物的設計一樣,隨著小說的發展維爾日妮‧拉圖爾最終也發生了角色轉換,她由一個起初顯得有些笨拙的被動者變成了一個主動的探尋者、研究者,最後由她完成了氣象界最具傳奇性的資料《阿貝克隆比報告》的整理,也由她引出了整篇小說的結局。從一開始的深居簡出、生活得有些糟糕,到最後的自信與有所追求,斯泰凡‧奧德吉通過這個人物向讀者展示了機遇帶給普通人的轉變與進步,而“出于復雜的社會原因,女性會比男性更多地遇到這種情況”。斯泰凡‧奧德吉說過︰“當今的法國文壇有種病態的幸災樂禍心理,女人無法改變。這是性別的悲劇。而我就是要展示一個反例。”關于這個人物的結局,作者則是受到英國女作家、女性主義先鋒弗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的一句話的啟發,“如在自己家中一般生活”(vlvre sa vie comme dans“Une chambre a soi”)。作為一個關注女性主義的人,斯泰凡‧奧德吉為人物取名為維爾日妮(Virginie)大概也是受那位英國女作家的影響吧。